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四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四篇

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任務:

通過設計院的實習,瞭解建築師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職業素質要求,畢業後能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在校的學習下的成果,彌補課堂學習之不足,提高綜合設計的技能,以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建築設計院實習工作報告。

1. 瞭解設計院的工作程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

2. 瞭解設計院不同專業相互合作方式,學習建築師的職業素質、及協調能力。

3. 結合實際工作,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二、實習內容:

1. 瞭解設計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瞭解設計院的不同工種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合作方式。

2. 瞭解有關建築設計的法規、規範、標準。結合實習工作,在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的具體安排下,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或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3.指導老師檢查指導實習工作。

三、實習日期:

20xx——20xx學年第二學期教學周1—17周。

四、實習地點、單位: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金水路299號浦發國際金融中心9樓

單位: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中南設計院

五、實習經過:

大四下學期,我有幸來到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中南設計院實習,在爲期四個月之久的實習期裏,我進一步瞭解了建築的深刻內涵,從書面的理論水平攀升到與實際結合的新的高度,同時,對具體設計流程,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以及效果圖的要求規範都有了更深層的體會,空間概念也逐漸明晰,對未來有了新的定位,相信這段實習經歷在我未來的建築設計生涯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習報告《建築設計院實習工作報告》。以下是我實習的經歷和心得體會。

實習第一天,當我來到設計院,端詳那些即將陪伴我度過四個月實習時光的新同事們,環顧着那全然不同於學校的新環境,看着辦公桌上那一疊疊圖紙和牆壁上貼着的成果圖,心情用激動萬分來形容一點不爲過,強烈的表現衝動涌上心頭,我下定決心,把這裏當作人生新的戰場,來走好人生關鍵一步,證明自我,超越自我。

剛來的時候,所長就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他的名字叫王偉,由於我是自己搬電腦來的,所以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都在電腦存着,所長把王工找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以後好跟着他學習,他開始也沒有給什麼活,就看了我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給我指點了一下,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就是我的指導老師。

來這的前兩星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什麼也插不上手,只是這裏看看,那裏逛逛,有的時候看看書,看看別人畫的圖,給自己找點事做。過了兩週以後,最終還是公司裏的王工程師給我指了條路,他告訴我一些簡單的要求讓我用cad軟件畫一個兩層的辦公樓的平面圖和立面圖,終於有事情做了,於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圖。說實話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經常畫圖,速度和質量相對來說都是很高的,可是當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後,王工指出了很多規範上的不足,然後他就耐心地告訴我設計的流程和不同建築種類的設計規範要求。首先,是對建築的整個流程的瞭解。建築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審覈批准--設計院做出建築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建築物正,立,剖面,水電,供暖的設計)--建設部審覈批准--施工單位施工--監理進行審覈--施工完成,交工--裝潢公司進行裝修--交工--由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整個過程中,建築的設計部分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設計的時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規定,每一步都要謹慎。設計時也有它的過程:做方案(必須符合結構要求)--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同時,由結構師就行調整,平面做法應符合結構要求,調整的同時,結構師進行結構設計,兩者屬於同步進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設計--水電,供暖,電梯設計。

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與意義

這次設計初步實習的主要目的是結合上學期的初步課程學習,通過資料查找,動手操作方式來加強我們學生對建築空間的認識以及建築模型的製作能力;同時通過這次建築初步實習,進一步的培養我們學生對建築空間美的認識。還有一點就是希望通過實習鍛鍊到我們做事情的耐性與細心。

二、實習時間

三、實習內容

1.建築草圖繪製

挑選一幅將要製作模型的建築圖,認真的閱讀該建築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圖。然後抄繪一份草圖。這樣做爲了更好的瞭解所選的建築的空間結構,及其佈局。爲下一步製作模型做好準備。

2.完成模型的製作

根據所繪製的建築草圖,利用建築模型所使用的工具(卡紙、模型刀、刀片模型膠、丁字尺、三角板、剪刀等等)正確地表現所選建築的三維空間,並能做到與平、立、剖面圖一致。此外,模型製作儘可能準確細緻、簡潔美觀!

3.報告總結

寫實習報告,總結這次實習的心得體會。其中包括做得好與需要日後改進的方面。通過

這種方式,有助於更好地提升自我。

四、收穫與體會

在未開工之前,我已在圖書館借來由克里斯著寫的《設計結合模型》一書仔細琢磨。首先,我備齊了所有的工具,包括模型刀,丁字尺,三角板,剪刀,模型膠,鉛筆,橡皮,雙面膠,砂紙,界尺,顏料。

選擇材料時要考慮的因素

①模型的建造速度。

②預期達到的修改和實驗的程度。

③在模型尺寸範圍內,材料保持形狀和跨度的能力。

④模型所反映的組件的厚度。

通過比較分析,我決定使用學校所發的卡紙來做爲模型的基本材料。輔助材料有泡沫,透明玻璃紙,磨砂玻璃紙,大頭針,錫箔,吸管,海綿,彩印大理石圖片。接下來就是看似不重要卻很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建築,老師所

選好了建築,我就開始查找資料了,只有看了足夠多的資料,才能使自己對該建築有一個更深的理解,懂得這個建築的優勢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去開發模型的製作思路。這座德國館建立在一個基座之上,主廳有8根金屬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頂。大理石和玻璃構成的牆板也是簡單光潔的薄片,它們縱橫交錯,佈置靈活,形成既分割又連通,既簡單又複雜的空間序列;室內室外也互相穿插貫通,沒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間。整個建築沒有附加的雕刻裝飾,然而對建築材料的顏色、紋理、質地的選擇十分精細,搭配異常考究。

展館採用靈活開敞的平面佈局,充分體現了密斯少就是多的原則。屋頂的挑檐,左右延伸的牆面,地面都有機地組成一個整體。牆,柱,屋頂可以互不牽制,利用它們之間的有機配合,有的地方強調透,有的地方強調圍,形成多種多樣的空間變化。室內室外也互相穿插貫通,沒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間。人們隨着視點的移動,可以得到不斷變化的透視效果。展館各部分比例推敲精當,使整個建築物顯出高貴雅緻,生動和諧的品質!建築本身就是展館的主體,從平面到造型,簡潔明瞭,邏輯性強,彷彿建築和各個細部已精簡到不可再精簡了。向人們展示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築藝術質量。

完成圖紙之後,就要開始做模型了,首先要將平面圖複製出來,然後將它貼到卡紙上去,裁出來。接着就要考慮底座了,到底要怎樣去做底座呢用卡紙,或是其它什麼材料,我覺得每個人都這樣做都沒什麼創意,我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這時眼光落在泡沫板上,對了,我要將平臺刻在泡沫板上,而在泡沫板上雕刻是必須很小心的,若一不小心切斜了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說幹就幹,還好,切得很順利,也達到了我想象中的效果。做完底座我就開始了大理石牆體的製作,因爲做的是1:100的模型,所以大理石牆的厚度要兩塊卡紙的厚度才能達到,於是,我每個牆體都要裁兩塊卡紙,然後將它們貼在一起,大理石牆體的表面裝飾我是從電腦上找來展館的圖片,然後將上面的牆體表面截下來ps而成的,很是逼真,做好了精緻的大理石牆之後,就開始做玻璃幕牆了,我找來一些煙盒,將裏面的錫箔取出來,將窗體的邊框和金屬固定條都用銀色的錫箔來表現,同樣甚爲逼真!水池要怎樣做呢是直接用一塊有顏色的紙直接貼上去呢,還是要將卡紙在水池的地方鏤空,再往下挖出泡沫,做出一個真實性更高的更有觀賞性的水池呢貼上色紙固然容易,但卻不逼真。鏤空紙板挖泡沫固然好看真切,但卻有難度,如若挖破泡沫了將會是一件很難補救的事情!但我覺得自己在割泡沫板的時候已經得到了不少經驗,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的,所以就採用了挖泡沫的方案。

最後就是要進行室外環境佈置了,用什麼來表現草地是最合理的呢考慮到我割泡沫造平臺的時候,泡沫板並沒有割到想象中的那麼整齊,所以我採用全場草地的對策,爲的是掩蓋

泡沫板的局部不平。那要用什麼材料纔是最合適的呢我想過用色紙,但色紙一般都只有一種顏色,用來表現草地不是太過呆板了麼這個方案首先被我否決了。

又想到紙巾,弄溼紙巾再用多種顏料自己設計草地的顏色,但如果我用顏料塗上去後由於紙巾的吸水能力太強,可能會造成顏料的分佈不均,擴散不開來,將會很難看。而海綿就兼有紙巾的優點和容易均勻擴散的特點,所以海綿纔是最理想的材料!

實習總結

作爲一個土木的學生,我們能深刻體會到實踐對我們的誘惑,因爲它會快速的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俗話說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現在到處都在修建房屋、無論是居住還是辦公或是其他作用的結構,我們總能隨處可見,但施工現場是不能隨便進入的,所以以前也都是遠距離的觀望,只能看到外部結構。總想進去看看裏面的內容。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於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爲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它是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所以學校能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都很珍惜,希望能通過這次實習提高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素質,爲我們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根據學院的安排,我們於20xx年06月25日到07月4日進行了爲期十天的土木工程生產生產實習。我們組被分到西區清香坪,引入我們眼簾的是三幢正在進行修建的大樓,經師兄介紹後才得知,這一號樓、二號樓、三號樓,都是廉租房。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便宜的房子,但後來才知道廉租房是國家出錢修建的民生工程,專門爲一些貧困羣體修建的住房。三個塔吊機整有條不紊的工作着。目測高度已經修到三十米高了。由於地理位置比較特別,這三幢樓修建在一個山坡上,從背面看他們的地基要比路面高出十幾米。看起來比較壯觀。還有一個工程正在進行場地整平。一些工作人員都在辛苦的工作着,場地上有挖土機,運渣車。由於攀枝花地質特殊,地基也都是一些延岩石,場地上還有兩輛碎石的機器,用來破碎岩石。我們現在外面仔細觀察了幾番。後又帶着安全帽在師兄的帶領下進入了一號樓觀察內部作業。進去後的第一眼是感覺空間特別小,無論是臥室、廚房、還是客廳,都感覺特別小。全部都是一室一廳的格局。師兄說這是爲貧困羣體建造的房租,都是這樣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廉租房。由於工人都在上面工作呢,所以我們在下面幾層逗留了一會就往上面走去。走到上面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做填充牆的工作,還能看到一些構造柱的內部鋼筋佈置。上面的還在澆築混凝土,混凝土由塔吊機運送上去再由工人推到施工現場旁邊以方便工人作業。 無論做什麼,都有很多我們是學習的地方,我們雖然接受了這麼多年的教育,但還都是“文弱書生”,我們連最簡單的砌磚都還做不好,一些更復雜的更不會了,有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我想這就是現在大學生的現狀,理論知識很豐富,但實踐區委一竅不通。所以能現場觀察是每個學生都期望的。而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在畢業前先體會一下工地生活,所以我們都特別認真去觀察去學習。

回顧這些天的經歷,我們確實學到了許多實在的東西,也思考了許多問題。我們感觸頗多,也受益良多。此次在施工現場實習,能親眼看到各個班組的施工過程,能親耳聽到技術人員針對問題的討論,能親身參加工程的例會,是我們最大的收穫。這些都使自己對於工程管理的基本情況有了感性的認識,也爲馬上踏上工作崗位作了很好的熱身。在現場的短期學習也提高了我的專業技能。以下就爲這次實習的一些收穫、認識和感想:

通過這次實習,書本上的知識在實習過程中得以消化,對於一些專業術語、具體的施工程序都有了深入的瞭解,鞏固了理論知識。以前老師講一些知識的時候我們腦海中就沒這種...

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 篇3

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來到天津市建築設計院十所實習,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作爲天津市最好的設計院,全國前十的設計單位,我很榮幸,對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倍感珍惜。

一、初出茅廬,熟悉工作流程

大學四年的學習 ,自認爲對建築已經瞭解很多,在學校期間設計過很多課程作業,來到設計院才感覺學的那些東西都是皮毛而已。設計院是一個龐大的團體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着。剛進設計院沒什麼事,熟悉一下常用的軟件以及單位以前做過的設計,施工圖等,看着大家熟練的操作cad,運用自如,各種快捷鍵讓我佩服。看着大家這麼忙,真想上去幫忙,鼓足勇氣,給大家幫忙,要活幹(當時以爲自己有這個能力),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絕了,後來我知道,施工圖的工期緊,畫圖複雜,對於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牛犢子,根本無法勝任。在與同室交流中,發現建築設計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不是幾張圖就能搞定的事。每個人在某一個環節都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

建築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審覈和批准——設計院做出建築方案 ——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建築物的.平立剖面、結構水暖電的設計)——建築部審覈批准——施工單位施工——監理單位進行審覈——施工完成——裝飾公司進行裝修——交工——有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其實每個過程又分爲若干個部分,每個人在其中的一部分負責。建築設計院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也是整個建築能不能建起來的關鍵部分。熟悉了工作流程,後來我被調到方案 設計組,開始了新的生活。

二、建築方案設計

在建築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每個建築師都頂着巨大的工作任務前行,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爲建築設計,奉獻自己的青春。

建築方案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這幾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接觸了好幾個方案的設計。

正趕上單位正好有一個廊坊市住宅項目,帶我的是李工(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方案組的帶頭人),我的任務是完成整個項目裏面所有的配套建築,其中有國小、幼兒園、商業等其他配套設施。考驗我的機會來了,我很興奮,面對這麼多活我壓力很大。理清頭緒,一步一步來。先設計國小,國小在學校的時候沒有接觸過,所有的都要從頭開始,翻閱資料書,查規範,考慮24班的國小需要什麼功能,面積是多少,經過兩天的查閱,我列出一張功能表,包括,教室、辦公室、實驗室、音樂、舞蹈、美術、多媒體、合班教室、展覽室、活動室、衛生間等,還有一個足球場、看臺、體育器材室。結合這些工作有個大致的面積指標表。功能與面積搞定開始想平面佈局,李工已經把大體的建築體塊設定,基本上是一個L型平面佈局。把列出來的功能表按照面積,有利的交通組織,各個功能利用率的大小進行安排,做平面設計時也要考慮立面的造型,整體的形體關係,各種問題迎面而來。經過一天的熬夜,反覆改進,總建築面積爲13100平方米的建築平面已經完成,忐忑的給李工看,李工給出很多修改意見,進行悉心指導,告訴我先畫草圖,多花多比較,後來又做了兩三個不同佈局的平面,對功能重新組合,設計的越來越理性,經過一週的反覆改正與調整,國小基本完成。經過這一週的設計讓我意識到很多問題,首先很佩服李工的設計能力,以及對我悉心的指導,還有他那流暢的小圖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其次,我也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有限,要虛心學習,多看一些別人做的設計,充實自己,提高能力,最後,建築設計不是簡單的過程,而是功能、平面、立面、造型、體塊關係都要經過反覆的推敲定下來的。

我以爲我這樣的設計就能完成了。誰料,真正項目的設計不是建築師一個人能定的事。還有甲方、規劃局,經過一輪輪的彙報,一次次的修改。今天甲方讓你修改,明天規劃局讓你修改,作爲一個建築師,要在甲方、規劃局、自己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一個方案要讓雙方都能通過。做一個方案,既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又能使各方都能達到一個滿意。建築師在整個設計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能夠承上啓下,也能平衡各個方面的需求。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繼續跟李工一起設計一個位於天津市河西區人民公園對面的新華中學,建築面積也在10000平方米左右,因爲用地緊張,所以設計時除去各種硬性的規劃紅線外,和一些設施除外,最後的大體塊又是一個L型,這個方案一直改,大概每週一次,平面功能調整基本差不多,立面做了三個風格的建築(現代、簡歐、簡中)。規劃局和甲方都彙報了無數次,到現在方案還一直沒有定下來。

在設計院時間越長,真正的設計需要各個單位的相互配合,最後才能完成整體的目標。方案設計階段是最消耗人力物力的階段,要經過反覆的推敲,也許改來改去又回到原點,那樣我們也要去不斷的嘗試。有時候覺得馬上看到曙光,可能某些地方不符合相關單位的要求,推倒重做,一切從零開始。建築方案設計階段是最考驗建築師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的,作爲一個小小的設計師,我奮力前行着。

三、建築擴初設計

建築方案一旦通過,擴初設計馬上展開。如果方案是一幅畫的話,那麼擴初設計就是一幅畫進行分析、分解,小到一個筆觸都要精確的表達出來,要精確到每一毫米。現在設計院分工明確,從方案設計一直到最後的施工圖設計,都是有不同的團隊來完成,每個個體都是其中的一個小螺絲釘。我在方案組做設計,有一個小商業是自己完成的,因爲工期緊,擴初設計業落到我的頭上。這是一個小的公共建築,一個主要的沿街立面和兩個側立面,方案設計階段經過反覆的推敲、改正、最後完成。第一次接觸擴初,心裏沒底,不知道畫到什麼程度,找到以前單位所畫的擴初圖,反覆看,其實說實話,任何時候都是眼高手低,看的時候覺得都挺簡單的,一到自己真正畫一份圖,發現很多的問題。開始動手畫圖,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問李工,擴初設計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一週左右。因爲做設計的時候,畫的都是草圖,和一些簡單的cad勾圖,所以擴初就很困難了,但是我還是充滿信心,一定要把他們畫好。擴初就要是真正實施建築的開始了,對於平面的佈置、柱網、柱距、牆體以及對立面的影響都要考慮到,這個階段經歷很多細微的調整,最後確定下來的平面和立面。當這一切都搞定,我以爲大功告成,交給一個有豐富經驗擴初設計的同事,問題又出來了,涉及到立面的材質、顏色、窗框的大小等等,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問題。當時我一下子就懵了,作爲一個設計者這些問題我都不知道到底這個材質叫什麼,我只是給了一個顏色而已,遇到問題求助李工,經過溝通,把所有的問題都定下來了。我所畫的擴初圖裏真正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爲時間緊,所以那位同事就把活都接過來了,我很是感動,一夜未眠,改完後,第二天打圖,弄本冊,我第一次感覺到團隊的力量。

經過這次擴初設計讓我掌握了很多的專業知識,門窗的高度,寬度,門框的寬與厚以及玻璃幕牆的安裝方法,柱的直徑,樑的跨度與厚和寬的比例等等很多具體的問題。我也更加認識到自己知識的欠缺,我就像一個飢渴的羔羊,一張白紙,需要去描繪,虛心的學習,不斷的去完善,不斷的成長。

四、施工圖設計

建築施工圖就是建築工程上所用的,一種能夠十分準確地表達出建築物的外形輪廓、大小尺寸、結構構造和材料做法的圖樣。它是房屋建築施工的依據。

現在設計院的工作模式,實習期間是很少能夠畫施工圖的。有幸的是,有一個項目時間很緊,我就上馬了,畫起了施工圖。天津中新生態城十五號地,先是熟悉方案的擴初圖,住宅平面,然後對着節點詳圖,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看不懂,向李工求助,李工讓我自己建立一個sketchup模型進行輔助認識,一個詳細的門窗大樣,反覆切了幾個剖面進行比較、觀察、分析,最後終於搞明白每根線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平面上有看線,窗臺線,窗框線,玻璃,每條線的顏色都不一樣,剖面上有剖斷線等等。經過充分的前期準備,週一開始三幢樓九個平面的繪製,在繪製過程中不斷的與結構設計的溝通,剪力牆的位置進行調整,變形縫的距離,等等,還要與水暖電專業的人進行溝通,通過不斷的協調,施工圖一步步的完善。到最後一個簡單的插圖框也出了點小問題,在這裏就不在贅述了,施工圖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每一步都要細心的去做。

五、總結

通過這半年的實習,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半年的實習,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體系,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使我在專業方面有了很快的進步,爲我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感謝所長、感謝李工、以及其他同室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對我工作的指導,因爲一次又一次給我鍛鍊的機會,才讓我成長這麼快。一次又一次的幫助與提攜,讓我知識羽翼漸豐。在實習中通過與各專業的相互溝通,讓我認識到如何與大家和睦相處,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學會合作,學會互相幫助。同時也認識到建築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出好的作品,爲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築設計的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任務:

通過設計院的實習,瞭解建築師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職業素質要求,畢業後能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在校的學習下的成果,彌補課堂學習之不足,提高綜合設計的技能,以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

1。瞭解設計院的工作程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

2。瞭解設計院不同專業相互合作方式,學習建築師的職業素質、及協調能力。

3。結合實際工作,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二、實習內容:

1。瞭解設計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瞭解設計院的不同工種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合作方式。

2。瞭解有關建築設計的法規、規範、標準。結合實習工作,在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的具體安排下,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或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3。指導老師檢查指導實習工作。

三、實習日期:

***(略)

四、實習地點、單位:

地點:**省**市**路**號**金融中心9樓

單位: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院

五、實習經過:

大四下學期,我有幸來到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院實習,在爲期四個月之久的實習期裏,我進一步瞭解了建築的深刻內涵,從書面的理論水平攀升到與實際結合的新的高度,同時,對具體設計流程,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以及效果圖的要求規範都有了更深層的體會,空間概念也逐漸明晰,對未來有了新的定位,相信這段實習經歷在我未來的建築設計生涯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我實習的經歷和心得體會。

實習第一天,當我來到設計院,端詳那些即將陪伴我度過四個月實習時光的新同事們,環顧着那全然不同於學校的新環境,看着辦公桌上那一疊疊圖紙和牆壁上貼着的成果圖,心情用激動萬分來形容一點不爲過,強烈的表現衝動涌上心頭,我下定決心,把這裏當作人生新的戰場,來走好人生關鍵一步,證明自我,超越自我。

剛來的時候,所長就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他的名字叫王偉,由於我是自己搬電腦來的,所以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都在電腦存着,所長把王工找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以後好跟着他學習,他開始也沒有給什麼活,就看了我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給我指點了一下,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就是我的指導老師。

來這的前兩星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什麼也插不上手,只是這裏看看,那裏逛逛,有的時候看看書,看看別人畫的圖,給自己找點事做。過了兩週以後,最終還是公司裏的王工程師給我指了條路,他告訴我一些簡單的要求讓我用cad軟件畫一個兩層的辦公樓的平面圖和立面圖,終於有事情做了,於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圖。說實話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經常畫圖,速度和質量相對來說都是很高的,可是當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後,王工指出了很多規範上的不足,然後他就耐心地告訴我設計的流程和不同建築種類的設計規範要求。

首先,是對建築的整個流程的瞭解。建築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審覈批准——設計院做出建築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建築物正,立,剖面,水電,供暖的設計)——建設部審覈批准——施工單位施工——監理進行審覈——施工完成,交工——裝潢公司進行裝修——交工——由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整個過程中,建築的設計部分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設計的時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規定,每一步都要謹慎。設計時也有它的過程:做方案(必須符合結構要求)——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同時,由結構師就行調整,平面做法應符合結構要求,調整的同時,結構師進行結構設計,兩者屬於同步進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設計——水電,供暖,電梯設計。

對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瞭解後,我們進行了實際操作——繪圖。繪圖所用程序爲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程序具有二維,三維繪圖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築物平,立,剖的二維繪製。繪圖,要先對功能進行了解,再就是熟悉裏面各個工具的用法。繪圖的時候也有步驟:軸線——牆線——門窗——樓梯——屋內佈置——標註。還要一邊繪製一邊修改。剛開始畫一些簡單的房屋平面圖,學着用快捷鍵做圖。在繪製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如弧線與直線的交接,圖形的閉和,樓梯的繪製,在做這些時候經常出現錯誤,影響下一步的操作。在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去修改。

在以後的日子裏,進入了上班的模式,幫助別人乾點小活,也參與幾個小型的方案的設計,但是我的設計一般不被使用,因爲我方案還處在現實與理想的交融處,也就是不結合實際,但是這可以鍛鍊我的思考 ,積累累更多的經驗來爲以後做鋪墊,方案的設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好的方案的出爐,需要更多思考和更多的經驗做後盾的,而我是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對一切都不是那麼的熟悉,這有從實踐中吸取經驗。

在所裏作爲一個實習生,什麼小活都幹,可以說會有學長給你活叫你做,有時候給別人給你一個平面圖叫你畫立面和剖面,都是設計好的,這樣的活並不簡單,也需要開發大腦資源和充分的想象力,還有要準備多次的修改,好的方案都是在多次修改中完成的,我也不例外。有時候別人給你個小區讓你用ps處理,這都是常見的事,所以學到ps也是當務之急,在這段實習的過程中,ps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關鍵是學習和請教,不會的有高手在,大部分都是精英。在我們所裏,3d是不常用的,一般做效果圖都拿到效果圖公司去做,大部分人都用sketchup來畫效果圖來表現一下,所以在這不會3d可以,但一定要會sketchup

這也是方案表達的一種形式。以上這些都是畫圖手段,必不可缺少的,想要提高自己的修養,關鍵要不時的學習,我們這設計院有好多書,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就用看書來提高自己,總之學到東西就行。

在實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之外,還要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現實的社會中,紛繁複雜的人際利益關係就像是一張張的網,連接着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而當你能夠把這張網不斷地進行擴張,並且保持其完好的狀態,就有在社會中立足的基礎和取得發展的機會。也許我們不必將這個關係看得太複雜和過分重要,畢竟我們纔剛從學校裏走出來,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慢慢積累和沉澱。由於這次實習時間短暫,因此並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對設計院的同事進行詳盡的交流,一般只能夠把握在每天的吃飯過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進了解。除此之外,在我實習的這段時間裏,還有兩次聚餐和一次集體戶外活動的機會,我也積極參加了,這多少也會增加我與同事之間的交流。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認識到了一批設計人員,相信這是我在實習中獲得的寶貴的人際關係資源;但是對於自己在交流上的不夠積極主動以及他們交流的有限性,成爲了我在這次實習過程中的失敗教訓的一部分。

六、實習心得

其實,四個月下來,才發現自己大學四年學的知識太少太少了,專業性的知識只接觸個皮毛,我突然發現我的未來、我的希望、我得曙光……我要努力學習,畢業前的一年內,我要大補,充實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穫,每一天都有進步!

在設計院這段時間,充分的讓自己瞭解的更多,更全面。通過與其他同事的交流,間接的瞭解一些規範、控規方面的內容,以前只是理論上研究,現在在設計院通過圖紙,實際的工程去接觸,別有一番味道!

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次在設計研究院的實習還算是比較滿意的。首先,這次實習達到了我設定給自己的最低要求:初步瞭解到設計院的架構設置和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設計人員的日常工作開展情況,以及認識到一些從事設計工作的結構師、設計師等等。其次,我還提高自己對電腦製圖軟件的應用水平,並學到了一些以前從來沒有學過的製圖軟件。除此之外,在多次的修整製圖的過程當中,讓我加深了對設計的認識。不過令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還有很多:在日常的交流中不夠主動積極,引致在工作時產生困難;此外,自己的電腦軟件操作水平有限,再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往往遇到相當大的難度……相信我能夠充分吸取這次實習的經驗和教訓,在日後的工作中能夠完善自我,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成爲能夠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年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