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行經營情況彙報

一. 什麼是典當

典當行經營情況彙報

典當的定義

典當,是指當戶將其動產、財產權利作爲當物質押或者將其房地產作爲當物抵押給典當行,交付一定比例費用,取得當金,並在約定期限內支付當金利息、償還當金、贖回當物的行爲。

典當的本質

確切的說,典當行本質上從事的是一種金融行業。隨着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隨着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和個人對資金融通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許多人在有融資需求時,往往只想到銀行,但不一定能夠如願以償的貸到款。而典當行正可以部分地解決小額資金的融通問題。典當與銀行這兩個不同的融資渠道,可以起到互相補充的積極作用。

3.典當的特點

典當行以融資快捷、方便靈活的特點,受到了中小企業、個體工商者及廣大羣衆的歡迎。新時期的典當行本質是社會服務型的行業,它不再是單純地爲解決生計問題的消費性融資,而是成爲了廣泛地發展經濟、支持生產、活躍流通、方便羣衆的生產性、經營性融資。

二. 典當行與銀行的區別

銀行融資的特點:

銀行貸款的優勢是成本低、規模大。但是銀行看重的是大客戶及大額資金,那些數額只有幾千元的短期融資需求,銀行基本不考慮。

銀行對貸款人的資信程度要求較高,貸款審批手續十分繁瑣。

典當行融資特點:

與銀行貸款相比,典當貸款成本高、貸款規模小,但典當也有銀行貸款所無法相比的優勢。

典當行對客戶的信用要求幾乎爲零。典當行注重的是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而且,商業銀行一般只做不動產抵押。而典當行則可以動產與不動產質押二者兼爲。只要是有價值的實物,如黃金飾品、古董、硬木傢俱、房產、汽車、藝術品、機器設備等,都可以典當。

到典當行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當。

典當貸款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要比銀行便捷許多。

三. 典當行業發展概況

典當行業的發展歷程

典當,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最古老的金融行業,是現代銀行業的`雛型和源頭。中國的典當業肇始於南朝佛寺長生庫,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1987年12月,在中國大陸的典當業消逝30多年之後復出了。在沒有相應的專項法律法規規範典當活動和典當市場之前,國內的典當市場一度陷入了混亂狀態,光是審批設立典當行的政府部門,就一度多達十幾個。這些無疑阻滯了行業的發展,甚至在一些地方還出現了一些影響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的事件。

典當法規的建立與完善

1.典當法規體系的初建

1995年5月,國家公安部發布了中國第一個典當法規;《典當業治安管理辦法》。1996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頒佈了《典當行管理暫行辦法》,並隨即據此對全國的典當行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頓。

2.典當行管理辦法的問題

由於典當業剛剛復出不久,典當業該如何發展,還處於“初始化”的探索性階段,加之相關的理論研究滯後,致使有些條款與現今的典當業發展實際存在一定的距離,社會有關方面反映較大。隨即,人總行就根據社會的反映和國務院領導的批示,組織專家調查研究,對《暫行辦法》進行了長達三年多的修訂。

3.監管機關的改變

2000年下半年,根據國務院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同國家經貿委就典當業的監管職責進行了交接,改由國家經貿委統一監管。

4.新法規的出臺

國家經貿委接管之後出臺了新的《典當行管理辦法》,《辦法》在繼續嚴格市場監管的前提下;典當行的市場準入門檻和經營領域等方面將得到一定程度的鬆綁。

5.新,舊法規的內容比較

從具體內容看,新《辦法》所規定的業務範圍較之過去有所擴大,典當行不僅可以做動產、財產權利質押,還可以做房地產抵押。

以前,典當行是被禁止向金融部門貸款的,現在,《典當行管理辦法》解決了典當行負債經營問題,允許典當行從金融機構借款,但規定月末的財務餘額不得超過其註冊資本。

典當行業准入的門檻將會有所降低,根據典當行業務範圍不同,將典當行註冊資本的最低標準由原來的500萬元調整爲300萬元和500萬元兩檔;並允許典當行設立分支機構。

絕當物處理方法的規定也改變了過去一刀切的做法,主要是根據絕當物價值的大小,在處理方法上做了不同的規定。

新《辦法》還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序,將典當行設立籌建與開業兩個階段合併爲一個階段。

新《辦法》對贓物的典當裏增加了“善意收購”的概念;這進一步降低了典當行經營風險。

四. 行業規模及分佈情況

1.行業規模

目前,國內所有的典當公司,總註冊資本大約爲63億元,但是,目前典當業的企業規模較小,而依靠傳統業務比重大(如金銀首飾,古董等),新業務的開拓能力還有待加強。

2.典當行分佈狀況

截至目前,除西藏沒有典當行外;全國30個盛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典當行1100多家。在地區分佈上,沿海地區典當行的數量較多,中西部地區典當行的數量較少。廣東省就有115家,遼寧省有92家,而安徽、青海兩省各有3家。就4個直轄市來看,重慶的典當行最多,有32家,北京最少,只有4家,天津和上海分別有23家和17家。

3.行業經營狀況

以上海市的典當行業爲例,2001年,上海17家典當行總註冊資本爲人民幣8700萬元,共經手業務約28萬筆,金額達7.4億元。到2001年末,上海典當業的典當餘額爲8300萬元,創造利潤4000萬元。但是,根據相關報道;目前大約有70%的典當公司仍然處於虧損或不盈利的狀況。

出現這樣的經營狀況,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依靠傳統業務比重大,產品單一;雖然風險很低,但是資金佔用率高而利潤率低下。

註冊資本金不大,沒有達到規模效應。

典當行內部的管理人員水平不高。

監管不嚴、市場比較混亂。

舊的《管理辦法》不能夠滿足目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典當業佈局失衡問題突出。從全國情況看,典當行主要集中於少數大城市,特別是省會城市,行業地區佈局不合理,並由此導致一些城市典當行的數量過多,競爭激烈,而另一些城市典當行數量過少,甚至形成壟斷局面。

四.典當行的調查分析

通過對部分典當行的調查研究,辦得比較好的典當行都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重視對傳統金銀飾品和貴重物品等業務。比如,上海恆源典當行經營的黃金、珠寶等佔了全部業務的93%-95%左右;上海的德康典當行經營的黃金、珠寶佔全部業務的四分之一左右;上海石泉典當行經營的黃金及貴重物品佔全部業務的60%-70%左右;杭州恆豐典當行經營的黃金及貴重物品佔全部業務的60%-70%左右;寧波典當行經營的黃金和貴重物品佔全部業務的50%-60%;由於經營好傳統的業務,一方面有固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風險相對小一些。

要有自己的經營特色。比如,恆源典當行的特色主要是經營黃金,上海德康典當行的特色主要是開拓房地產業務,該業務佔全部業務的四分之二左右,成爲該行開拓的一項重要業務,並把典當和房地產與拍賣形成一條龍服務。上海石泉典當行主要經營特色是綜合業務,給當戶提供方便。寧波正泰典當行的特色是在經營有價證券業務,目前已開展了存單質押等業務。

要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到典當行來典當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人,其中有的人本來素質就比較差,有的進來就是行騙的,因此典當行要從法律的角度上嚴格把關,這樣有了法律糾紛才能站得住腳。

要有優質服務的態度。從調查的情況看,服務意識在典當行的經營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恆源典當行的負責人再三強調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比如,有的當戶當期已到,就派人上門服務,一方面告訴當期已到,是否續當?另一方面如果作爲“死當”,請當戶當面簽字,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由於服務態度比較好,現在形成上海典當行的一個“品牌”。

要重視信息的作用。從調查的情況看,信息在典當行中非常重要。因爲各種商品的價格每天都在變化,因此,掌握政策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信息,是做好典當業務的一個重要條件。

要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從調查情況看,每個典當行都有自己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比如,從職工守則、財務管理、倉庫管理、工作職責、櫃檯服務、行爲規範、業務流程都有嚴格的規定。

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對職工素質的要求,是做好典當行工作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做得比較好的典當行,人員都是在10名左右,而且一個兼幾個崗位的工作。比如,上海石泉典當行的負責人說,我們上了計算機系統,節省了不少人,目前只有10人,我們職工的收入是上海同行中最高的。上海德康典當行的負責人說,我們典當櫃檯只有6人,但做得很好。

五. 介入或經營模式

通過上述調查分析典當行的運營情況之後,公司在今後進入典當行業之前,我認爲在經營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突出自己的經營特點;結合公司的資金優勢及新政策可以“經營透支”的規定;專注於房地產及票據抵押業務: 經營風險較低而利潤空間較大。

根據行業分佈的特點,選擇比較適合的地點進行經營活動,避免。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人員。

在經營過程中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把握國家政策和法規的變化,規避可能給公司帶來的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