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油菜花什麼時候開呢

油菜花,原產地在歐洲與中亞一帶,植物學上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那麼“油菜花什麼時候開”呢?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於油菜花什麼時候開呢

花 期

1~3月份

起源歷史

新中國50年來,油菜作爲最主要的油料和經濟作物發展穩中有升,新品種推廣實現了三次革命。建國初期通過品種評選推廣的一些油菜優良品種如七星劍、江西婺源篁(huáng)嶺[2] 和江西婺源江嶺[3] 油菜花,江嶺油菜、興化油菜、浠水白等,對中國油菜生產的恢復與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開始推廣從國外引進的甘藍型油菜—勝利油菜[4] ,並以系統選育爲主,選育出一批適合於中國多熟制栽培的甘藍型油菜品種,實現了中國油菜品種由白菜型向甘藍型轉變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在油菜雜種優勢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首先發現具有實用價值的玻裏馬(Polima)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並首先實現了三系配套。通過對細胞質雄性不育、細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親和、化學殺雄、天然雜交、孤雄生殖及輻射育種方法的研究,選育出了一批在生產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油菜新品種,如甘油5號、湘油5號等。統計表明,中國油菜的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年均總產50年代分別爲2903.5萬畝、30.9公斤/畝和88.7萬噸。

60年代分別爲2381.5萬畝、32.0公斤/畝和78.6萬噸。70年代分別爲3214.8萬畝、45.4公斤/畝和146.4萬噸。1979年達到240.2萬噸,首次超過中國歷史上最高的1934年產量190.7萬噸;80年代是中國油菜生產的快速增長時期,由於中油821、秦油2號等豐產性好、抗(耐)病性較強的甘藍型品種的推廣與應用,使中國油菜單產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年均總產分別爲6368.3萬畝、76.7公斤/畝和488.4萬噸,分別比70年代增長98.1%、68.9%和233.6%,實現了中國油菜向高產、穩產、高抗轉變的第二次革命。

進入90年代,無論是種植面積、單產水平和總產量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20世紀90年代的前8年(1990~1997年)平均爲9152.2萬畝、88.5公斤/畝和812.9萬噸,分別比20世紀80年代增長43.7%、15.4%和66.4%。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全國20多個科研單位近二十年的協作科技攻關以及中國一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美國等重大國際合作研究,中雙四號、華雜4號、油研7號、中油雜1號等一批優質雙低新品種已陸續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現已育成40餘個熟期、產量和抗性接近或達到常規雙高品種水平的雙低油菜品種或組合。至1998年,全國雙低油菜面積已接近3000萬畝,揭開了中國油菜生產由單一的產量型向產量、質量結合型轉變的序幕,開始實現油菜品種向優質高效轉變的'第三次革命。

油菜花觀賞地

江嶺萬畝梯田花海

江嶺:中國四大油菜花海之一 、10萬畝梯田油菜花海、 被讚譽爲天上人間。世界級攝影基地,婺源春季旅遊賞花必遊 - 首選風景點,婺源田園風光的經典代表。

它是婺源田園風光的經典代表。從江嶺開始,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從上向下看,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着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

作爲 “中國最美鄉村" 田園風光的代表作 “江嶺風光” 不僅是世界級攝影基地,更由於古樹、河流、梯田、農舍、農作物合理佈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諧“天人合一”在這裏得以完美展示。

江嶺花海

尤其是山頂人家成了江嶺風光的大背景,遠眺白牆黛瓦掩在黃花綠樹間,陣陣雲霧飄來,恍若天上人間,被譽爲中國春季“四大花海”之一。

香港著名的攝影家陳復禮曾以此爲主題的作品《天上人間》獲得了國際攝影大賽金獎,並讚譽爲“中國最美的鄉村”。 我國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的新片《集結號》也曾到此取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