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病毒

病毒千千萬,哪些離我們最近?人類第一個發現的病毒又是什麼?哪些病毒在人體發病後,幾乎無藥可治?隨着小編一起來盤點世界上最小的病毒。

世界上最小的病毒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屬,該病毒有七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交叉保護反應。FMDV基因組RNA全長約8.5kb,依次爲5’UTR、ORF和3’UTR組成,其中5’UTR長約1300bp,含有VPg二級結構、poly(C)區段和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等;ORF約6.5kb,由L基因、P1結構蛋白基因、P2和P3非結構蛋白基因以及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組成。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 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最易感染的動物是黃牛、水牛、豬、駱駝、羊、鹿等;黃羊、麝、野豬、野牛等野生動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亞洲、非洲和中東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區也有散發病例。

口蹄疫發病後一般不致死,但會使病獸的口、蹄部出現大量水皰,高燒不退,使實際畜產量銳減。另外,有個別口蹄疫病毒的變種可傳染給人。因此,每次爆發後只能屠宰和集體焚燬染病牲畜以絕後患。由於口蹄疫傳播迅速、難於防治、補救措施少,被稱爲畜牧業的“頭號殺手”。

患口蹄疫的.動物會出現發熱、跛行和在皮膚與皮膚黏膜 口蹄疫病毒O亞型 上出現泡狀斑疹等症狀。

排病毒量以在病畜的內脣、舌面水泡或糜爛處,在蹄趾間、蹄上皮部水皰或爛斑處以及乳房處水泡最多;其次在流涎、乳汁、糞、尿及呼出的氣體中也會有病毒排出。

惡性口蹄疫還會導致病畜心臟麻痹並迅速死亡。

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傳染,經過2-18天的潛伏期後突然發病,表現爲發燒,口腔乾熱,脣、齒齦、舌邊、頰部、咽部潮紅,出現水泡(手指尖、手掌、腳趾),同時伴有頭痛、噁心、嘔吐或腹瀉。患者在數天後痊癒,愈後良好。但有時可併發心肌炎。患者對人基本無傳染性,但可把病毒傳染給牲畜,再度引起畜間口蹄疫流行。

病畜和帶毒畜是主要的傳染源,它們既能通過直接接觸傳染,又能通過間接接觸傳染(例如分泌物、排泄物、畜產品、污染的空氣、飼料等)傳給易感動物。

口蹄疫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損傷的皮膚、黏膜以及完整皮膚(如乳房皮膚)、黏膜(眼結膜)。另外還可通過空氣,也可以通過尿、奶、精液和唾液等途徑傳播。

我國對口蹄疫的防治,預防主要通過疫苗注射接種,發生口蹄疫的則捕殺。

口蹄疫防治工作不單是豬養殖廠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項目。要進一步研究接種疫苗,做好豬飼料、種豬管理工作,定期消毒養豬場,有效預防口蹄疫。一旦發生口蹄疫,要快速反應,及時劃定疫區,嚴格封鎖,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若剛起水泡,水泡沒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針靈 口蹄一針靈 注射一次,水泡即可乾癟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圍的水泡已破潰,流血,甚至蹄殼已脫落,需用口蹄一針靈注射兩次,水泡破潰處可結痂。每瓶100kg體重配合核酸肽連續注射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