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的分類地理百科

沼澤的分類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系統。蘇聯學者 P.И.阿波林認爲,所有沼澤都處於一個統一發育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除了寒溫帶泰加林地帶的'沼澤外,這一觀點運用於其他地區都不適當。C.H.丘列姆諾夫以沼澤的補給和水分狀況均與其所處地貌部位相關爲依據,劃分出海濱沼澤、湖濱沼澤等類型,也未能反映沼澤作爲自然綜合體的全部特徵。儘管如此,目前地貌分類法和綜合分類法仍得到廣泛運用。地貌分類法是以沼澤形成地的地貌條件和沼澤分佈的地貌部位爲依據的。這種分類,部分地反映了沼澤體表面的形狀。沼澤綜合分類法最近 30—40年來爲北歐諸國和蘇聯所採用。其特點是通過對沼澤各種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確定各階段的變化順序,注意沼澤各要素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

沼澤的分類地理百科

我國沼澤研究者,在對若爾蓋沼澤分類時,按照綜合分類的原則,採用了三個主要特徵作爲依據:一是沼澤體發育過程的形式與階段;二是沼澤體所處的地貌類型及水分養分狀況;三是植被及其在沼澤體中的分佈規律。按照第一個特徵劃分沼澤類型,可分爲高位型、低位型;按照第二特徵劃分亞型,例如湖濱窪地沼澤亞型、階地沼澤亞型、閉流寬谷沼澤亞型;按照第三個特徵劃分沼澤體,例如睡菜-苔草沼澤、蒿草-木裏苔草沼澤。低位沼澤是沼澤發展的初級階段。沼澤初形成時,土壤中的礦物營養物質還比較豐富,沼澤表面平坦或呈淺凹狀,主要生長富營養苔草植被,這就是低位沼澤。隨着泥炭的堆積,土壤中的礦物營養愈來愈少,富營養植物逐漸死亡。沼澤中心得不到從四周流來的含礦物營養的水,最先出現寡營養植物。因爲殘體分解慢,中心區逐漸向上隆起,這樣就形成了高位沼澤。高位沼澤代表沼澤發展的寡營養階段。此後,沼澤中可能出現草甸植物,從而經歷由溼到乾的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