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科學手抄小報內容

科學知識也是我們要掌握的知識,那麼我們要 如何學習科學知識呢,閱讀二年級科學手抄小報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科學手抄小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二年級科學手抄小報內容
  科學手抄小報欣賞  科學手抄小報內容:植物也“犯困”

愛犯困的葉子

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當空、繁星閃爍之時,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些植物會發生奇妙的變化。例如,我們常見的合歡樹,它的葉子是由許多小羽片組合而成。白天,這些小羽片既舒展又平坦,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然而,每當夜幕降臨,這些小羽片就會摺合、關閉,就如同被人們用手觸摸過的含羞草那樣,腦袋耷拉下來,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花生也是一種容易犯困的植物。它的葉子從傍晚開始便慢慢地向上關閉了,這就明確地表示它要睡覺了。會睡覺的植物還有許多,比如羊角豆、屈白菜、炸醬草等。

花朵也睡覺

不僅植物的葉子有睡眠要求,嬌嫩豔麗的花朵似乎也需要睡眠。生長在水面上的睡蓮,每當旭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時,它那美麗的花瓣就會緩慢地舒展開來,就像我們睡醒時伸伸懶腰似的,看上去它們似乎正從甜蜜的睡夢中甦醒過來。而當夕陽西下時,它又會閉攏花瓣,重新進入睡眠狀態。正是由於它具有這種特別明顯的晝醒夜睡的規律,故而人們給它取了睡蓮這個再恰當不過的芳名。

當然,不同的花的睡眠姿態也是千差萬別、形態迥異的。蒲公英入睡時,所有的'花瓣都向上豎直閉合,看上去就好像一個黃色的雞毛帚。胡蘿蔔花則會垂下來,就如同一個正在打瞌睡的小老頭。

植物睡眠的探究

植物的睡眠會對它本身帶來什麼好處呢?爲了揭開這個謎底,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觀察、研究。

最早發現植物睡眠運動的是英國著名的生物科學家達爾文。最初解釋植物睡眠運動最廣泛的理論是月光理論。提出這一論點的科學家認爲,葉子的睡眠運動能使植物儘可能少的遭受月光的侵害。因爲過多的月光照射,可能會干擾植物的光周期感官機能,損害植物對晝夜變化的適應。這種理論看似很有道理,可是令人們感到困惑不解的是,爲什麼許多沒有光周期現象的熱帶植物同樣也會犯困呢?對於這一普遍現象,月光理論是根本無法解釋清楚的。

後來,科學家們又發現,有些植物的睡眠運動並不受溫度和光照的控制,而是由於葉柄基部中一些細胞的膨脹壓的變化引起的。炸醬草、合歡樹等植物,就是通過葉子在夜間的閉合,從而減少熱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發。尤其是合歡樹,葉子不僅僅在夜間關閉開始睡眠,當遭受到大風暴的侵襲時,葉子也會逐漸合攏,防止柔嫩的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

雖然科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又一種全新的觀點,但是沒有一種觀點能夠提供比較合理的解釋。正當人們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美國科學家斯瑞特在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之後,又提出了一種新的解釋。他利用一根靈敏的溫度探針,在夜間對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進行測量,結果發現呈水平方向不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總比進行睡眠運動的葉子的溫度要低1℃左右。斯瑞特據此認爲,正是這1℃的微小溫度差別,成爲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環境中,能進行睡眠運動的葉片生長速度較快,與其他不能進行睡眠運動的植物相比,它們具有更強的生命競爭力。

植物也有午睡習慣

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植物竟然與人一樣也有午睡的習慣,午睡的時間一般大約是在中午11時至下午2時之間。此時,葉子關閉,光合作用明顯地降低。

科學家分析認爲,植物午睡主要是由於大氣環境的乾燥、炎熱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長期生存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抗衡乾旱的本能反應,爲的是減少水分散失,在不良的環境中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

看來,對於植物爲什麼犯困這個有趣的現象,各種解釋還真不少。當然,總有一天,人們會弄清楚植物犯困到底是爲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說不定,你就會對這個問題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科學手抄小報資料:難忘的科學課

在一次科學課上,科學許老師帶領大家做了一個實驗,十分有趣,令我至今難忘。

準備的材料有馬鈴薯、四罐鹽和三個大量杯。盼星星,盼月亮,實驗終於開始了,老師先在1號、2號、3號杯中灌入同樣多的水,“看仔細了!”緊接着,老師在1號杯中加了一勺鹽,在2號杯中加了2勺鹽,在3號杯中加了三勺鹽,然後再把切成片的馬鈴薯輕輕放入這三杯水中,只看見1、2號杯中的馬鈴薯沒沉下去,也沒浮起來,就在水的中間晃。而3號杯中的馬鈴薯就比1、2號杯中的浮的高,看到這時同學們的眼睛都瞪得像葡萄那麼大了,有的同學甚至發出“啊 ,哇”的叫聲,這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大家考慮一下,爲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大家想了好久也沒摸到一點頭緒,老師見我們想不出 ,就說:“讓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吧!”只見老師在1號杯中又加了一勺鹽,共兩勺,在2號杯中加了一勺鹽,共三勺,在3號杯中加一勺鹽,共四勺。然後,再放入馬鈴薯, 1號杯中的土豆在水中偏下的位置,2號杯中的土豆在水中晃,3杯中的土豆浮在了水面上,這時,又有一些同學,似懂但又不太懂,老師也沒向大家提問題,繼續做實驗,他在1號杯中又加了一勺鹽,這時,土豆似乎比剛纔浮的高了些,它在水中央晃動着,老師又在1號杯中加了一勺鹽,土豆又浮起來些了,就這樣,土豆浮在了水面上。老師沒有說話,也許是想讓大家考慮一會兒吧,漸漸地,有人想到了答案,後來,有更多的人把手舉了起來,老師請了我,讓我回答,我說:“是因爲鹽是一種有浮力的東西,所以鹽加的越多,水的浮力就更大了,土豆也因此會浮在水面上了。”“非常好,大家也應該知道這節課讓你懂得了一個新知識。”後來,老師還爲大家介紹了死海,因爲海中有大量的鹽份,所以稱死海爲淹不死人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