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清明節歷史悠久,有着特殊的社會效應,即使在現代社會中也發揮着獨特的作用。那麼你知道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有哪些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希望大家能喜歡!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鑑賞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一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第2張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二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第3張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三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第4張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四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圖片 第5張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五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內容一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 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 —— 吳文英《渡江雲三犯·西湖清明》

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 —— 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 喬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 —— 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蔥蒨鬆猶嫩,清明月漸圓。 —— 歐陽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詠》

莫辭吊枯骨,千載長如此。 —— 邵謁《長安寒食》

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 —— 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溼》

流水翻催淚,寒灰更伴人。 —— 胡皓《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

細幹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五年級清明節的手抄報內容二:憶兒時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嘆,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爲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