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有一年清明節,讓我們用心請來緬懷先烈與親人,閱讀清明節手抄報可以讓我們知道清明節的含義。下面是本站小編與大家分享的清明節手抄報素材,歡迎閱讀!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第2張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第3張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第4張

八年級清明節手抄報素材內容 第5張

清明隨想

天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飄着。平日裏開得正豔的小花低下了頭,碧綠的小葉子掛着晶瑩的淚珠。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望着窗外的濛濛細雨,不免有些傷感。“天,也在爲去世的人哀悼。”我不禁自言自語。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不由想起了已經去世的曾外祖父,想起了他威嚴中略帶幾分慈祥的臉,想起了他生前的種種事;想起了曾外祖父因爲菜有點兒淡,而大發雷霆,想起了曾外祖父重病臥牀時我們去看望的情景,想起了曾外祖父在臨終前幾天那滿意的笑容。雖然曾外祖父生前十分嚴厲,讓我有些恐懼,但是今天,我對他充滿了思念之情。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不由想起了那些“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革命烈士。在戰場上,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爲了革命事業不顧一切。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和諧的今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和平的年代。是他們,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怎能把革命烈士忘懷呢?

在這個令人思念的日子裏,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搭起生命帳篷的好媽媽;爲救學生而永遠閉上雙眼的好老師。那些有名無名的英雄,我們不能忘懷。

雨,刷刷刷地下。風,呼呼呼地刮。站在窗邊的我,不禁熱淚盈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芳百世的詩,在我耳邊久久迴盪……

清明節關於祝福的詩句

1、滿城風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清明》

2、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寒食》

3、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

4、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爲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5、輕紅沾雨不勝衣,纔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6、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7、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8、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清明節詩歌

《清明雨》

看這清明的雨

滋潤了幾多紅塵

塵世碧空、繁華落盡

思念瘋狂的滋生

看這清明的雨

一路路行人

掛滿一行行淚雨

訴說嘮叨往日情懷

看這清明的雨

一杯黃土、幾根香燭

燒去了漫天的紙錢

愛離了、心疼了

看這清明的雨

悲傷的抹乾眼淚

踏上征途的明天

路在腳下延伸

美在生命的再塑

清明節詩句

1、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行雲去後遙山暝。——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3、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4、麥飯紙錢,只雞斗酒,幾誤林間噪喜鴉。——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5、山屏醉纈,連棹東西岸。——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

6、窗中草色妬雞卵,盤上芹泥憎燕巢。——溫庭筠《寒食日作》

7、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8、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吳文英《渡江雲三犯·西湖清明》

9、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韓偓《夜深》

10、斬新衣踏盡,還似去年時。——王建《寒食》

11、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12、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

1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14、更蕭蕭、隴頭人去。——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15、綠雲蔽日樹輸囷。——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16、巷陌鞦韆,猶未清明過。——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17、寂寂柴門村落裏,也教插柳記年華。——趙鼎《寒食》

18、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9、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盪湘雲。——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0、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它在春分後半個月,此時春色已濃,陽光明媚,楊柳垂絲,綠草如茵。由於氣溫漸漸升高,正好是農耕農忙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的農諺。

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都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習俗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朝以後的事。到唐朝纔開始盛行。

插柳:

楊柳樹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條可以卻鬼,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就是這個意思。

清明節的意義

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古人描繪清明的景象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此情此境,大批民衆趁着清明節掃墓,或扶老攜幼手捧鮮花到各處公墓奠祭先人。

在新時代意義中的清明節,除了掃墓祭拜祖先,表達子孫對先人的追思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祖先的教誨及發揚傳統文化的美德。清明掃墓祭祖,端午悼念愛國先人,中秋閤家團圓,重陽登高,每過一次傳統節日,都是活生生的愛國愛家、弘揚民族文化的教育,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