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應急預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保不齊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爲了儘可能減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響,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院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應急預案(15篇)

醫院應急預案1

應急預案有助於識別風險隱患、瞭解突發事件的發生機理、明確應急救援的範圍和體系,使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各個環節有章可循,爲大家分享了醫院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歡迎借鑑!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爲了有效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應對反應和救援水平,將突發性環境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使用在本院區域範圍內人爲或不可抗力的廢水、廢氣、固廢(包括危險廢物)破壞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等。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一)指揮機構:

醫院成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由院長、主管業務、環保的副院長及院辦、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管理科、保衛科、總務科、器材科、信息科等科室組成,下設應急辦公室(設置在院辦)總體負責應急工作,並由總務科、器材科協助。

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張帆院長

副組長:劉志傑副院長

應急辦公室主任:李歆

成員:李維香、劉斌、湯洪順、徐新臨、李宗波、劉慶緒、張國楨、孫力、單軍、閆麗霞、楊洪、馬起豔

(二)機構職責:

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由應急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彙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示,組織救援工作。

2、應急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負責相關信息的報送。

3、保衛科:協助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管理科:負責現場醫療事故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工作。

5、器材科、總務科: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6、信息科:負責網絡信息的暢通及大屏幕的宣傳工作。

7、其他人員:負責維持事故現場穩定,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三、預案體系及響應報告

(一)信息的監測與報告:

1、信息的監測:指揮領導小組的成員根據各自職能,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的原則,負責醫院區域環境事件的日常監管和信息收集工作。

2、信息的報告:各相關部門指定專人負責。遇有突發性環境事件隱患及特殊情況立即上報,應急辦公室在收到各相關部門上報的信息後立即彙總,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二)預警預防行動:

1、各部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或經羣衆舉報、新聞媒體報道等其他途徑得到的重大環境事件隱患,必須立即上報應急辦公室及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2、對重大環境事件隱患,無論屬於哪個部門主管,發現後應立即嚮應急辦公室報告並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3、各部門應在上報信息的同時,指派有關人員對突發環境事件隱患的源頭進行控制,以防止環境污染進一步擴大。

(三)預警支持系統: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根據其職責範圍,建立信息員制度,負責日常環境污染信息的收集、整理、歸類建檔工作,保障信息的傳遞高效快捷。

(四)預警發佈: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醫院區域內環境的預警,由應急辦公室發佈。

(五)、響應程序:

1、突發環境事件報告

(1)任何部門和個人有義務報告環境事件,有權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環境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部門及個人。

(2)對羣衆舉報的突發性環境事件,無論屬於哪個部門主管的,由接報部門立即嚮應急辦公室報告。

(3)發生環境事件,應當自事件發生後1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嚮應急辦公室報告。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污染事態進行控制,報告中應明確表述出事發生的地點、時間、類型及初步預測的污染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處理進程等,做初次報告、進展報告和總結報告。

2、響應程序

應急辦公室接到有關事件的報告後,應立即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彙報,由領導小組宣佈啓動本預案,召集小組各部門成員趕赴現場,迅速瞭解、掌握事件發生的具體地點、時間、原因、人員傷亡情況,涉及或影響的範圍,已採取的措施和事件發展的趨勢等,迅速制定事件處理方案並組織指揮實施,隨時報告事件處理的最新進展情況。

(六)信息發佈與通報

1、信息發佈:

應急辦公室及時、準確、全面發佈環境事件的有關信息。要正確引導輿論、注重社會效果,防止產生負面影響。

2、事件通報:

應急辦公室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及時通報環境事件的情況,做好防範污染事件危害、蔓延的預防工作。

(七)指揮與協商:

事件發生後,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開始運轉,組織指揮和協調相關部門應急處理人員,設備及物資及時到達現場對事件進行處理。

(八)應急處理: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應立即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要根據危害程度範圍、地形、氣象等情況,組織個人防護,進入現場實施應急。要儘快弄清事件種類、性質、污染物數量及造成的污染範圍等第一手資料,將綜合情況彙總後及時嚮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提出科學的污染處置方案,經批准後迅速根據任務分工,按照應急處置程序和規範組織實施,及時將處理過程情況和數據報區應急救援辦公室。

1、 封鎖事件現場。嚴禁一切無關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件危險區域,開闢應急處理專業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件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2、控制污染源。根據發生事件的技術特點和事件類別,採取特定的污染防治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件的擴大,消除污染危害並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3、搶救受傷人員。迅速、有序地開展受傷人員的現場搶救或安全轉移,盡最大可能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件所造成的財產損失。

4、根據事件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配合環保部門迅速展開必要的環境監測等技術檢驗、監測工作,必要時果斷迅速地劃定污染危害的範圍或區域,組織相關人員和物資安全撤離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

5、清理事件現場,消除危害後果。針對事件對人體、空氣、水體、土壤、動植物所造成的污染和可能的危害,迅速採取技術措施進行事件後處理,防止污染危害的蔓延。

6、對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員做好安撫等善後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

(九)信息發佈

應急指揮部根據事件的具體情況、影響、危害程度等制定信息發佈的原則、內容以及審查程序,由信息宣傳組發佈。

(十)應急結束

應急領導指揮小組根據事件處理和控制情況,宣佈結束應急狀態。

(十一)善後處置

環境事件發生後,要做好受影響區域羣衆的思想工作,安定情緒,組織有關部門儘快開展善後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宣傳報道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事件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認真收集、清理。

(十二)環境事件災害調查評估

應急就援辦公室負責組建環境事件災害調查隊伍。調查人員由相關技術及管理人員組成。

災害發生後,調查隊伍要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受災程度、災害過程有關環境保護資料等;聽取有關部門對預防和減輕環境事件所造成災害的意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並寫出清查報告。

(十三)獎勵與責任

1、對環境事件災害應急行動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室 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2、對未按應急預案開展工作,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3、環境事件發生後,應積極主動地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救災工作。

四、應急培訓及應急演練

(一)應急培訓計劃:

1、培訓目標:通過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培養一支訓練有素、作風優良的應急救援隊伍,使應急救援工作令病人滿意,令社會滿意。

2、培訓方法:通過院內專題培訓,場景模擬,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3、培訓內容: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科對在崗、在職的醫護人員進行急救技能和護理急救技術的培訓以及六部洗手法、職業暴露等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保衛科對全院在崗人員進行消費安全知識及技能的培訓。

(二)考覈計劃:

1、醫政科對全體醫生進行考覈;

2、護理部對全體護理人員考覈;

3、保衛科對全員消防知識的考覈;

4、感染管理科負責對全員傳染病知識的考覈。

五、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着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或者應急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應及時修改預案。

醫院應急預案2

爲科學規範、高效有序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羣衆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和《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1、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衆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嚴重水災、火災、特大車禍、爆炸事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的事件。

2、本預案是根據國家、省、市《非典疫情突發應急處置預案》等規章制度制定的。在執行中必須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指揮。

3、結合整合衛生資源的要求,無條件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的調動和安排。

4、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的方針。

5、醫院設立應對突發事件專項資金,所有專項資金列入本年度財務預算。用於組織開展防治突發事件相關科學研究,主要包括急救設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訓、突發事件流行病學調查、衛生防護等有關物資、設備設施的儲備與完善等。

6、依據國家政策,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護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和保健津貼;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做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卹。

二、預防與應急準備

1、爲加強對突發事件的組織與領導,醫院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各類急救小組。院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對全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有關部門

和小組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1)領導小組全權負責疫情突發後所有應急處理工作。

(2)爲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下設臨時指揮部和工作組,各個工作組根據職能確定人數,並結合實際進行增減。

①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臨時指揮部負責領導全院現場搶險救災工作;負責督促、檢查急診和搶險救災的各項工作的落實。

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醫療急救隊。

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護理急救隊。

④食物中毒醫療急救隊。

⑤化學物中毒醫療急救隊。

⑥傳染病暴發流行醫療急救隊。

⑦重大創傷事故醫療急救隊。

⑧物品供應小組負責應對突發事件所需設備、防護物品和藥品、衛生材料的供應。

⑨院內感染監控小組負責全院範圍內的消毒噴殺、感染監控工作。

⑩專業流調組負責流行病學調查,並積極配合市防疫站等部門做好全市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⑾醫護人員防護小組負責全院職工的防護工作,做好對職工和社會羣衆的健康教育工作。

⑿後勤服務小組負責突發事件中醫護人員的生活、飲食等後勤服務。

2、建立突發事件預防控制體系。

(1)制定《突發事件監測與預警制度》,對早期發現的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依據《異常信息報告制度》和程序及時報告。

(2)建立突發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3)抓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業隊伍的建設和培訓。

(4)制定並實施對全院職工和社會羣衆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知識教育計劃,增強全社會對突發事件的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

(5)重點加強急救醫療服務網絡的建設,配備相應的醫療救治藥物、技術、設備和人員,提高院前急救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

三、應急處理

1、突發事件發生後,院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迅速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明確是否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意見。

2、應急預案啓動後,各小組應當根據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服從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定崗位,履行職責。

3、急診科及門診各科室應當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對在突發事件中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患者必須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患者,應當按照規定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並結合疫情,採取相應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4、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突發事件應急臨牀指揮部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必要時,配合市區行政部門進行人員疏散或者隔離,並可以依法對傳染病疫區實行封鎖。

5、感染科、保健科等部門應當對突發事件現場等採取控制措施,宣傳突發事件防治知識,及時對易受感染的人羣和其他易受損害的人羣採取應急接種、預防性投藥、羣體防護等措施。

6、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護人員,應當按照突發事件的要求,採取防護措施,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7、醫務人員應當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開展突發事件的調查、採樣、技術分析和檢驗。

8、對新發現的突發傳染病、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立即上報衛生主管部門,並採取控制措施。

9、對收治的傳染病患者、疑似傳染病患者,依法報告屬地主管部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四、突發事件信息報告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在2h內,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5)發生重大火災、水災、特大爆炸、車禍及其他重大傷害事件。

2、疫情突發時,實行零報告制度,嚴格報告程序。接診醫師應立即彙報醫務處和預防保健科,主管部門彙報分管院長和院長,由預防保健科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不得緩報和瞞報。

3、突發事件報告電話。

五、法律責任

1、未依照本預案履行報告職責,對突發事件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的,對當事人及其所在科室、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衆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依據突發事件要求,未完成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要的設施、設備、藥品等物資供應和儲備的,對科室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衆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在突發事件調查、控制、醫療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衆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依法給予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當場訓戒,口頭警告、行政處分、就地免職,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對疫情畏縮不前或臨陣脫逃的;

(2)不聽指揮、貽誤救治時間的;

(3)擅離職守或工作消極的;

(4)違反規程,草率馬虎,操作不當致使防控救治不力導致疫情蔓延、擴散的;

(5)拒絕接診患者的;

(6)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調度的;

(7)泄露祕密或違反國家相關規定的。

六、附則

1、醫院各科室依據本預案制定相應的科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本預案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醫院應急預案3

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能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準確、及時、有效的進行撲救,使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預防爲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醫院消防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滅火應急方案,請各科嚴格執行。

一、重點部位的滅火應急措施

1、病房發生火災事故時,首先應當穩定工作人員的情緒,以免發生混亂而造成更大的損失。做到“先救人,後救物”、“先患者、後員工”的原則。人員撤離現場和疏散物資依次進行,切莫爭先恐後,相互擁擠,更不能中途阻塞通道,發生自殘,造成不應有的'悲劇。發生火災時病房負責人和義務消防隊員應當迅速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撲救,並安排人員報警。當起火人員受困時,切不可跳樓逃生,可將被套、牀單、窗簾或其他可利用的繩索繫牢後,抓住繩索下滑到安全地點。

病房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按以下預案步驟執行:

① 首先了解火災發生方位、地點、原因、燃燒物等情況。

② 科室工作人員迅速分工,一人通知住院患者做好疏散準備,一人火速報警119,一人通知院部,急呼全院員工緊急協助。

③ 最快的速度切斷本樓層電源(樓層電源開關在中間樓梯口)

④ 穩定患者和員工的情緒,有秩序、有組織的把患者,特別是產婦、嬰兒快速疏散到安全場所。

⑤ 在有效的時間內,搶出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氧氣瓶、酒精等。

⑥ 在119消防隊未到之前,義務消防隊員和員工在分管院長或科室負責人的指揮下,充分利用院內現有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⑦ 在最短的時間內由分管院長向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火災情況,並組織有關人員調查火災原因及後事工作。

2、對配電房發生火災事故,電工應當立即切斷電源,用1211滅火器或乾粉滅火器撲救。

3、對倉庫發生的火災事故,倉管員和義務消防隊員應當迅速切斷電源。火勢向上層蔓延時,控制上層、下層設防;火勢向水平蔓延時,先控制左右,後上、下設防。上下控制,上層爲主。注意疏散物資,並負責向消防部門介紹物資存放的數量,有無危險、易燃物品以及被困人員等情況。

二、對一般防火部門的滅火應急措施

對一般防火部門發生火警時,離火災事故最近的部門、人員應當迅速進行撲救,部門負責人和義務消防隊員趕到現場,組織人員撲救,並迅速報警。同時組織好人員整理好重要、貴重、危險物品,做好疏散準備工作。

三、醫院領導對滅火工作的應急措施

醫院分管消防安全的副院長應當迅速趕到火災事故現場,召集有關領導成立滅火領導小組,瞭解情況並進行相應的分工。對火災事故採取邊解救被困人員邊組織人員控制火情,轉移和疏通物資。向消防部門介紹發生火災的部門或病房的房屋結構、分佈情況、水源、物資的危險性和被困人員的情況。

四、如何撥打“119”火警電話

一旦發生火災,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不要慌張,要報清火災發生地街道(青春路288號)、單位名稱、報警人姓名及聯繫電話以及是否有人被困和被困人員數,要說清科室內有無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氣瓶、酒精等)。報完後請不要急着掛電話,等接警員說好再掛,如他還有什麼問題或有沒聽清楚的地方,請詳細告知。

五、做好預防防患於未然

各科要切實做好用電安全的防患工作,各科室(崗位)要指定人員平時做好用電及醫療儀器性能安全檢查及記錄(每週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向科主任或分管院長彙報,無問題及時記錄在案。醫院每月對記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檢查結果與個人制度考覈和科室年終考覈掛鉤。

總之全院職工要熟悉和掌握以上內容和措施,發生事故後積極搶險救災,爲降低損失而贏得時間,並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

醫院應急預案4

1、總則

爲有效處理放射性事故,強化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責任,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將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護患者、工作人員、放射設備安全和減少財物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9號)和《放射事故管理規定》(20xx年衛生部令第16號)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2、成立放射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放射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其職責是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應急救援小組由醫院放射防護委員會領導。

組長:楊潔員(院長)

副組長:邱國慶(副院長)鄭常青(副院長)龍劍(副院長)

成員:華明娥(醫務科長)楊帆(放射科主任)

羅紅(預防保健科長)朱伯鵬(設備科科長)

馮愛高(總務科長)鄒勇祺(保衛科長)

曾富榮(急診科主任)丁愛民(放射科副主任)

吳春華(內三科副主任)査國華(內三科副主任)

餘耀鳴(內五科主任)邱錫榮(檢驗科主任)

祕書:丁愛民(放射科副主任)

應急救援辦公室:醫務科

電話:0794-xxx應急救援小組的職責:

(一)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啓動本預案:

1.放射源泄漏污染

2.放射源丟失

3.人員受超劑量照射

(二)事故發生後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三)負責向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四)負責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具體方案的研究確定和組織實施工作。

1.發生丟失放射性物質事故時,密切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迅速查找、偵查,儘快追回丟失的放射性物質。

2.發生工作場所、地面、設備放射性污染事故時,應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確定污染的範圍、水平,儘快採取相應的去污措

醫院應急預案5

一、總則

爲有效處理放射性事故,強化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責任,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將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護患者、工作人員、放射設備安全和減少財物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9號)和《放射事故管理規定》(20xx年衛生部令第16號)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二、成立放射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放射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其職責之一是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應急救援小組由醫院放射防護委員會領導。

組長:(副院長)

副組長:(副院長)(副院長)

委員:

祕書:xxxxxxx(放射科醫師)

應急救援辦公室:放射科

電話:0451-XXXXXXX11

應急救援小組的職責

(一)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啓動本預案:

1、放射源泄漏污染

2、放射源丟失

3、人員受超劑量照射

(二)事故發生後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

(三)負責向衛生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四)負責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具體方案的研究確定和組織實施工作。

1、負責迅速安置受照人員就醫,組織控制區內人員的撤離工作,並及時控制事故影響,防止事故的擴大蔓延,防止演變成公共衛生事件。

2、發生丟失放射性物質事故時,密切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迅速查找、偵察,儘快追回丟失的放射性物質。

3、發生工作場所、地面、設備放射性污染事故時,應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確定污染的範圍、水平,儘快採取相應的去污措施。

4、放射事故中人員受照時,要通過個人劑量計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員的受照劑量。

三、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的責任劃分

(一)工會組織的負責人應全力協助安全第一責任人。在抓好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同時,協助做好受傷害人員的家屬的安撫工作。

(二)放射工作部門要認真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協助上級主管部門調查事故、蒐集證據,整理資料並做好記錄。

(三)醫院放射防護委員會主任負責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的組織及指揮工作。

(四)醫院放射防護委員會主任負責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中人員、物資的調動調配工作,向院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快速上報,最遲不得超過兩小時。《放射事故報告卡》在二十四小時內報告。造成環境放射性污染的,同時報告當地環境保護部門。

(五)加強對發生事故現場的治安保衛工作,放射工作部門安全責任人要密切配合、協助黨政領導及上級主管部門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衛工作,防止現場物資及財產被盜或丟失。

(六)參加事故應急救援人員要自覺遵守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爲完成救援任務盡職盡責,通過積極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爲儘快恢復工作創造條件。

四、放射性事故分類與分級

根據衛生部、公安部、衛監發(95)第48號《放射事故管理規定》

(一)凡屬於多種類別的放射事故,按其中最高一級的事故定級。

(二)放射事故按類別分:一類:人員受超劑量照射事故;二類:放射性物質污染事故;三類:丟失放射性物質事故。

(三)放射事故按其性質分爲:責任事故、技術事故、其它事故。

(四)放射事故按其後果的.嚴重程度分爲:放射事件(又稱零級事故)、一級事故、二級事故三級事故。

五、放射性事故應急救援應遵循的原則

(一)迅速報告原則;

(二)主動搶救原則;

(三)生命第一的原則;

(四)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

(五)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六、放射性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一)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應立即通知同工作場所的工作人員離開,並及時上報;

(二)應急救援隊隊長召集專業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事故處理方案;

(三)事故處理必須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在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和衛生防護人員的參與下進行。未取得防護檢測人員的允許不得進入事故區。

(四)除上述工作外,防護檢測人員還應進行以下幾項工作:

1、協助和指導在現場執行任務的工作人員佩戴防護用具及個人劑量儀。對嚴重劑量事故,應儘可能記下現場輻射強度和有關情況。並對現場重複測量,估計當事人所受劑量,根據受照劑量情況決定是否送醫院進行醫學處理或治療。

2、各種事故處理以後,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採取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複發生。凡嚴重或重大的事故,應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迅速確定現場的輻射強度及影響範圍,劃出禁區,防止外照射的危害。

4、根據現場輻射強度,決定工作人員在現場工作的時間。

七、放射性事故的調查

(一)本單位發生重大放射性事故後,應立即成立由放射科第一責任人爲組長的,有工會負責人和總務科負責人蔘加的事故調查組、善後處理組和恢復工作組。

(二)配合醫院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編寫、上報事故報告書方面的工作,同時,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公安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等各方面的相關事宜。

(三)調查組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事故的發生時間、地點、起因、過程和人員傷害情況及財產損失情況進行細緻的調查分析,並認真做好調查記錄,記錄要妥善保管。

八、預案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實施過程中如有與國家、省、市應急救援預案相牴觸之處,以國家、省、市應急救援預案的條款爲準。

九、象整理編輯應急預案

醫院應急預案6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爲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突發傳染病,規範突發傳染病發生後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指導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的經濟發展。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時間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預案,制定本方案。

3、突發傳染病分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分爲甲類、乙類和丙類共39種傳染病。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佈。

4、適用範圍

本方案適用在我院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衆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本預案所指突發傳染病是指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範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發病率水平的情況。

包括以下情況:

1)、發生霍亂疫情及暴發疫情;

2)、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

3)、發生罕見或已消滅的傳染病;

4)、發生新發傳染病的疑似病例;

5)、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衆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以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疫情。

5、工作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快速反應,高效運轉。預防爲主,羣防羣控。

二、應急處置的組織體系及職責

1、應急指揮機構

由院領導組成,負責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作出處置突發傳染病事件的重大決策。指揮機構成員根據事件的性質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確定。

2、日常管理組織

由感染管理科負責對突發傳染病時間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3、專家委員會

由傳染病學、臨牀醫學、流行病學、衛生管理、醫學檢驗等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主要職責是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調查和採取的治療控制措施提出建議。

4、應急處理機構

臨牀科室負責病例(疫情)的診斷和報告,並開展臨牀救治。危重病人儘可能轉送具備治療條件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及時進行網絡直報,並上報所在轄區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衛生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樣本的採集等工作,落實醫院內的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並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設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搶救危重病例,儘可能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三、監測、預警與報告

1、監測

感染管理科負責開展突發傳染病事件的日常監測工作。及時對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資料進行收集彙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早期發現突發傳染病事件的苗頭。

2、預警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予以公佈報告。

3、報告

醫務人員接診具有相似臨牀症狀的突發傳染病患者時要及時報告感染控制科。感染管理科覈實後向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應急指揮機構應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或其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同時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的範圍和標準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要求】執行;報告的內容包括疫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受威脅人數、發病人數、死亡人數、年齡、性別和職業、發病的可能原因、採取的應急措施、現狀和趨勢、報告人的聯繫電話等。

四、應急響應和終止

1、應急響應的原則

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要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核實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發展。未發生突發傳染病的地方,採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服從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指揮,支援突發傳染病疫情發生地的應急處理工作。

2、應急響應程序

1)、甲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負責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複印件一併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2)、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的應急響應程序

專家委員會和應急處理機構應當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應急指揮機構和感染控制科負責聯絡和組織相關部門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的無害化處置。書寫的病例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例記錄複印件一併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3)、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防護

要確保參與應急處理人員的安全。針對不同的突發傳染病,特別是一些重大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理人員還應採取特殊的防護措施。 4)、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傳染病疫情應急響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突發傳染病時間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經過一段時間後無新的病例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傳染病事件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討論證.

5)、成立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院長

副組長:各副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其他的部門的負責人科室的主任和護士長

6)、成立傳染病應急專家小組組長:業務院長

成員:感染管理科科長醫政科科長護理部主任科室的主任

附:

1、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全院傳染病應急處理工作;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制定、部署傳染病應急各項工作;宣佈啓動、終止應急預案;並向有關上級部門報告重大傳染病應急處理評估、總結報告。

2、專家組職責:對本院發生的重大傳染病進行診斷、救治;必要時可通過醫院邀請院外專家會診,協助救治。所做出的臨牀診斷報領導小組,經同意後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

3、控感科職責:負責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指導業務科室開展消毒隔離與個人防護工作,督查相關措施落實情況,並向領導小組提出有關措施整改意見,經同意後下達相關部門。負責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領導小組做出的決定,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甲類及乙類甲類管理的疾病在2小時內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乙類、丙類在24小時內上報。並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4、醫政科職責:負責醫療救治,人員配備工作,積極實施傳染病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開展臨牀醫生的業務培訓工作;做好傳染病防治的技術儲備工作。

5、護理部職責:做好人員安排,落實領導小組做出的各項應急措施,積極配合專家組開展傳染病患者的救治工作。開展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6、後勤保障職責各相關科室做好醫療藥械、消毒藥械、個人防護用品、交通、通訊、水電、生活以及用房等方面工作,以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硬件條件的落實。

7、院辦公室職責:負責全院各科室協調工作,做好領導小組與各業務科室的承上啓下工作,負責對外聯繫,並受命於領導小組的決定,對外發布新聞。

醫院應急預案7

爲進一步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重特大交通事故,保障廣大人民羣衆出行安全,針對雨、雪、霧等氣候條件及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等對交通安全的不利因素,爲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確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降事故、保安全、保暢通”這一中心任務,牢固樹立立警爲公、執法爲民的思想,本着對國家和人民羣衆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發揮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做到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統一指揮、整體聯動、反應迅速,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爲維護社會穩定,確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暢通。

二、組織領導

爲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市局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高勤

副組長:胡忠

成員:王永鬆、季凱、範新亞、徐殿平、王國林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交通管理大隊,任志國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道路交通安全應急處置的組織、協調工作。

三、處置分類

(一)因無法抗拒的氣象災害(雨、雪、霧、雹等)、水災、地質災害、地震災害等自然災害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

(二)因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故障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

(三)因道路施工等引發的道路交通阻堵塞。

(四)因易燃、易爆、放射、劇毒及腐蝕物質泄露事故而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

(五)因突發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

(六)其他不確定因素引發的道路突發事件。

四、處置原則

應急處置總原則是:加強領導、統一協調;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確保安全、儘快通行;信息暢通、及時上報。

(一)統一指揮原則:在局應急處置工作組的領導下,明確領導工作責任及相互補位措施,及時指揮啓動和終止工作預案,形成科學組織、迅速反應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縮短應急反應時間。

(二)屬地管理原則:對已發生的道路交通突發事件,交管大隊要按照轄區劃分,迅速出警,瞭解情況,維護秩序,控制事態,依法果斷處置。

(三)先期處置原則:交管大隊接指令趕赴現場後,立即按預案規定進行控制事態、保護現場、搶救傷員、維護秩序、開展疏導等先期處置工作,並及時上報情況。

(四)及時報告原則:現場應急警力應保持和上級及指揮部門的聯繫,隨時將現場瞭解到的確切情況及時彙報給市局值班領導,便於指揮機構瞭解情況、把握戰機、果斷決策、正確指揮,並可根據實際情況和上級指令採取指揮疏導、分流改道、增援配合等後續措施,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五)聯勤聯動原則:各警種之間要主動溝通,相互配合,體現“一盤棋”思想,建立聯勤聯動機制。

(六)教育疏導原則:因事件造成交通堵塞時,按照可散不可聚的要求,維護現場交通秩序,配合相關部門耐心做好疏導教育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態,恢復交通。

五、處置內容

(一)遇無法抗拒的氣象災害(雨、雪、霧、雹等)、水災、地質災害、地震災害等自然災害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迅速組織人員搶救遇險羣衆,轉移財產;疏導交通,維護好現場周圍道路交通秩序,指揮搶險救災車輛優先通行;採取臨時性交通管制措施,限制車輛、行人進入管制區域;在堵塞路段部署警力,加強巡邏管控,疏導交通;需要採取分流措施的,應在分流地點和沿線部署警力視情實施遠、近距離分流措施。

(二)對山體滑坡、道路塌陷造成交通堵塞的處置。遇有山體滑坡、道路塌陷造成交通堵塞的,要立即報告當地黨委政府,同時通知交通、公路管理部門進行清理處置;組織民警指揮疏導交通,疏通搶險通道,確保指揮、救護、工程搶險車輛及人員、物資等順利進出現場。經勘查,確定不會發生新的山體滑坡、道路塌陷,且具備通行條件的,要設置交通隔離設施,引導車輛安全通過;對山體滑坡、道路塌陷造成車輛無法通行的,要組織車隊通行備用路線。

(三)因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故障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對責任明確、無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輕微的交通事故,一律採取簡易程序處理,立即撤除現場,恢復交通;對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要及時搶救傷者,劃定事故現場警戒區域,疏散圍觀羣衆,控制當事人,快速勘查現場,迅速清理事故車輛,儘快恢復交通。

(四)因道路施工等引發的道路交通阻堵塞。對未經審批進行道路施工的,責令施工單位強制停止施工,恢復道路通行能力;對經審批進行道路施工的,建議業主單位組織人員加強巡邏、守護等臨時性安全防範措施,或修建可供車輛雙向通行的便道,確保施工路段交通安全暢通。

(五)因易燃、易爆、放射、劇毒及腐蝕物質泄露事故而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迅速劃定現場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立即查明易燃、易爆、放射、劇毒及腐蝕物質種類,是否發生泄漏、燃燒。造成泄漏、燃燒的,要依法進行交通管制,視情疏散羣衆;立即報告當地黨委政府,通知消防、安監、急救、環保等部門趕赴現場處理;疏通救援車輛通道,確保救援車輛順利進出現場;對事故發生地段道路具備安全通行條件的,要設置交通安全標誌,引導車輛安全通過事故現場。

(六)因突發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對發生的事件,要儘快瞭解涉路事件的原因、現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影響交通的程度,報告當地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根據規模大小,羣衆情緒、行爲的激烈程度,設置警戒區域,實行區域性交通管制;疏導分流車輛,維持交通秩序;積極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處置工作,防止事態擴大,人員疏散或離開路面後,迅速恢復道路交通。對發生的治安刑事案件,有條件進行先期處置的,可量力處置並及時通知治安、刑事部門迅速到達現場,並做好案件移交;不具備先期處置條件的,劃定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等待治安、刑偵部門到達並做好現場勘查期間的秩序維護工作,根據現場情況採取相關道路管制措施。

(七)其他不確定因素引發的道路交通堵塞。視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道路交通管制措施。

六、處置步驟

(一)加強指揮,保證警力。遇突發事件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的,交管大隊值班領導必須親臨一線指揮,加強路面管控,準確掌握路面情況,及時啓動應急處置預案,並向市局值班領導報告路況信息,同時將情況通報交通、路政、施救、醫療(急救)、消防等相關部門,請求協助做好實施相關預案的準備工作。交管大隊除留少量值班、機動人員外,應立即向主要路段增派警力,加強路面監控和現場管理。

(二)加大巡邏,保障暢通。雪、霧天對道路交通安全通行造成影響時,堅持全警上路,加大對主要道路、路口、易堵路段和上下坡道、彎道及事故多發路(點)段的管理,逐層逐人落實崗位,及時指揮引導車輛通行,同時利用巡查車採取不間斷喊話鳴笛警示等方法,監督提醒駕駛員保持安全行車速度,嚴禁車輛超速、超車及掉頭等現象。在路面有結冰的情況時與當公路交通部門取得聯繫,在結冰路面上拋撒消雪劑,督促檢查過往車輛安裝防滑設施,在遇有路面結冰嚴重車輛無法正常通行時,進行交通管制,提前分流車輛,以免發生交通堵塞,以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三)注重宣傳,加強協作。在雨、雪、霧天氣及路面發生結冰的情況時,交管大隊要採取多種方式及時向公衆媒體通報路況信息,通過手機短信、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多渠道、多層次發佈冰雪霧天氣及交通事故造成國、省道交通堵塞、交警部門採取的交通管制措施、車輛繞行建議以及預計道路恢復通行時間等信息。並倡導駕駛人及時瞭解掌握道路通行情況,選擇合適線路,儘量減少主要道路通行壓力。同時要加大與公路、交通等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形成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路面事故,及時處置。交管大隊遇到或接到交通事故時,要及時進行處置,事故未造成交通中斷的,民警到達現場後,應立即劃定警戒區,控制交通肇事人,疏散無關人員,視情采取臨時性交通管制措施及其他控制措施,防止引發二次交通事故,並在警戒區外按照“遠疏近密”的要求,從距來車方向200米以外開始放置發光或者反光錐筒、警告標誌、告示牌等。白天要指定交通警察負責警戒並指揮過往車輛減速、變更車道。夜間或者雨、雪、霧等能見度低於500米時,在距離現場來車方向500米至1000米外停放警車示警,打開警燈示警,放置發光或者反光錐筒、警告標誌、告示牌等。如事故造成交通受阻,應在現場最後一輛被堵車輛後方200米外停放警車示警並設置專人實施預警,預警車輛和民警應根據堵車情況持續向後移動,通過喊話和交通信號指揮後方來車減速並有序停放。對於事故嚴重的要及時通知路政、施救、消防、醫療(急救)等部門趕赴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同時,應確定專人負責應急車道的管理,嚴禁車輛在應急車道內行駛、停放,以保證應急車道暢通,並引導醫療、施救等車輛、人員順利出入事故現場,做好相關輔助性工作。在未恢復交通前,執勤民警不能擅離現場。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落實工作責任。因各類因素造成道路交通堵塞的,交管大隊要迅速組織警力上路疏導交通,採取有效措施,以最快速度恢復交通,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強化巡邏管控,掌握預警信息。交管大隊要通過多種渠道,全面獲取路段信息,掌握工作主動權。路面巡邏民警要認真履行職責,強化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巡邏,及時發現突發情況,並及時報告。民協警要做好自身安全防範工作,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器材,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自我防範意識。

(三)建立聯勤聯動,加強協作配合。要與應急局、消防救援大隊、衛健委、生態環境分局、民政局、科技局等部門建立應急救援協調機制,突發事件發生後,要迅速組織搶救傷員,救助受困羣衆。同時,要主動與公路管理部門以及相鄰國省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聯繫,加強配合,信息互通,保證在道路發生交通堵塞時,及時有效的採取管制、疏導、分流等措施,確保道路安全、有序、暢通。城區、開發區中隊要成立不少於10人的小分隊,支援、配合其他部門應對突發事件。

(四)保證聯絡暢通,加強請示報告。交管大隊要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隨時接警。完善各種工作制度、職責和運行機制,切實發揮值班室或指揮中心的指揮協調作用,準確指導路面勤務。領導要保證聯絡暢通,值班人員嚴禁脫崗,值班民警和備勤民警手機須24小時保證聯繫暢通。

醫院應急預案8

1、編制目的

規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下列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對工作: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2)超出省(區、市)人民政府應急處置能力,或者跨省級行政區、跨多個領域(行業和部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3)需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務院安委會)處置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4、工作原則

以人爲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爲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幹作用和人民羣衆的基礎作用。

醫院應急預案9

1.臨牀科室發現在病區內短時間內發現多種症狀相同的病原菌感染的病例後,由感染監控管理小組成員負責報告感染辦,感染辦證實流行或爆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顯著高於該院或科室歷年醫院感染一般水平,則證實有流行或爆發。

2.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周圍人羣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進行適當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滅菌處理,隔離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免疫接種或投藥等。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佈、人羣分佈和時間分佈進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傳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採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處理流程:臨牀科室發現感染病例一→報告感染辦一→感染辦覈實流行或爆發一→報告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一→同時查找感染源一隔離病人一→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一→制定控制措施一→分析調查資料一→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醫院感染暴發的應急預案

1、臨牀科室發現在本病區內短時間發生3例或以上症狀相同的病原菌感染的病例時,應立即報告科主任同時報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到現場證實流行或爆發。對懷疑患有同類感染的病例進行確診,計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顯著高於該院或科室歷年醫院感染一般水平,則證實有流行或爆發。

2、與科室一起共同查找感染源。對感染病人、接觸者、可疑傳染源環境、物品、醫護人員及陪護人員等進行病原學檢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對感染病人周圍人羣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檢查。

4、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對病人進行規範治療,進行正確的消毒滅菌處理,隔離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免疫接種等。

5、分析調查資料,對病例的科室分佈、人羣分佈和時間分佈進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發的原因,推測可能的傳染源、感染途徑或感染因素,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和採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綜合做出判斷。

6、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處理流程:臨牀科室發現感染病例暴發→報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覈實流行或爆發→報告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同時查找傳染源→隔離病人→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調查報告→總結經驗→制定防範措施。

醫院應急預案10

爲加強和規範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及《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爲了維護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財產安全,實現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造"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消防安全應急體系,全面提高學校應對火災的能力。

二、制定預案的目的

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是爲了在學校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慌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全體老師

消防應急指揮部職責:指揮協調各工作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工作,迅速引導人員疏散,及時控制和撲救初起火災;協調配合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下設五個專門工作組

(一)滅火行動組

隊長:

成員:

義務消防隊職責:現場滅火、搶救被困人員。

義務消防隊可進一步細分爲滅火器滅火小組、水槍滅火小組、物資疏散小組等。

(二)疏散組

組長:

成員:當值的`老師和空課的老師。

疏散引導組職責:引導人員疏散自救,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錯的地點安排專人值守,其餘人員分片搜索未及時疏散的人員,並將其疏散至安全區域。(疏散路線:按出操路線行走、疏散地點:運動場)

(三)安全防護救護組

組長:

成員:

安全防護救護組職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並視情轉送醫療機構。

(四)火災現場警戒組

組長:

成員:保安兩人

火災現場警戒組職責:控制各出口,無關人員只許出不許進,火災撲滅後,保護現場。

(五)後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後勤保障組職責:負責通信聯絡、車輛調配、道路暢通、供電控制、水源保障。

四、火災處置一般程序

(一)報警:學校員工、值班人員發現火情後應立即向學校的領導報警,根據火情可直接報"119"火警。

(二)接警:應立即向學校領導和消防應急指揮部報告,通知各工作小組和義務消防隊啓動應急預案。

(三)處置:指揮各工作小組、義務消防隊迅速集結,按照職責分工,進入相應的位置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四)清點:處置結果後或在公安消防隊到場後,及時清點人員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資,查清有無人員被困於火場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資需要疏散,並將情況及時告知火場指揮員。

五、善後工作

火災撲滅後,協助公安消防部門:

(一)保護火災現場;

(二)查明火災原因;

(三)調查火災損失。

關於醫院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醫院成立消防安全應急指揮部,負責醫院火災現場指揮,由醫院主管院長負責,院辦、總務處、保安部及有關部門成員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下設六個專門工作組:滅火行動組(義務消防隊)、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火災現場警戒組、後勤保障組、機動組。

消防安全應急指揮部職責:指揮協調各工作小組和義務消防隊開展工作,迅速引導人員疏散,及時控制和撲救初起火災,協調配合公安消防隊開展滅火救援行動。

1、滅火行動組(義務消防隊)

隊長:

一組組長:

成員:

二組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發生火災時迅速組織人員儘快趕赴現場,指揮醫護人員進行救火,搶救被困人員。

要求:務必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衝得上,救得出。力爭把火災消滅在初級階段,儘量減少或避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2、疏散引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在醫務人員的配合下,迅速組織樓內人員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撤離火災現場。同時爲即將前來增援的消部門人員、車輛清除障礙、開闢通道,引導其進入有利地形,積極配合消防部門進行撲救。

3、安全防護救護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儘快組織人力、物力趕赴現場對傷員實施救護,根據需要迅速派急救車輛,將危重傷員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4、火災現場警戒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控制各出口,無關人員只許出不許進,火災撲滅後,保護現場。

5、後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負責通信聯絡、車輛調配、道路暢通、供電控制、水源保障。

6、機動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任務是:受指揮部的指揮,負責增援行動。

醫院應急預案11

北寬坪中學“營養餐工程”應急預案爲了提高各校預防和控制突發“營養餐工程”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學區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管理

學區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營養餐工程中毒”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程根成北寬坪中學校長

副組長:張小龍北寬坪中學副校長

成員:劉衛治北寬坪中學教務主任

趙軍營養餐管理員

張彥民營養餐管理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北寬坪中學,程根成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協調落實等各項工作。各成員要按照各自工作職責,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任務,靠實工作責任,強化協調配合,切實形成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確保全校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項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二、突發事件預防

1、領導小組把“營養餐中毒”預防救治工作的安全職責落實情況納入學校的綜合考評體系,將營養餐發放工作納入班主任量化考覈之中。每週開展一次“營養餐中毒”相關常識教育,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由各班班主任具體負責教育落實。

2、班主任每天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營養餐中毒”早期表現的學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並及時報告當週值周領導,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每週開展一次專項檢查,由領導小組具體實施,經常對各校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區環境進行檢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衛生安全隱患。爲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由各校分管衛生的同志具體負責落實,每週定期檢查量化評比。

4、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食堂、宿舍、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學校後勤力爭每學期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5、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食堂衛生規範化管理。

(1)開學初,學校師生食堂必須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申領衛生許可證。食品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培訓上崗並注意個人衛生,否則不能上崗;對患有“五病”的人員必須100%的調離。

(2)學校食堂購銷和使用的食品應定點採購並按規定驗收,建立購銷臺帳,禁止向學生出售變質的食品和“三無”產品;食品加工過程和儲藏必須生熟分開;餐飲具必須採用高溫或藥物嚴格消毒,並有()保潔措施。違者終止食堂簽訂合同。每週具體由當週值周領導和值周教師具體檢查。

(3)學校食堂的食品及其原料貯存和食品製作間必須具備完善的安全措施,並落實專人、專鎖、專保管責任制,學校營養餐領導小組每週對其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6、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健康課任課教師必須上好健康教育課。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出事件的能力。

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

食物中毒時,學區營養餐工程領導小組應迅速做好下列工作:

1、知情人員必須第一時間(5分鐘內)告知學校校長,然後由學校校長上報學區辦公室並立即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搶救治療食物中毒人員,儘可能按就近、就快和相對集中的原則進行搶救治療。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立即到現場,安撫學生,第一時間聯繫醫務人員到現場指導和實施急救。並集中患者,以便組織車輛及時運送患者。領導小組立即到現場維持秩序,關閉校門,防止校外人員涌入學校影響正常的急救工作。

2、學區領導小組組長立即用電話向縣教育局、縣疾控中心、當地政府彙報,報告中毒情況、發生時間、主要症狀、中毒人數、處理情況等。

3、學校配合醫院、醫務人員妥善救治病人,並派中毒學生相應班主任守護中毒病人,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便於及時彙報情況、解決和處理有關問題。

4、要全力做好保持學校的穩定,做好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思想,做好輿論導向和家長羣衆的安撫解釋工作,做好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工作,避免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的混亂。立即通知勒令食堂承包人員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動。

5、要保護好現場,保管好供應給學生的食物,對可疑的食物和留樣食品立即封存。待現場調查取證結束後,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處理。

6、各班班主任組織其餘學生回到教室,並對學生實施心理疏導,避免造成其它後果。

7、患者送往醫院後,領導小組成員或相關教師應到醫院慰問、安撫患者。

8、對發生食物中毒的學生逐一進行個案調查,內容包括主要症狀、最早發病時間,如實說明24-28小時前的進餐情況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積極配合醫院醫務人員進行治療,遵守醫囑,爭取早日康復。

事故後續情況報告:

事故發生後,領導小組組長除了要第一時間按報告制度報告外,應按照主管局及相關業務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置,要及時報告事故發生、處置、善後工作情況。

1、事故處理情況報告:準確的數字,初步的經濟損失情況,在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救治和善後處理情況。如事故處理時間較長,應按要求多次、及時報送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2、事故結案情況報告:事故發生經過,事故發生原因,經濟損失,事故

醫院應急預案12

一、總則

爲了切實做好我院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發生,保障醫務人員及病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1、成立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應急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一)

職責:

①嚴格遵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對全院的醫療廢物進行規範化管理。

②收集、彙總、分析有關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的信息,提出緊急處理措施,進行現場處理,並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彙報。

③配合上級部門對醫療廢物進行檢測及調查。

2、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隊(名單見附件二)

職責:

①負責全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出場處置。

②及時向醫院醫療廢物、廢水管理領導小組彙報現場處置情況。

三、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

1、技術保障:醫院所有人員(包括院領導、中層幹部、醫務人員、行政後勤人員、臨時工)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保證醫療廢物管理落實到位。

2、後勤保障:醫院保障提供醫療廢物管理所需的`工作經費,配齊所需的消毒藥品及器械設備,保證年需物資的供應。

四、現場處置

醫院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領導小組接到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通知後立即提出緊急處理措施,並安排應急隊進入現場進行處置。

五、緊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泄漏和擴散的醫療廢物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並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儘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3、採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六、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工作的評估

領導小組對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處理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與教訓,提出意見和建議,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醫院應急預案1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爲能夠及時有效地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我院的傳播,保障公衆健康,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當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啓動預防空氣傳播性疾病的應急預案。

二、職責

1、領導小組由XX任組長負責統一指揮。

2、院感辦協調院內各部門的聯絡。

3、應急小組負責人員的疏散、隔離。

4、總務處負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和運行控制,並負責組織日常應急演練。

三、應急處理的措施和方法

1、當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按上級指示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迅速趕撲現場,疏散人員,對不同送風區域採取隔離控制措施,空調系統採用最大新風量或全新風運行方案。

2、請專業機構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重點是過濾網、過濾器、淨化器、風口、空氣處理機組、表冷器、加熱(溼)器、冷凝水盤等,必要時可對以上部件進行更換,空調系統的冷凝水和冷卻水以及更換下來的`部件在處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

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導致或者可能導致空氣傳播性疾病時,應當及時關閉所涉及區域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採取其他通風與調溫措施,並按照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對公共場所及其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啓用。

醫院應急預案14

一、醫院信息系統出現故障報告程序

當各工作站發現計算機訪問數據庫速度遲緩、不能進入相應程序、

不能保存數據、不能訪問網絡、應用程序非連續性工作時,要立即向信息科報告。信息科工作人員對各工作站提出的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做好記錄,經覈實後及時給各工作站反饋故障信息,同時召集有關人員及時進行討論,如果故障原因明確,可以立刻恢復的,應儘快恢復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況嚴重、不能在短期內排除的,應立即報告院領導,在網絡不能運轉的情況下由院領導協調全院各部門工作,以保障全院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

二、醫院信息系統故障分級

根據故障發生的原因和性質不同分爲三類:

一類故障:由於服務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纖損壞、主服務器數據丟失、備份硬盤損壞、服務器工作不穩定、局部網絡不通、價表目錄被人刪除或修改、重點終端故障、規律性的整體、局部軟件和硬件發生故障等造成的網絡癱瘓。

二類故障:由於單一終端軟、硬件故障,單一病人信息丟失、偶然性的數據處理錯誤、某些科室違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統故障。

三類故障:由於各終端操作不熟練或使用不當造成的錯誤。

針對上述故障分類等級,處理原則如下:一類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報院領導,由醫院組織協調恢復工作。

二類故障——由網絡管理人員上報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決。

三類故障——由網絡管理員單獨解決,並詳細登記維護情況。

三、發生網絡整體故障時的首要工作

1、當信息科一旦確定爲網絡整體故障時,首先是立刻報告院領導,同時組織恢復工作,並充分考慮到特殊情況如節假日、病員流量大、人員外出及醫院有重大活動等對故障恢復帶來的時間影響。

2、當發現網絡整體故障時,各部門根據故障恢復時間的程度將轉入手工操作,具體時限明確如下:

(1)30分鐘內不能恢復——門診掛號、住院登記、藥房等部門轉入手工操作。

(2)6小時內不能恢復——各護士工作站、藥房、120急救中心、手術室、醫技檢查轉入手工操作(具體時間由信息科通知)。

(3)24小時以上不能恢復——全院各種業務轉入手工操作。

四、各部門的具體協調安排

1、所有手工操作的統一啓動時間須由信息科通知,相關部門嚴格按照通知時間協調各項工作,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準私自操作計算機。

2、門診掛號工作協調

(1)門診收費處由門診部主任負責聯繫協調;

(2)網絡恢復後,操作員要及時將中斷期間的.患者信息輸入到計算機;

3、門診收費處(120收費處)工作協調

(1)由各收費部門主任負責總體聯絡協調,要與信息科保持聯繫,及時反饋溝通最新消息;

(2)當網絡系統運行中斷超過30分鐘時,要通知收款員轉入手工收費程序;

(3)門診收款員要建立手工發票使用登記本,對發票使用情況做詳細登記;

(4)當系統恢復正常時,由收款員負責對網絡運行穩定性進行監測,如不穩定,及時向信息科反饋情況。

(5)在接到使用計算機的指令並重新啓動運行後,收款員逐步轉入到機器操作。

4、出院結算處的工作協調

(1)由財務科主任總體負責聯絡協調;

(2)原則上不在住院處、記帳處進行費用補錄,以防止出現帳目混亂;

(3)當系統停止運行超過24小時,對普通出院患者,推遲出院結算時間。對急診出院的患者應根據病歷和臨牀護士工作站記錄,進行手工覈算,出具手寫發票。

(4)在網絡停止運行期間,出院患者急需結算時,應由該科護士工作站追查是否還有正在進行的檢查項目,並向出院結算處提供詳細費用情況後,方可送交結算。

5、護士工作站的協調

(1)護士工作站由護理部共同協調;

(2)網絡故障期間臨牀科室應詳細記錄患者的所有費用執行情況;

(3)科室詳細填寫每位患者的藥品請領單(包括姓名、住院號、費別、藥品名稱及用量),一式兩份,一份用於科室補錄醫囑,另一份送藥房作爲領藥憑證。

(4)出院帶藥由主管醫生負責掌握經費情況,如出現費用超支時原則上不予帶藥;

(5)接到信息科通知恢復運行時間,按要求補錄醫囑。

6、醫技檢查工作協調

(1)在網絡停運期間應詳細留取、整理檢查申請單底聯;

(2)網絡恢復後根據檢查單底聯登記,通過手工記價補錄患者費用。(注意與臨牀科室聯繫溝通)

(3)對即將出院或有出院傾向的患者,主治醫師要在檢查申請單上要註明,檢查科室應及時通知科室或住院處溝通費用情況。

醫院應急預案15

一、目的

爲快速、有效合理地對院前、院內產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緊急處理,儘可能避免因突發事件給就醫患者帶來的傷害、最大限度降低醫院財產的損失,緊急控制事態發展,全力保證患者的安全和醫院財產安全,特制訂如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

積極應對突法事件,做好大型院前大型急救工作,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和管理,醫院成立災害事故及突發事件搶救組織。

總指揮由院長擔任。副總指揮爲業務、行政院長。醫務科、護理部牽頭。急診科主任擔任搶救組組長,副組長由外科主任擔任。組員的構成:外科醫生2名,麻醉師1名,內科醫生2名,檢驗師1名,藥劑師1名,護士5名。司機1名,綜合科室、經營科人員3名。

以上人員要求責任心強,技術熟練,身體好。

三、工作職責

1、院長負責對全院重大緊急突發事件的總指揮。

2、業務院長負責對全院緊急突發事件醫療救護方案的審覈、批准,並組織實施。

3、行政院長負責醫院緊急突發事件後勤、保衛等統籌方案的制定並組織實施。

4、醫務科負責組織大型的緊急醫療救護。

5、綜合科負責協調、聯絡各院內外有關行政部門處理各項緊急事件,配合主要部門工作。保衛部人員負責火警、匪警、以及行兇打架、酗酒鬧事、閒散人員無理糾纏等院內意外事件緊急情況的處理。

6、醫院總值班負責在工作時間外指揮、協調、聯絡各部門處理緊急突發事件,在帶班領導或主要負責部門到場之前代行使指揮權。

7、醫院各部門醫務人員在緊急突發事件來臨時,配合負責部門工作,需要轉移患者時要負責患者安全。

四、搶救程序

(一)院內重大醫療事件

1、院內接到諸如羣傷、交通事故、工傷事故、自然災害等重大事故的搶救指令後,由急診室護士或值班醫生在立即投入搶救的同時,立刻通知相關科室二線醫生,並通知院總值班或醫務科,並按照醫院危急重症患者搶救程序,進行積極搶救和處理。

2、院內若接到如羣體中毒、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患者時,應堅決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執行。根據本院搶救條件,各部門協同配合,積極對患者組織搶救,必要時積極和有關醫院聯繫請求支援或辦理轉院。同時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和領導請示彙報。

(二)院外重大突發事件

1、指在院外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包括防汛、爆炸、車禍等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醫院需要前往積極參與搶救的醫療工作。

2、接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下達指示或“120”指令後,院總值班或急診科應在第一時間迅速通知急診室、業務院長、醫務科、護理部、急診救護人員和救護車司機。同時迅速調集二線值班人員醫院待命。一線參與出診搶救醫護人員和司機應在1分鐘出車參與院前搶救。

3、搶救小組領導者應認真做好搶救的組織、指揮工作。信息科負責突發時間發生時的通訊聯絡,確保通訊聯絡的及時和通暢。

4、急診科、藥劑科、設備科、醫技科室和病區病區、後勤保障等各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要到達現場,協同配合,應急處理緊急事件物資、設備、藥品、材料的準備,確保綠色通道的暢通。

(三)應對傳染病流行性疾病突發事件

1、依法對傳染病、流行性疾病疫情實行封鎖、隔離,防止疫情擴散、環境污染和醫務人員的自身感染。

2、對病人或疑似病人積極採取搶救、檢查、診斷和治療措施。

3、對疫病疫情的處理過程要進行認真、完整的記錄,詳細掌握第一手資料,對密切接觸者採取醫學觀察措施。

4、對疫病疫情發生的有關情況要及時向上級行政衛生主管部門、疾病防疫監督部門即使彙報。

(四)醫療廢物流失、滲漏、擴散或發生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

1、當發生下述情況時,應及時彙報:

1)實驗室所用的菌落及病原株培養基和保菌液丟失、滲漏,其濃度和數量足以對人致病的;

2)傳染病人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造成大面積污染。

3)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管及其他器具丟失。

4)過期淘汰的藥品、疫苗、血清丟失。

5)具有度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映性或度性的四面體固體、液體、氣體,如甲醛、攝影用劑、有機化合物等丟失、滲漏。

6)放射性核素污染。

2、預案啓動程序:事發後,科室人員立即向醫院後勤或院感辦彙報,後勤總務或院感辦接到報告後,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把情況立即向主管院長彙報,由院領導通知或組織人員迅速處理。同時在48小時內醫院要向衛生局、衛生監督、環保局等上級部門彙報事件經過。

3、對一般廢物滲漏處置辦法:現場指揮、封鎖滲漏範圍,控制人流,防止擴散。工作人員穿戴工作衣帽,口罩、手套、防護鞋、防護鏡。採取措施吸乾滲液,連同固體廢物裝入黃色污物袋中密封扎口,在套入另一黃色污物袋內。貼上標識,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焚燒處理。對地面及相關物表進行消毒。對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或遺傳毒性的醫療廢物滲漏處置:要立即封鎖現場。儘快通知環保局等各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4、 醫療廢物丟失的處置辦法:通知環保局或報警。分析丟失原因,堵塞漏洞,加強監控,預防失竊,防備監守自盜,加強管理。

(五)對停電的緊急處理

1、醫院配備雙路供電系統,在一路斷電的情況下,在3分鐘內立刻啓動院內發電機組,迅速恢復全院供電。

2、各重要部門均配有應急照明燈,各病區樓道、走廊應配有延時保護裝置的安全指示燈。

3、醫院供電設備設施、由後勤負責統一維護、保養和修理,確保電線電纜電器不被故障而造成的停電事故。

4、停電時要加強巡視病房,安撫患者,同時注意防火、防盜。

(六)對火警的`緊急處理

1、一旦發生火警,立即撥打“119”報警,並派人在道路路口帶路。在消防車到來之前,應根據火勢情況組織人員用滅火器或其他消防設施積極滅火。

2、做好防火隔離措施,迅速轉移住院病人,有秩序地把所有病人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3、及時把易燃易爆物品、化學物品、有度試劑等轉移出火場。

4、後勤要經常對醫院各類電器、電線電纜、煤氣等火源設備要加強維護保養的管理。要組織全體人員學習消防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醫院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消防通道要保持暢通。 (七)公共設施緊急處理

1、管道破裂:在院內當遇水管暴裂時,應立即有發現人通知後勤,由後勤根據水管損壞情況,迅速組織水電維修人員負責首先處理此類事件。同時後勤要立即組織人員及時清理地面積水,防止儀器損壞和患者滑倒。如需對患者進行轉移,由護理部組織實施。

2、電梯故障:院內因電梯發生故障而把患者或其他人員滯留在電梯內時,被困人員可直接撥打電梯內公佈的電梯維修電話。值班人員接到求救電話後,應立即抵達現場解決技術事故,同時後勤要通知患者所在科室派醫務人員到達現場,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現,必要時可以立即實施搶救。

(八)信息系統突發事件

醫院信息系統因系統外環境變化或系統本身故障及設備、網絡、數據損壞等突發事件,會造成整個系統或系統的局部不能正常運作,給醫療秩序帶來不良後果。

1、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反應及時,各部門要相互合作,各負其責,果斷處理。

2、信息系統應用部門的人員在發現應用軟件或電腦設備出現故障時,要及時報告,電腦維修人員要立即進行排查,確定是否爲突發事件,再結合實際向領導彙報。

3、電腦維修人員要認真檢查故障原因,儘快排除故障。需要時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必要時可請信息供應商給予技術支持。

4、遇到備用措施也無法啓用時,徵得院長同意後暫時關閉信息系統。

5、門急診收費切換到備用服務器上運行,門診藥房處方發藥、掛號等可採用手工操作,住院病人管理結算、基本醫保、勞務工合作醫療結算等及其他模塊均暫時關閉。

6、信息科平時要加強對突發事件的檢測、預警、反映、處理等有關工作,嚴格執行信息運行維護的各項措施和操作規程。

7、應對一些常用的關鍵設備要備有更換配件,如服務器、交換機、網線、集線器、電源、插座等。並對日常檢測到的異常和故障進行記錄,要進行分析,對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出預防處理。

8、各使用部門要嚴格執行信息系統的操作規程,減少和避免信息系統故障發生帶來的不良後果。

五、醫療器械、藥品的要求

1、巡視包。巡視包內必備物品有聽診器、血壓表、體溫表、止血帶、三角巾、繃帶卷;一次性注射器、手電筒、壓舌板、消毒紗布、棉籤等。巡視包內必備藥品:強心劑、利尿劑、呼吸興奮劑、升壓藥、止血藥、抗過敏藥、抗驚厥藥等急救物品,以及處理外傷的應急藥品和止痛藥。

2、急診科必備物品:包括氧氣、擔架、夾板、繃帶、氣管切開包、清創縫合包、輸液用品及搶救用藥等。

六、物資供應

1、後勤保障應按物資準備要求將常規配備物資隨時備好待用,並定期檢查其完備情況,如爲搶救人員配備雨具、繩索、應急燈、手電等。若遇特殊重大災害事故或突發事件時,應保證具備調配人員及物資的能力。

2、救護車應定期檢修以確保隨時處於良好的應急狀態。

3、做好其他有關後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