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的錯話有哪些

在科學工作中,未經嚴格評議,同一水平的人中,很難分哪個第一,哪個第二?大概是出名出大了,失往了自我,忘記“言多必失”的教訓,對支持中醫的發言,實在有失身份。北大畢業,出國留過洋,又錯過了那個強迫學中醫的年代。不知從那裏裝了不少中醫的思維。鍾院士在廣州荔灣醫院開幕的講話,大部分是錯了,有些話他自己不能自圓其說。

鍾南山院士的錯話有哪些

“上醫治未病,現在多數醫生都是‘下醫’治‘已病’”

這話不知是否包括他自己,他到底是‘上醫’還是‘下醫’.他的意思是把自己放在“上醫”之內的。實在 “上醫治未病”,這句話的意思應當是初病,“下醫治已病”應是病的後期或晚期。“熟悉往往落後於實際”有些病在初期都不輕易熟悉,在病徵未顯時,你怎麼知道病了?治字是有針對性地,未病你治什麼?把治未病,說成是預防,也是風、馬、牛。預防也是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人羣,不同的時段,要有針對的疫苗。那種普遍的增強體質,不屬於預防。

“死亡的主要病種分別有腫瘤、心腦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等,這些都有10~20年潛伏期,以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若能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及早預防,可降低死亡率。”

堂堂院士,肺科專家,把慢阻肺的10--20年的緩慢進程,稱爲潛伏期,也是一大發明。把腫瘤、心腦血管病劃爲慢性病,怕是繼續了何裕民的衣鉢。專家在非正式場合,(非專業會議)的現場講話,也是要負一點責任的。誠然,改變生活方式,可降低死亡率,但是這些病也是耽誤不得的,也首先要得到洽當的治療,陳曉旭的死,就是人瘤共亡,是前車之鑑。把羣衆的熟悉引向慢性病,不往積極治療,這是很有害的。

“西醫以前是簡單地把腫瘤給殺滅了,最後發現瘤沒了,人也死了。”

手術是把大塊腫瘤切除,放療是以腫瘤部位及相關淋巴,爲治療對象,只是化療纔是全身性殺滅,現在也有局部化療。無論那種治療,都不可能腫瘤與人同回於盡。作爲一位院士,一位醫學專家,知不知道,切除腫瘤,存活二、三十年的大有人在,這樣貶低手術和化、放療的價值,用意何在?。

“治急性病、重病是西醫的特長,比如細菌感染髮熱,用西藥退熱快。但熱退了之後,用中醫藥對免疫功能進行調節能起到好作用,”

這裏,他沒把退熱和治病弄清楚,只有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程是七天,你吃兩天退燒藥,病也就好了,你不吃藥也可以好。“細菌感染”的發熱,你要用抗生素,進行全程治療,這不是退熱的題目。如是肝膿腫、肺膿腫、化膿性膽管炎等,還要採用手術和其他治療辦法。到治癒之後,用中醫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中醫藥能進步免疫功能”是無稽之談。

他指出,“中醫走現代化的路有兩個突破點,一個是中藥,另一個是中醫正骨,前者以青蒿素爲例,已經成爲全世界公認的治療瘧疾的良藥;後者可藉助現代的X光、CT等檢查手段,發揮中醫接骨、正骨等無創的治療經驗。”

青蒿素,中醫典籍,僅起到了提示的作用,這種提示,是不是對榫,現已無法考查,由於那時中醫的瘧,是泛指發熱,並不一定是瘧原蟲感染的瘧。青蒿素已經不能算中藥,而是西藥,由於他的製取方法,都是一套西藥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治的是能查到瘧原蟲的.瘧疾。希奇的是鍾院士不同意中西醫結合,又同意中醫用X光,、CT等手段,發揮中醫接骨,沒有說要不要解剖、生理、病理等手段。如是一個開放性複雜性骨折,用中醫接骨,那是要越弄越糟的。

現代醫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醫學院的課程就有三、四十門,這還不能包括醫學的全部,病也將近一萬個,假如在中醫中,出現一種或幾種有效療法,出現幾種有效藥物,都不能改變中醫的整個狀況,也就是說無法與現代醫學抗衡。

中醫是希看混下往,一種是中、西醫混和的混,就是用西醫X光CT,核磁共振和實驗室的一切診斷方法,用此診斷得出的病,再用西藥加中藥往治。

另一種混法,是仍然用看、聞、問、切的診斷方法,用陰陽五行和經絡,來熟悉病,得出的結果是虛、實、冷、熱,完全用中藥治病。這兩種混法,在中醫界並不同一,這是當前很困難的一件事。

中醫是否科學?現在不少人把中醫回於文化,有意退出科學的爭論,只是保存和欣賞就可以了。

經過了近百年的歷史的考驗,自西醫進進中國,就遭到中醫的對抗,西醫是在對抗中發展起來的。近六十年來,中醫更是得到了特殊的待遇,不單領袖的關注,並且寫進,這和把***人寫進,有着同樣意義。

在國家大力的支持下,中醫病沒有拿出可以治好病的證據,只是喊叫着“我有殺手鐧”但這把殺手鐗,終未出手。人們有病找西醫,找中醫的越來越少。中醫沒有病的概念,只是把一些表象,稱作病,對人體做了另樣的解釋,不但有五臟,又有六腑,把五臟擬作五行,既相生,又相剋,變化無窮。方船子所說,中醫不科學並無大錯。

鍾南山所說要嚴格按“循證醫學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研究。”,這話是對的,可惜,爲中醫普遍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