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農業的特徵是什麼

循環農業,是指在農作系統中推進各種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的活動,以此實現節能減排與增收的目的,促進現代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循環農業的特徵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循環農業的特徵是什麼

  循環農業的特徵

①遵循循環經濟理念的新生產方式,農業經濟活動按照“投入品→產出品→廢棄物→再生產→新產出品”的反饋式流程組織運行。

②一種資源節約與高效利用型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提高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的利用效率,開發有機廢棄物再生利用的新途徑,探索微生物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新方法。

③一種產業鏈延伸型的農業空間拓展路徑,實行全過程的清潔生產,使上一環節的'廢棄物作爲下一環節的投入品,在產品深加工和資源化處理的過程中延長產業鏈條,建立起比較完整、閉合的產業網絡

④一種建設環境友好型新農村的新理念,遏制農業污染和生態破壞,在全社會倡導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使農業生產和生活真正納入到農業生態系統循環中,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村建設的和諧發展。

  循環農業的概念

循環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發展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是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和循環經濟理論與生態工程學方法,結合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原理及其基本規律,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的基礎上,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最大限度地減輕環境污染。

發展意義

發展循環農業是實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循環型農業是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和循環經濟理論與生態工程學的方法,在保護農業生 態環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的基礎上,調整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系統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利用,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最大限度地減輕環境污染, 使農業生產經濟活動真正納入到農業生態系統循環中, 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背景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源開發和化石資源投入的增加,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品,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生物多樣性減少或消失的問題、土壤板結造成的自然肥力退化問題、地下水資源污染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我國農業在世界上創造了用7%的土地養活22%的人口的奇蹟,但同時,農業也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資源消耗源, 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巨大資源的浪費源,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節能減排、降低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農業肩負着義不容辭的責任。

  循環農業的作用

可以實現“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進入生產和消費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並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

循環農業也有一般循環經濟不具備的自身的特點。

食物鏈條 各主體互補互動、共生共利性更強。

綠色生產 對產品的安全性更爲強調。

乾淨消費 農產品在“吃幹榨淨”後迴歸大地。

土、水淨化 土壤、耕地和水資源的保護至關重要,對耕地的佔補平衡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予以特別關注。

領域寬廣 包括農業內部生產方式循環、對農產品加工後廢棄物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