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房子簡筆畫

蒙古族因爲到處遷移,所以他們住的地方是蒙古包。下面小編帶來的是蒙古族房子簡筆畫,希望對你有幫助。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1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2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 第2張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3

蒙古族房子簡筆畫 第3張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可謂建築史上的奇觀,遊牧民族的一大貢獻。

蒙古包是東南向而設的。這與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陽,與朝日之俗有關。但這種東南向習慣不僅是一種信仰,還是爲抵禦嚴寒和風雪,因爲他們居住在高寒地帶,冬季又多西北風。

蒙古包的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建造時並不用泥水,土坯,和磚瓦,材料非木即毛,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

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釐米、長230釐米左右,用木條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包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包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包頂頂部再架上固定的`天窗支架,一般頂高約4米,周邊高約2米,門大多向東或東南開,全包的外部和頂部均由輕質沙柳做成骨架,屋頂以天窗爲中心,綁紮細椽子,呈活動傘蓋式,用駝繩綁紮固定,成爲固定的圓形牆壁。圓頂陶敖直徑爲1.5米,上飾美麗的花紋。包頂外形均是圓錐體,通常用一層或二層乃至多層毛氈或帆布覆蓋,最後用一塊巨形毛氈把陶敖覆蓋以過夜或防雨雪。將數十根同樣的木棍和椽子按圓形銜接在一起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繫牢。蒙古包最小容納20多人,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包外形看起來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和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很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遊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草原遊牧人民與自然長期磨合產生的人類建築文化之一,是蒙古族遊牧文化中生命力和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