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像孔子這樣的聖人並不是一出生就是聖人,他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經過自己後天努力的結果。從孔子的《韋編三絕》這個故事中,我們就能瞭解孔子是多麼的刻苦專注。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聖人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聖人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在春秋時期,基本上所有的書都是以竹子爲一根竹簡,然後在上面寫字。又是最多能寫幾十個的字,最少也有八九個字。要想寫完一本書,就需要用到很多個竹簡,在通過用一條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因爲熟牛皮繩最爲結實,經過用它編篡起來的書就不容易散落。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不知道要用多少個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在晚年的時候喜歡讀老子的《易經》,並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這本書完整的讀了好幾遍。他每次讀的時候都會附註許多的內容,就這樣翻開合上,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通常以爲,像孔子這樣翻來合上,讀來讀去,那書的牛皮帶了肯定也斷了好幾次。於是每當如此,就得換上一條新的皮條,就在將這本書完整的穿在一起。即便都讀到這樣的境地,孔子認爲,再看幾年,就可以完全的掌握這本書了。

因此,就出現了“韋編三絕”這個典故。其中的“三”僅僅是個數量詞,它是指當初孔子讀《易經》這本書時,皮條斷了很多次。通過孔子的這個故事也是爲了向後世的人提倡孔子的讀書精神,激勵無數人要用功的學習。

  聖人孔子去世的場景

古來聖人都很長壽,孔子的弟子,有着“亞聖”之稱的孟子活了84歲,莊子活了83歲,墨子則活的更長,有92歲,而孔子只有73歲。孔子的壽命比其他的聖人稍短一點,主要是因爲他在晚年受到了幾次嚴重的精神打擊。

孔子69歲時,他的獨子孔鯉因病去世,雖然孔鯉留有自己的後代,但是孔鯉是孔子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獨子的去世給孔子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兩年後,他的得意門生顏回也因病去世,孔子的悲痛之情更勝自己的獨子去世之時,他哀嘆道“天喪予,天喪予”,意思是“老天要亡我啊,老天要亡我啊”,可見愛徒的去世,對孔子的打擊是多麼的巨大。

顏回去世的那一年,有人曾在魯國的西部抓住了一隻類似麒麟的異獸,但是這隻異獸不久就死去,孔子認爲瑞獸出現又死去,是天下大亂的前奏,遂停止《春秋》的編撰,開始憂心天下。第二年,孔子的愛徒子仲由死於衛國國難之中,子仲由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另一個名字,大家肯定知道,子仲由的另一個名字叫子路,是《論語》之中,出場次數非常之多的.人物。

子路去世之後的第二年,飽受打擊的孔子,不堪重負,病倒了,在牀上躺了七日之後去世。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將他葬在魯國的汜水上游,每人一捧黃土,築起了孔子的墳塋。

  文聖孔子游春的故事

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作爲一代大賢,孔子有着過人的智慧和見解,其言論很有啓發性和教育性。他善於觀察和體驗生活,常常能從身邊細小的事情,自然萬物中領悟到人生百態的哲理

孔子游春出自《論語》: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內容敘述的是:春暖花開之際,孔子率領子貢等衆弟子出遊,去泗水看春潮。萬物復甦的季節,春風習習,草長鶯飛,這一切是多麼的和諧。面對此時此景,孔子望着泗水,卻有着不一樣的體會。波瀾壯闊的泗水從羣山之中奔涌而出,又無所畏懼的奔騰遠去。孔子站在泗水河邊,看着奔騰不息的泗水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中。孔子的行爲引起了弟子們的不解,紛紛上前過問他在看什麼。孔子回覆:“我在看水。”弟子們更疑惑了。這時,子貢上前說道:“老師在此觀水不語,想必是心有感受,能否與我們講講其中的道理?”孔子就此展開了一番關於“水與君子的”言論,弟子們聽後無不驚歎老師的智慧,也受益良多。

世間上的“水”有千萬種,它們千遍一律,孔子卻能從中領悟到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以此來教育他的弟子。像“水”一樣,剛柔並濟,做一個真正的“君子”,可豪情萬丈胸懷大志;可柔情似水溫謙如玉;像“水”一樣有情有義,哺育衆生滋潤大地,教人真、善、美。像“水”一樣,始終堅定着前進的道路,一生都在朝一個方向努力,奔涌前進、毫無畏懼、百折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