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小兒餵養與保健

小兒生長髮育迅速,體格、智力以及臟腑功能均不斷地趨向完善成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較多,質量要求高。

中醫執業醫師考點:小兒餵養與保健

  【營養基礎】

胎兒依靠孕母供給營養,出生後營養素則主要來自所攝取的食物。小兒營養與成人不同之處在於其需要保證不斷生長髮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和能量,故良好的營養可促進生長髮育。營養不足則可導致生長髮育遲緩,甚至引起營養不良病症。

  【能量、營養物質、水的供應】

1.能量的需要 小兒能最的需要分五個方面:即基礎代謝、生長髮育、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活動所需、排泄消耗。以上五方面所需熱量的總和,稱爲能量需要的總量。1歲以內嬰兒能量需要的總量爲每日460kJ/kg(110kcal/kg),以後每增加3歲減去42kJ/kg(10kcal/kg);到15歲每日約爲250kJ/kg(60kcal/kg)。

2.營養物質 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與礦物質、水。其中,蛋白質所供熱量佔總熱量的10%~15%。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二十餘種,其中8種必須由食物供給。脂肪是供給熱量的重要來源,佔總熱量的25%~30%,嬰幼兒需要脂肪量每日4~6g/kg,6歲以上需要每日3g/kg。糖類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佔總熱量的50%~60%,每克糖產熱17.2kJ,嬰兒需糖量每日10~12g/kg,2歲以上小兒需糖量約每日10g/kg。維生素與無機鹽每日需要量甚微,雖不產生熱量,但對維持生長髮育與生理功能均不可缺。

3.水的供應 正常嬰兒需水量爲每日100~150mL/kg,1~3歲約需每日110mL/kg,以後每隔3年減少每日25mL/kg。成人需水量爲每日50mL/kg。

  【母乳餵養的優點和方法】

優點: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母乳營養豐富,蛋白質、脂肪、糖之比例爲1:3:6;母乳易於消化、吸收和利用;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免疫活性物質,有抗感染和抗過敏的作用;母乳溫度適宜、經濟、衛生;母乳餵養能增進母子感情;產後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促其早日恢復。

方法:①時間:主張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就可開奶,滿月前堅持按需餵哺,隨着月齡增長逐漸定時餵養,每次哺乳不宜超過20分鐘;②方法:取坐位;③斷奶:一般在10~12個月可完全斷奶,最遲不超過一歲半。

  【人工餵養的基礎知識】

由於各種原因母親不能餵哺嬰兒時,可選用牛、羊乳等,或其他代乳品餵養嬰兒,稱爲人工餵養。人工餵養不如母乳,但如能選用優質乳品或代乳品,調配恰當,供量充足,注意消毒,也能滿足小兒營養需要,使生長髮育良好。

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所含蛋白質雖然較多,但以酪蛋白爲主,酪蛋白易在胃中形成較大的凝塊,不易消化;另外,牛乳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少,明顯低於人乳,牛乳中乳糖含量亦低於人乳。奶方配製包括稀釋、加糖和消毒三個步驟。稀釋度與小兒月齡有關,生後不滿2周採用2:1奶(即2份牛奶加1份水);以後逐漸過渡到3:1或4:1奶;滿月後即可進行全奶餵養。加糖量爲每100mL加5~8g;嬰兒每日約需加糖牛奶110mL/kg(100ml奶提供65kcal/kg,加上糖後約爲100kcal/kg.嬰兒需要110kcal/kg),需水每日150mL/kg。

  【輔助食品的添加原則 】

添加輔食時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添加輔食的原則有:①從少到多,以使嬰兒有一個適應過程;②由稀到稠,如從米湯開始到稀粥,再增稠到軟飯;③由細到粗,如從菜汁到菜泥,乳牙萌出後可試食碎菜;④由一種到多種,習慣一種食物後再加另一種,不能同時添加幾種。如出現消化不良應暫停餵食該種輔食,待恢復正常後,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⑤天氣炎熱和嬰兒患病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

  【小兒保健的主要內容、傳染病管理和計劃免疫】

1.各年齡保健原則及重點

(1)胎兒期及圍生期保健:兒童保健實際應從其父母婚前做起,胎兒的'正常發育與孕母健康密切相關,母親的遺傳、營養、疾病、環境、生活、情緒等都可影響到胎兒,故胎兒期保健應以孕母保健爲重點。強調精神調攝,可令氣血安和,身心健康,此外應調攝飲食,勿亂服藥,謹避六淫,預防各種感染,定期監測,以便早期發現異常。

(2)新生兒保健:此期發病率、死亡率都極高,尤以出生第一週爲顯,故對新生兒在第一個月應訪視2~3次,瞭解小兒出生後健康、餵養、疾病等情況,進行全面體格檢查,隨時進行具體指導和示範。

(3)嬰幼兒保健:嬰幼兒易患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感染性疾病及小兒傳染病,發病率及死亡率仍高,故應提倡母乳餵養,合理添加輔食;定期體格檢查,進行生長髮育監測,及時發現異常;合理安排小兒生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完成基礎計劃免疫。

(4)學齡前期兒童保健:此期應繼續監測生長髮育,隨時進行缺點矯治;重視早期教育,培養小兒獨立生活能力及良好的品德;加強體格鍛鍊,增強體質;防止意外事故,加強傳染病防治。

(5)學齡期及青春期保健:此期小兒處於長身體、長知識階段,應保證營養,加強體格鍛鍊;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加強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性情、脾氣;重視青春期衛生,對中學生進行青春期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教育。

2.傳染病管理 對患者必須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管好傳染源,減少交叉感染,控制播散。應做到:①建立健全疫情報告制度,及時隔離患者或轉傳染病院,對污染的衣物、環境進行消毒,對接觸的易感者進行必要的預防措施;②在集體兒童機構定期開展某些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的普查,並宣傳這些疾病的防治知識;③集體兒童機構應建立健全各種衛生制度,其工作人員應定期體檢,重點查病毒性肝炎、慢性痢疾、結核病、滴蟲等及帶菌者;④經常進行清潔衛生大掃除,消滅蠅、蚊、蝨、恙蟲等昆蟲媒體,注意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切斷傳播途徑。

3.計劃免疫的實施 應注意按期完成各種預防接種,建立預防接種檔案。1歲內嬰兒需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麻疹減毒疫苗及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預防接種。此外,根據流行地區、季節進行乙型腦炎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風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