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史學家陳壽人物生平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國蜀漢史學家陳壽人物生平,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蜀漢史學家陳壽人物生平
  陳壽的人物生平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南充人。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漢建興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晉元康七年病逝。自幼刻苦好學,拜同郡人譙周爲師,研習《尚書》、《三傳》,精通《史記》、《漢書》。代表作品有:《三國志》《古國志》《益都耆舊傳》。其師譙周對他給予這樣的評價: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

陳壽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黃皓專權時,很多人都阿諛奉承,諂媚奉迎黃皓,陳壽卻不喜歡與這些人爲伍,而因此被貶了官。此後,蜀漢滅亡,晉司空張華欣賞他的才華,於是便向司馬炎推薦陳壽,陳壽再次爲官,官至陽平令。

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晉滅吳國,至此分裂局面結束,陳壽花費十年精力,歷經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他所著的《三國志》中體現出的謀略與才智,被現代人廣泛應用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上。

陳壽因《三國志》得到很多人的讚賞,而正因如此,秉筆直書的他遭受當世權貴的厭惡,晚年屢遭被貶,始終鬱鬱寡歡,不得志。

公元297年,也就是元康七年,陳壽病逝,享年六十五歲。去世之後,梁州大中正、尚書郎範頵等人認爲,陳壽所著《三國志》,書中勸誡之言頗多,既闡述了前人的是非得失,也對今世之人的教化大有裨益,雖文辭不及司馬相如,但質樸實在,懇請惠帝採錄其書。於是惠帝詔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陳壽家抄寫其書。

  陳壽怎樣評價曹操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會說曹操是“漢賊”,在戲曲中曹操形象也是白臉奸臣。但不得不說,他在歷史上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曹操統一北方,任用有賢能的'人才,推行一系列的法制政策,興修水利等措施,使在他統治下的黃河流域在當時較其他地區安定很多。

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有這樣一句話:“曹操謀略過人,不僅消滅割據勢力,還運用一些治國之策,善用賢人採納計策,不會過於計較舊時的嫌隙。此人非比常人,是超過世人的傑出人才。”因陳壽是蜀漢的降臣,之後又在西晉做官,其所著《三國志》以魏爲正統,對曹操進行文辭的讚美也實屬常理之中。

那麼,陳壽究竟是如何評價曹操的呢?

首先,陳壽肯定了曹操結束割據局面,以兗州一地統一北方中原地帶,這與曹操非凡的軍事能力是離不開的。至此可看出,陳壽在這一點上對曹操還是進行了積極的肯定。

其次,陳壽認爲曹操是“非比常人,是超過世人的傑出人才”,可能與他的軍事才能以及善於治理國家有關,這相當於給了曹操一個很高的評價。

最後,在《三國志》中還寫過這樣一句話:“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這句話在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認爲肯定了曹操的英勇與才智,此爲褒義;另一種是把他與勾踐相比,從勾踐爲人角度看,似乎有種貶義。

  陳壽三國志資料介紹

陳壽,西晉時期巴西安漢人氏,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南充人,其字稱作承祚。他的生年是公元233年也就是蜀漢建興十一年,在公元297年即西晉元康七年病逝。陳壽的主要著作有《三國志》,史學界把這部鉅著與《史記》、《漢書》和《後漢書》合稱爲“前四史”。

據統計《魏書》共計三十卷,《吳書》略少,共計二十卷,而《蜀書》則有十五卷,共計六十五卷。這三書的內容幾乎沒有重複,記事也較爲詳實。總得來說,《三國志》就是一部記載了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書。

同時期的範頵曾這樣評價《三國志》: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書中勸誡之言頗多,既講明瞭前人的是非分明,同時也使現代人受益匪淺,雖然文辭不及司馬相如,但勝在質樸實在,希望惠帝願採錄該書。通過範頵的評價,我們可以看出《三國志》在當時是頗受好評的。《三國志》以尊魏爲正統,但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並且較爲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局勢。在《魏書》中,陳壽專門爲曹操敘寫了本紀,但是在《蜀書》和《吳書》中則只有傳。

《三國志》記事較爲簡潔,因作者陳壽是三國時期人,蜀國滅亡時他剛好三十一歲。所以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在當時應該屬於現代史,但所能記載的事蹟畢竟有限,那一時期的很多事他都親身經歷過,因此書中情況應該較爲真實,但也可能是個人恩怨沒有消除,史學家們對此褒貶不一,很難達成共識,這給史料的選取採用和整修帶來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