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抗誘惑能力的方法

怎麼培養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培養孩子抗誘惑能力的方法

誘惑可來自外部誘因,也可來自內部誘因。外部誘因包括好看、好吃、好玩的東西,引誘着孩子想拿回家據爲己有;別人的不良行爲,往往也能直接吸引着孩子去模仿,他人的語言,如許諾等,也具有誘惑性。所以,培養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對於形成他們良好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於學齡前兒童的自我意識及控制能力比較差,好模仿別人的行爲,且行動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培養孩子的抗誘惑力時,不能只依靠講大道理,還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着眼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提供榜樣學齡前兒童的學習主要是模仿式學習。他們的模仿沒有對與錯,只要是感興趣的,不管是好行爲還是壞行爲,都會盲目地模仿。因此,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榜樣。

激發動機孩子坐在公共汽車上,一位老奶奶站在身邊,他明明知道應該讓座,可就是坐着不動,也就是說沒有讓座的動機。這時,媽媽可以提醒孩子:“你看老奶奶站着多累呀,把座位讓給老奶奶坐好嗎?”藉以激發孩子的講道德動機,讓他產生講道德的想法。

加強練習如果孩子讓座了,當時就應給予表揚,孩子在讚揚聲中不僅感到愉快,還強化了他的道德行爲;如果孩子不願意讓座,事後就要讓他感到這樣做是不允許的。家長要隨時抓住機會,讓孩子逐漸養成好習慣,把習慣了的道德行爲當作自然而然的事,自覺自願去做。

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着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朋友點菜時問孩子,“小傢伙,想喝點什麼?來個可口可樂。”媽媽趕緊說:“不給他喝可樂,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朋友說:“今天大家高興,喝一點兒沒關係的。”媽媽不好意思再拒絕,就這樣,聰聰藉機滿足了自己的“可樂癮”,一人喝掉一個大桶可樂。

媽媽支招:想辦法讓孩子自己說出“不喝可樂”的話,這是最成功的。既不會駁朋友的面子,又讓孩子很高興,然後乘機再表揚孩子,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當然,如何讓孩子自覺表達自己不喝可樂的想法,這要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根據孩子的情況,多做些工作才行。

專家建議:家長吃飯前可以跟朋友說好,不給孩子要可樂。最好平時就常給孩子灌輸“白開水最健康”的認識,當孩子在飯桌上能自動說喝白開水的時候,需要在場朋友配合誇獎一下孩子的做法。另外,如果孩子實在愛喝,可以在家裏適當喝一點,因爲越禁止的東西,孩子就越想得到,以至於想盡辦法。孩子的行爲,通常靠心理決定。比如限制喝可口可樂,限制出去玩,這時他的心裏就會積累不快,就算被迫去看書、寫作業,注意力和學習效果也不會高。而且這種不愉悅感會越來越重,甚至產生厭學的後果。相反,如果讓孩子痛快地玩一會兒,獲得愉悅感後會更聽話,服從家長的管理。

小朋友家的電腦

同班小朋友家買了電腦,小飛覺得新鮮,經常泡在小朋友家玩,叫都不肯回來,我們怕影響孩子的視力,本來打算稍晚一點再讓他接觸電腦。可現在是嚴令他不去玩呢,還是給他買一臺?

媽媽支招:我認爲還是應該買的,關鍵是如何讓電腦“爲我所用”。在孩子完成一些任務後以獎勵的形式滿足他的願望,這樣孩子知道機會來之不易,也會在以後提出要求時多加考慮。

專家建議: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學會控制玩電腦的頻率和時間,可以定個計劃,並且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完成一件規定的事情纔可以給他買電腦,比如學會一項家務、考試成績高等,讓他從小就知道只有付出纔會有收穫的道理。

朋友給的果凍

奶奶帶頂頂上街,正巧遇見多年沒見的朋友。朋友非常喜歡丁丁,轉身到超市買來果凍。小孩子當然喜歡這些五顏六色好吃的玩意兒,高興極了。因爲在這之前,奶奶和媽媽都知道小孩子吃果凍,發生意外會危及生命,所以頂頂從來就沒見過果凍。奶奶很爲難:頂頂認識了果凍,以後經常吃可怎麼辦?

媽媽支招:我的寶寶第一次吃果凍也是鄰居給的,所以這種好心的“誘惑”還真是不容易拒絕。因爲沒有拒絕,而且孩子也一再要吃,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把果凍放進冰箱凍上,讓孩子吃“果凍冰淇淋”,吃之前把果凍切成小塊,而且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在媽媽的“監視”之下。

專家建議:像果凍這類小食品最好不讓孩子吃。回到家裏要想辦法“處理掉”。比如爲了避免他吃,可以引導地問:“是不是愛吃果凍呀,分奶奶、媽媽吃點好不好?”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一定要讓他清楚其中原因。不然孩子不但不會聽還會對家長產生逆反心理。

要重複正確的認識,加強練習。如果孩子又犯同樣的錯,當時就要給予明確的態度,如果孩子改正了以前做錯過的事,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在讚揚聲中不僅感到愉快,還強化了他的道德行爲。家長要抓住機會,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把習慣了的道德行爲當作自然而然的事,自覺自願去做。

給小朋友送禮

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時會請大家吃蛋糕,後來逐漸發展到發碗裝方便麪。眼看着女兒的生日要到了,女兒迫不及待地問我:“媽媽,我們乾脆給班裏的小朋友每人送一個書包吧!我想讓別人都知道我過生日啦!”我不知道如何應對女兒,答應吧,肯定不對,不答應吧,是不是有些小氣了?

媽媽支招:女兒的攀比其實是“逼”出來的。最好用自己的體諒化解孩子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可以與女兒商量:“媽媽有個好辦法讓大家都能給你過生日。我們給班裏的小朋友每人送一支鉛筆,然後請他們用這支鉛筆畫幅畫,送給你作生日禮物好嗎?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給你畫畫,那該多有意思呀!”女兒肯定會一臉燦爛的。

另外,還可以規定用一定的錢讓小朋友來祝賀生日,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做主,自己支配,自己選擇。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回家,女兒想打車又要喝飲料,我就說:“我身上只剩下10元錢了,現在把錢交給你,要麼打車,要麼買奶茶,你來決定。”這時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我覺得讓她學會取捨比我給她任何建議要好。後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由此一來,孩子管理和規劃能力得到了鍛鍊。

專家建議:當孩子有某種慾望時,要引導他從別的方面思考。比如引導孩子思考送鉛筆是不是比送書包更好,是不是又節省效果又好。又如當你決定給他買一樣玩具之前,試着讓你的孩子畫出他想用這樣玩具派什麼用場,然後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玩具的用處。通過這些引導,孩子能更好地表達他想從玩具中得到些什麼。接着你就可以談一些重要問題:“是不是因爲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就想要它?是不是因爲它看起來很好玩,所以你想要?”這可以幫助孩子判斷和思考事物好壞,也是提高抗誘惑能力的第一步。

教孩子學會抗拒誘惑的12種方法

1、對孩子的合理需求也不應無條件滿足。

滿足孩子,應適當地延緩,並適度地使其有機會體驗挫折,使孩子能夠承受各種不滿足,而保持心理平衡。

2、要進行家庭情感教育。

使孩子與父母其享歡樂,共擔憂愁,懂得親情之愛和天倫之樂,從而建立起家庭的義務感、責任感。

3、引導孩子瞭解社會的複雜性。

千萬不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應瞭解孩子對社會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這樣就可防微杜漸。應當經常與孩子共同討論正、反兩個方面的社會現象,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4、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金錢與道德之間築起科學的價值觀,要使孩子理解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因而人必須珍惜自己的人格、道德、友誼、健康和知識本領等精神世界的財富。

5、注意訓練孩子的道德信用觀。

父母要培養孩子言行一致的道德習慣,要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家長也應以身作則。

6、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培養孩子判斷是非和選擇正確行爲的能力。家長不要代替孩子思考和做決定。尤其在孩子猶豫不決時,應給他思索和分辯是非的機會。

教孩子抗拒誘惑的12種辦法!

7、鍛鍊堅強的意志品質。

孩子不能抗拒誘惑,主要是意志薄弱,因此,應該創造機遇,使孩子經受艱苦的鍛鍊,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8、讓孩子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

在孩子心理尚未成熟進度,難免會犯錯誤或出現越軌行爲,應該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必要時應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而不可只以批語譴責來代替教育。

9、給是非一個界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寶寶1歲左右起,爲寶寶建立一套簡單、明瞭、容易操作的行爲規則,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讓他在一個寬鬆而不失規則的.環境中生活,逐漸學會自律。比如,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伸手去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外人給東西,應先問問爸爸媽媽能不能要。不到1歲的寶寶聽不懂過多的解釋,可直接用其他東西轉移其注意力;如果寶寶兩三歲,能聽懂一些道理了,爸爸媽媽可以藉助講故事的方式使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寶寶很可能幾次犯同一個錯誤,這時爸爸媽媽要“將解釋進行到底”。

10、提供必要的準備。

爸爸媽媽不能慣着寶寶見什麼要什麼,但某些東西,最好也給寶寶準備,像玩土玩水用的小水桶、小鏟子,小皮球,可以坐在上面自己“駕駛”的汽車等。如果寶寶沒有這些自己喜歡玩又很大衆化的玩具,看到別的孩子玩得高興,自己被冷落在一旁,內心會很失落、壓抑,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所以,該買的一定要買。不然,極度的壓抑可能會促使寶寶將他人的東西據爲己有。

11、認準堅持我自己。

在寶寶的內心埋下是與非的種子,並讓他從小“堅持我自己”,不盲從。告訴寶寶,不能做的事情,即便是身邊的小朋友都做,自己也不能做,還要制止他人。比如,到遊樂場玩,看到有的孩子把海洋球裝進兜裏,即使自己喜歡那些彩色的球,也不能學着把球塞進自己的口袋,因爲那不是自己的東西。

12、父母要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一邊對寶寶說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一邊順手牽羊把單位的東西往家裏“順”,在超市裏把口香糖一類的小東西趁人不注意揣進腰包,或是買東西時佔點小便宜,給寶寶做了壞榜樣,寶寶就會把規則拋在一邊,因爲看到的遠遠比聽到的記憶深刻,所以,要想寶寶成爲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爲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