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認識實習報告三篇

篇一:浪潮認識實習報告

浪潮認識實習報告三篇

一、 實習時間和地點

時間:201X年7月7日

地點:浪潮公司、齊魯軟件園

二、 實習目的和內容

(一)實習目的

參觀軟件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重要的實踐性環節,目的在於通過接觸瞭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結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流程以及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對所學專業有一個感性認識,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爲以後學習專業課程作好準備。

(二)實習內容

1.浪潮集團

浪潮是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一。這段歷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浪潮的前身--山東電子設備廠在那時開始生產計算機外圍設備和低頻大功率電子管。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就採用了浪潮生產的晶體管作爲電子元件。由此,浪潮開始了以技術創新爲本的IT征途,浪潮30餘年的發展歷程一直秉承創新的理念,數次在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以極具前瞻性的技術突破引領中國IT產業的發展。

——1983年,第一臺浪潮微機在濟南誕生,這是中國IT發展的新起點。以浪潮爲代表的三大PC廠商將中國PC產業帶入了一個變被動爲主動的新時代。

——1990年,浪潮研製出全球第一臺中文尋呼機,並開發制定了全球第一個漢字尋呼標準,這一標準沿用至今。

——1993年,浪潮在新加坡的技術人員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小型機服務器,現任浪潮集團總裁的孫丕恕先生是這次開發的主持者。在接下來的10年中,浪潮打破了國外服務器廠商在中國多年的壟斷,開創了中國服務器產業的新紀元。自1996年開始,浪潮服務器連續9年蟬聯國產服務器第一品牌。

——2003年,浪潮稅控收款機獲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桂冠。

——2004年3月,浪潮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浪潮軟件當選“2003年中國最具競爭力軟件企業”。

——2004年9月,在浪潮服務器刷新世界商用智能TCP-H世界記錄。5個月後,浪潮天梭TS20000服務器又成爲全球首臺基於InfiniBand技術通過OCE國際認證的高性能服務器產品。

——2005年2月,CCID發佈的中國IT市場年度報告顯示:浪潮集團在包括衆多國際巨頭在內的中國計算機市場相關領域領導廠商排名第六;浪潮服務器連續九年國有品牌銷量第一,並在2004年獲得國產品牌服務器銷量與銷售額的雙料冠軍;浪潮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服務器市場“年度成功企業”稱號;浪潮集團中國ERP軟件市場國內成長最快企業;浪潮稅控機連續兩年國有品牌銷量第一;

浪潮菸草行業中國IT應用市場主力廠商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一。雄厚的軟硬件綜合實力,使浪潮成爲中國具影響力的IT品牌。目前浪潮擁有亞太地區最大最先進的年產30萬臺的柔性服務器生產線和研究中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企業博士後工作站以及山東省服務器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爲“國家863

成果轉化基地”、“國家服務器產業化示範工程”。浪潮還在香港和美國硅谷設立了技術研發中心。浪潮“國產服務器產業化”和“新型網絡服務器”先後被列爲“863”重點攻關項目。浪潮軟件與ERP業務先後通過了CMM-3國際認證。當1983年,一羣年輕人用“浪潮”命名第一臺自主研發的PC時,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把尖端科技產業化,使之成爲最廣泛的用戶價值。”正是這個簡單的想法引領着浪潮逐漸成長爲中國先進的計算平臺和領先的IT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秉承專注化、一體化、國際化戰略,浪潮爲用戶設計高可用性、適應性強、安全 與方便維護,同時又是低成本與高質量的計算平臺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使IT應用真正推動社會發展。

2.齊魯軟件園

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成立於1995年11月,1997年3月齊魯軟件園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爲全國首批“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2001年7月被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信息產業部認定爲“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齊魯軟件園佔地面積6.5平方公里,按照“山、水、綠、園”的設計理念,秉承“人文、自然、科技”設計思想,目前已建成23萬平方米的孵化區,入駐率80%以上;產業小區32萬平方米;企業研發基地27萬平方米;電子產品生產基地40萬平方米;人才培養基地15萬平方米;配套設施(含住宅)80萬平方米。爲企業創造了優裕、舒適的現代辦公空間和發展空間齊魯軟件園堅持“營造環境、拉動產業、促進發展、共同提高”的園區發展思路。緊緊圍繞產業拉動、園區規劃建設、企業服務三大任務,突出了人才集聚、技術支撐、產業國際化、集成聯盟四項重點工作。齊魯軟件園經過10年的發展,現有413家入園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達到315家,經科技部認定的骨幹企業9家,11家企業通過CMM認證,從業人員19000多人。自2000年以來經濟指標以每年超過50%的速度遞增,2005年軟件園入園企業技工貿總收入將達到244億元。軟件園通過爲企業打造“人才平臺、技術平臺、企業聯盟”的服務環境,在2005年10月國家基地綜合排名中齊魯軟件園綜合排名位居前列位,引起業界廣泛關注。2008年齊魯軟件園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8年園區的招商引資指標創近年新高,完成合同利用外資640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273萬美元,合同利用市外資金預計

5.37億元(7900萬美元),實際引進市外資預計完成億元。多家重點企業落戶園區。其中外資企業包括中訊軟件、泰華名氣通、新通亮特、百利通、嘉博實業、日本UNISYS、日立信息(日立情報)、日立華勝、美國優創等;內資企業包括北大衆志、力創贏芯、東方道邇等。截止2008年年底,園區人才培訓機構總數已達到10家,年培養能力達到5000人,全年共培訓學員3803,其中畢業2341人,893

人進入園區工作。組織企業在網上設立“齊魯軟件園企業招聘專區”,總計37家企業參與園區統一招聘,併成功招聘了1159名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中高端人才。全年組織園區企業申報項目243個,累計獲得了國家、省市信息產業、科技、國家商務部、省市外經貿等部門的各類資金5699萬元。其中山東省信息產業發展資金項目705萬、濟南市軟件產業發展資金項目375萬;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27萬、省市區科技計劃項目2056萬元;國家商務部外包扶持資金720萬元、山東省外包扶持資金630萬元、濟南市外包扶持資金786萬元。組織園4家企業通過了CMMI認證;幫助企業完成著作權登記115個,軟件產品登記126個,軟件企業認定20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46家。園區的產業規模膨脹明顯提速。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億元,工業企業利稅10.5億元,出口創匯超過1.1億美元,海關統計軟件出口額1580萬美元。全年新增入園企業40家,過億元企業9家。2008年,山東共有海爾、海信、浪潮、中創等11家企業入圍全國軟件百強,其中濟南的6家企業爲齊魯軟件園入園企業。

三、 實習過程

(一)參觀浪潮服務器生產車間

首先我們去了浪潮科技園區,參觀了浪潮的大型服務器組 裝車間,

瞭解了浪潮服務器的研發生產歷史,看到了最先進服務器的生產流程。

(二)參觀浪潮歷史展區

後來我們又參觀了浪潮的歷史發展的展區,瞭解到浪潮從一個生產

簡單的三角尺的企業,到生產尋呼機科技產品,再到自主研發服務器等硬件,最終到現在的雲計算,浪潮的產品涉及到各個方面,浪潮憑藉這自主研發能力成爲中國乃至世界的信息軟件的領軍企業。

(三)參觀齊魯軟件園

吃過午飯稍作休息後,我們又去了齊魯軟件園,我們在那裏參觀了

NEC等軟件公司,公司人員爲我們講解了本公司的發展歷史和業績,然後我們參觀了公司的工作環境,爲我們畢業以後選擇企業做了參考。

四、 實習收穫和體會

通過本次認識實習,我更加明確了本專業的工作方向,通過參觀軟件公司的環境,我瞭解了以後的工作環境。我體會到了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企業員工,就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通過參觀浪潮的歷史發展,更加堅定了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決心,希望以後也能成爲其中的一員。經過一天的參觀實習,我們收穫了很多。讓我瞭解浪潮集團(浪潮科技園、浪潮工業園),NEC 的歷史及相關業務,使我對軟件外包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走出校園,才真正體會到社會工作的複雜與艱辛。在講座中那些工作人員講的專業術語使我感到頭腦中的專業知識模糊和匱乏,這時才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好少。沒有實際操作經驗和技能,書本上的理論和知識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軟件外包雖是一個新興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就業前景非常可觀。然而高水平的人才的成長需要在從基層的實際操作中去鍛鍊,摸索, 否則是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很好地結合。在大學期間我們除了應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培養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的精神,端正自己的心態,踏實認真,這對我們今後就業、擇業非常有幫助。“參觀活動”是我們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重要的實踐性環節,它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讓我們接觸瞭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結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流程以及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對所學專業有一個感性認識,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爲以後學習專業課程作好準備。大二期間的這次參觀活動同時對於我們以後的專業劃分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通過這次參觀活動,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這次實習順利完成,自己的收穫也很大,作爲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自己要腳踏實地、認真努力,把專業知識學好,打好基礎,爲以後的學習工作做準備。

篇二:浪潮實習報告

浪潮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雲服務商,已經形成涵蓋IaaS、PaaS、SaaS三個層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憑藉浪潮高端服務器、海量存儲、雲操作系統、信息安全技術爲客戶打造領先的雲計算基礎架構平臺,基於浪潮政務、企業、行業信息化軟件、終端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面支撐智慧政府、企業雲、垂直行業雲建設。大學生一直生活在學校的這座“象牙塔”內,與外面社會接觸的機會十分的少,而社會正是一個可以磨練一個人意志的地方。短期的實習可以讓我短暫的接觸到社會,認識一些社會生活的一些基本準則。帶着一股年輕的衝勁,我踏上了進入我那漫長的職業生涯的第一塊試驗田。

浪潮集團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系統與技術、軟件與服務、半導體三大產業羣組,爲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滿足政府與企業信息化需求,位列2012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百強第11位,綜合實力位居中國IT企業前兩位、中國自主品牌IT服務商第二名、中國自主品牌軟件廠商第一位、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第三位,是全國四家擁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特一級資質的企業之一,先後獲得“雲計算創新典範企業獎”、“雲計算客戶示範應用示範獎”以及“信息產業雲計算突出貢獻獎”等重要榮譽。浪潮服務器連續17年蟬聯國有品牌銷量第一,浪潮存儲連續9年蟬聯國有品牌銷量第一;浪潮集團管理軟件連續10年市場佔有率第一。

第一天走進實習單位——浪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門時,心裏總是忐忑不安的,雖然以前也曾在幾個單位實習過,但每個單位都是一個新的環境,都要換個心態去適應。實習主要是瞭解公司的背景、產品和發展方向等。另外,嘗試與周圍的同事溝通,從交談中也能夠學到不少東西,以及一些爲人處事的道理。同事們都很熱心,很照顧我,作爲一個新到的實習生,很多地方都不知道,環境也要慢慢去熟悉起來。

幾天之後開始在同事的幫帶下,做一些能做的工作,主要是在一旁協助處理一下簡單的事情。可別小看了這些活,雖說簡單,但都是疏忽不得的,每件事情都至關重要,因爲它們都是環環相扣的。爲了保證最後能夠成功,前面的每一步都要做好。在公司要發揚團隊精神。公司是一個整體,公司產品是團隊的結晶,每個人都需要和其他人溝通和交流,互相幫助,合力完成共同的目標,團結衆人的智慧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能。

營銷手段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新浪也是一樣的。銷售與分銷是集團企業價值鏈管理的重點,是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和經營風險,其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以訂單爲中心整合管控銷售分銷過程中的各業務環節,包括銷售計劃、銷售合同、銷售訂單、應收賬款、結算管理等。現代集團企業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對外需要對直銷和渠道等銷售模式進行有效管理,對內需要對集團集中銷售的各種模式進行靈活運用,從而發揮企業的整體資源優勢。

集團企業銷售及分銷管理的核心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管理日益精細化,這就要求企業對生產銷售的各個業務環節均能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尤其銷售管理據需要準確、全面,並具有前瞻性,發揮對企業生產、庫存及採購的指導作用。

2. 產業多元化,產權多樣化,組織架構趨於複雜,集團企業需要規劃多組織銷售協同管理架構,並根據業務需要,靈活配置銷售業務流程,實現企業內部業務的快速協同處理。

3. 分銷渠道分層次、跨地域,政策、制度、流程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執行,庫存、賬款如何進行有效的控制,信用風險如何控制,銷售數據如何進行快速準確的收集,成爲管理的瓶頸。

浪潮ERP銷售與分銷解決方案以訂單爲中心,結合全程客戶管理、價格政策及限價控制、客戶信用管理控制等功能,對協議報價、銷售業務下單、交貨物流業務、可用庫存檢查控制、發出商品管理、開具發票、結轉銷售成本、銷售查詢、生成會計憑證等業務環節進行管理,幫助企業打通順暢的銷售價值鏈,使得銷售與分銷環節真正成爲一個有機靈活的整體。銷售與分銷系統支持對渠道進行管理,動過對銷售終端的控制,實現銷售對生產和採購的指導作用。在上述業務的數據基礎上,提供強大的彙總分析功能,爲企業的經營提供科學的預測分析,支持決策。公司負責人爲我們介紹了他們公司的銷售情況,使我們瞭解他們公司的現狀和將來的籌劃。這些都增進了我們的知識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對於銷售這個職位,遠比我想象的艱難許多,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讓我明白做爲一名出色的銷售人員需要有前瞻性,並能敏感地捕捉核心經銷商所提供的市場信息,而且自己本身需要有很大的信息量,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廣泛化,而且對於客戶一定要耐心,並且不斷與客戶溝通聯繫,加強合作,所有的這些能力是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的。

在這次培訓中,該負責人的自信和樂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長遠的眼光和特殊的思維方式讓我佩服。他讓我看到安泰信具有很強大的銷售網絡和優質的售後服務,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並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同時也讓我清楚的明白,atten的品牌在市場上還未充分推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目光放在了前方,用發展的目光看到了目前的.局勢意味着這個品牌還有很深的上升空間,在銷售上還有潛力可以挖掘。

浪潮社會責任理念:與員工同致富 與客戶共成長 爲社會做貢獻。它要求把員工和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管理中的上下級關係只是一種勞動的分工,不是一種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企業以客戶爲關注焦點。這種注重人,強調羣體的企業文化有助於造成人在社會組織中的中心地位,激發人的積極性,對內有利於協調組織內部各部門的關係,以及培養人的羣體意識,增強組織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外又能塑造高雅的企業形象,增進企業的經濟效益。將員工,客戶與公司緊密相聯的企業文化真不失爲浪潮贏得成功的一步妙棋。

在浪潮實習期間,每個車間的休息處都張貼着一些關於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技術的相關知識,方便員工在休息的時候也能用心的學習。公司定期舉辦電子知識的考試,檢測員工的知識水平,對於成績突出的員工給予加薪升職的獎勵。這一舉措大大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很多員工在休息時也不忘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

在新浪短暫的的實習,我認爲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

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溝通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當然我也要感謝公司領導和指導老師對我的指導和教育。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當然我也覺得社會需要有更多的人來關心和培養像我們一樣的大學生。我們需要去體會下社會,去社會中明白許多生活工作的經驗。在社會中有很多東西是我們在學校無法學到的。大學校園中多的是理論,少的是實踐。

在實習中我也懂得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雖然這次我工作的只有一個部門,內部設置也很簡單,但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銷售部的同事相處好,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溝通不僅可以放鬆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儘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遇到,可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了。

篇三:浪潮實習心得

昨晚輾轉終於過了一夜,今早6:40起牀,匆忙梳洗完畢後拼車來到重慶。一路上心情忐忑,車到時已經8:50,在肯德基吃了第一頓實習快餐早點(真希望不要就這樣吃一個月的快餐)。 9:15我順利的找到了實習地點,趕巧王經理正在開會,我默默地等候着,真心的祈禱祝我好運,阿門。

浪潮集團,擁國有內2支A股上市公司和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浪潮國際有限公司。但是這裏辦公室並不像我們通常看TVB電視劇裏的那種整層樓規模的工作環境,而是在渝高大廈7樓的一個200平米左右的辦公室:一個會議室、一個獨立工作室、十張辦公桌還有一個10個人的工作團體—這是大多數公司的工作模式,而之前那樣規模的工作場景只能在公司總部才能看到(所以說只有實踐後才知道我們未來的工作環境是怎樣)。

最先招呼我的是一位文祕行政員(後來知道她叫郝玲姐),等了片刻後被王經理叫到會議室內,我簡單的打了招呼之後安會議繼續。星期一的開會內容主要是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重點是本週和下週的工作時間表。我安靜的聽着他們的開會,會議中談到了他們爲詩仙太白還有銀行做的ERP系統,雖然之前完全不瞭解他們的工作內容也沒有機會參與討論,但只是聽着他們的談話就會感到短短半個小時比我們在學校裏上的一堂專業課的內容還重要且充實,不可能有人給我指導和提醒,所有重點和經驗都需要自己抓取和提煉,於是我很認真的思考、飛速地記錄着筆記。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一整個下午我都沒什麼事幹,雖然早有預料(畢竟我什麼都不懂也不怎麼熟悉)但還是有些鬱悶,心想不會就這樣上一個月的免費網吧。在這期間我仔細觀察着他們的工作情況,整個辦公室只有一個文祕是女士其餘全是男同志,這或許和IT行業有關,不過還是又一次讓我感到未來就業的壓力。他們的工作狀態很隨意,不像事業單位那麼刻板,可以隨意選擇在會議室或者辦公桌上工作。有趣的是上午辦公室裏還有10個人,一頓午飯後就只剩下6個,到了下午3點公司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事,這正應了那句話“真正的業務是跑出來的”。我開始翻閱公司資料,嘗試着瞭解更多的信息。

5:20王經理終於在下班前趕了回來,把我叫到辦公室交流了起來。經理不愧是經理,在瞭解了我所學的專業後簡單的給我介紹了市場部的工作情況(他們直接聯絡終端客戶,銷售的不但是電子產品還有應用解決方案及信息化管理)。王經理告訴我首先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比如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瞭解IT行業及其宏觀政策環境、浪潮集團及其相關產品、浪潮的競爭對手等等,╮(╯▽╰)╭他短短几分鐘講了很多重要的內容,可惜剛開始我沒來得及做好筆記,只能記錄下映像中的要求。更可惜的是談話剛開始由於時間關係我就必須坐車回家了。

在車上我回憶着今天所發生的一切,體會到,實習的過程真的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實習單位從我們獲得的有效勞動資源其實並不多,而我們卻可以從公司學到現實的企業運作模式和經驗,這些都是學校和課本中無法學到的。雖然這樣的道理誰都知道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只有用心體驗並非常珍惜的的人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即使是在沒有人指導、沒有事情可做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領悟很多,不單單是和經理的對話,即使是員工之間的交談,也能感到他們的幽默和哲學。

從明天開始瘋狂的查閱資料,O(∩_∩)O~我~在實習的道路上謙虛、認真的進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