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植物怎麼養

方法一:

碧玉植物怎麼養

1、泥土:

豆瓣綠喜歡比較肥沃的泥土,推薦較好用砂質土,因爲砂質土可以混合一些有機肥料,這樣的花其長勢會比較好。再者砂質土的排水也會比較好。

2、光照:

碧玉花喜歡散射光照,不喜歡直射,跟銅錢草、劍蘭這些都不一樣,不管什麼時候都建議散射陽光。夏季的時候要進行遮光處理,但是要注意一點,不能不進行光照,因爲如果不進行光照,其智慧造成徒長。所以建議生長環境在半陰。

3、水分:

比較喜歡溼潤多睡的環境,但是這水不能過多,溼潤的環境比較適合碧玉花,這樣的環境讓其枝葉能夠繁茂了,葉子的綠色也會比較鮮豔。溼度的標準70%。這也表示其其不適合乾旱的環境。一般澆水的標準就是保持土壤溼潤。

4、肥料:

一般施肥的時間建議以溫度爲標準。氣溫高於20℃就建議停止施肥,因爲這時候只會造成葉子發黃或者徒長。肥料以營養液爲主,但是濃度不能太濃,稀釋後施加。

5、溫度:

碧玉花喜歡溫暖的溫度,一般春秋比較時候生長,夏季要注意通風降溫。冬季保保暖,儘量保持其在5℃以上,不然其會被凍死。

6、日常修剪:

因爲要放在室內觀賞,所以修剪是很有必要的,當植株成型之後,一些多餘的枝條或者剪短植株的枝條,徒長的枝條等。都可以進行美化。

7、繁殖:

如果想要養一盆新的碧玉花,可以採取扦插的方法,扦插的方法於大多數扦插的植物都一樣。可以借鑑一下。

方法二:

1.碧玉養殖的土壤選擇

碧玉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盆土用腐葉土7份、河沙3份,加少量基肥配成培養土;或用泥炭土6份、珍珠岩4份及少量基肥混合配製。

2.碧玉養殖的澆水方法

生長旺季要充分澆水,尤其在高溫季節,澆水量要大,並向葉面噴水,增加土壤溼度和空氣溼度,保持葉面清潔、翠綠。豆瓣綠在溼度較大的環境中生長繁茂,葉色鮮豔,有生氣。但也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在北方乾燥的環境中也能生長良好。澆水要盆土乾溼相宜,生長過程中,春秋是生長髮育旺季,水量多些。夏季天氣炎熱但植株因溫度高其生長反而緩慢,可早晨或傍晚各澆1次,高溫多溼莖葉易爛,具體看天氣及盆土而定。盆土應略偏幹一些,因其莖葉肉質肥厚,過溼易使根部腐爛,特別是冬季因氣溫低,呈休眠狀態,盆土宜帶幹。

3.碧玉養殖的施肥方法

碧玉通常2~3年更新1次培養土。生長期間,每隔15~20天追施1次腐熟液肥或氮磷化肥,濃度爲餅肥15%~20%,氮磷複合肥0.2%~0.3%。對花葉品種減少氮肥的施用量,以使葉片上的斑紋更加顯著。玉施肥不必太勤,一般春秋季節每隔10天左右施1次20%腐熟餅肥水就可以。夏季高溫,停止施肥以免爛根。

4.碧玉養殖的溫度要求

碧玉性喜溫暖、溼潤、半陰的環境,耐高溫,生長適溫爲25℃左右,冬季在10~15℃可以正常生長,10℃以下停止生長,5℃以下受害,低於0℃會受凍死亡。

5.碧玉養殖的光照要求

碧玉較耐陰,四季均可放室內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春秋季可多見些光,冬季放朝南窗沿附近多見陽光,夏季放朝北窗臺蒔養。光線適宜時葉色豔麗,光線太強或太暗都會使葉色失去嬌豔色彩

6.碧玉養殖的注意事項

(1)株高10釐米左右時摘心,促進側枝萌發,使植株更豐滿。碧玉的.養護管理比較簡單,夏季可放置在庇陰處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

(2)碧玉性強健,栽培養護都比較簡單。春、夏、秋三季一定要蔽蔭養護,冬季可見斜射陽光。它的葉片肥厚,上面被有蠟質層,貯水力強,蒸騰量小,即便在生長旺季也不需要過多的水分。春旱季節以及冬季供暖充足時應高室內空氣溼度,可以向葉面上噴霧。夏季悶熱應加強通風,否則容易脫葉。

(3)平時管理注意光線適度,肥水合理。碧玉綠喜蔭涼溼潤環境,在散射光下生長較好。春秋季節氣候溫和,陽光不太強烈,可把盆栽放置室外。但夏季不能受強光直射,尤其不能放在西曬太陽的場所,否則會造成枝葉發黃。

因此在夏季,需把盆移到陽臺、走廊等涼爽遮蔭處或放置在室內,既可避免陽光曬,又可點綴室內。

(4)碧玉不耐霜凍,在秋末後應移到室內培養。嚴寒冬季儘量放在朝南窗口有陽光的地方,室溫5℃就能安全越冬。肥水管理也很重要,一般2~3年生的植株生長髮育較好,3年以上植株長勢逐漸衰退,應考慮更新。此外,爲了保持植株葉色翠綠,3年以後需要更新。

7.碧玉養殖的繁殖方法

可用分株和扦插法繁殖,以扦插繁殖爲扦插在4~5月份進行,從健壯的母株上剪取莖段或葉作爲插穗。莖插法,選取充實枝條剪取6~10釐米作插穗,插入純沙中或直接插入具培養土的花盆中,澆透水,放於潮溼處,保持較高的溼度條件,15~20天可生根。葉插法,剪取帶柄的健壯葉片,直立或稍斜插於沙中,深度約爲葉柄的1/4~1/3,保持溼度,溫度在20~25℃,約15~20天可生根,25~30天左右可長出幼株,待幼株長到4~5片葉時,帶老葉一起上盆。分株法,繁殖簡單,結合換盆進行,一株分爲數株栽入盆中,但需適當遮陰,保持盆土溼潤,增加空氣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