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情介紹及預防措施

一、埃博拉的發病症狀

埃博拉病情介紹及預防措施

潛伏期3~18天,臨牀主要表現爲突起發病,有發熱,劇烈頭痛,肌肉關節痠痛,時而有腹痛,發病2~3天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黏液便或血便,腹瀉可持續數天,病程4~5天進入極期,發熱持續,出現意識變化,如譫妄,嗜睡,此期出血常見,可有嘔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婦出現流產和產後大出血,病程6~7天可在軀幹出現麻疹樣斑丘疹並擴散至全身各部,數天後脫屑,以肩部,手心,腳掌多見,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腎衰竭或嚴重的併發症死於病程第8~9天,非重症患者,發病後2周逐漸恢復,大多數患者出現非對稱性關節痛,可呈遊走性,以累及大關節爲主,部分患者出現肌痛,乏力,化膿性腮腺炎,聽力喪失或耳鳴,眼結膜炎,單眼失明,葡萄膜炎等遲發損害,另外,還可因病毒持續存在於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縮等,急性期併發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症狀與同爲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爲相似,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包括髮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疲倦、噁心、暈眩等。這些常發展成帶血腹瀉、嚴重嘔吐和多發性出血,初期傳染可能肇因於重複使用用過卻未消毒之針筒,後續傳染主要則是照顧病患時,在沒有適當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受到病毒侵襲或傳統埋葬前置作業的清洗過程。

二、埃博拉的發病過程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狀和感冒類似:發燒、食慾不振、頭疼和嗓子痛。此時病毒已開始摧毀人體免疫系統。這種病毒的潛伏期(從被感染到首次出現症狀)是2到21天。幾天後,病毒感染者會發展到第二階段。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導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肝、脾、大腦和其他內臟裏會出現血液凝塊。病毒穿透血管迫使血管裏的血液滲入到周圍組織。感染者會出現全身疼痛、慢性腹痛、嘔吐和腹瀉。

接下來,患者身上會出現皮疹。幾天後會達到轉折點——此刻一些幸運者會痊癒,而其他患者則會發展到致命階段——出血熱。機體免疫系統被全面破壞,人體微小血管破裂導致患者從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裏向外滲血。絕大多數患者最終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休克死亡。

儘管埃博拉病毒來勢洶洶,但仍有一些人能倖存下來。1994年,一名34歲的.瑞士女性在科特迪瓦對一隻死亡的黑猩猩做屍體解剖時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隨後她被送回國,但她恢復了健康,也未感染任何人。

某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紹,埃博拉病毒傳到中國的概率不是特別大,目前國家也採取了相關措施嚴防病毒攜帶者進入中國。作爲老百姓,我們能做的是,第一到非洲國家旅遊出差要小心,第二不要帶那邊的動物回來。盛吉芳說,如果被病毒感染,一定要儘早去醫院進行抗病毒治療。藥物上用干擾素或病毒唑,另外要對症治療:比如內環境平衡,止血,抗凝等。

三、埃博拉病的預防方法

病程早期像感冒,後期“七竅流血”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早期症狀和感冒類似:發燒、食慾不振、頭疼和嗓子痛。此時病毒已開始摧毀人體免疫系統。這種病毒的潛伏期(從被感染到首次出現症狀)是2到21天。幾天後,病毒感染者會發展到第二階段。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導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肝、脾、大腦和其他內臟裏會出現血液凝塊。病毒穿透血管迫使血管裏的血液滲入到周圍組織。感染者會出現全身疼痛、慢性腹痛、嘔吐和腹瀉。“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包括接觸到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如果到疫區需要避免接觸,包括一些靈長類動物等。”以下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1、避免直接接觸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體液。如果確實需要接觸者,請戴防護手套後再行接觸。

2、儘量減少參加大型集會,交際場合應儘量避免握手和擁抱,最好揮手招呼即可。如握手後應儘快用肥皂、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

3、如果您身邊有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請焚燒其用過的衣服或者牀單、被單等物。如果還想繼續使用,請經高溫、高壓消毒後再行使用。

4、如果你身邊有人有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症狀,請將其送到就近的醫療機構進行完全隔離觀察。

5、一旦身邊的人因埃博拉出血熱死亡,應儘快火化或者埋葬屍體,避免宴請或者舉行大型出殯儀式。

四、埃博拉病毒的易感人羣是什麼樣的人

埃博拉病毒繼續肆虐在西非大陸,很多人因爲它而喪命,這是一種嚴重危及人類生命的烈性傳染病,而目前尚沒有很好的治療措施,一旦感染這種疾病,也只能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來定生死了,或者換句話說,強大的人類在這個病毒面前是無能爲力,只能看着很多人離開這個世界。雖然,現在專家們正在夜以繼日的研究對抗這種病毒的方法,包括研製病毒的疫苗,但是目前依然沒有很大進展。空氣是流通的,就像人羣一樣,是無法阻止的,如果空氣傳播的說法成立,那麼每個人都要開始加強預防,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才能防患於未然,人不論種族、年齡及性別,普遍易感。

但不同種族人羣對不同病毒的易感性可能有所不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輔助受體CCR5Δ32、CCR5?m303、CCR2-641和基質細胞衍生因子等基因的多態性影響到不同種族的易感性。 埃博拉病毒感染與人們的行爲密切相關。在流行病學上,一般結合傳播途徑,針對感染埃博拉的機會大小,將容易感染行爲就稱爲高危行爲,將存在高危行爲的人羣稱爲高危人羣,比如既往有償獻血員: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間,在河北、河南、安徽等省的農村地區,一些採漿站,特別是個別非法採漿站,由於工作人員操作不規範,造成埃博拉病毒在該類人羣中的廣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