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考點訓練題

  一、名詞解釋:

2017年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考點訓練題

1、 社會福利P2

社會福利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要求與結果,是現代社會中政府職 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立法途徑規定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係,籌集和發放社會福利基金,從而對國家因各種社會原因或特殊個人原因所導致的無收入或收入中斷情況提供生活保障。

2、 社會福利思想P2

關於社會福利的起源、發展與改革的各種系統觀點與主張。

3、 聖西門的實業制P61

聖西門所設想的未來理想社會制度,由實業家和學者,而不是由 新舊貴族和軍人掌管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公益事業等方面權力的一種社會制度。

4、 法郞吉P63

法郎吉是由傅立葉根據自己的社會運動理論提出應建立的勞動協作組織,這個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必須堅持三個原則:勞動引力、比例分配和人口平衡。

5、 空想社會主義P52

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中,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的社會主義被稱爲空 想社會主義,亦稱烏托邦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表達了思想家們對現實醜惡的批判和對美好社會理想的憧憬 。

6、 生命有機體學說P93

各種生命都是一個有機體,生命的運動和變化就是有機體內部各種組成部分的發展變化,生物有機體的發展變化也是有機體本身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結果。

7、 薩伊定律P122

薩伊定律是指供給本身會創造需求,從而促進生產的擴大,推 動充分就業的實現。

8、 凱恩斯主義P122

凱恩斯主義是以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經濟學說爲基礎,主張通過國家干預經濟和有效需求管理來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的學說。

9、 效用遞減規律P205

效用遞減規律是指對任何人來說,某樣東西的總效用(也就是 給他帶來的滿意或其他好處)是會隨着他對它的佔有量的逐漸增加而增加,但是增速不及佔有量。

10、 消費者剩餘P205

消費者剩餘是指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商品價格超過他實際支付的商品價格的差額,這個差額使消費者獲得了額外的滿足。

11、 帕累托最優P210

帕累托最優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即假定固有的一羣人和可分配的資源,從一種分配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中,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

  二、問答題和論述題:

1、西方社會福利實踐模式經歷了哪幾個階段?P10

(1)第一階段是在19世紀末以前,由於西方社會福利基本理念是自助理念,這就使得這個時期西方社會福利制度實踐比較強調個人自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保障成爲這一時期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社會慈善機構提供的各種救助成爲家庭保障的重要補充。 (2)第二個階段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西方社會福利理念是國家福利理念,這就使得這一時期的西方社會福利制度實踐十分強調國家福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國家爲主體的各種福利制度成爲這一時期西方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核心內容,建立“福利國家”成爲西方許多國家爭相追求的目標。(國家保障)

(3)第三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在自助、互助和國家保障的社會福利理念的影響下,西方社會福利制度實踐開始出現明顯的變化,這就是追求社會福利中國家責任、社會責任與個人責任的協調和平衡,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是進行大規模、深層次的社會福利制度改革。(共同責任觀念—社會保障)。

2、社會福利思想與社會工作專業的關係。

第一、社會福利思想是一種人類理想的表達。通過闡述福利關懷的終極價值來解釋社會福利的本質,並依據這種解釋構建福利哲學,形成影響社會工作發展的各種社會服務的實施提供價值依據,他幫助社會工作建立行動的基本座標,從而使各種社會福利的實踐或社會工作實務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經驗和各種價值衝突中迷失方向。 第二、社會福利思想也是一種規範性社會理論。他通過闡述一系列範疇來揭示各種社會現象的福利本質和社會根源,並依據其所奉行的意識形態準則規範社會福利的實踐,爲實施社會服務,開展社會工作提供價值規範和行動準則。

3、莫爾的烏托邦社會福利思想。P52-53

第一部分是對不合理社會的政治黑暗和社會不平等的描述,第二部分則是他所謂的理想社會。他對私有制和階級剝削與壓迫的深刻揭露,表明他對烏托邦社會的描述,是針對英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問題而構想出來的,絕非一般所謂“烏有之鄉”的虛構。

4、對古典經濟學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評價。P79

首先,古典經濟學在社會福利問題上的立場反映了歐洲社會從宗教改革以來強調勞動、反對國家救助窮人的自由主義傾向。其次,古典經濟學的社會福利思想是西方現代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開端,對後來的經濟學和社會福利理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時至今日,古典經濟學和後來的新古典經濟學及當代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和社會福利理論仍然在當代社會福利理論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5、英國激進自由主義與傳統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比較。P102

與傳統的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相比,英國激進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認爲,自由具有有限性和可共享性,主張國家對社會經濟與生活實行干預,並把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加劇歸因於社會發展的不和諧性,主張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個人,而應該依靠國家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

6、凱恩斯學派和瑞典學派在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的主張的異同。P120

凱恩斯學派和瑞典學派在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的主張存在着共同的地方。兩者都認爲,建立在自由競爭基礎上的傳統經濟政策已經難以滿足資本主義現實發展的需要,應該實行國家對社會經濟的有效干預,以便通過國家干預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兩者都認爲,增加有效需求是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就業增長,減少失業人口的主要經濟手段,而實現增加有效需求的主要政策途徑應該是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大力興辦公共工程,推進社會改革,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但兩者之間也存在着一些明顯的不同,儘管兩派都提出了有關失業的理論,與凱恩斯學派不同的是,瑞典學派用一種動態的方法分析失業問題,它比較強調累積分析,強調事前預期與事後分析之間的區別,強調一種長時段的分析,並對個人家庭的希望與計劃表示十分關注。相對於凱恩斯學派來說,瑞典學派更加認爲,市場經濟具有大量週期性的不穩定因素,政府能夠也應該通過財政手段干預工商業活動。在瑞典學派看來,穩定物價儘管也很重要,但政府主要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實現較高的就業。

7、社會民主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西方福利國家的影響。P139

社會民主主義社會福利理論在政治上主張發展社會民主,強調階級調和與階級合作,提倡國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實施強有力的干預;在經濟與社會生活上,強調國家應該儘可能承擔起全面的社會責任,主張國家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爲全體民衆建立充分的社會福利。

社會民主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與凱恩斯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結合起來,成爲影響現代西方社會福利制度尤其是福利國家建立和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

8、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P162

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出現於20世紀30-40年代,其發展與產生影響則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新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繼承了傳統自由主義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原則,發展了新古典學派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主張,反對國家對經濟與社會生活實施干預,強調依靠和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反對福利國家與集體福利,提倡者社會福利市場化與私營化,成爲當代西方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的理論基礎。

9、“第三條道路”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主張和基本特點。P180、P190 “第三條道路”社會福利思想的基本主張包括:主張放棄傳統的單一的極端保守性或激進性政策選擇,實行介於兩者之間的調和性政策選擇,強調有限的國家干預與有限的市場調節相結合,主張社會保障中國家責任、社會責任與個人責任平衡,強調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協調。

“第三條道路”理論的基本特點包括:第一,打破傳統的左右兩級化政治思維方式,確立團結各種政治力量的政治理念;第二,建立合作包容型的社會關係;第三,建立新型“混合經濟”模式,謀求平衡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第四,改革福利制度,建立積極的福利國家; 第五,由管理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轉變。

10、福利經濟學出現的背景及其發展。P202

福利經濟學出現的背景:福利經濟學出現於19世紀末20年代初,是與這一時期西方國家的社會歷史環境密切相關的。

首先,19世紀末20年代初,第二次科學技術革命的展開,極大地促進了西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社會物質財富積累明顯增加,有關社會財富如何分配以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使民衆能夠合理地分享日益增加的社會財富成爲備受關注的問題。 其次,19世紀末20年代初,伴隨着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各種社會問題,這就需要思想界在關注社會財富增長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問題的解決。

再次,19世紀末20年代初,各種社會思潮紛紛出現,其關注的焦點是如何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儘量預防或弱化社會問題。 正是在上述經濟、社會和思想背景下,許多經濟學家開始關注如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於是,福利經濟學便應運而生。

11、新舊福利經濟學主要觀點的比較。P201

相同點:目標都是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社會福利最大化 不同點:

①對效用的看法不同: 舊福利經濟學:基數效用論 新福利經濟學:序數效用論 ②基本價值觀不同

舊福利經濟學: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強調國家干預。 新福利經濟學:強調通過提高效率來提高社會福利,強調個人自由。

12、馬克思主義怎樣看待社會福利問題? P231

馬克思對待社會福利問題的態度是站在徹底的社會批判的立場上,對造成貧困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問題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把一切關於社會福利的政策和措施歸結爲資產階級用以維護和改良其統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