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爲了儘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那麼問題來了,應急預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分享。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3篇)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篇1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爲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保障從業人員生命安全及企業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製定本預案。

3、工作原則

及時報告、以人爲本、統一指揮、逐級負責、處置高效。

4、適用範圍

裝備公司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需要實施應急救援時,適用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和職責

公司成立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對應承擔相關職責,各單位應成立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指揮機構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管理部,具體負責有關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協調指揮工作。

2、相關部門要相應成立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管理小組,明確應急管理責任落實。

三、救援報告

1、發生有限空間作業責任事故時,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逐級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組長。

2、接到報告應當根據需要立即啓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並及時上報裝備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

3、遇有人員傷亡等事故時,現場作業人員應當根據需要採取防護措施,並立即通知當地急救、醫療衛生或者公安消防等部門申請救援。

4、救援報告的主要內容:

⑴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站名)、事故相關部門和人員。

⑵作業人數,傷亡人數、性別、年齡以及救助情況,是否涉及其他人員傷亡。

⑶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⑷需要應急救援的其他事項。

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等情況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補報。

四、現場處置

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必須嚴格執行《鄭州鐵路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辦法》以及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

1、各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配備相關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訊設備、救生梯、安全繩索等必要的應急裝備和器材。有限空間作業的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應當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並確保每位應急救援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2、有限空間作業中發生事故後,監護人員及現場其他作業人員應當立即報警,不得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盲目進入搶救,應急救援人員實施救援時,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搶救過程中應至少留守一人在有限空間外做監護和聯絡工作。

3、救援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基本的急救和心肺復甦術,每個救援機構至少確保有一名人員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復甦術技能,還要接受作爲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所要求的培訓。

4、救援人員應具有在規定時間內在有限空間危害已被識別的情況下對受害者實施救援的能力。進行有限空間救援時,應採取以下措施:

⑴告知每個救援人員所面臨的危害。

⑵爲救援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個人防護設施,並通過培訓使其能熟練使用。

⑶無論作業人員何時進入有限空間,有限空間外的救援均應使用吊救系統。吊救系統須符合將每個作業人員均應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繩索應從頭部往下系在後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證明從身體側面也能將工作人員移出有限空間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況下,可使用腕套,但須確認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選擇。

5、人員脫離危險區域後按以下程序執行:

⑴現場急救極爲重要,救護人員應立即使發生事故人員迅速脫離作業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有條件時立即給予吸氧。現場急救人員應有自救互救知識,以防急救者進入現場後自身中毒。

⑵當事故人員撤離至安全地帶時,已休克、心臟或呼吸已停止時,救護組應立即採取人工胸外按壓心肺復甦法(心臟擠壓使心肺復甦)等方法進行搶救,在送往醫院救治過程中,人工胸外按壓心肺復甦法不得停止,若事故人員能自行進行呼吸,應立刻進行吸氧,並應保持事故人員處於放鬆狀態、保持事故人員的體溫。

⑶現場急救。當事故人員脫離危險區域後,應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對症救護。如情況嚴重,應迅速向“120”急救中心及“119”或送就近醫院搶救。

⑷注意事項:急救要儘快進行,不能等候醫生到來,在送往醫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急救方式:人工呼吸法;胸部擠壓法。如果事故人員呼吸停止,而且心臟跳動也停止,則須同時實施上述兩種急救方法。

6、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各工作組和成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並及時移交事故調查組。因應急救援需要改變事故現場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應當做出標記、繪製現場示意圖、製作現場視聽資料,並做出書面記錄。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不得僞造、隱匿或者毀滅相關證據。

7、事故救援完畢後,現場指揮部應組織救援人員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清理,進一步確認無傷亡人員遺留,拆除、回收、移送救援設備設施,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調查。及時組織開展善後處置工作,儘快消除事故影響,恢復正常秩序。

五、培訓演練

1、相關部門定期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掌握必要的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

2、定期組織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應急演練,並對演習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篇2

一、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特徵

有限空間作業通常是指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地窖、化糞池、發酵池及槽罐、管道、反應塔等內部作業,在這些環境中,作業場地狹小、通風不暢、照明不良、人員進出困難且與外界聯繫不便,因此存在一定危險性。由於有限空間體積較小,處半封閉狀態,因此密度大於空氣的一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氣體極易集聚,難以散發,若不採取通風措施,必然造成作業人員出現急性中毒事故。

溝泥處理中心有限空間包括轉固格柵、進泥池、提升泵池、循環水池及外部配套檢查井。

二、應急組織機構

應急救援組長:

應急救援副組長:

應急聯絡:

現場維護:

現場監護:

應急救援:

應急搶救:

職責:

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中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及時將現場情況向領導報告,根據安排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

三、應急救援器材

名稱特殊需求單位數量

正壓式呼吸器?套2

氣體檢測儀四合一臺1

對講機防爆臺3

通風機防爆臺1

手電防爆個2

安全繩捆2

安全帶全身件2

安全梯個1

四、應急處置程序

(一)應急響應

現場應急救援組長和應急救援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範圍和擴展的潛在可能性。

(二)現場聯絡

報告120急救中心、報警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後,聯絡組立即報急救中心,同時到路口等待急救中心醫護人員。

急救中心爲全國統一號碼“120”,撥通電話後應向醫護人員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

(1)報急救中心人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聯繫電話;

(2)發生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

(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醫護車如何方便地進入現場等;

(4)耐心回答“120”醫護人員的詢問;

(5)隨時與急救中心保持聯繫以及彙報情況

彙報方式:發現人員中毒事件後,及時電話通知車間領導,撥通電話後應簡明講清楚以下幾個內容:

(1)彙報人姓名

(2)發生有限空間中毒事件的準確地理位置

(3)能夠了解的人員中毒信息。

(4)是否報急救中心情況及目前人員情況;

(三)現場維護

現場維護人員根據現場周邊環境,利用錐形交通桶封閉現場。封閉現場時擺放錐形交通桶、拉好警戒帶、擺放有限空間作業危險告知牌。

(四)應急救援組組長:

現場安全交底及作業人員分工、針對救援環境所涉及相關有限空間危險源進行詳細闡述,並安排各項工作。

(五)現場監護

1、現場監護人員應檢查全身安全帶揹帶、卡扣、卡扣連接點狀況,並且彙報安全帶揹帶是否完好情況,同時檢查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完好情況、檢查呼吸器背託、揹帶、卡扣、面罩、氣瓶外觀、氣瓶氣壓值狀況,並彙報設備完好情況。

2、配合救援人員將昏迷人員送至地面,搬至安全區域空氣流通的地點(注意保護昏迷人員頭部)

(六)應急救援

1、救援人員自行穿戴皮衩,由現場監護人員輔助穿戴全身安全帶、佩戴安全帽、呼吸器,栓備用安全繩,自行檢查對講機和手電外觀、電量、通話效果後,做好救援準備。

2、現場監護人員到空氣流通性較好的地方開啓氣體檢測儀準備測氣(注:每隔3~5分鐘進行彙報和記錄一次),

2、救援人員佩戴好正壓式呼吸器,攜帶救援面罩進入有限空間內,爲昏迷人員佩戴好救援面罩後,向監護人員索要全身安全帶,監護人員接到消息後,將全身安全帶通過合理方式傳遞給救援人員,救援人員迅速給昏迷人員穿戴好後,及時彙報現場實際情況。

(七)應急搶救

搶救人員立刻到昏迷人員處準備救援(心肺復甦術)。

在醫護人員未趕到現場時,由搶救人員進行心肺復甦、人工呼吸,步驟如下:

1、確保搶救環境安全。

2、判斷傷者意識,輕拍並呼喚。

3、如無意識反應,立即呼救。

4、在堅硬平(地)面上擺好仰臥體位,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並清理口腔異物。

5、判斷有無呼吸,用一看二聽三感覺的方法,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

6、如沒有呼吸,先進行人工呼吸,向氣道內吹氣2次。

7、判斷有無心跳(觸摸大動脈),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後5秒注意觀察循環徵象。

8、判斷心跳停止,立即胸外心臟按壓。胸外按壓位置應位於胸骨最下端上方3—4釐米,胸骨的正中區,其次,按壓人員應保持上身前傾,以髖關節爲支點,雙臂伸直,垂直向下將胸骨下壓約4—5釐米,然後放鬆,按壓頻率爲每分鐘100次。

9、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交替進行。按壓10、11、12…。20、21…。31、32…39,吹氣1、2…連續操作4個循環後,檢查一次呼吸和心跳,時間10秒:1001、1002、1003、1004…1010,前5秒檢查呼吸,後5秒檢查脈搏和觀察循環徵象。

10、搶救工作一旦開始,中途不能停止,直到傷者甦醒或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後才能停止。

四組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完成後,救援人員再次檢查昏迷者狀態,查看昏迷者胸部起伏、聽呼吸聲、摸頸動脈等情況(如果四組心肺復甦無效、應循環上述心肺復甦步驟)。

五、應急處置注意事項:

(一)強制通風

1、通風機擺放位置應設置在上風口

2、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

(二)自身防護

救援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繫好安全帶,其他配合穿戴人員應仔細檢查設備情況,以防止不必要的'原因受到傷害。

(三)應急照明

在有限空間內救援照明燈應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燈,照明電源的導線要使用絕緣性能好的軟導線。

(四)脫離危險區域

發現有限空間有受傷人員,用安全帶繫好被搶救者兩腿根部及上體穩步提升,使患者脫離危險區域,避免影響其呼吸或觸及受傷部位。

(五)保持通訊

救援過程中,有限空間內救援人員與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並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救援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

(六)緊急救護

1、救出傷員對傷員進行現場緊急救護,並及時將傷員轉送醫院。

2、迅速撤離現場,將窒息者移到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

3、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甦)救護。

4、呼叫“120”急救服務,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堅持做心肺復甦。

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 篇3

一、前言

爲了規範我單位的管理,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效的方法控制和減少人員財產損害,增強應急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制定本預案。

一、通訊聯絡電話:

醫療急救120 、警察110、火警119

組長負責事故現場的搶救,掌握現場事故情況和人員安全情況,確定現場的救援決策;各組員協助組長的工作,組織搶救隊員實施搶救工作。

二、應急物資與設備職責:

在第一時間組織人員疏散,營救中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等工作;聯繫醫療部門,及時將傷員送至就近醫院;及時將現場情況向日常辦公室報告,做好傷情記錄。

應急救援器材

呼吸防護用品(全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長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應急通訊(報警)器材,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大功率強制通風設備,應急照明設備,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

二、有限空間的安全生產

如發生事故後,必須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啓動各有關應急組織,根據對危險目標潛在危險的評估,按各有關處理方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有效的搶救搶險是控制事故,既不要驚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儘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爲關鍵。搶險人員應服從統一指揮,並根據事先擬定的搶險方案,在做好個人防範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排險、搶險、消滅事故。

加強對各救援小組人員的培訓、演練工作,使每個人懂得搶險工作的重要性,並使每個人都掌握應急救援、心肺復甦術、人工呼吸等基本搶救技能,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應做好自救互糾工作,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並定期對有限空間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救助與自救的學習,防止突發事故時因爲盲目的救助造成二次事故的發生。

建立、健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的審批制度,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作業者、監護者職責。以確保事故發生時能夠責任到人。

作業負責人職責。應瞭解整個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防護設施、作業人員符合要求後,授權批准作業;及時掌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條件變化,當有限空間作業條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時,終止作業。

作業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用品;

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

監護者職責。應接受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培訓;全過程掌握作業者作業期間情況,保證在有限空間外持續監護,能夠與作業者進行有效的操作作業、報警、撤離等信息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並在有限空間外實施緊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

三、有限空間事故的分類與救助

有限空間發生事故時,監護者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配備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嚴禁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

有限空間的事故分類

事故救援的流程

1、窒息事故的搶救

窒息事故者的搶救主要是確保其呼吸的通暢。調整事故者的姿勢,將患者的頭部儘量往後擡,使得他頸部緊緊繃直,這樣做時,一手放在患者脖子後面用力擡,一手放在患者額頭往後推,這個動作通常會使患者的嘴自然張開,如果擡起頭部使得呼吸道通暢了,患者開始呼吸,就保證事故者的姿勢使其慢慢恢復常態。否則繼續進行強迫空氣進入肺中的步驟,俗說就是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通過他的嘴迅速強制吹兩三口氣入他的肺中,觀察患者胸部的動作,看空氣是不是進入了他的肺。如果胸部隨着強迫吹氣而一上一下,表明呼吸道已經通暢了。如果還沒有起作用,即可通知120急救中心,並繼續進行強迫空氣進入肺中的步驟。

2、中毒事故的搶救

2.1硫化氫中毒事故

對人的危害主要是經呼吸道吸收。可出現流淚、眼痛、眼內異物感、畏光、視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熱感、咽乾、咳嗽、胸悶、頭痛、頭暈、乏力、噁心、意識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臟損害。重症者可出現腦水腫或肺水腫。極高濃度(1000mg/m3以上)時可在數秒鐘內突然昏迷、呼吸驟停,很快出現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樞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閃電式中毒死亡。

由於硫化氫事故的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建議作業人員或急救人員在不明硫化氫濃度時,應佩戴氧氣或空氣呼吸器等隔離式防毒面具。這是最有效的防止硫化氫中毒的方法。進入硫化氫的密閉容器及空間應先通風或用空氣置換,並應先測定氧含量,然後測定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等。凡有產生硫化氫的設備和系統裝置,必須設置風向標,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作業人員及周圍羣衆應向上風口疏散。有硫化氫及其裝置的場所,應配備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儀。當硫化氫含量超過20mg/m3的安全臨界濃度時,應佩戴空氣呼吸器,不允許單獨行動,並要有人現場監護。

此中毒事故者在發現時就要在第一時間通知120急救中心。平時做好勞動者的安全衛生培訓工作,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2.2 CO中毒事故。

一氧化碳是有害氣體,對人體有強烈的毒害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時,使紅血球的血紅蛋白不能與氧結合,妨礙了機體各組織的輸氧功能,造成缺氧症。當一氧化碳質量濃度爲12.5mg/m時,無自覺症狀,50.0mg/m時會出現頭痛、疲倦、噁心、頭暈等感覺,700mg/m時發生心悸亢進,並伴隨有虛脫危險,1250mg/m時出現昏睡,痙攣而死亡。有時根據碳氧血紅蛋白(COHb)來評價室內一氧化碳低暴露水平對人體的影響,3~11歲兒童COHb平均飽和度爲1.01%;12~74歲不吸菸人羣爲1.25%。但成年不吸菸人羣中4%的人COHb超過2%~5%。室內污染所致COHb飽和度只有超過2%,纔會影響心肺病人的活動能力,加重心血管的缺血癥狀。

對於CO的中毒事故者,應迅速將其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處,鬆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在等待運送車輛的過程中,對於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爲促其清醒可用針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無呼吸則需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但對昏迷較深的患者,這種人工呼吸的效果遠不如醫院高壓倉的治療。同時呼叫救護車,隨時準備送往有高壓氧倉的醫院搶救。因此對昏迷較深的患者不應立足於就地搶救,而應儘快送往醫院。但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絕不可停止,以保證大腦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腦神經不可逆性壞死。

3、爆炸性事故搶救

此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如遇到爆炸時,應面背爆炸地點迅速臥倒,如眼前有水,應俯臥或側臥於水中,並用溼毛巾捂住鼻口。距離爆炸中心較近的作業人員,在採取上述自救措施後,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當爆炸發生後,應立即切斷通往事故地點的一切電源,馬上恢復通風,設法撲滅各種明火和殘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員在事故發生後,應統一、鎮定地撤離危險區。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應及時將其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安全地區。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處進行人工心肺復甦,不要延誤搶救時機。對有明顯燒傷的即可送往救助醫院,以免延誤救治的最佳時機。

四、結語

對於事故的發生要冷靜的處理對待,嚴格按預案的分工與救助的方法進行第一時間的救助。對於有限空間作業要嚴格落實有限空間危險作業審批制度,明確作業負責人,作業人,監護人的職責,不得疏忽,麻痹大意,對此造成事故的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的立定,主要是明確救援人員及職責,落實救援設備器材,掌握事故處置程序,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本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練,並不斷進行修改完善。

本應急預案自編訂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