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特點有那些特徵

大象,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屬於長鼻目,只有一科兩屬三種,即象科,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象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大象的特點有那些特徵

  大象的特點

它們主要外部特徵爲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亞洲象肩高3.7至4.1米。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體重5.5至8噸,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過2.7米,體重3.5噸。象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以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伸,鼻長几乎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組成的,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物品,象鼻非常靈活自如,可以撿拾重達1噸的物體,也可以撿拾花生那樣小的食物。

中南亞的象屬 或者非洲的 非洲象屬 中的一種,皮膚堅厚,無毛,長有一條長的柔韌的可以捲曲的鼻子,上顎二門齒髮展爲長而彎的象牙。非洲象屬有巨大的`扇形狀的耳朵。

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 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複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 600多天(22個月),一般單胎。非洲象,體型較大,耳大,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體形較小,體重較輕,耳小,鼻末端有1個指狀突起。

  大象的分佈範圍

廣泛分佈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

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羣。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喜歡羣居。

亞洲象歷史上曾廣佈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佈範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羣。非洲象則廣泛分佈於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北非的亞種於19世紀初期左右全部滅絕)。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

  大象的生活習性

象是羣居性動物,以家族爲單位,由雌象做首領,每天活動的時間,行動路線,覓食地點,棲息場所等均聽雌象指揮。而成年雄象只承擔保衛家庭安全的責任。有時幾個象羣聚集起來,結成有上百隻大象的大羣。

大象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次聲波交流,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一般能傳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氣流導致的介質不均勻,只能傳播4千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交流,那象羣會一起跺腳,產生強大的“轟轟”聲,這種方法最遠可傳播32千米。那遠方的大象如何聽到呢?總不能把耳朵貼在地上聽吧?其實大象用骨骼傳導,當聲波傳到時,聲波會沿着腳掌通過骨骼傳到內耳,而大象臉上的脂肪可以用來擴音,動物學家把這種脂肪稱爲擴音脂肪,許多海底動物也有這種脂肪。

無論身處非洲還是亞洲,大象長期以來都被認爲是感性動物。它們會幫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寶寶、用鼻子把受傷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帶,甚至可以用鼻子給對方溫柔觸摸,以此安慰其他身處痛苦的個體。

但要見證大象具備類似安慰行爲卻是另一回事,而如今恰恰有人證明了大象具備這樣的能力。科學家的研究已經表明:亞洲大象在看到其他同類有麻煩時,它們自己也會感到很沮喪,這時它們會伸出援手安慰對方——就像人類看到他人深受折磨施以安慰一樣。這樣一來,大象就加入了一份包括類人猿、狗和一些鳥類的動物名單——科學家已經證明這些動物能夠安撫同類。

斯里蘭卡宇田瓦勒韋大象研究項目的行爲生態學家Shermin de Silva稱,該項目是對亞洲象對痛苦反應的第一次深入調查,該研究本身是難以評估的,因爲對於自發產生這些行爲的時機研究人員只能耐心等待。

研究人員指出,爲了一項實驗而故意給動物創造有壓力的環境是不符合倫理的。這也是爲什麼直到現在,研究人員必須依靠確鑿證據,而不是坊間對野生和圈養亞洲象的觀察來支持大象安撫對方的原因所在。

泰國Mahidol大象行爲生態學家Joshua Plotnik和美國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靈長 類動物學家Frans de Waal,通過比較亞洲象在承受壓力感到有些沮喪時的行爲來研究這一問題。在近一年的時間裏,Plotnik每月用1到2周的時間,每天花費30到180分鐘觀察和記錄26只圈養亞洲象的行爲。動物的年齡跨度爲3~60歲,它們棲息在泰國北部一個30英畝的自然公園中。

一些人認爲這項研究可能會有效幫助保護工作的展開。40年來每天觀察大象“安慰行爲”的肯尼亞安博塞利大象研究項目主任、動物行爲學家Cynthia Moss認爲,任何一項支持大象是感性動物,承認其具備同情能力的研究都是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