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春節英語小報相關圖片

三年級的學生爲了迎接常見的到來,專門做了春節英語小報,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春節英語小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春節英語小報

三年級春節英語小報相關圖片

  春節英語小報內容:春節又叫過年的原因

1、傳說來源於叫“年”的怪獸

在遠古的神話傳說中,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爲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

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2、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

另外,春節從起源上來看,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說文解字》中說:“年,谷熟也。”穀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壞,因而,收穫五穀稱“有年”,豐收稱“大有年”,亦稱“豐年”。“過年”或“過大年”的意思就是慶祝五穀豐登。五穀皆熟爲有年,五穀皆大熟爲大有年。

3、春節作爲一年開端

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爲一年開端的意義。《尚書·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爲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

“年”是時間的單位,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稱爲一年。大約在西周時期,年就由穀物成熟之義引申爲表示時間的詞了。並且,“年”和“春”常常聯繫在一起。古時候,人們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生產,人們習慣將春天看做是一年的開始,有諺語“一年之計在於春”,說明春季對人們的意義重大,既是一年之始,又要力爭有一個好的開頭、開門紅。

收穫之後,結束了田間農活,首先想到的應是酬謝神靈的保佑、祖先的蔭庇。用新米做飯、釀酒,祭祀神靈、祖先,祈求來年再獲豐收。祭祀活動多是在新舊二年交替的這段日子之中舉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規律。人們在特定日子慶祝豐收以及進行祭祀活動,就叫做“過年”。

4、以前“過年”和“春節”是兩個概念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爲公衆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以前“過年”和“春節”可是兩個概念。古代民間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南北朝,甚至把春節泛指爲整個春季。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同時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農曆正月七年級則稱爲“春節”。這使得“春節”的地位更加穩固。

  春節英語小報資料:各地春節傳統美食

山東:麪塑王國

山東是個吃麪食的大省,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但是過年蒸麪食、吃麪食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山東面食是以糯米麪爲主料,加小麥粉、水,着色,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刀、剪、簪、花紋模等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面塑起源於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麪塑藝人“只爲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羣衆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爲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麪塑藝術作爲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浙江: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農曆年的應時食品。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河南:餃子煮麪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七年級家家吃餃子煮麪,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蓋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大財?

廣西:糉子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糉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準備了,要備好料,年貨市場那是要去跑好幾次呢!綠豆要去殼,五花肉呢,要用生抽、鹽、酒、蔥姜醃上一整天,糯米和乾果有板栗、蓮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糉子既是個技術活,還是個力氣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那天,最好是找一個特大的鍋子,包好的大糉粑放在鍋子裏,要好好地煮上十來個小時,這樣糉粑裏面的東西才能如發生了化學反應般,各種香味兒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糉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掛在屋檐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啊,整個正月裏都不會壞。在廣西,糉子不僅僅是爲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糉子也不僅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廣西人賦予了糉子新的意義,廣西人更把糉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糉年年中,廣西人包糉子吃糉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飯講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雞、全鴨、全魚,“三糕”就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魚丸、肉丸、藕丸,有無丸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湯不成席一說。

重慶:梅菜扣肉

重慶:“扣肉”“灌海椒”不可少,爲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麪拌上佐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裏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北京:蜜供、沙琪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