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通用10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措施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措施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針對某種情況而採取的處理辦法。你知道怎樣寫措施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通用10篇)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1

爲了加強對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處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反應速度,確保迅速處理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實現應急救援“快速、有效”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

一、瓦斯、煤塵爆炸現場救援具體措施

1、選擇最近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區域人員最多的地點實施偵察,救援隊到達礦井後應立即熟悉瞭解井下巷道佈置情況和人員分佈情況,按照搶險求援方案,選擇最短路線,對有可能人員被困地點實施偵察救援。選擇哪條路線進入災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救援力量少時,要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因爲在空氣新鮮的巷道行進,對保持救援隊的戰鬥力,減少隊員的體力消耗有利。如果瓦斯爆炸後,進風巷道垮塌,冒頂和堵塞,一時難以清理,維修,也可沿迴風方向進入災區,但在迴風中行進,受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的威脅,救援隊員的行進速度較慢,但是迴風方向往往也是遇險人員較集中的地點,救援力量較爲充足時,可以同時從進,迴風兩側派救援人員進入。

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救援隊,擔負搶救遇險人員和災區偵察任務,在煤塵大,煙霧濃的情況下進行偵察時,救援隊員應沿巷道或管道用探險棍分段式前進,隊員之間要用聯絡繩聯結,發現可能救治的遇險人員,應積極搶救並迅速救出災區;發現已死亡的遇難人員,應標明位置,繼續向前偵察,偵察行進中,應在巷道交叉口設立明顯的路標,防止返回時走錯路線,偵察工作要仔細認真,凡走過的巷道要標註留名,並繪出偵察線路示意圖,除搶救遇險人員外,還應明確分工,特別是火源,瓦斯濃度以及爆炸點的情況,頂板冒落範圍,支架,水管,風管,電氣設備,局部風機,通風構築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動方向及其蔓延情況,災區風量分佈,風流方向,火區氣體成分等,並作好記錄,供救援指揮部研究制定全面的搶救方案;小隊應按規定時間原路返回,如果不能原路返回,應取得負責偵察任務指揮員的同意。如果沒有按時返回或通訊中斷,待機小隊要立即進入實施增援。

第二個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應配合第一小隊完成搶救人員和偵察災區的任務,或是根據指揮部的命令擔負待機任務,待機地點應選在距災區最近,有新鮮風流處,做好緊急救援的準備工作。

2、迅速恢復災區通風

在確保救援人員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排除爆炸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氣體,讓新鮮空氣不斷供給災區,是搶救遇險人員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須十分謹慎,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查明有無火源存在,否則會再次引起爆炸,還必須對巷道各段氣體進行分析化驗,瞭解其成分濃度。恢復掘進巷道的通風,採用“一次恢復,遠距離啓動”的辦法,具體操作是:由救援隊員佩帶呼吸器,在巷道內接好風筒之後,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區域,實行遠距離啓動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即使有再次爆炸的可能,也能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

恢復通風設施時,必須遵循“先外后里,先主後次”的原則,由井底開始由外向裏逐步恢復,先恢復主要的和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復獨頭通風時,除將通風機安裝在新鮮空氣處外,還應按照排放瓦斯措施的要求進行。

3、清除災區巷道的堵塞物

瓦斯爆炸後發生的冒頂,造成巷道的堵塞,影響救援隊員進行偵察搶救時,應事先考慮清理堵塞物。若巷道堵塞嚴重,救援隊員在短時間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他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方法,同時要恢復堵塞區外的通風,其他救援隊員要負責監護並做好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的準備工作。

4、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

爲了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在災區內發現火災或殘留火源,就立即撲滅,火勢很大,一時難以撲滅時,就設法阻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地蔓延,特別是火源地點附近有瓦斯積聚的場所。有瓦斯爆炸危險,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並確認火區內遇險人員已經死亡,可考慮先對火區進行封閉,再採取其它滅火措施控制火勢和撲滅火源,待火災熄火後,再尋找遇難人員屍體。

5、預防連續爆炸傷害

發生連續爆炸時,應採取注入隋氣或二氧化碳等措施抑制爆炸,消除火源,嚴密監視通風和瓦斯情況,並認真檢測和記錄氣體變化,在沒有控制住瓦斯煤塵爆炸和消除火源的情況下,不得派救援隊進入災區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

由於對爆炸間隔時間無法準確判斷,必須對爆炸的威力,影響範圍以及對作業地點距爆源距離等因素綜合分析確保絕對安全。若不能保證作業安全,不能採取利用兩次爆炸時間的間隔搶救遇險人員立即封閉事故區。

6、現場區隊長、跟班幹部要立即組織人員正確配帶好自救器;引領人員按避災路線到達最近新鮮風流中。

7、第一時間向礦調度室報告事故地點和現場災難情況,同時向所在單位值班員報告。

8、安全撤離時要正確配帶好自救器。撤離時要快速、鎮靜、有序、低行。

9、如巷道中的避災路線批示牌破壞或迷失行進的.方向,撤退人員應朝着有風流通過的巷道方向撤退。

10、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提示救援人員的注意。

11、在撤退途中聽到或感覺到爆炸聲音或有空氣震動衝擊波時,應立即背向聲音和氣浪傳來的方向,臉向下雙手置於身體下面,閉上眼睛迅速臥倒,頭部要儘量放低。有水溝的地方要躲在水溝邊上或堅固的掩體後面,用衣服或其他不易燃物件將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儘量遮蓋,以防火焰和高溫氣體灼傷皮膚。

12、在安全出口均被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地進行避災,以等待救援人員的營救。

13、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文字、衣物、礦燈等明顯標誌,以便於救援人員實施救援。

14、如硐室內有壓風設施,應設法開啓壓風進行自救。要有規律地不間斷敲擊金屬物、頂幫岩石,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指示避難人員所在的位置。

15、礦調度室在接到報告後,要立即向礦值班報告,並按礦應急預案程序向總經理、總工程師、安全處長等人員報告。

16、礦調度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後,還要通知有關單位的人員清點事故災難地點工作人員。通知相關單位的人員集中待命。

17、積極開展自救互救。對於窒息或心跳呼吸驟停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復甦方法爲:立即將傷員移至新鮮風流中,使之與有毒有害氣體隔離,將口中妨礙呼吸的東西去除並將衣領、腰帶和上衣解開,脫掉膠鞋使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不致受阻,對窒息者進行人工呼吸。對出血傷員,要先止血後搬運;對骨折傷員,要先固定後搬運。

18、注意事項

(1)、佩帶自救器呼吸時會感到稍有燙嘴,這是正常現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夾,以防中毒。

(2)、救援隊員救援時必須配戴呼吸器,必須偵查災區有無火源,避免再次引發爆炸的危險。

(3)、救援隊員進入災區探險或救人時要時刻檢查氧氣消耗量,保證有足夠的氧氣返回。

(4)、搶險救援期間不得停止井下壓風,以供災區人員呼吸。

(5)、掘進工作面發生爆炸或火災時,正在運轉的局部通風機,不要隨意停止,對已停運的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啓動。

(6)、做好災區現場保護工作,除救人和處理險情等緊急情況需要,不得破壞現場。如確實需要移動,要做好記錄。

(7)、要落實好煤塵防治物資和裝備。

(8)、完善綜合防塵制度,加強綜合防塵管理。

二、礦井火災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1、現場班隊長、跟班幹部要根據火災性質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正確配帶好自救器,帶領現場人員開啓防塵設施進行現場自救,力爭將火災消滅在初始階段。

滅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充足的水量,應先從火源外圍逐漸向火源中心噴射水流。

(2)要保持正常通風,並要有暢通的迴風通道,以便及時將高溫氣體和蒸汽排除。

(3)用水滅電氣設備火災時,首先要切斷電源。

(4)不宜用水撲滅油類火災。

(5)滅火人員不準在火源的迴風側,以免煙氣傷人。

2、立刻向礦調度室和所在單位報告。

3、當現場人員不能在第一時間撲滅火災時,跟班隊長(班長)要立即組織所有現場人員按最近避災路線到達新鮮風流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設法向調度室和所在部門值班報告事故地點現場災難情況,及撤退的路線和目的地,到達目的地後再報告。

4、如因災難破壞巷道中的避災路線指示牌,迷失行進的方向時,撤退人員應朝着有風流通過的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提示救援人員注意。

6、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無法撤退時,應在現場管理人員或有經驗的老師傅的帶領下進行災區避災,以等待救援人員的營救。

7、進入避難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文字、衣物、礦燈等明顯標誌,以便救援人員及時發現、前往營救。

8、如硐室內或硐室附近有壓風裝置,應設法開啓壓風系統自救。要採取有規律地敲擊金屬物、頂幫岩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指示避難人員所在的位置。

9、積極開展互救,及時處理受傷和窒息人員。

10、礦調度室接到報告後,要立即向礦值班報告,並按礦應急預案程序向礦長、總工程師、安全部門負責人報告。

11、接到事故報告後,事故部門的幹部、班組長及有關人員應立即查清災難事故地點作業人員,並立即在調度室集結待命。

12、處理礦井火災事故的注意事項

(1)、要盡最大可能瞭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範圍和事故區域的巷道、通風系統、風流情況及火災煙氣蔓延速度、方向,以及與自己所處巷道位置之間的關係。並根據礦井災害事故預防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2)、位於火源迴風側的人員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煙氣有中毒危險時,應迅速戴好自救器儘快通過捷經繞到新鮮風流中去。或是在煙沒有到達之前,順着風流盡快從迴風出口撤到安全地點。如果距火源較近而越過火源沒有危險時,也可迅速穿過火源撤退到火源的進風側(注意:這種方式輕易不要採用,必須確定有脫險的把握或身處獨頭巷時方可採用)。

(3)、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出時,應在設有儲存備用自救器的硐室內換用自救器後再行撤退。或者尋找有壓風管路系統的地點,設法利用壓縮空氣呼吸。

(4)、撤退行動要迅速果斷、快速有序、不得慌亂。撤退中應靠巷道有連通出口的一側行進,避免錯過脫離危險區的機會。同時還要隨時注意觀察巷道和風流的變化情況,謹防火風壓可能造成的風流逆轉。人員之間要互相照應、互相幫助、團結互愛。

(5)、如果巷道已經充滿煙霧時,要沉着鎮定,不得驚慌亂跑。要迅速地辨認出發生火災的區域和風流方向,俯身觸摸鐵道或鐵管有秩序外撤。

(6)、如果逆風或順風撤離都無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災煙氣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應迅速進入避難硐室。附近沒有避難硐室時,應在煙氣襲來之前,選擇合適的地點,就地利用現場條件,快速構築臨時避難硐室,進行避災自救。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2

(一)粉塵職業病危害事故

1、作業現場呼吸性粉塵濃度超過接觸濃度管理限制10倍以上,立即停止作業並向礦調度室彙報,調度室通知有關領導進行分析並處理。

2、按照職業健康查體週期,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查體,發現疑似塵肺病人,應及時進行復查確診並調離粉塵崗位。確診後應及時上報並進行治療。

(二)有毒有害氣體中毒職業病危害事故

1、採取有效個人防護

進入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人員必須根據發生中毒的毒物,選擇佩戴個體防護用品。進入半水煤氣、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碳、氮氣等中毒事故現場,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進入液氨中毒事故現場,必須佩戴正壓式呼吸器、穿氣密性防護服,同時做好防凍傷的防護。

2、詢情、偵查

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應立即詢問中毒人員、被困人員情況;毒物名稱、泄漏量等,並安排偵查人員進行偵查,內容包括確認中毒、被困人員的位置;泄漏擴散區域及周圍有無火源、泄漏物質濃度等,並制定處置具體方案。

3、確定警戒區和進攻路線

綜合偵查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誌,疏散警戒區域內與救援無關人員至安全區域,切斷火源,嚴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員在上風、側風方向選擇救援進攻路線。

4、現場急救

(1)、迅速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2)、立即脫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3)、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吸氧氣。

(4)、嚴重者立即送往醫院觀察治療。

5、排除險情

(1)、禁火抑爆。迅速清除警戒區內所有火源、電源、熱源和與泄漏物化學性質相牴觸的物品,加強通風,防止引起燃燒爆炸。

(2)、稀釋驅散。在泄漏儲罐、容器或管道的四周設置噴霧水槍,用大量的噴霧水、開花水流進行稀釋,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飄散高度。室內加強自然通風和機械排風。

(3)、中和吸收。高濃度液氨泄漏區,噴含鹽酸的`霧狀水中和、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

(4)、關閥斷源。安排熟悉現場的操作人員關閉泄漏點上下游閥門和進料閥門,切斷泄漏途徑,在處理過程中,應使用霧狀水和開花水配合完成。

(5)、器具堵漏。使用堵漏工具和材料對泄漏點進行堵漏處理。

(6)、倒灌轉移。液氨儲罐發生泄漏,在無法堵漏的情況下,可將泄漏儲罐內的液氨倒入備用儲罐或液氨槽車。

6、洗消

(1)、圍堤堵截。築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儲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2)、稀釋與覆蓋。對於一氧化碳、氫氣、硫化氫等氣體泄漏,爲降低大氣中氣體的濃度,向氣雲噴射霧狀水稀釋和驅散氣雲,同時可採用移動風機,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對液氨泄漏,爲減少向大氣中的蒸發,可用噴射霧狀水稀釋和溶解或用含鹽酸水噴射中和,抑制其蒸發。

(3)、收容(集)。對於大量泄漏,可選擇用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污水系統處理。

(三)高溫職業病危害事故

1、輕症中暑的患者,讓其迅速離開高溫或日照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或陰涼處,適當吹風並給以清涼飲料,稍休息可恢復正常;頭痛、頭暈、噁心等症狀明顯者可給以消暑藥物,可很快恢復正常。

2、重症中暑者,應送醫院搶救治療,根據病情分別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爲主;昏迷者應積極處理昏迷,並要注意預防休克和腦水腫的發生。

(四)噪聲職業病危害事故

1、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出現異常噪音或噪音指標超過國家最高標準時,要立即停止設備運行,開啓備用設備並通知礦調度室。

2、定期體檢發現職工聽力嚴重下降或出現嚴重煩躁情緒,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

(五)化學品職業病危害事故

1、化學性皮膚燒傷處置

(1)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污染的衣褲、鞋襪等;

(2)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自來水沖洗創面10~15分鐘;

(3)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塗抹油膏或紅藥水;

(4)視燒傷情況送醫院治療。

2、化學性眼燒傷處置

(1)迅速在現場用流動清水沖洗;

(2)沖洗時眼皮一定要掰開;

(3)如無沖洗設備,可把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轉動眼球洗滌。

3、酸類(硫酸、鹽酸)灼傷處置

(1)灼傷處先用布擦拭乾淨,然後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

(2)灼傷處如用清水直接沖洗會造成局部灼傷部位受傷面積更加擴大,因爲酸和水相遇會啓到加速發熱反應;

(3)嚴重灼傷,立即送醫院就醫。

(六)中毒職業病危害事故

(1)發生急性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送醫院急救,並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稱等;

(2)若不能立即到達醫院,可採取現場急救處理:吸入中毒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向轉移至新鮮空氣處,鬆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口服中毒者,應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3

1.目的

爲增強公司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及時處置重大職業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職工權益,特編制此制度。

2.適用範圍

公司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時應急救援與管理適用此制度。

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源編制導則》以及國家、企業等相關管理規定。

4.專業與術語

職業病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5.職責

5.1公司總經理對公司職業病管理負主要責任。

5.2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面管理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

5.3公司安全環保辦公室爲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執行部門,全面負責現場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管理工作;負責職業病應急物資管理、維護保養工作監督

5.4工會全面監督公司職業並防止工作,並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全面監督。

5.5各車間負責配合安全環保辦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培訓,應急物資使用等工作。

5.6公司採購部,負責對職業病防治,預防、以及應急救援所需物資進行採購。

5.7公司財務部對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與管理所需費用進行支付。

6.應急管理

對主要職業危害場所,編制相應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確保發生職業危害時,作業人員可正確處置職業病應急事故。

7.工作要求

7.1培訓公司安全環保辦,依據安全培訓管理制度,對上述崗位職工進行職業病應急救援工作培訓。

7.2應急救援

7.2.1應急救援原則:先救人再救物。

7.2.2發生職業病事故時,公司依據應急救援管理制度,對職業病事故進行救援。7.2.3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部門有限保障應急救援工作。

7.2.4職業病事故應急救援時,各救援人員要保證自身職業健康安全情況下,去參與救援,嚴謹無防護措施參與救援。

7.3職業病應急救援管理

7.3.1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各車間應及時上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7.3.2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及時依據事故上報程序,進行上報。

7.3.3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應及時調整生產工藝或封存物料,並安排人員進行啓動事故通風裝置或排風系統,確保降低作業環境職業危害因素。

7.4應急物資管理

7.4.1公司在浸出車間東臨設有應急物資,內設有防化服、正壓式呼吸器、防毒面具、溶劑回收設,並設有專人管理。

7.4.2公司配備氣體檢測儀、呼救器等個體防護設施,以確

保作業場所實時檢測,並定期測試,以保證作業人員安全。

7.4.3浸出車間裝有溶劑泄露報警裝置、防護風機設備設施,定期檢測或保養,可保障作業場所安全。

8.監督與處罰

8.1對隨意動用應急物資的,公司納入安全績效考覈,進行處罰。

8.2安全辦監督車間對安全防護措施維護保養監督,爲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納入安全績效考覈,進行處罰。

8.3安全環保辦,依據職業防護標準,進行配發職業防護用品,個人未進行正確佩戴的,納入安全績效考覈,進行處罰、

8.4在發生職業病應急事故時,未及時依據相關規定處置的,造成嚴重傷害的,對主要責任人進行降職處分。

9.附則

本制度自公佈之日起實施。制度中未盡事項,或與國家相關規定衝突的,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4

爲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並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根據上級職業衛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着“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一、職業病危害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粉塵、噪聲及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單位爲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煉焦車間備煤工段和生產工段、回收車間、發電車間。

職業病危害事故級別: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和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二、職業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

公司成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總經理任總指揮、生產副總、行政副總任副總指揮,廠長、部門負責人任指揮部成員。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全環保部。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1、應急救援機構職責

(1)組織制定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建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3)檢查督促做好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預防措施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職業病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2)組織指揮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3)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4)織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三、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當公司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對象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1、治安隊:由保衛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保安部部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2、消防隊:由安全環保部消防員組成。

負責人:安全環保部部長。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3、搶險搶修隊:由公司各車間班長以上管理人員組成。負責人:各車間主任。擔負搶險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4、醫療救護隊:由醫務室和各車間班組長組成。負責人:後勤部部長。擔負現場搶救受傷的人員。

四、發生職業病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職業病危害事故有:

1、一般職業病危害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設施損壞、物料泄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位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而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2、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職業病危害事故較難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爲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1)最早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安全環保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職業病危害事故源。

(2)安全環保部接到報警後,應迅速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啓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隊伍和各專業隊伍迅速趕往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

(3)指揮部成員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性質和規模,通知專業對口科室迅速向上級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等部門報告職業病危

害事故情況。

(4)指揮部成員到達職業病危害事故現場後,根據職業病危害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職業病危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5)當職業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A、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安全環保部、生產車間、人力資源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B、組成由生產調度中心、設備管理部、電儀部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五、事故報告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立即向所在地縣級安監、衛生等部門和市衛生局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採取措施和發展趨勢等。車間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對職業病危害事故瞞報、虛報、漏報和遲報。

六、事故的預防

1、操作人員培訓合格後上崗,組織定期訓練;

2、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按時、按點進行檢查;

3、化學品工段禁止煙火,並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4、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做好檢查、整改記錄;

5、參加救援的人員,必須熟悉應急救援的知識,組織演練,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救援;

6、定期委託縣疾控部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評價,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治理。

七、有關規定和要求

爲了能在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公司內所有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部門和車間,要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知識教育,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業分工的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應急救援指揮部參加救援的人員,必須熟悉應急救援的知識,組織演練,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救援,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和完善。

八、公司救援信號主要是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

內線:8119

外線:公司醫務室電話:內線:8120外線:消防火警電話

119醫療急救中心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5

發佈日期:20xx年1月10日爲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煤礦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防治規定(試行)》有關指示精神,切實做好我公司職業健康安全工作,增強我公司抵禦職業病突發事件的能力,真正做到一旦事故發生時能夠做到應急措施全面有效、人員應急救援協調得力,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減輕事故的傷害、損失與影響的目的,充分保障我公司作業人員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的安全,經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特制定《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自即日起執行。

一、編制目的:

1、提高企業保障生產安全和處置突發職業危害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生產安全、職業危害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職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止職業病發生,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維護企業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2、爲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企業應急管理,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護企業職工人身安全。

3、如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及時啓動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

二、編制原則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把職業病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超前防範,建立預教、預測、預報、預警、預防的遞進式事故隱患預防體系,改善安全狀況,預防職業危害安全事故。

2、自救爲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高效協調以及持續改進。

3、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要切合實際,做到事故發生後物資用的上、人員拉得出,真正起到消除職業病危害,降低損失的'目的。

三、適應範圍

本應急預案適應於河南地方煤炭集團建生煤業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發生的粉塵、氣體中毒、高溫中暑、寒冬凍傷等職業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活動。

四、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職業病危害事故危險源應結合礦井有關資料和技術參數,通過認真分析,認爲礦井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危險源有:粉塵、有毒有害氣體、高溫、噪聲等。

(一)粉塵危害粉塵包括煤塵、巖塵、水泥塵等。其中煤塵、巖塵、水泥塵可導致接觸人員罹患塵肺病,同時煤塵有強爆炸危險性。

1、採掘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如鑿巖、爆破、運輸、轉載中皆可產生大量粉塵。

2、在井上皮帶運輸、轉載過程中過程可產生大量粉塵。

(二)有毒有害氣體危害井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可能導致接觸人員窒息、急性或慢性中毒,並且甲烷還具有爆炸危險。

1、甲烷涌出主要來源是採煤工作面、煤巷掘進工作面及採空區、地質破碎帶涌出。

2、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來源於井下爆破、煤炭自燃及煤塵、瓦斯爆炸事故等。

3、硫化氫主要來源是有機物腐爛、含硫礦物水解、氧化、自燃及老空積水涌出。

(三)高溫危害由於受地質、氣象條件及設備運轉發熱等影響,有些場所如井下機電設備硐室、採掘工作面、地面露天工作場所、室內場所及其它溫度異常地點溫度可能會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工作人員身體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四)噪音危害噪音主要產生於礦井主通風機、壓風機房、主副井絞車房、洗煤廠、井下局部通風機、帶式輸送機、採煤機、破碎機、轉載機、掘進機、風鑽等設備工作時。噪音超過一定數值後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對從業人員聽力、情緒及工作效率造成嚴重影響。

五、防治職業危害事故措施

(一)預防塵肺病及煤塵爆炸措施

1、加強防塵工作的領導。各部門明確分工,落實防塵措施。

2、做好教育培訓工作,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粉塵的危害。

3、井下作業場所的定點總粉塵及呼塵濃度要每月測定兩次。個體呼吸性粉塵採掘面每三個月測定一次,其他地點每六個月測定一次。粉塵分散度和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的含量,每六個月測定一次,變更工作地點時要測定一次。

4、設置完善齊全的防塵供水管路,保證防塵水量充足,水質清潔,各防塵地點水壓充足。

5、採煤工作面進迴風巷道必須安設淨化水幕,水幕覆蓋全斷面,霧化效果良好;必須採用溼式打眼、煤層短壁注水,放炮前後必須灑水、沖洗巷幫;轉載點和卸載點必須安設完善的噴霧裝置並實現自動化;按照規定定期沖刷巷道。

6、掘進工作面巷道必須安設淨化水幕,水幕覆蓋全斷面,霧化效果良好;必須採用溼式打眼、煤層短壁注水;放炮時實現自動噴霧降塵,放炮前後必須灑水沖洗巷幫;耙裝機必須安設完善的噴霧裝置並實現自動化;噴漿機必須與淨化水幕、除塵風機實現聯動;按照規定定期沖刷巷道。

7、在採區進、迴風巷,主要進、迴風大巷必須安裝淨化水幕,水幕應封閉全斷面,靈敏可靠,霧化好,正常使用。所有轉載點全部安裝完善的噴霧裝置。

8、井下總進、迴風巷,每月至少用水沖刷一次積塵,各採區進、迴風巷每週沖刷一次,採掘工作面每班沖刷一次,杜絕積塵。

9、作業人員堅持佩戴合格的防塵口罩。

10、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裝備及新工藝,大力提高防降塵效果。

11、接觸粉塵作業人員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二)預防有毒有害氣體危害的措施

1、加強通風,將各種有害氣體濃度稀釋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標準以下。

⑴運轉工區必須按規定定期檢查主要通風機運行情況,確保主要通風機連續運轉。主通風機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啓動備用通風機。凡因機電事故而突然停電造成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將無風區內的所有人員撤至全風壓進風巷中,並設臵柵欄揭示警標。恢復通風必須按規程及措施規定進行,嚴禁無風作業、無風放炮。

⑵通防工區對礦井通風系統、通防設施等要建立巡查制度,每旬至少全面檢查測定一次礦井、主要進迴風巷及採掘工作面等地點風量,保證礦井通風系統合理,各採掘工作面及其它用風地點的風量必須滿足煤業公司、作業規程和措施的要求。

⑶加強局部通風管理,井下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並自動切換。

⑷煤礦井下實施爆破時,局部通風機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於5m,加強通風增加工作面的風量,及時排除炮煙。人員進入工作面進行作業前,必須把工作面的炮煙吹散稀釋,並在工作面灑水。爆破時,人員必須撤到新鮮風流中,並在迴風側掛警戒牌。

2、加強個體防護,佩戴合格的個體防護用品。

3、加強採空區管理。工作面採空區應及時予以封閉,設立警示牌,需要進入時,必須首先進行有害氣體檢查,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需要進入閒置時間較長的巷道進行作業的,必須先通風后作業。盲道或廢棄巷道應及時予以密閉或用柵欄隔斷,並設立警示牌。

4、加強瓦斯排放和巷道貫通管理。杜絕盲巷,停風超過24小時的盲巷必須立即封閉。

5、堅持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配備齊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

6、採掘工作面必須按規定設置甲烷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臵,並定期標校。

7、杜絕失爆,提高供電質量,消滅無計劃停電停風。

8、凡接近老空區、廢棄巷道均需制定專門的防治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措施。

9、加強自救器的管理工作,按規定及時檢驗更換,保證完好和正常使用。

10、熟悉避火災路線,掌握救災的基本知識。

(三)高溫中暑的預防應對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及煤礦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加強礦井通風及降溫措施,保證採掘工作面的氣溫不超過26℃,機電硐室氣溫不超過30℃。採掘工作面的氣溫超過30℃,機電硐室氣溫超過34℃時必須停止作業。

2、加強防暑降溫的組織領導,合理安排高溫環境工作工人的勞動休息制度。確保不違反《煤礦安全規程》及其它有關規定。

3、加強醫療預防工作,組織好作業工人的醫療互救工作,培訓保健員進行中暑的初級救護和發放防暑藥物等工作。對高溫作業工人,要進行定期健康檢查,凡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活動性肺結核、肺氣腫、肝、腎、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患者不能從事高溫作業。

(四)噪音預防應對措施

1、保持設備經常性完好,發揮設備本身消音降噪的功能,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噪音指標超過國家環保標準時,要立即進行檢修,直到符合標準纔可使用。

2、工作人員配備切實有效的勞動防護用品。

3、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噪音設備。

4、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5、加強設備維修,減少設備老化帶來的噪聲。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6

一. 指導思想

爲了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的要求,防止突發性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發生,並能在事故發生後有效控制和處理,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公司實際,本着“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

二 . 安全的目標分佈

根據本公司各車間崗位存在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因素種類、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部門爲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應急救援目標。

一車間、二車間、型材車間、衝制車間。

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級別:

一般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和重大事故

三. 事故危害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生產部。發生重大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時,若總指揮不在公司,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1.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

組織制定公司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組建事故應急救援隊伍,並組織演練;

檢查督促做好重大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預防措施和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資、器械、防護用品等各項準備工作。

指揮部:

發生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危害時,由指揮部分佈和解除安全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事故處理情況,並向友鄰單位通報危害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組織事故調查及善後處理,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2.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負責組織全公司的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副總指揮:協調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指揮部成員:

生產、質檢、設備、配電部門負責人:協助總指揮、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置工作。

車間負責人:負責現場醫療救護及受傷人員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財務、營銷部負責人:負責指揮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公司辦公室主任:負責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繫,必要時代表指揮部發布有關信息。

後勤部門負責人:負責車輛調配和搶救物資及防護用品的日常儲備和應急供應。

四. 應急救援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都有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應急救援隊伍是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是公司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發生時,對被救援對象實施全方位的救援。

1. 治安組:

由財務、營銷部人員組成。

負責人:財務部主管。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員工疏散。

2.消防組:由各車間班組長組成。

負責人:事故車間(部門)負責人。擔負滅火、疏散可燃物料。

3.搶修組:

由各車間機修人員組成。

負責人:機修車間主任。擔負搶修、現場清理工作。

4.醫療救護組:

由事故所在班組人員組成。擔負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工作。

五. 發生安全時的處置

公司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有:

1 一般事故:可因車間及崗位防護實施損壞、物料泄露、防護品不合格或損壞、人員未及時巡查及早發現,未及時採取措施予以處理,引發小範圍的職業病危害事故。

2 重大事故:雖能及時發現,但事故較難控制。事故發生後,有可能發展爲更大範圍或更嚴重的破壞及人員傷害事故。應立即採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

最早發現事故的部門及人員,應立即向生產部報警,並採取一切措施切斷安全危害事故源。

生產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快速查明發生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的地點、範圍,下達啓動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醫療救護組和專業隊伍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指揮部成員根據安全、職業病、環境事故性質和規模,向上級主管公安、勞動、保險、環保、衛生、安監等局報告安全危害事故情況。

指揮部成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並命令應急救援各組立即開展救援。如害事故擴大時,應請求支援。

當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兩個工作小組:

⑴在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生產、技術、車間、發生事故班組、工會參加的安全危害事故調查小組,調查安全危害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範措施。

⑵組成由維修組和發生安全危害事故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並立即組織搶修,儘早恢復生產。

六. 公司救援信號主要用電話報警聯絡。

公司報警電話:******** ***********

消防火警電話:119

醫療急救電話:120

七. 有關規定和要求

爲了能在事故發生後,做到反應迅速、處置得當,所有有關部門和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應急救援預案。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分工演練。保證救援物資及器材的完備和充足供應。

應急救援指揮部,在落實好日常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的同時要針對發現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對本預案加以不斷提高、改進。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7

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法》、 《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職業衛生各項工作;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積極控制職業危害因素,努力防範職業病事故發生;加強健康促進,提高全員職業衛生意識;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依法保護職工健康權益;提高職業衛生管理水平,促進職工健康。預防職業危害突發事件,一但發生職業危害事件,能夠正確指揮,科學處理,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第一節職業危害突發事故範圍

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是指: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有害氣體、傳染、中暑等以及其它因職業場所影響而造成的突發事故 。

第二節職業危害突發事件應急機構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 員:

及各井隊隊長、科室負責人、救護隊員等組成。

第三節指揮部職責分工

1、總指揮

⑴ 在各位成員的協助下對營救遇難人員、處理事故的作戰方案進行決策;

⑵ 向各成員及下屬單位下達命令;

⑶ 向上級彙報、請示;

⑷ 根據災情不斷研究制定各項措施;

⑸ 及時調動人員、物力、財力用於搶險救災工作。

(6)向當地政府部門快速報告

(7)聯繫當地醫院

(8)聯繫護送車輛

2、副總指揮

⑴ 根據實情提供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

⑵ 協助總指揮制定搶險救災計劃;

⑶ 監督各單位救災情況;

⑷ 收集分析技術資料和事故現場檢測資料。

(5)按照具體分工承擔相應的工作

(6)向總指揮提供決策方案

(7)保護現場

3、指揮部成員

⑴ 堅決迅速落實指揮部命令;

⑵ 督促營救隊伍,迅速進入災區救援;

⑶ 及時分析情況,制定應急措施;

⑷ 向救災小組佈置新任務和注意事項;

⑸ 提供可靠的圖紙資料和數據;

⑹ 沒有突發事故的單位,也儘快投入搶救工作;

⑺ 受災單位要積極配合礦總指揮協調關係,不要慌亂,要保持頭腦冷靜,儘快投入搶救工作。

4、輔助救護隊職責:

(1)熱愛礦山救護工作,全心全意爲礦山生產服務;

(2)加強體育鍛煉和業務技術學習,適應礦山救護工作素質需要;

(3)自覺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

(4)愛護救護儀器裝備,做好儀器裝備的維修保養,使其保持完好;

(5)按照規定參加戰備值班工作,堅守工作崗位,隨時做好出動準備;

(6)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四節煤礦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1、煤礦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立即通知當地政府或當地醫院。

2、以礦長爲首,成立煤礦救助指揮部,進行全面負責和分工協作。

3、根據發生的事故形勢、範圍、性質進行仔細研究,決定搶救方案。

4、對現場嚴格進行管理,嚴禁閒人靠近。

5、煤礦組織工人、家屬準備一切救災所需的物力、設備、材料。

6、調度室值班員仔細做好各項救災記錄。

7、當地救護人員到達後,在總指揮的安排下,配合救護隊共同搶救事故。

第五節指揮部設置地點

礦總指揮部設在礦辦公室,指揮部所有工作人員全部投入搶險救災有關工作中去,受總指揮領導不能慌亂。

第六節 職業危害事故防範措施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建立健全職業危害機構,

3、加大職業危害投資力度;

4、加強職業危害宣傳,提高職業危害意識,愛惜環境;

5、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6、對污染物進行觀測;

7、對飲用水進行化驗,符合國家標準後才準飲用;

8、對山坡經常檢查,防止山體滑坡;

第七節 應急物資準備:

應急物資的準備是應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爲此必須對應急資源實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發生災害進行救援時,能保證正常地投入使用。

1、礦救護隊必須加強培訓,隨時裝備好救災所必備的各種物資,並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證始終處於完好狀態。

2、醫務室按規定配齊救災所必須的氧氣袋、急救用具以及藥品等,保證隨時投入急救使用。

3、留礦值班車輛無故不得擅自外出,並隨時處於待命狀態,以保證應急救援的需要。

第八節應急救援技術支持系統

職業危害污染突發事故防治工作具有技術性強、難度大、情況複雜多變、處理困難等特點,爲保證搶險救災的有效、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特建立應急救援技術支持系統:

1、由下列人員組成:秦喜軍(礦長)、周金平(總工程師)

楊貴喜、王玉山、楊忠明。

2、礦依託外部的技術支持系統,由市、縣二級環境、安全、煤炭等部門的有關專家組成。

第九節 應急救援通訊系統:

以礦行政辦公室爲中心,建立完善的煤礦通訊系統,保證電話的暢通,並隨時保證與市、縣職業病防治部門聯繫暢通。

第十節應急救援體系運行機制:

1、資金保障: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既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關係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爲此,煤礦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資金礦負責保障。

2、輔助救護隊的管理:

(1)輔助救護隊隊員必須經過培訓和資質考覈,達到標準的,方可從事抗災應急救援工作,達不到考覈標準的'隊員,不能直接參與搶險救災;

(2)輔助救護隊必須接受礦救援指揮部的監督管理。

第十一節 救援程序的規定:

發生職業危害突發事故時、以礦自救爲主,礦輔助救護隊和醫療機構在進行自救的同時,報市、縣有關部門、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

響應程序:發生職業危害突發事故後,值班領導根據避災路線,緊急撤離災區人員。同時,及時通知災害涉及區域,並及時撤離;

現場→報告礦抗災指揮中心→指揮部成員礦行政辦公室集合→礦長組織制定救災措施(總工協助)→礦長髮布救災指令→各成員、單位根據礦長的命令各負其責開展工作→救護隊進行救援。

第十二節職業危害事故應急預案

1、發生職業危害事故後,首先報告礦救援指揮部;

2、礦救援指揮部接到報告後趕到現場,瞭解受災情況;

3、根據受災情況確定救助計劃;

4、礦有能力救護就及時搶救;

5、礦能力不足時,有礦長向當地政府快速報告,請求緊急救援;

6、礦上動用所有車輛,車輛不足時就採取租賃或者其它方法調度車輛,準備運輸人員;

7、礦上必須先保護現場,對受害家屬進行保護,穩定人員情緒;

8、礦輔助救護隊等人員必須進行救護;

9、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0、保持清晰思路,採取科學方法;

11、工作原則:

⑴分級領導,全員參與,依法規範。

⑵統一指揮,嚴格管理,反應迅速。

⑶防應結合,團結協作,確保救助。

⑷以人爲本,科學決策,萬無一失。

12、迅速查明並組織撤出災區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積極組織救護隊進行救援。同時,探明災害地點、範圍。

a)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止災害範圍擴大。

b)救援指揮部根據災害的性質、發生地點、涉及範圍、人員分佈制定切實可行的救援方案。

c)發生重大災害事故,煤礦必須立即向縣職業危害局和縣政府報告清楚事故的地點、性質以及目前的現實狀況。

d)接到通知後,抗救援指揮部成員和輔助救護隊整裝待發,在礦長下達救援命令後,根據規定的職責,實施救援工作。各部門組織好人員,在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救援工作。

e)準確覈對災區人員名單;礦醫務室要做好急救準備;值班車司機待命,做好運送傷員的準備工作。

第十三節現場恢復

1、恢復程序:救援工作結束→救護隊對災區的安全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認無誤→報告抗災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安排有關人員進行現場再檢查(救護隊配合)→總指揮根據有關規定和彙報的現場安全狀況,下達命令→恢復工作開始。

2、有關要求:

(1) 有關部門在現場取證工作未結束前,不得進行現場恢復工作。

(2)恢復工作開始前,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不得盲目進行現場恢復工作。

(3)在得到救援總指揮發布恢復工作的命令後,現場恢復工作必須按由外向裏的工作程序進行。同時,應按已制定的現場恢復安全技術措施進行作業。

(4)恢復工作開始後,救護隊必須在現場值班。同時,技術、管理人員認真做好作業環境安全看護工作,防止不安全隱患再發生。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8

一、目的

1、爲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作業環境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規範職業健康監護,預防職業 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2、 本制度規定了對生產作業環境中職業病危害因素預防治理的要求、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 作業人員的健康監護及職業病診斷治療的管理要點、方法和內容。

二、要求

1、 根據分級管理的原則,公司總經理對公司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各生產單位行政主要領導對本單位的勞動衛生和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各級領導在任職期間應採取有效措施,對產生作業環境中的有害因素進行治理,使其達到國家勞動衛生標準。

2、 技術部和各生產單位在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引進工程項目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規定;在推廣新技術、採用新工藝、購置新設備和使用新材料(簡稱“四新”)時,保證勞動衛生條件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三、職責

1、 安監部是職業病預防的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和計劃;負責委託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監測,按規定做出報告;參與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和引進工程項目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2、 人力資源部是負責組織安排接觸職業危害因素人員到職業病防治醫院進行就業定期體檢,負責建立全職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 各生產部門配合完成本部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工作;負責本部門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勞動衛生培訓,指導正確使用、維護勞動保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

四、職業病危害告知與教育

1、 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部門應當定期公佈公司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2、 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處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告知產生有害因素的種類、後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3、人力資源部在與員工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有害因素及其後果、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員工。

4、各職能部門及生產部門應對員工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培訓。

五、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治理

各部門職業病危害因素治理應本着投資小見效快的原則,儘可能採用成熟、先進的智力技術和方法;對於投資較大的治理項目,各部門主要領導應召集有關部門對項目的可行性認真分析研究,設計方案確定後,於每年11月底前列入下一年度的安措計劃,並上報安監部。

六、作業環境管理

1、 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監代表點由安監部配合政府職業病防治部門共同確定或定期修訂。安監部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監測定點清單》,各生產部門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監測代表點處明示該點的名稱、濃度標準、濃度實測值等內容。

2、 安監部統一編制“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監測計劃”,委託政府職業病防治部門進行作業環境監測,根據監測結果評價。安監部將評價與檢測結果建立《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監測臺帳》。

3、 各生產部門對監測超標的職業危害因素作業區應進行治理,對於因設備或工藝存在的困難或尚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時,應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

4、 作業環境中必須保證操作區域有充足的照明,車間設備佈局、物料堆放、車間通道以及生 產區域的地面狀況應滿足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的要求。

5、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安全區。

6、 各生產部門應加強對作業現場的`管理,積極推行“5S”(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現場改善活動。

七、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的管理

1、 各生產部門必須建立《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登記表》每年1月底前填報《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健康體檢計劃申報表》上報至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部審覈後下達年度體檢計劃,並依據年度體檢計劃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職業性健康體檢,並建立和妥善保管職業健康檔案。

2、 對在職業性健康體檢中發現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及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及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

3、 在職業病普查中發現的可疑病人,人力資源部門應及時通知各生產部門,並會同生產部門根據病人的職業危害接觸史、現場勞動衛生資料、病人的臨牀表現和化驗檢查結果等綜合分析後做初步診斷,再安排其到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診。

八、職業病的診斷和治療

1、 已被確診爲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者,在治療後被確認不能從事原工種的員工,由人力資源部在兩個月內將其進行安排工作,因工作需要暫不能調離者,必須在半年內將其調離。

2、 職業病人的門診治療,應由專職醫生開具處方,並經定點醫藥機構取藥、報銷。

3、 列入工傷統籌的職業病人,醫療費用按照工傷統籌有關程序辦理,未列入的,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政策執行,醫療費用在勞動保險費用中支付。

4、 職業病人患其他疾病的醫療費用,不享受職業病醫療費用待遇。

九、考覈

1、 對違反本制度有下列行爲之一者,安監部可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限期治理、經濟責任考覈等處罰。

①勞動保護設施停止使用或運轉狀況極差,致使有害物質濃度嚴重超過國家標準且逾 期不採取措施者;

② 任意拆除勞動保護設施致使有害因素危害嚴重者;

③ 不按計劃實施安措項目、挪用安措經費者;

④ 強令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者從事禁忌作業者;

2、對在有害環境治理和職業病防治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公司《安全獎懲條例》給予表彰和獎勵。

措施

1、職業病防止工作要堅持“預防爲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

2、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領導,成立職業健康衛生管理領導小組,提供職業病防止所需的經費和設備。

3、加強職業衛生知識的培訓,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是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法律 法規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的基礎,建立職工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檔案。

4、 從事或接觸有職業危害(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因素或對健康有特殊要求 作業時,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職業性健康檢查,經過檢查合格後方可安排從事上述有關作業,並應當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本人和建立健康檔案。

5、 有害作業場所應當與其他作業場所分開,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衛生防護設施。

6、 易發生急性職業性中毒事故的作業場所,應當配備緊急防範設備和醫療急救用品,並確定專職或者兼職急救人員。

7、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程項目,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

8、 有放射源或者生產放射線的作業場所,應當設置放射性警示標誌,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 施,加強防範管理。

9、 對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程項目或作業場所,應組織有關單位定期進行檢測、評 價。

10、 單位必須對從事或接觸有職業病危害和從事對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業人員定期進 行職業性健康檢查。

11、 不得安排患有禁忌病的人員從事所禁忌的作業,對已發現受到職業性損害的人員, 應及時安排治療或將其調離原工作崗位。

12、 對被確診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及時安排治療或者療傷,並定期複查。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9

一、長時間講話引發的疾病及預防措施

講話是教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因而聲音嘶啞是經常發生的事。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幹勁有餘,經驗不足,講話時聲音太高,使聲帶頻繁長時顫動,從而造成聲帶嘶啞和慢性咽喉炎。另外,經常吸入粉筆的粉塵也可能致病。

1、教師發音不可以過度,講話、授課的時間不可以過長,應當避免高聲講話。每堂課時間可以交叉進行提問、板書演練、聯繫討論,這樣做既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又有利於教師嗓音的保護。

2、在感冒、疲勞和女教師月經期間,應當少講話,更不要大聲吼叫,因爲在這種情況下,聲帶是很容易損傷的`。

3、要調節飲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菸、不喝酒,授課後要喝點茶水或者清涼飲料,經常用胖大海泡水喝。

二、長時間伏案引發的疾病及預防措施

根據調查顯示,教師每天備課批閱作業、查閱資料等伏案工作時間一般不會少於3~5小時,靜多於動,容易使人身體發胖、體質變弱、視力減退、神經衰弱並導致失眠。

1、經常進行肩頸背部肌肉鍛鍊,每天擡頭、曲頸左右轉動,並且做擴胸、仰伸、聳肩等動作。

2、夜間睡眠時應該降低枕頭高度,以一側肩寬爲宜。此外在平時伏案工作或學習時,每小時後至少休息10分鐘,還可到室外散步、遠眺等等

3、對已發病者,除對症施以藥物以外,還應以自我按摩爲主,即用手指按摩太陽穴,開始輕,然後逐漸加重直到局部感到酸脹爲止,隨後手指在耳上方到風池穴之間來回按摩捋拉2~3分鐘,再找到頸背痠痛點,按摩1~2分鐘以後,頭部前屈後仰、左右旋轉活動數次,按照以上步驟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一般半個月左右就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三、長時間站立引發的疾病及預防措施

中國小教師平均每週要講15節課,每節課40~45分鐘,在每天的教學過程中,平均要站立不少於兩個小時,而且不計在黑板前、課堂中的來回走動,以及課前、課後回答學生的提問時間等,這就導致其腿部肌肉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血液迴流受阻,容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特別是老年教師,下肢青筋暴起,血管彎曲好像蚯蚓一樣,甚至浮腫、乏力。長時間地站立也會引起內臟器官的下垂。除此之外,站立時,由於身體的重心上移,從心臟把血液輸送到身體各部分以及接受從靜脈迴流到心臟的血液所需的“功”較多,身體消耗的能量也就相對較大,而且教師在站立的同時還得不停地講課,既要用腦,同時也要用心、用力,可謂心力交瘁。

1、教師課前要適當做運動,堅持做早操、課間操。

2、在下班後要經常散步、打太極拳或做廣播操等;臥牀休息時要擡高下肢,促使血液迴流。

3、每晚睡覺前要用熱水洗腳,既能解除疲勞,又能舒張下肢血管,並且對防治咽喉炎、感冒、神經衰弱有一定的作用。睡時擡高下肢,能促進血液循環。

四、長時間用眼引發的疾病及預防措施

教師需要備課、批改作業、學習,導致用眼時間比較長,所以患眼疾的也比較多。1、教師必須要注意用眼衛生。通常眼睛疲勞時可以上下左右地轉眼球,還可以推開窗戶極目遠眺。

2、每隔兩小時左右轉動頭頸,這樣有利於改善腦部血液循環,預防頸椎病。每天做幾下吸氣提肛的動作。

3、多吃粗纖維食物,例如蔬菜、穀類食物,能防治痔瘡、便祕等肛腸疾病,並對心血管疾病起到預防作用。

4、不在光線太暗或太強的地方看書寫字;做到讀書寫字時姿勢正確——眼睛與書本基本保持一尺左右距離;不躺着看書;看書和看電視的時間不宜過久,通常不超過45分鐘,就應當閉目養神或到室外遠眺使瞳孔得到遠近調節。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10

一、接觸各種粉塵,引起的塵肺病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加強水泥等易揚塵的材料的存放處、使用處的揚塵防護,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在易揚塵部位設置警示標誌。

2、個人防護措施:落實相關崗位的持證上崗,給施工作業人員提供揚塵防護口罩,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項目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工人作業場所的揚塵防護措施的落實,檢查個人揚塵防護措施的落實,每月不少於一次,並指導施工作業人員減少揚塵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電焊工塵肺、眼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爲電焊工提供通風良好的操作空間。

2、個人防護措施: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佩戴有害氣體防護口罩、眼睛防護罩,杜絕違章作業,採取輪流作業,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項目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工人作業場所的通風情況,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8小時工作制,及時制止違章作業。

三、直接操作振動機械引起的手臂振動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作業區設置防職業病警示標誌。

2、個人防護措施:機械操作工要持證上崗,提供振動機械防護手套,採取延長換班休息時間,杜絕作業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警示標誌的懸掛,工人持證上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時間不超時等情況。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觸有機材料散發不良氣體引起的中毒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加強作業區的通風排氣措施。

2、個人防護措施:相關工種持證上崗,給作業人員提供防護口罩,採取輪流作業,杜絕作業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良好通風,工人持證上崗,佩戴口罩,工作時間不超時,並指導提高中毒事故中職工救人與自救的能力。

五、接觸噪聲引起的職業性耳聾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作業區設置防職業病警示標誌,對噪聲大的機械加強日常保養和維護,減少噪聲污染。

2、個人防護措施:爲施工操作人員提供勞動防護耳塞,採取輪流作業,杜絕施工操作人員的超時工作。

3、檢查措施: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作業場所的降噪聲措施,工人佩戴防護耳塞,工作時間不超時。

六、時間長強度高、精神長期過度緊張造成相應職業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減小工人勞動強度,爲職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娛樂場所,加強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

2、個人防護措施:不盲目搶工期,即使搶工期也必須安排充足的人員能夠按時換班作業,採取8小時作業換班制度,及時發放工人工資,穩定工人情緒。

3、檢查措施:工人勞動強度適宜,文明施工,工作時間不超時,工人工資發放情況。

七、高溫中暑的預防控制措施:

1、作業場所防護措施:在高溫期間,爲職工備足飲用水或綠豆水、防中暑藥品、器材。

2、個人防護措施:減少工人工作時間,尤其是延長中午休息時間。

3、檢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檢查工程安全的同時,檢查落實飲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備,工人勞逸適宜,並指導提高中暑情況發生時,職工救人與自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