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簡單的重陽節小報內容設計

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另外重陽節還有很多的習俗,有興趣可以多閱讀重陽節的小報。本站小編精心整理了重陽節小報,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簡單的重陽節小報內容設計

  重陽節小報觀賞  重陽節小報內容: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爲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爲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

在古代,矇昧的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並認爲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

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竈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爲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爲依據的。

隨着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小報資料:重陽節遊玩

逛超市是愜意的,趕集卻是別有風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早就聽說每年臨溪的集市很好玩,於是,我們全家腳踩自行車,沐着秋日暖陽,迎着丹桂飄香,趕集去了。

還沒到臨溪地界,就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馬路兩邊停滿的各種車輛,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前來購買價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時卻懷舊的“城裏人”,淘寶平日大街上難以尋覓的徽州傳統工藝品;也有揹着旅行包,手持相機的旅遊者興奮地體驗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還有武警列着隊在巡邏。

好不容易停好車子,終於進了集市,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有民間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籃子、蔑盤、菜罩、刀板傳統家居用品;有農民幹活不可缺少的鐮刀、鋤頭、扁擔等徽州地區農家用具;有農民們用洋鐵皮敲出的各式鐵桶、鐵箱;有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盆景和花草;有物廉價美的服裝、飾品,還有現場製作的民間小吃。這些原汁原味的商品,我們看着特別有趣。

嘿,瞧,不僅東西多,而且賣東西的商家們也千奇百怪。有的,搭個“戲臺”拿着話筒大聲吆喝叫賣;有的,脫了上衣,身上寫着“勁力”兩字賣菜刀、砍柴刀;有的,放着勁霸音樂,跳着舞,烤着羊肉串;有的,把自己當成一個模特,裏裏外外穿着各種各樣的衣服,熱情地招攬顧客;還有一個老人吹着“天籟之音”,在吸引眼球,推銷滿身的葫蘆絲……

不知不覺中,我停步在現場製作糖葫蘆的店鋪。哇,好嫺熟的手法,串山楂,沾糖水,一氣呵成,糖葫蘆味香色全,令人垂涎三尺,嘿嘿,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