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語文常見易錯成語

成語使用時應注意成語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條件,成語本身的詞素含義,成語的感情色彩與適用範圍,還要注意這些成語與上下文語境之間的相關性與融合性。下面YJBYS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關於2016年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語文常見易錯成語,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語文常見易錯成語

根據歷年大學聯考考試的特點,熟悉這些出錯的類型,適當積累和練習,就能有的放矢。

  1、不明整體,望文生義

成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意義的整體性。我們要透過字面意義去進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當然或一知半解。否則,就會誤解詞義,使用錯誤。有些成語可以直接從字面去理解;而絕大部分成語需要透過字面意義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對成語意義不加認真推敲,僅從字面去簡單、膚淺地理解,就會造成望文生義的毛病。

例①這篇文章不僅結構混亂,而且文不加點,令人費解。

古人寫文章都是文不加點。今天的人讀起來很吃力。

例②發展生產力是當前首當其衝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爲王;這似乎成了宗派主義者們的信條。

例④也許有人認爲唐代王維除了作詩之外別無長物,其實,王維的畫也是作得不錯的。

例⑤此城四郊多壘,固若金湯,不宜強攻。

例⑥告別時,他非要送我幾件高檔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①中“文不加點”並非“寫文章不加標點”,而是“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能寫成”。形容思維敏捷,寫作技巧純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筆來,文不加點地寫下去。” ①句顯然是望文生義,以爲“點”就是指標點符號,因而造成誤用。其實“點”在這裏表示塗改。②中“首當其衝”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衝擊、壓力、攻擊或首先蒙受災難。③中“三人成虎”與“人多爲王”不同義,它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覆就會使人信以爲真。④中“別無長物”不是說“別無長處”,而是指“形容家貧,一無所有”。 ⑤中的“四郊多壘”與“固若金湯”並提。顯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堅固。而“固若金湯”與“四郊多壘”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壘”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敵人的營壘。後用來形容敵人四面進擊,形容危急。 ⑥“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由於望文生義,誤將“大方”理解成不吝嗇,從而導致了整個成語的誤用。

在浩瀚的成語之中,望文生義的現象隨時都可能發生,我們不得不加以留意。

  2、反用其義

例①一過春節,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個村莊只落得萬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②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殺。

辨析:①中“萬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塊,形容人多,場面熱烈”。 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到處受到讚揚”。

  3、褒貶顛倒

成語的褒、貶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兩”與“平分秋色”。“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貶義。如:“論本事,他們倆可算半斤八兩,都不怎麼樣。”“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敵。如:“他的技藝很好,可與名家平分秋色。”這是褒義的。但應該注意的是,有些成語根據對象、場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貶色彩,複習時應加以防範。如“標新立異”作中性時,可解爲“獨創新意,立論與人不同”;作貶義時,則可解爲“爲了顯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風喚雨”,作褒義時,可比喻羣衆具有支配自然的偉大力量;作貶義時,則指反動勢力的煽動。有很多成語具有鮮明的褒貶色彩,運用時不能根據句子感情傾向的需要選取成語,就會損害表情達意,或令人失笑。

例①《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一回,活畫了蔣幹這個不學無術,胸無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詞優美,爲羣衆喜聞樂見,真不愧爲陽春白雪。

③李明見別人在下、不免見獵心喜、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④姐姐性格孤僻,卓爾不羣,平時很少參加社交活動。

辨析:①中“胸無城府”,形容襟懷坦白,不隱瞞什麼。含褒義。 ②中“陽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含貶義。 ③中的“蠢蠢欲動”原是形容蟲子蠕動的樣子,現多用來形容敵人準備進犯或壞人準備搗亂,明顯帶有貶義。如“據點裏的敵人又蠢蠢欲動”。 ④中的“卓爾不羣”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學問的成就超乎尋常,與衆不同。這句將“卓爾不羣”和“性格孤僻”並列,顯然是誤認爲“不羣”就是“不合羣”,這與原意大相徑庭,應當將“卓爾不羣”改爲“落落寡合”或“鬱鬱寡歡”。

以上都是由於色彩不當而造成的成語誤用。要注意的是修辭上的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不屬此列,它是作者爲了取得某種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種修辭方法,一般情況下,往往加“引號”以加以區分。

例:這個政府(******政府)“專心一志”打內戰,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

“專心一志”形容非常專心,褒義,這裏是作者故意褒詞貶用,以達到一種強烈的諷刺效果。

  4、使用對象配錯

成語有具體的適用對象、範圍,或人或事,不能張冠李戴,有的成語只能用於某一對象,必須弄清使用範圍和使用對象,若不加以區別也會造成誤用。如“汗牛充棟”僅用於物(書),不能用於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都是指從小就相識的異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舉案齊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間,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眉飛色舞”只用於人,不用於其他事物;“相提並論”可用於人,也可用於事;“老氣橫秋”可用於三類人:(1)老練而自負的人,(2)沒有朝氣的年輕人,(3)擺老資格的老年人。

例①各種花卉,爭奇鬥研;若用國色天香來形容,實不爲過。

例②桂林的山水黃山的鬆,真是巧奪天工。

辨正:①中“國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不用於“各種花卉”。 ②中“巧奪天工”,意爲“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黃山的鬆”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5、誤用典故

某些成語來源於典故,來源於古詩文,往往有其特定含義,濃縮了許多內容,如果不懂得這些成語的來源以及特殊意義那麼就容易誤用。

例①隨着雙邊關係的改善,中俄兩國終於結爲秦晉之好。

不足爲訓:不能當作範例或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