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新聞類實習報告四篇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新聞類實習報告四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8月10日一早8點,我來到香港的一著名中學皇仁書院等待會考放榜結果。8點45分,學校開始派發考試成績單,校方有消息傳來本校今年出了四個10a狀元,我立即把消息報告給報社總指揮,總指揮交代我務必要照到相和拿到考生的基本資料。發成績的過程中,校方暫時無暇安排我們採訪狀元,我們一羣記者就自己紛紛到處在學生中穿行,聽其言,觀其色,確保儘快找到那四個狀元,時間一分一分的過去,有同學已經拿着成績單離開校園,如果我們再找不到那四個狀元他們就有可能失去這條新聞。突然我擡頭看見幾個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師匆匆從後門離開大禮堂,我連忙叫上旁邊的行家快速奔跑過去,後來在禮堂外一間小的接待室裏發現了四個學生和幾個記者,原來他們已經暗中安排了狀元在此採訪,幸好我們趕到的時候他們纔剛開始採訪第一個狀元,沒有錯過重要的內容,而等我們採訪到第三個狀元時,一些後來的記者才紛紛趕到。在我就快採訪完第四個狀元的時候,接到報社的電話要我馬上去到另一間中學有新的採訪任務,幸好之前有把握好時間完成了四個狀元的採訪,否則此時就無法去完成新的任務。做記者真的需要眼,耳,口,手,腦一刻都不能鬆懈,稍不留神,就會錯過良機,失去新聞。

  做記者,你什麼都要懂

在《文匯報》實習的一個月中,我接觸到香港社會方方面面,包括簽名遊行,就業調查,粵劇發展,美體修身,抗日紀念,郵票發行,按摩大賽,月餅展銷,環保論壇,醫療設備,中藥保健,會考放榜,地鐵調查,香港迪士尼等等,這些不同採訪事件所需要的不同的背景知識都是記者需要了解的。記得有一次我完成了採訪任務之後,報社突然打電話給我,說今日突增一條關於全港中藥材可能含農藥超標的重要新聞,讓我去了藥店瞭解關於人蔘當歸田七等藥材的一些資料,並需要拍照。我走到一些大藥店想做採訪,但所有的大藥店都表明沒有經過上級批准不接受任何採訪。而我是連田七當歸長得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想偷拍也不行。後來幾經周折,終於在一間較小的藥店與老闆溝通成功,他同意讓我在那裏拍照並給我講解了一些關於藥材的知識,最後順利完成採訪任務。這讓我越發感覺到記者應該是通才,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時留心身邊事物,積累不同的知識。

  突發新聞:等待8小時爲了8秒

在報社的最後兩天裏,我跟隨突發新聞組做突發新聞,包括去慈雲山派米現場,火災現場,樹木倒塌現場採訪和拍照,不過時間做得最長的就是在醫院門口等新聞。香港8月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新聞就是“七歲男童賢仔被斬案”,引起香港社會的極大關注,而我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被斬傷男童醫院病房的門口等新聞。在狹窄的病房走廊裏,你可以看見約二三十個記者,有的攝影記者抱着相機蹲在門口,有的電視記者穿者西裝革履手拿話筒靠在牆邊休息,有的一手捧着飯盒,另一手還忙着打電話報料,還有的乾脆坐在地上,把攝象機放在身邊。身邊的記者告訴我,他們已經在這裏等了整整三天了。由於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被斬傷的男童的健康狀況和案件進展,所以記者們每天都必須守在醫院和現場隨時報道最新情況。我於是也和其他記者一同在病房門口等待。幾個小時過去了,病房沒有一點動靜,我開始有點待不住了,旁邊的記者看出來了,笑着說:“悶不悶啊,有時做記者就是這樣的。上次我們等了一天什麼新的進展也沒有,突然歌手陳慧琳探訪賢仔,我們啪啪連忙照了幾秒鐘相,於是成爲頭條,有時候新聞是等回來的,等了八小時只是爲了八秒鐘。”原來除了搶新聞,等新聞也是記者應具備的能力。

  寫稿

實習的一個月中,我平均每日完成1-2篇稿件,一共發表了30多篇稿件和10多張照片。稿件一般不會要求很長,大概600-700字左右。看似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只要時間允許,我會花很多時間去構思和修改的。大部分稿件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改動第二天就上了報。但是也有編輯退回稿件讓我自己修改的時候,通常都是因爲導語。

  溝通

採訪過後要及時和編輯溝通。當我把收集到的料報給編輯聽後,他們一開始會告訴我,一篇稿應該怎麼寫,捉住什麼point。幾次之後,他們會問我你覺得這篇稿應該怎麼寫,要寫哪個piont。當聽到編輯說,對,我也覺得應該這樣寫的時候,我會覺得很高興,當有時編輯會指導我說其實另一個點會更好一些,我也會虛心聽取編輯的意見,想想爲什麼別人想到的我沒有想到。

  導語

我導語寫的不好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過於冗長,沒有突出新聞點,二是找錯了新聞點。經過幾次編輯的指導,自己才慢慢有了進步。寫導語時一定要想着讀者最想知道什麼,讀者覺得什麼對於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讀者是否看完導語即使不看全文是否可以瞭解新聞內容。香港報紙的導語在排版上是一般是和下文區別開的,用較爲醒目的字體顯示,除了讀者有興趣的新聞,其他新聞讀者通常就只看導語,所以導語非常重要。

  準確性

在報社刊登文章不同於你在學校交功課,學校或許可以矇混過關,但你真正成爲記者的時候,你就應該承擔記者的責任,有一次的教訓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晚上凌晨時我突然收到編輯的電話,問我文章中一個數字是否確切,我心裏一害怕支支吾吾打不上來,說應該沒錯的。編輯立刻說我們報紙的是要對讀者負責的,如果出了錯,會被人告的。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真查閱的自己的筆記後,給了編輯一個明確的回答。第二天報紙出版後證明我確實沒有出錯。雖然如此,但是這個經驗也給了我一個教訓,就是新聞的準確性是最重要的,容不得半點含糊。

  感受篇:酸甜苦辣

香港熱情友善,也是讓我非常感動和印象深刻。在路上問路,人們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你,甚至帶你去到目的地。這和人們認爲香港人勢利自私截然相反。在公共場合,大家一般總是相互禮讓,人很多的地方也井然有序。

香港社會的自由是香港人最引以爲傲的地方,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包容和選擇。特別是電臺的一些節目,有來香港可以帶上一個小收音機,你會聽見真正言論自由的聲音。說到選擇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到香港想買一張電話卡,發現有很多的電訊公司,很多種的服務,我這些在大陸一貫只是知道“移動”和“聯通”的人竟然一時間不知怎麼挑選哪個最適合自己,突然發現沒有選擇的我們早已喪失了選擇的能力。

香港節奏快,雖然平時在一些香港的電視劇看到過,但當你真正處在站在錯綜複雜的街頭,看見身邊行色匆匆的人擦身而過,在電梯上快跑,在地鐵裏狂奔,你纔會真正感嘆這個走在時鐘上的城市。在香港的一個月,是我非常辛苦的一個月,一個月只有6天休息,每天工作時間一般在10個小時左右,也曾試過一天工作15個小時上,同事經常也是廢寢忘食的趕稿,晚飯常常是11點後才吃,一開始我會對此感到驚訝和不解,但當他們和我談論起這些的時候,流露出來的自豪神情讓我感受到到這也就是香港人獨有的拼搏精神。但對此我持有懷疑態度,如果以犧牲健康爲代價,真的值得嗎?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好的纔是應該追求的,否則這種“搏”也會變成一種盲目。

香港東西貴也是衆所周知的。出門在外實習要學會照顧自己。爲了省錢,我們常常是一天一頓麪包,一頓飯,一頓泡麪。由於平時吃蔬菜非常貴,我們就週末有時間的話就去市場買點青菜用水燙熟蘸醬油吃。

這麼樣一個月也過來了。一個月前我帶者從大陸買的《文匯報》懷着興奮踏上香港,一個月後,當我捧着最後一份有着我的名字的《文匯報》走出報社大門時,不知不覺間,淚留滿面。慶幸自己,再苦的再累的我也堅持下來了。一個月的實習,一個月的成長,一個月的艱辛,一個月的收穫,這一切都成爲了我大學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個暑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在法治版組實習,遇到的採訪事件會很雜,但都和法律有關係,爲了不至於讓自己太手忙腳亂,也稍微補充了一點法律方面的知識,不至於當個“法盲”。遇到的採訪事件各種各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xx年7 月11日上午9:00在王四營法庭公開審理的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糾紛案,我就得提前瞭解背景知識,以前對這方面的知識完全不涉足,可是現在我知道xx年4月8日,北京市建委發佈了京建住(xx)225號關於已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規定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不能按市場價出售;並全面停止辦理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過戶。如果我當時沒了解到這個,我可能對這件事就一頭霧水,完全不知所云。朝陽法院xx年7月29日(星期二)上午8:40開庭審理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被訴沒有辦學許可證,學員要求退學費一案,當時去了很多記者,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新聞價值的新聞,華爾街一個如此出名的英語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許可證。可是結果卻令所有去了的記者失望,華爾街一方申請不公開審理,堅決申請,他們認爲這件事跟他們機構的商業機密有關,沒辦法,這個好新聞只好錯過。

有幾次電話採訪的經歷,有一次是有個消費者李先生購買了櫥櫃,廚櫃在使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出現櫃門面板變形、人造石臺面斷裂問題,將北京紅星美凱龍世博傢俱廣場有限公司和廚櫃生產廠家北京美嘉賽羅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由於那天時間緊,只能電話採訪,提前我就已經想過,電話採訪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我一定要爭取得到有用的信息。給紅星美凱龍的第一個電話打過去了,沒人接,接着打了四、五遍,還是沒人接,但我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又拿起了電話,電話那頭有了迴應。接電話的是個女的,一聽我是法晚的態度一下就強硬了。因爲實際中出現過這種當事人態度強硬的拒絕採訪的問題,我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我趕緊解釋,心平氣和的說我就是通過法院知道的這件事,並不是那位李先生讓我找的您,我只是想聽聽您方對這件事的看法。聽我這麼說,紅星美凱龍那邊的態度慢慢轉變了,我和她聊了半個多小時,從談話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時會很爲難,因爲當事人太過熱情。有一次老師說第二天去安貞法院,是報社的一個同事託咱們組去的,把當事人的電話留給了我。我頭天晚上便與他聯繫好了,他說一定要請我吃飯,我婉轉的拒絕了,因爲老師說過他要請吃飯千萬別答應給東西千萬別要。第二天中午,他給我發短信,說在旁邊的酒店訂好了位置幾點在那見,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訴他我手頭有事還沒忙完。下午採訪完,我急忙告個別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請我吃飯。誰知第二天他又發短信說出去喝個咖啡以表示對我的感謝,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沒辦法了,我給老師打電話,問我該怎麼辦,老師樂了,說別害怕,別理他了,發短信你別回就行了。

實習期間接觸過三個刑事案件,每一次都讓我心裏特難受,我挑一個說。朝陽法院xx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30公開宣判一成年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盜竊一案。未成年人只有15歲,還是個孩子,臉上的稚氣未脫,可就是這麼個孩子,如今用手銬烤着雙手,成了被告。宣判那天,孩子的母親到庭旁聽,眼淚就沒斷過。幸運的是,他由於情節不嚴重,年齡還小等原因,被當庭釋放。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和他的母親緊緊地抱在一起,泣不成聲。庭上只是大概說了一下作案的事情,我覺得這方面讀者可能不大會感興趣,在宣判後,我向那個孩子和他的母親提出了我想知道的問題。我問孩子被放了之後還會留在北京嗎?他說不。我問爲什麼?他說他想回老家了,想呆在父母的身邊,不想再離開。母親當時的心情還很不平靜,我覺的還不適宜提問,就半蹲下來與母親平視,拉着她的手,當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個女的,所以我覺得我可以成爲那個母親暫時的依靠,可以給她一點力量。先勸撫她不要太傷心,孩子還小,會犯錯,但是他改了,如今也當庭釋放了,您別太傷心,他會好的。那個母親也拉着我的手,用力的點了點頭。等母親心情平復下來,話也多了,我一直當傾聽者,雖然只是聽,但收穫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沒想到的情節。等她說完了,我問她孩子的未來要怎樣計劃?母親說我想帶他回老家,不會再讓他犯錯了。這時我突然想起個細節,開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時候這個母親有幾分鐘特別激動,當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把自己的疑問向母親提出,母親說因爲當時我從門縫裏看見兒子被押了進來,我心裏難受,我想他。這一天的採訪很成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挖掘出了讀者可能想知道的東西。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我想作爲一個大學生,學業固然重要,課餘也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爭取多學一些東西,多見識一點世面,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

誰該服務誰!?

有時候覺得去到香港才真正體會到一些關係的正確性,誰是賓,誰是主,誰該服務誰。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事帶我到中行兌換港幣。人很多,我看着後面長長的隊伍,心裏一急,就用巴掌去抓兌回來的散錢,狼狽得很。櫃檯裏面的小姐保持着一直禮貌的態度說:“沒關係的,慢慢拿!”這讓我想起汕大中行有一段時間在櫃檯前放了一個客戶評價器,一位黑着臉工作的櫃檯小姐在別人給她評了“差”之後竟然破口大罵:“你憑什麼評我差!”,把客人嚇得拔腿就跑。

後來和同事提起大陸銀行櫃檯小姐的態度惡劣,他不可思議地說:“你把錢放他那,他還對你這麼兇!以後就別把錢放那裏了!”我想想,對啊,爲什麼我們把錢存在他們那裏,還要受他們的氣?可悲的是,我們沒有更多的選擇。

又說說bbs上的熱門話題,宿舍管理。我真不得不說,樹仁學院的宿管組態度和辦事效率都好得不得了!打電話去請求幫忙的時候,他們是禮貌的,說話的語氣是積極的,讓你感到信心十足。他們會用一些很禮貌的話語,例如“你介意我們在你不在的時候到你房間去修理嗎?” 、“你介意把你電腦的密碼告訴我們嗎?”等等。然後他們的辦事效率是很快的,最快一次幫我搞定電腦上不了網的問題是在十分鐘之內。我打電話過去後的十分鐘之內,那邊就回復說問題已經解決了。我驚喜得無以復加。

睡覺是浪費時間?

在香港,平時接觸得最多的是我的同事。我覺得他們有一個生活習慣和我很不一樣,就是睡覺!在大陸,我和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都是很喜歡睡覺的,恨不得能睡多久就睡多久,睡覺真是件美妙的事情啊!但是我的同事卻不這樣認爲,他們會覺得睡覺是浪費時間。記得一位同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常常捨不得睡覺,總希望多做些什麼”這個“多做些什麼”,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希望多看些書,有的人希望多玩一點,總之不要睡覺,浪費時間。

我想他們這種珍惜時間的習慣很好,但是對於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的認同,我仍然覺得,睡覺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哦!

適應能力強

香港職位的流動性很大。我們呆了短短一個月,有一位同事轉工了,後來連頭頭也離開了雜誌社。我想香港人的適應能力挺強的!

轉工的同事是僅僅大我們一年的女生,她去年在浸會大學的新聞系畢業,然後就在盛世工作。

她在學校裏沒有接受過商學院專門的課程,但可以在財經雜誌做得非常成功。然後現在又轉到法律版,從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工作。但是,她很樂意去嘗試,去挑戰自己。我真的很佩服她。

放手讓我們幹

去年聽一些師兄師姐說,實習單位不願意放手讓他們去幹,甚至跟記者出去都不行。而我這次實習,完全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實習的第二天我就自己“出街”了。同事這樣問我們:“你們想做誰的故事啊?沒關係的,想做就說出來。”聽到這句話時,我由衷地感到一種被信任的感覺,實在太棒了!他們從來都不懷疑我們的能力,不亂改我們的文章,讓我覺得實習期間很自由,也有足夠的獨立的發揮空間。

好玩的事

在香港做記者,好玩的事可多了!不不不,我想應該說做《盛世雜誌》的記者真好玩!

天天吃五星級酒店的點心

很多香港企業都喜歡在高級酒店開業績會。在港島,這樣的酒店就有港麗、萬豪、香格里拉等。作爲一個財經雜誌的記者,我經常出入這些場所。開始的時候還真不習慣,去着去着就把到酒店的路都摸熟了。最開心的,大部分公司都在會廳裏安排很多點心和飲料招待嘉賓和記者。於是,我就有了許多免費的午餐,甚至晚餐,而且還是五星級的!

我開始以爲到場的記者都不會錯過這麼豐富的食物,誰知道其他媒體的記者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後來聽其他同學訴苦才知道,原來他們一天到晚都趕時間,一項一項任務緊緊接着,連吃口點心的時間都沒有呢。我想我們還真幸運啊,這樣省下了不少餐費。

免費觀展

香港有一個會展中心,名副其實的會展中心。每當週六週末,會展中心都會舉辦一些展覽讓市民在假期有地方可去。幾乎所有展覽都有傳媒登記處,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們免費看了不少展覽。例如美食展、電腦展、狗展、日本展等等。

有幸光臨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

因爲同事們太照顧了,所以給我們安排了那麼好的機會。我去了迪士尼和李錦記合作的新聞發佈會,雖然並未能進入樂園裏面,但是能夠在度假村的仙度瑞拉酒店品嚐迪士尼推出的佳餚,還能看見活蹦亂跳的米奇和高飛,真是幸運無比啊!

另外也因爲工作的關係去了海洋公園,那天是週日,所以工作完了之後,我們在裏面逗留了半天。免費看了海豚表演,坐過了纜車,夫復何求?

帥哥美女多得是

《盛世雜誌》爲迎合有錢人的口味,也提供一些時尚信息,例如服裝、名錶等。我去觀看過一些服裝表演,模特兒穿着高貴的服裝走在t型臺上閃閃發亮,煞是迷人!偶爾也會碰見一些藝人,我見過不算多,能數得出名字。楊彩妮、徐子淇、廖碧兒、王喜等。

其實除了出席這些盛宴能一飽眼福,在街上能看見的帥哥美女也不少。也許是香港人比較會打扮的緣故吧,走在銅鑼灣或中環一帶,看在眼裏的女生,個個都覺得漂亮,男生個個都挺有型。嗯,確實一飽眼福!

樂於助人的港人

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每次出門,香港的市民確實幫助我們不少,我在心裏真的非常非常地感謝他們。記得國小時,英語課本常常用“friendly“這個詞來形容中國人,我想這個詞用在香港人身上比較適合!

絕大多數港人,我向他們問路,他們都會笑着回答我,而且回答得很詳細,有時候,我轉頭要走了,他還在背後提醒一句,生怕我你走錯了地方。也有一些人聽到我們在談論這個站,那個站,知道我們不熟悉地方,主動地提醒我們這個站是哪裏,下一個站是哪裏。天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人呢!是怎樣的教育方式教出來這樣的公民!

唯一的壞印象

香港人給我留下了這麼多的好印象,其實也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理解對不對,或者說這只是很表面的東西。我覺得香港人成天在嚷嚷環保環保,其實最不環保的就是他們。可不是嘛,無論什麼地方,公車、辦公室、酒店,空調都開得老大!下雨那幾天,我上班就冷得直哆嗦,看了看我們辦公室的中央空調調節器,15度!天啊!我趕緊把它調高到二十度,好讓大家都能少穿點衣服。其實香港的報紙也提過這個問題,巴士上的冷氣太涼,小孩子坐了車再到戶外容易感冒。但這個情況就是不改,難道香港的電費就那麼便宜嗎!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實習單位:廣東省南方電視臺都市頻道《城事特搜》欄目組

  實習時間:20xx年7月6日——20xx年8月20日

  實習報告

“南方”之旅

爲了擁有更多的實習經驗,早在放暑假之前就打算實習,但是好的實習單位難找,幸好有師兄的介紹,我得以在南方電視臺這個省臺得到了實習的機會。

新手上路

一個炎熱的中午我來到了南方臺的門口,在師兄的帶領下我上到了七樓的都市頻道《城事特搜》的辦公室,裏面的冷氣開得很大,剛進去就打了冷顫,但是整個欄目的記者卻以最熱忱的微笑歡迎我的到來,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找對了“婆家”。

《城事特搜》是都市頻道自辦的一個節目,並且是頻道的品牌欄目,更是收視第一,原因大概是因爲整個欄目的製作人員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想法,其節目的風格老少咸宜。節目的監製他們就是需要我們這些年輕人給他們的節目補充一下新鮮的血液。

任何一個新手,如果是整天坐在辦公室裏,學到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實踐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我是幸運的,剛來就有任務了。於是我開始在廣州穿街過巷,跑起了新聞專題來了。由於是新手,除了一些專業的知識,對於知識的實踐幾乎是一張白紙。很多的時候我顯得手足無措,好在身邊有師兄的指點,才勉強應付過來。

慢慢地,我學到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知道採訪應該怎樣站位,手應該怎樣拿話筒等等,就連小小的腳架,怎樣放也是一種學問。比如什麼時候要,要多高,放在什麼位置,這裏面都有很多東西要學的。如果說在學校我們學的是一些大理論知識,那現在我學的就是一些“枝末小葉”,但如果沒有了這些小東西,整個知識系統就顯得不完整了。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適應期”,我開始掌握了電視節目的整個製作流程,從它的策劃到節目的“出街”。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優勢逐步顯示出來了,那就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強,比較容易上手。但是也我們的缺點也“浮”了上來,雖然我們的動手能力是強,但是我們的寫作能力明顯跟不上我們的操作能力。通常一篇稿子要花上半天才能出來,甚至是一天,所以在整個實習期間最大的苦惱就是寫稿。這些都是因爲我在學校裏過度強調了操作能力,而對於稿件的採寫能力卻忽視,才導致今天的困局。

錯誤中成長

一個人沒有犯過錯誤,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同時也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作爲一個實習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都害怕犯錯誤,我也是。每天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幹活,害怕犯錯誤,因爲志雄師兄對我的要求是極高的,他給我的理由就是就算你沒有達到我的要求,只是達到六七成,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你在失敗後還是會發現你的水平高了很多,這就是我爲什麼對你的要求要這麼高。

我也深深知道,起點越高,成功的收穫也就越高,從整個實習的開始到結束,我從心底裏問我自己我是沒有達到師兄的要求。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發現我的水平明顯有所提高,看問題的層面也比以前深了很多,這都是我在錯誤中學到的。

記得第一次犯錯誤就是拿MIC,我拿MIC的位置和站位都錯了,師兄將他的經驗告訴了我,知道怎樣才能達到採訪的目的。還有面對被採訪者我心理上所應該站的位置,不要與被採訪者的關係過於緊密,不是將自己的位置等同於受訪者,同時也不應該凌駕於受訪者之上,要個受訪者一種感覺:我的地位只比受訪者高一點而已。原來採訪還有很多學問的,怎樣引導受訪者向我們所需要的方向說下去,但同時又要有受訪者的獨特聲音,這就是採訪的最高境界。

錯誤總是在出現小小的地方,例如用機器的時候,裏面的設置有沒有符合標準,用機器之前都要檢查一番,這纔是一個專業的記者。有一次就是因爲沒有事先檢查好機器,導致拍出來的畫面不是很符合要求,雖然是一點點地小瑕疵,但是有瑕疵就不是好的作品。這些都完全改變了我在學校的思維習慣。很多我們沒有學到的小東西我幾乎都在我的實習生涯中犯了,導帶子時的格式,面對特別的要求應該怎樣處理,編輯的時候要細到畫面的每一幀,打點的時候應該如何準確到位,做電視就有一種膽大心細能力,拍東西的時候應該放開去拍,你儘量想辦法達到你想要的鏡頭,編輯的時候就應該細心,鏡頭之間的切換做到每幀都要準確。

什麼東西說起來是很容易,但做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當我第一次坐在對編機前的時候,我緊張到腦子一片空白。自以爲可以應付過來的手腳卻顯得笨拙無比,打一個點的時間是人家的好幾倍。坐在身邊的師兄不斷指點我,但是我還是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的。有好幾次犯了錯誤,不過好在不是什麼大的錯誤,要是將那些素材弄壞的話,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錯有錯的好處,起碼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平常學到的東西要深刻得多。就在這些錯誤中,我逐漸學會了電視節目的對編。面對幾十萬的設備,用起來總算可以得心應手。

但有一次最深刻的錯誤就是在過帶的時候,由於師兄要的是畫面和一聲道,但我卻不小心用了組合鍵錄取,發現錯誤的時候改過來的時候又犯了另外一個錯誤,導致了BETA帶的斷磁,好在發現比較早,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是這一次的錯誤給我一個深深的教訓,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要求,不要等到發現了錯誤的時候才懂得去彌補,有時候是於事無補的。因此以後在每幹一件事之前,自己都要很清醒的告訴自己應該怎樣做纔不會出錯。這就是不斷在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就能學到東西,不斷成長。

艱苦路途,受益匪淺

現在安逸地坐在電腦前回憶一個多月的實習路途,用“痛苦”形容這段日子最恰當不過。我們“享受”過烈日的煎熬,“品嚐”了暴雨沖刷的滋味。但是回憶起來,還是有點興奮,因爲我熬了過來,我學到的東西遠比失去的東西要多。

大學校園,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快樂園地,而我們就是那些充滿着幻想的“小男孩”。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的大熔爐,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你的夢想很容易就給“熔掉”。外面的世界由不得你,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這一次的實習,讓我清楚地知道了我的實力,知道了我的方向,與其說打破了我的夢想,還不如說它讓我早點清醒過來了。

在學校了,都是老師將他們的知識“灌輸”給我們,但是在外面,沒有人會專門教你知識,只有你自己主動去學東西。很多東西都需要你動腦筋去想,然後你才能學東西。處處留心,於微處見真章,這可能就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