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國小生安全知識

近年來,我市各地學校安全形勢穩定,學生非正常死亡人數逐年下降,教學生活秩序井然,有效維護了全市中國小生的生命安全。但由於一些學生心理健康欠缺、安全防範意識鬆懈以及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安全事故偶有發生,學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學校安全教育任重道遠。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相關中國中國小生安全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中國小生安全知識

  中國小生安全知識

一、防騙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著名預防犯罪專家王大偉提醒大家,犯罪分子拐騙孩子,從月份上講,春、秋、冬季相對較高,春節前後上升明顯。具體時間上,上學、放學的時間段最高發,下午5點至晚上10點高發,需格外警惕。

必須教會孩子的幾件事:

記住家庭地址、聯繫電話。一定要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及電話號碼,告訴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騙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同時模擬特殊情況和孩子一起演練。

不和陌生人說話。這是英國最重要的警語之一,要告訴孩子別跟陌生人說話,並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不給犯罪分子誘騙機會。

3歲學會認方位。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要教會他正確認識方向。不妨學學這首歌謠:“清晨太陽升在東,夜裏馬勺北斗星。街道門牌要記清,會認東西南北中。”

製作護身卡,家中留底,或交幼兒園、國小班主任保管。它也叫兒童身份識別卡,由澳大利亞警察發明,包括孩子的食指指紋、DNA、彩色照片、病案記錄、血型、父母的聯繫方式等。此外,稍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走夜路的女孩還可以帶個尖叫警報器或者哨子,遇到壞人時就能呼救,威懾壞人。

走失時站在原地。告訴孩子一旦找不到爸媽,就站在原地不動,但不要坐下或蹲着,以免太隱蔽父母找不到。

發現孩子丟失怎麼辦?

第一招,廣播。想辦法找個廣播站、居委會或大學等能發佈廣播的地方,廣播時,一定要講清楚孩子的特徵,如穿什麼衣服、身上有什麼明顯的標誌(例如胎記、痣等)、父母的`姓名和聯繫方式等。

第二招,採用“十人四追”法。一旦孩子丟失,一定不要放棄自救,可使用“十人四追”法來尋找。“十人四追法”,是指母親必須原地不動,父親召集10人,分粗細兩層尋找。具體人員安排如下:4個人分別向東西南北4個方向在2公里以內,沿大路尋找;4個人前往附近的火車站、汽車站等尋找,範圍仍是2公里以內,以免歹徒抱走小孩後逃往另一個城市;剩下兩人,1人報警,1人呆在家裏,以備孩子自己找回家。

第三招,報警。報警也是有技巧的,2歲內的小孩還不太會走,失蹤後很可能是被拐騙了,應馬上報警;3—6歲的孩子,活動半徑不會太大,如果找了半小時以上沒找到,且問過幼兒園同學都沒在一起的話,應及時報警;如果是國小生,最好失蹤1小時再報警,並及時聯繫和他關係較好的同學及家長詢問。(王大偉)

二、交通安全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跑鬧、玩耍。

2、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不得隨意橫穿。

3、不得在馬路中央騎自行車。

4、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車,車未停穩不得靠近車輛,上下車時不擁擠。

5、文明乘車,乘車時要繫好安全帶或抓牢扶手。不坐破舊車輛。

三、水的安全

不要到河邊、水庫、池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滑冰等,到這些地方進行娛樂活動必須有家長陪同。

四、電的安全

1、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使用家用電器。

2、不要亂動、亂接電線、燈頭、插座等。

3、不要在標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

五、火的安全

1、不準玩火,不得攜帶火種,發現火災不得逞能上前撲火,要及時報告大人或報警。

2、家長不在家時,不準使用煤氣、液化氣竈具等。

3、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長的指導下燃放。

六、飲食安全

1、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2、購買有包裝的食品時,要看清商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三無”食品、過期食品一定不要購買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乾淨後纔可食用,不吃腐爛、變質的瓜果。嚴禁吸菸、喝酒。

4、不暴飲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七、精神安全

1、遠離網吧。在家裏上網要聽從父母的指導,不登錄、不查看不健康的網站,上網時間要有節制。

2、不要涉足營業性電子遊戲室、檯球廳、錄像廳、卡啦OK廳、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

4、不購買、不借閱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光碟、錄像帶;不看低級趣味的電影、電視。多讀健康的書刊,多看樂觀的節目。培養文明行爲,抵制消極現象。

八、其他方面的安全

1、不要輕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防盜門。

2、外出旅遊或走親訪友,萬一迷路不要驚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時撥打110,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

3、觀看比賽、演出或電影時,排隊入場,對號入座,做文明觀衆。比賽或演出結束時,等大多數人走後再隨隊而出,不可在退場高峯時向外擁擠。

4、不得接近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品。

5、不偷不搶,不拉幫結夥,打架鬥毆。

6、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敲詐勒索、攔路搶劫及時告訴父母或打電話報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防止被拐騙、拐賣。

  學生安全知識一

1、學生安全事故,不容忽視

近兩年來,全市各地相繼發生了多起學生安全事故,特別是幾宗慘案至今值得深思反省。2010年4月8日下午,興寧市一所中學發生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該校八年級年級學生黃某、謝某與高三年級學生張某等人發生糾紛,張某被謝某刺傷右大腿,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0年4月14日中午,大埔縣某中學一名高三學生,疑學習壓力大、感情受挫等方面原因,從學生宿舍樓一躍而下當場身亡;2011年8月7日上午,平遠縣熱柘鎮一名6歲留守兒童在家門口玩耍時,不慎跌入門坪外自家小池塘而溺亡。同日,一名隨父母租住在興寧一商業城附近的7歲小男孩,在與同伴玩耍時不慎跌入水溝而溺亡……

全市各地學校重視學生安全教育,爲什麼學生安全事故還偶有發生?記者瞭解到,這與安全意識淡薄有關。據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全市城鄉,均存在家長因務工時間緊而忽視對子女進行安全教育的問題,在鄉鎮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尤爲突出,造成安全教育工作家庭與學校之間難於協調,安全教育工作效果難於顯現。而在部分民辦學校、幼兒園對安全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存在走過場的現象。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市大部分學校處於鬧市區,上下學時間正值交通高峯期,往往造成交通擁堵,加上部分學生安全意識薄弱,險情時有發生;部分家長由於經濟等各方面原因,仍有租用“藍牌車”“黑校車”的行爲,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而有的學生因爲貪玩,經常光顧池塘江河,致使發生溺水慘劇。

記者還了解到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現在的學生因爲學習任務重、升學壓力大,往往與家長、老師溝通較少,甚至出現早戀、同學關係緊張等不良行爲,造成學生離家出走或是打架鬥毆等現象時有發生。此外,因歷史原因和資金問題,我市一些中國小校教學樓存在單樓梯、無消防栓等,對於學生的校舍消防安全也是一大挑戰。

2、學生安全教育,務求實效

針對各地中國小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的情況,國家將3月26日定爲“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今年3月26日作爲第17個“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主題爲“普及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旨在教育和引導中國小生提高安全意識,積極防範各類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近日,梅州市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國小校及幼兒園,轉發廣東省教育廳《致全省中國小校長一封信》,希望各大中國小校以“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活動爲契機,加強中國小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全市各地中國小校均充分利用班、團、校會、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牆報、板報、參觀和演練等方式,採取多種途徑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公共安全教育。與此同時,各地結合實際同時開展交通、擁擠踩踏、火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地震等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另外,市教育部門在每年開學初、放假前,都會有針對性地部署全市中國小校集中開展安全教育,特別是加強對新生的安全教育,使新生儘快熟悉學校校園環境,瞭解學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爲習慣。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內容豐富的學生安全教育活動,注重提高廣大學生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自我防範能力,掌握應急自救方法,積極防範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3、普及安全知識,重在預防

對中國小生進行安全教育,不是在“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的一時之舉,應該是長效做法。市教育部門指出,全市各中國小校(含幼兒園)教職員工對安全和管理工作長抓不懈,做到防患於未然。嚴格執行外出集體活動審批制度,有關老師負責做好組織與管理工作,確保外出活動的安全。班主任、老師對安全工作不能存有絲毫麻痹僥倖心理,必須充分利用班會課、自習課時間,向學生們進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真正能夠進入課堂。

全體學生要增強遵紀守法意識,自覺遵守學校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規定。遇到突發事件要服從學校工作人員管理,聽從指揮。發現安全隱患及時上報給班主任或在場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切實注意飲食安全、課間安全、交通安全、用電用火安全,預防傳染性疾病傳播等。上學、放學和出行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注意道路交通安全;禁止在校園內吸菸、酗酒、追逐嬉鬧,禁止在樓道樓梯內停留、聚集、打鬧,禁止起鬨或搞惡作劇。要注意活動安全,嚴禁攀沿各樓層護欄,不得在各樓層的樓梯或走廊追逐,奔跑,打鬧,以防跌倒、摔傷;課間操、放學下樓梯、升旗集會解散時不要擁擠,推搡,嚴防發生踩踏事故。上體育課前要作好準備活動,運動時注意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操作體育器材時要規範小心,要避免自傷和誤傷;課餘活動嚴禁追趕打鬧或進入危險區域;勞動時不要用勞動工具玩打,注意勞動安全;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不動手打架,一定要冷靜理智處理,要及時上報給班主任,以免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後果。

  學生安全知識二

1、學生如何防止受騙?

從事詐騙活動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一開始通過套近乎的形式接近學生,騙取信任,繼而以錢物被盜無法回家等手段敲詐、騙取錢財。遇到此類情況,一定要沉着冷靜,仔細分析,不要因一時衝動而上當受騙。對中國小生來講,在交朋接友中,一定要注意加強自我防範意識。在與不熟悉或身份不明的人員接觸時,謹慎言行,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在提倡助人爲樂、奉獻愛心的同時,要增強辨別力,不能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親朋好友的個人信息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2、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現金和貴重物品?

貴重物品不用時最好鎖在抽屜、櫃子裏,以防順手牽羊、趁虛而入者盜走。放長假前,最好將貴重物品帶走或交給可靠的人保管,不要留在宿舍。特別是筆記本電腦,要好好保管。住一樓的同學,睡覺應注意將衣物放在遠離窗戶的地方,防止被人“勾走”。宿舍鑰匙不要隨便借給他人或亂扔亂放。

3、學生如何做好預防,確保人身安全?

第一、儘量少去或者不去治安複雜場所,避免與不法分子發生矛盾。第二、在處理同學關係時,應互相關心、互相照顧、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第三,避免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預防黃、賭、毒的侵害和菸酒造成的人身危害。第四、如有矛盾,要及時化解,不要積怨甚久,導致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