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每一份手抄報的後面都包含着編者的辛勤勞動和聰穎的智慧。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手抄報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2張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3張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4張

重陽節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5張

重陽節作文

古時文人在重陽節登高抒懷之時,無不飲酒賦詩,這在漢魏時如此,在唐時亦如此。《仙書》曰:"茱萸爲辟邪翁,菊花爲延壽客,故九日假此二物,以消陽九之厄。"茱萸驅邪,菊花延壽,這是上古的傳統說法。這種習俗被唐代詩人引用到詩作中便成爲表達某種情懷的載體。如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此詩借登高飲菊花酒之題,以樂觀的態度表達了詩人遙想故園的心境。

菊花姿容美麗,品性高潔,又由於它正逢農曆九月開放,故自然地與重陽節結下了不解之緣,賞菊便成爲重陽節又一習俗。唐代詩人賞菊,一爲賞其品性的高雅,二爲借省賞菊以寓志。王健《野菊》(明豔出荒籬,冷香着秋水。憶向由中見,伴蛩古壁裏。)表面上是在讚賞野菊的美麗姿容,實際上是借它能在山間石壁頑強生長的不屈精神,以表達詩人對生活對生命頑強不屈的人生態度。唐詩中以賞菊詠菊爲題的作品很多,僅杜甫就有十多首。鄭谷也有不少詠菊詩,現舉其二爲隅:

日日池邊載酒行,黃昏猶自繞黃英。

重陽過後頻來此,甚覺多情勝無情。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第一首道出了詩人對菊的流戀之情,第二首則表現了菊與衆不同的脫俗,高潔的.品性,假此以抒發詩人與王侯諸貴不同流合污的決心。

另外,《唐六典》,《食譜》所載重陽節食糕的習俗在唐詩中也有所體現。

九月九日作爲重陽節是有其特殊含義的。最初的意義大體如漢末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所說的那樣:"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而到了唐代,由於時局的變動,生活的顛簸流離,許多詩人便借重陽登高飲酒之名以抒懷錶情,像杜甫《九日》,王勃《蜀中九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杜牧《折菊》等,無不借重陽之名,或表悲秋,或表鄉愁,或表對前途險惡的傷感,或表內心只能對菊申訴的愁苦。唐代詩人立足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從習俗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了重陽節的涵義,也豐富和發展了唐詩的內容。這一點,實應爲今人借鑑。

重陽節來歷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爲《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爲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重陽節傳說

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

他就去東南山拜費長房的大仙爲師,學習技藝。後來費長房給了桓景一把青龍劍讓他在九月九那天回家除妖。九月九那天瘟魔被桓景殺死了,家鄉人民又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不能說節日快樂,登高是避凶氣

相傳九月初九這一天裏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儘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在道教的傳說裏有生動的描繪,道士費長房告誡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辦,晚上回來見家裏的豬羊都已死去。這個故事形象地說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兇。這一天的另一個儀式是在頭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種中草藥,和艾草一樣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僞裝的意義。王維《九月九日懷山東諸弟》中,“遙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記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動。它強調的是全家躲避,要數一數是不是丟下了一個人,丟下者就會被瘟神捉走。

舉行特殊的儀式和活動,是人們爲了保衛生命的積極措施,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逐漸淡化了避兇的禁忌內容,而保留了形式意義,節日逐漸成爲單純的喜慶。所以,在這個原本是辟邪的日子裏,說上一句“節日快樂”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說“身體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較恰當。

重陽節詩句

1、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婺州水館重陽日作》唐韋莊

2、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愁裏又聞清笛怨,望中難見白衣來。元瑜正及從軍樂,甯戚誰憐叩角哀。紅旆紛紛碧江暮,知君醉下望鄉臺。——《陽日寄浙東諸從事》唐李郢

3、檐前白日應可惜,籬下黃花爲誰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錢始沽酒。蘇秦憔悴人多厭,蔡澤棲遲世看醜。縱使登高只斷腸,不如獨坐空搔首。——《九日酬顏少府》唐高適

4、尋詩繞遍一籬花,落葉聲中日易斜。憶得高堂臨別語,授衣時節望還家。——《九日》清萬夔輔

5、蕭颯秋聲樓上聞,霜風漠漠起陰雲。不見攜觴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參軍。風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憶舊山何日見,並將愁淚共紛紛。——《九日北樓宴集》唐權德輿

6、細雨成陰近夕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客中九日》明王翃

7、西風吹日弄晴陰,酒罷三巡湖海深。岳陽樓上登高節,不負南來萬里心。——《兩絕句》宋陳與義

8、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九日登山》

9、聞道東籬菊已黃,無因移向酒樽旁。西風忽起野煙暮,落葉亂飛山樹蒼。雁帶寒聲歸渚急,江涵秋水與天長。浮雲遮盡登高眼,不許愁人望故鄉。——《九日登雞鳴山》清韓畕

10、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重陽》南宋文天祥

11、萬里驚飆朔氣深,江城蕭索晝陰陰。誰憐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節佳期阻,金菊寒花滿院香。神女欲來知有意,先令雲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濤

12、天涯重九。獨對黃花酒。醉拈黃花和淚嗅。憶得去年攜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盡黃花。還是黃花時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樂》宋石孝友

13、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簡》唐白居易

14、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爲誰開。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唐李嘉祐

15、玉露霏涼木漸酡,每逢佳節惜年華。青山疊疊多歸夢,白髮蕭蕭不在家。觸景漫思千古事,無錢空對一籬花。相知相見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書懷》元王冕

16、雨阻龍山會,雲荒戲馬臺。且看黃菊放,休待白衣來。事業書千卷,功名水一杯。登臨聊復爾,吟嘯漫徘徊。——《漫興十八》元王冕

17、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九月九日玄》

18、四時令節惟重九。況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瑤池宴罷,一枝斜插,好作淵朋友。翠眉淡淡勻宮柳。比似年時更清瘦。雙綰帶兒新結就。長情恩愛,隨家儉約,素與君同壽。——《青玉案》宋倪翼周

19、誰道他鄉異故鄉。泉江風物似湄湘。釵頭綴糝萸偏紫,杯麪浮金菊倍黃。今共古,幾重陽。休將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隨分,又得掀髯笑一場。——《鷓鴣天》宋郭應祥

20、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沉醉東風》

21、身閒身健是生涯。何況好年華。看了十分秋月,重陽更插黃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釀,石鼎山茶。飽吃紅蓮香飯,儂家便是仙家。——《朝中措》宋范成大

22、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今日蜀州生白髮,瓦爐獨試霧中茶。——《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南宋陸游

23、上客南臺至,重陽此會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陽曛。務簡人同醉,溪閒鳥自羣。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參軍。——《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嚴維

24、老覺人間歲月遒,愔愔窗戶一燈幽。讀書已廢虛長夜,護塞無共負盛秋。病齒何堪食粱肉,殘軀惟念製衣裘。重陽臥看登高侶,滿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陸游

25、老懷多感驚佳節,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膾齏中橙尚綠,彩貓糕上菊初黃。幾年虛負登高興,何許重尋落帽狂?淺酌易醒歸薄暮,又成支枕獨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陸游

26、夔州鼓角晚悽悲,恰是幽窗睡起時。但憶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賜萸枝。山川信美吾廬遠,天地無情客鬢衰。佳日掩門君莫笑,病來紗帽不禁吹。——《夔州重陽》南宋陸游

27、菊開猶阻雨,蝶意切於人。亦應知暮節,不比惜殘春。——《重陽》唐司空圖

28、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29、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採桑子重陽》

30、去年登高郪縣北,今日重在涪江濱。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世亂鬱郁久爲客,路難悠悠常傍人。酒闌卻憶十年事,腸斷驪山清路塵。——《九日》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