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學考試政治經濟學(財)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2016年自學考試政治經濟學(財)試題及答案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是( D )

A.勞動者技能的提高 B.勞動對象的改善

C.分工協作的加強 D.生產工具的變革

2.自然經濟建立的基礎是( D )

A.國際分工 B.個別分工

C.社會分工 D.自然分工

3.商品的本質因素是( A )

A.價值 B.使用價值

C.交換價值 D.價格

4.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性是指( A )

A.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能爲商品生產者或消費者同時佔有

B.使用價值由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由具體勞動形成

C.使用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D.有價值的物品未必有使用價值

5.單位商品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 C )

A.關係不確定 B.無關

C.成正比 D.成反比

6.商品價格與價值的關係是( A )

A.商品價格由價值決定並受價值制約 B.商品價格總是與價值保持一致

C.商品價格總是高於價值 D.商品價格總是低於價值

7.由於流通中的貨幣量相對不足而引發的經濟現象是( D )

A.生產過剩 B.信用膨脹

C.通貨膨脹 D.通貨緊縮

8.貨幣的基本職能是( A )

A.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價格標準和支付手段

C.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D.世界貨幣和國家貨幣

9.資本總公式是(C )

A.W-G-W B.G-W-G

C.G-W- D.G-

10.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 B )

A.不變資本的比率 B.可變資本的比率

C.全部資本的比率 D.積累資本的比率

11.商品價值的構成可以表示爲( D )

A.C+V B. v+m

C.c+m D.c+v+m

12.工作日不變而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所產生的是( B )

A.絕對剩餘價值 B.相對剩餘價值

C.利潤 D.平均利潤

13.產業資本循環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C )

A.購買階段 B.儲備階段

C.生產階段 D.銷售階段

14.折舊率是折舊費與( A )

A.固定資本原值的比率 B.固定資本年週轉價值的比率

C.預付資本總量的比率 D.預付資本年週轉價值總額的比率

15.生產價格的構成是生產成本加( C )

A.剩餘價值 B.利潤

C.平均利潤 D.超額利潤

16.壟斷組織的實質在於獲取( D )

A.利潤 B.平均利潤

C.絕對利潤 D.壟斷利潤

17.資本主義再生產週期的物質基礎是( B )

A.流動資本替換 B.固定資本更新

C.預付總資本更新 D.可變資本更新

18.普通勞動者通過購買股票所獲得的股息和分紅是( B )

A.非剝削性質的勞動收入 B.非剝削性質的資金收入

C.剝削性質的資本收入 D.福利性收入

19.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 A )

A.公有制經濟 B.個體經濟

C.私營經濟 D.外資企業

20.以下既屬於商品市場又屬於生產要素市場的是( B )

A.消費品市場 B.生產資料市場

C.勞動力市場 D.金融市場

21.假設某國2010年以當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爲1萬億美元,2011年以當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爲1.2萬億美元,2011年價格比2010年上漲了10%,則該國2011年的經濟增長率是( B )

A.20% B.8%

C.12% D.18%

22.農業社會中佔最大比重的產業是( A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三產業 D.新興產業

23.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A )

A.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B.科技進步和創新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建設“兩型”社會

24.初次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 A )

A.物質生產領域內進行的分配 B.文化藝術領域內進行的分配

C.整個社會範圍內進行的分配 D.資本所有者之間進行的分配

25.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是( B )

A.國際貿易 B.國際分工

C.國際投資 D.經濟全球化

26.現代國際貿易理論建立的基礎是( B )

A.絕對優勢理論 B.比較優勢理論

C.貿易保護理論 D.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27.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最突出的經濟矛盾表現在( D )

A.投資領域 B.金融領域

C.生產領域 D.貿易領域

28.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 D )

A.有矛盾的 B.根本對立的

C.完全一致的 D.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29.對外貿易主要是指( A )

A.進出口 B.來料加工

C.引進技術 D.利用外資

30.我國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就要( B )

A.出口越多越好 B.堅持以質取勝

C.進口越多越好 D.增加進出口總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31.決定和影響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 B.科技發展水平及應用程度

C.生產過程的社會組織形式 D.生產資料的質量和效能

E.自然條件

32.按照主體不同,信用可分爲( ABCDE )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消費信用 D.國家信用

E.企業信用

33.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表現在( ABCE )

A.增加投資機會 B.加快商品流轉速度

C.加深生產和消費的矛盾 D.減緩資本的積聚和集中

E.刺激投資引發信用危機

34.勞動力成爲商品的條件是勞動者( CD )

A.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術 B.積累了大量的貨幣財富

C.有人身自由 D.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E.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35.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是( BC )

A.工人有權利參與對勞動過程的管理 B.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

C.工人的勞動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D.工人勞動產品的一部分歸資本家所有

E.工人擁有勞動力的使用權

36.現階段,我國按勞分配的特點是( ABC )

A.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 B.以企業爲單位進行

C.受市場機制制約 D.全社會實行統一標準

E.收入上不存在差別

37.理順分配關係、規範分配秩序要求( BCDE )

A.縮小中等收入者比重 B.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提高低收入羣衆基本收入 D.調控不合理的高收入

E.打擊非法收入

38.市場機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主要包括( BCE )

A.信用機制 B.價格機制

C.競爭機制 D.交易機制

E.供求機制

39.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有( ABCE )

A.非歧視性原則 B.透明度原則

C.發展中國家單方面優惠原則 D.一切國家雙方面優惠原則

E.允許例外和實施保障措施

40.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有( ABCDE )

A.對外貿易 B.對外資金交流

C.對外技術交流 D.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E.發展國際旅遊業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係。

答:

(1)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有商品生產就必須有商品交換,要進行商品交換就必須有市場。因而,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2)但是,商品經濟並不等於就是市場經濟。只有當簡單商品經濟發展到發達商品經濟,從而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成爲社會佔支配地位的經濟形式時,才形成了市場經濟。

(3)可見,市場經濟是與商品經濟相聯繫的經濟範疇,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不同,市場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程度就不同,只有在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市場經濟。

(4)市場經濟又是與商品經濟是相區別的範疇,市場經濟是從實現社會經濟資源合理且有效配置的角度,表明市場或市場機制在社會經濟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或決定性作用,與市場經濟相對應的經濟範疇是計劃經濟;商品經濟則是從社會成員之間勞動聯繫與勞動交換關係的角度,表明只有通過商品換才能實現個人勞動向社會勞動的轉換,與商品經濟相對應的經濟範疇是自然經濟。

42.簡述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答: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各個生產者生產同一種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是各不相同的,這種不同的個別勞動時間形成的只是商品的個別價值。但是,決定單位商品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承認的只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社會價值。由於商品價值量決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客觀上要求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必須使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符合於或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也就是每個商品生產者千方百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降低個別價值的根本原因。

(2)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爲基礎進行,實行等價交換。

商品交換若不能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生產某種商品的生產者的勞動耗費就得不到補償,從而導致生產縮減;同時,其他的商品生產者也就不能通過交換得到這種商品滿足自己的需要,商品生產也就難以爲繼。在價值實現過程中,實行等價交換原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要求。

43.簡述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途徑。

答: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個別資本的增大爲前提的。個別資本的增大有兩種基本形式,即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

(1)資本積聚就是個別資本通過資本積累增大自己的資本總額。

(2)資本集中就是把原來分散的中小資本合併成少數大資本。

44.爲什麼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答:

第一產業是廣義的農業。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主要表現在:

(1)農業爲人們生存和發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是解決13億人吃飯的基礎產業,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

(2)農業爲其他產業發展提供原材料和勞動力。

(3)農業爲其他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

45.簡述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

答:

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其主要內容包括:

(1)變革現有的國際生產體系、國際貿易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讓發展中國家以平等的地位參與國際分工;要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降低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關稅或非關稅壁壘,提高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價格和競爭能力;要求爲發展中國家解決貨幣與發展資金問題,增加技術的轉讓,使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順利進入世界市場。

(2)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有效地控制本國的資源,並享有限制和監督跨國公司行爲的權力,取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限制性商業活動。

(3)要使發展中國家能夠充分地、平等地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決策;改組現有的國際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要求加強聯合國在國際經濟合作方面的作用,從而改變發展中國家在處理國際經濟事務方面無權的狀況。

發展中國家要求建立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在其內容上反映了兩大基本特徵:平等互利;相互依賴。可見,發展中國家要求建立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是以對國際經濟舊秩序的變革爲前提的。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含義及劃分的依據和意義。

答:

劃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根據是,生產資本不同部分在資本運動中的價值週轉方式。

(1)固定資本是投在廠房、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上的那部分生產資本。這部分資本在進行生產時,必須一次全部付出,以其全部物質形態加入生產過程,並能在較長時間內、在多次的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

(2)流動資本是投在原料、材料、輔助材料上以及資本家用於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

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劃分,是爲了揭示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週轉速度的影響,從而揭示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不同影響。

47.試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含義、基本形式及經濟實質。

答: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指資產階級國家政權與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其基本特徵是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全面干預和調節。

一、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

依據資產階級國家政權與私人壟斷資本結合的程度和方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大體可分爲三種基本形式。

1、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或稱國有企業壟斷資本

2、國家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即資產階級國家和私人資本家共同佔有和經營的壟斷資本。

3、國家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

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

儘管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實質都是壟斷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維護其壟斷統治,保證整個壟斷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具體來看: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以整個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爲目的。

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代表的是壟斷資產階級整體利益。

總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範圍內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的重大調整,它突破了私人壟斷資本的侷限性,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保證了壟斷資本家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48.試述社會主義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客觀性和主要任務。

答:

社會主義的宏觀調控是指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主義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從總體上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的運行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種管理行爲。

一、社會主義經濟宏觀調控的依據

1、宏觀調控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

2、宏觀調控是彌補市場調節缺陷的需要。

3、宏觀調控是充分發揮國家經濟職能的需要。

二、社會主義經濟宏觀調控的目標

國家對經濟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加快實現經濟結構優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宏觀調控目標是宏觀調控任務的具體化,主要目標有:

1、促進經濟增長

2、增加就業

3、穩定物價

4、保持國際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