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名將於禁生平簡介

于禁,字文則,三國時期魏國武將。在襄樊之戰中,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國曹魏名將於禁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曹魏名將於禁生平簡介
  名將於禁生平簡介

于禁出生於泰山鉅平,在公元184年被鮑信納入麾下征討黃巾軍。八年後,鮑信讓曹操成爲兗州牧,于禁跟手下一起歸到王朗手下。王朗覺得他很有才幹,就把他推薦給了曹操,當上了司馬。

公元193年至公元196年,于禁跟着曹操攻破廣戚、擊敗呂布二營、打敗高雅、黃邵、橋蕤等人,攻陷了壽張、離狐、雍丘等地,官職從都伯逐漸升至平虜校尉。公元197年,歸降的張繡造反,曹軍陷入混亂敗退,于禁則嚴肅整頓手下,不準出現混亂局面,在敗退途中打擊放肆的青州兵,受封益壽亭侯。一年後,于禁跟隨曹操打敗張繡、呂布、眭固。

公元200年,官渡鏖戰爆發,于禁迎擊袁紹,與樂進等人攻破嘉縣,招降了袁紹部分手下,並助曹操打敗袁紹。兩年後,劉備大軍一路攻陷多城威脅到了許昌,于禁奉命與夏侯惇等人抗擊,在博望與劉備軍隊對峙,中了劉備的埋伏,李典及時趕到迫使劉備撤退。

公元206年,昌豨造反,于禁去討伐,不顧舊情流涕斬了投降的昌豨,備受曹操器重,被封爲虎威將軍。三年後,于禁和臧霸一起攻打梅成,梅成帶着三千兵馬假裝投降,後又反叛投靠了陳蘭,于禁爲張遼補充軍糧,使得張遼成功斬殺了陳蘭和梅成。

  于禁選擇背叛的原因

于禁,作爲魏軍的五子良將,有名的左將軍,卻晚年節操不保,在魏國與蜀國的戰爭中,爲了救助曹仁,同龐德一起與蜀國的第一大將關羽陣前對壘,慘敗於關羽,當時龐德因誓死不降,被蜀將關羽斬立決,同爲魏國的大將,于禁卻不同於龐德做法,臨陣投降於關羽,降於蜀國。

爲何于禁在同伴龐德被殺後,沒有立即追隨龐德而死,相反卻放棄節操,老來背叛曹操,背叛魏國呢?其中是否有着大家不知道的隱情?翻閱歷史,得知當時與關羽對戰時,于禁不敵於關羽,于禁手下士兵有三萬之衆,可以推斷于禁的投降必定與這些士兵有關,接下來咱們從以下層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從於禁的個性來分析,他是一個武人,既然選定了曹操爲其主公,若曹操沒有任何對不住、怠慢于禁之處,于禁萬不可能臨陣投敵的。

第二,于禁曾經陣前斬殺過昌豨,昌豨何人?昌豨與于禁也曾是老相識,並曾經有一定的交情,昌豨初因對戰失敗被魏國俘虜而投降於曹操,曹操真心對待他,但後期昌豨抓住機會卻臨陣反戈。于禁這時候對待昌豨的態度爲何呢?于禁活捉昌豨後,並沒有將其交給曹操,爲其求情,而是根據軍中法紀規定,將昌豨斬殺於曹軍軍營前,昌豨死後,于禁痛苦流涕,可見他的心裏是極其痛苦的。但即便如此,對待叛亂者,于禁的態度是相當明確的,所以在於禁的心理,他是不贊同臨陣投敵行爲的。

綜合上述兩點,于禁投降必是爲了保全三萬戰士,寧願自己一生背上這洗不脫的污名。

  于禁怎麼死的'

魏國左將軍,于禁死於何時,死於何地,爲何而死?其實于禁是病死的,雖然這個死因只是短短的幾個字,但是導致于謙病死的因素卻不少,概括地說,這些因素主要有三點。

于禁是死於自己的羞愧之心,也是死於魏國大臣們的指指點點,更是死於曹丕的刻意羞辱。于禁之死,也算是史上絕無僅有的死法,非戰非病,真應了那句種何因得何國話了。

第一,于禁晚來失節,爲了救助曹仁,與蜀將關羽決戰於樊城,因暴雨連連,樊城遭遇水災,魏軍不擅長水戰,被關羽打敗,龐德寧死不屈,關羽怒將龐德斬於陣前。作爲老將的于禁,在衆人眼中鐵骨錚錚、忠心不二的于禁卻還不如龐德,投降於關羽,這真是跌破了衆人的眼睛,曹操對於禁大失所望。投降後的于禁被關羽關押在蜀國的荊州地。

第二,當關羽死後,于禁通過吳國孫權幫助回到了魏國,于禁可謂是歷經了多番波折纔回到母國,當時的魏國的君主已非曹操,而是曹丕了,于禁見到曹丕後痛哭不止,曹丕稍加安慰,但從此後不論于禁走到何處,均感覺背後有人戳着他的脊樑骨,指責他的賣國賊,指責他有何顏面回到魏國。于禁在魏國的日子可謂是如履薄冰,謹小慎微。

第三,如果說魏國大臣們對於禁的指責是他的催命符,那麼魏國主君曹丕對於禁的暗暗指責則是送于禁歸西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曹操忌日當天,于禁請求去曹操墓碑前拜祭,曹丕應允,但卻命人將於禁降敵,龐德不屈的場景畫成了畫像放於曹操墓前,于禁來到曹操墓前,羞愧不已,暗自垂淚,感覺到已沒有苟活於世的必要了。

幾日後,于禁便發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