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爲了降低事故後果,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應急預案。應急預案要怎麼編制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分享。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3篇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

爲了提高我縣學校對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能力,減輕或消除引起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我縣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工作預案。

一、工作目標

(一)普及各類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範意識。

(二)完善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把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工作原則

(一)預防爲主、常備不懈。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預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衛計局、教體局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做好防控工作。

(三)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疫情及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一)根據縣政府和縣衛計局、教體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傳染病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三)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四)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五)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宿舍、食堂、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六)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七)及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體局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衛計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

(一)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報告程序,學校一旦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以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向學校醫務室報告,學校醫務室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在2小時內用書面傳真形式(或電話)向教體局報告,並同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在學校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並確保信息暢通。

五、應急處置措施

(一)一般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1.各班啓動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2.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各部門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聽從縣政府及衛計局、教體局的管理。

3.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食堂應加強消毒,並加強除“四害”工作。

4.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

(二)重大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教導處負責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師生自我保護認識和防護能力。

2.教室領導負責對全體學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隔窗、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三)特大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教室領導對缺課原因,及時上報。

2.學校避免人羣的聚集和流動。

3.學校負責對教室、活動室、食堂、圖書堂、廁所等場地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四)校內疫情。一旦發生傳染病流行,應在縣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啓動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1.主任、年級組長或在場教師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學校的傳染病防控應急總指揮部。

2.校長及值班領導要立即趕到現場,統一指揮,並在第一時間報告政府、衛計紀部門等;並做好疫情的續報工作,在傳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後,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教室領導負責傳染病流行時加強對發熱症狀的同學及時處理並立即將發病學生送往醫院,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治療,聯繫學生父母,安撫他們的情緒,取得父母的合作。

4.安排衛生消毒相關事宜及後勤保障。

5.教導處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6.學校領導和教師(非密切接觸者)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父母的聯繫。

7.突發傳染病疫情得到控制後,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8.對傳染病防控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要進行整改,防止事件再發生。

六、應急保障

學校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於增添相關設備,配備所需藥品,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尤其是改善學生食堂、廁所、宿舍衛生條件,爲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和洗漱設施,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確保學校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的`落實。

七、善後與恢復工作

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後,工作重點應馬上轉向善後與恢復行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

(一)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

(二)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及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學校和教體局應認真做好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有關人員的善後工作。

(三)對突發事件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存在的衛生隱患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並進行整改。加強經常性的宣傳教育,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四)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對因傳染病流行而致暫時集體停課的,必須對教室、閱覽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後,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學生,必須在恢復健康,並經有關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後方可復學;因水源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的學校,其水源必須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後,方可重新啓用。

八、責任追究

教體局與學校要對所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對在學校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爲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

爲了進一步提高我院對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疫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危害公衆健康的事件)的應對能力,達到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建的危害,保障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和構建和諧社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援應急預案》《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社區(鄉鎮)應急預案編寫指南(試行)》等法律法規,政策和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堅持“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湖南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上級關於重大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各項指示及工作部署,立足於抗大災防大疫。確保災後無大疫。

(二)工作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

二.組織領導:成立重大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下設醫療隊、撲疫隊和督查隊。

1.重大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組長季佔平,副組長;

王明明李麗萍劉華王濤郭穎翟界文醫療組組長:王明明,成員:李麗萍劉華郭穎王濤。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標本採集分析。疫區防治處理,防治。總結等各項工作。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

爲了提高我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並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的事件)的應對能力,從而達到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衆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的目的,根據《重慶市醫療衛生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編寫指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並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條例:

一、醫院建立院長負責制:

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小組,下設監測報告小組、急救醫療小組、後勤保障小組,並配備兼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人員。

二、單位現狀:

根據現有的條件在人力資源方面:

1、有從事計劃免疫、傳染病統計分析的預防接種門診;

2、有從事各種檢測化驗,能夠通過科學的手段第一時間知道各種疾病的分類的檢驗科;

3、有臨牀經驗豐富的內、外、婦醫療專家;

4、有從事後勤工作的辦公室、醫務科、總務科。

在物資方面:

1、有各類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

2、我院藥品種類齊全,儲備量豐富,完全可以滿足各種應急醫療用藥;

3、有用於安全防衛的消毒藥品、乾粉滅火器。

三、工作職責

1、突發公共事件小組成員:汪力、劉建華、張志傑、唐小川、周勝、韋林江

汪力: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總指揮,負責指揮調配各小組所有成員,統籌協調各種關係。

劉建華:突發公共事件感染控制及監測報告小組組長,負責36種法定傳染病的監測、報告、分析。

張志傑: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急救小組組長,負責調配小組內的內兒、外、婦醫療成員進行醫療現場搶救。

唐小川:突發公共事件後勤保障小組組長,負責提供應急所需的後勤物資,醫療設備及藥品。

周勝、韋林江:突發公共事件辦公室成員,負責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的總結工作,突發事件信息上報工作,完善醫院感染控制負責。

2、監測報告小組:劉建華、譚小羽、韋菠

譚小羽:監測報告小組成員,負責收集36種法定傳染病的標本採樣。

韋菠:監測報告小組成員,負責分析36種法定傳染病的分佈趨向,及時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3、醫療急救小組:張志傑、蒲元方、羅遠琴、陳光勝、王明科、賴朝鳳、宋書會、廖豔霞、李仕洪

蒲元方、李仕洪: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婦產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羅遠琴、宋書會: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內兒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陳光勝、廖豔霞: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外科方面的急救工作。

王明科、賴朝鳳: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手術麻醉工作。

4、後勤保障小組:唐小川、夏遠洪、陽玉君、王小明、向鳳、彭猛、劉華超

夏遠洪:負責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救通道的通暢及醫院安全保衛工作。

王小明:負責日常急救物資(救治藥品、醫療器械)的儲備工作。

陽玉君:負責日常物資的採購工作。

向鳳:負責各種醫療物資的消毒處理。

彭猛:負責通訊、網絡暢通。

劉華超:負責資料的收集,通訊錄的更新工作。

四、預防和應急準備

1、定期對本院醫務人員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定期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2、定期查看預防突發事件救治藥品、醫療器械及及其他物資和技術的儲備和調度。

五、應急響應

1、開設24小時值班電話:xxx、xxx

2、調度醫療急救小組火速奔赴現場應急搶救。

3、調度後勤小組及時開闢通道、準備急救的'藥品、器械。

4、鋪備突發事件專用病房。

5、向上級衛生部門及時彙報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

6、將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及時在醫院網站上通報,並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和有關新聞管理的規定向外公佈信息。

7、當突發事件的病人康復出院後,半年內未再次發病且在這一地區無新增病例表明應急結束。

8、突發事件處置完成後,由韋林江、周勝同志負責進行總結,找出經驗教訓,所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員共同提出整改意見,經突發公共衛生小組會議確定形成文字,寫入我院應急處理方案。所有突發事件的歸檔交由院病案室完成。

六、保障措施

每週對網絡進行殺毒處理,保證網絡的通暢;每月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小組成員輪流對各科室進行監督檢查;每月護士一個課題,由總護士長賴朝鳳親自培訓;每一季度進行一次突發事件的演練,檢測應急隊伍的整體情況。

七、附錄

1、本方案由院辦公室管理,並隨時根據上級要求及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小組成員通訊錄:(略)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4

爲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健全領導機構,明確各自職責

組長:xx

副組長:xxx

組員:全體中層年級組長及全體教師

學校校長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以校長xx爲組長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爲總支委員,成員是全體教師。

組長職責:負責召集領導小組會議,部署安排並領導協調處理落實本預案所有相關工作。負責指揮現場搶救、處置,向上級相關部門彙報、報警,接待上級來人及應對新聞媒體。

副組長職責:分工負責協調相關部門落實學校安全應急預案,處理突發安全事故,完成事故處理的各項任務。協助組織、指揮現場搶救、處置、報警,負責處理好事件全過程的相關文字及圖片資料。

組員職責:具體負責學校各年級、各部門突發安全事故的處理、監控、報告等事宜,並保證領導小組指令的暢通。高效有序做好安全工作的宣傳、教育、落實、檢查、處理等,把安全事故的危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具體落實到個人爲: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

對於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

三、突發事件預防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將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的職責落實情況納入學校和教師綜合考覈,並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

2、學校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區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三)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1、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2、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食堂衛生、教室衛生、宿舍衛生和環境衛生,爲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四)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xx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電視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四、突發事件監測和報告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

2、重視信息的收集。與屬地醫院建立聯繫,收集學校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二)突發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並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障信息暢通。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各校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五、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學校的特點,在必要時啓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

以下分級標準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的標準界定。

(一)傳染病

1、一般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①啓動報告和零報告制度,教育系統內各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

②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③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對集體活動要進行控制。

④傳染病流行時要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糞便、食堂及飲用水應加強消毒,並加強除“四害”工作。

⑤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

2、重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①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②對全體師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③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⑤學校根據情況,及時向師生員工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校內疫情

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啓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據出現傳染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活動範圍,相應調整教學方式。出現一例傳染病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對該班級調整教學方式,暫時避免集中上課;

出現一例上述的臨牀診斷病例或兩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學校在報請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可對該班級和相關班級實行停課;

如出現兩例及以上上述的臨牀診斷病例及校內續發病例,可視情況擴大停課範圍。若需全校停課,學校須報縣教育局批准。

②採取停課措施的班級或學校,應合理調整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和教學形式,做到教師輔導不停,學生自學不停。

③尊重和滿足師生的知情權,主動、及時、準確地公佈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二)食物中毒

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動,並在第一時間報告當地衛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門;

2、立即將發病師生送往醫院,並協助醫療機構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現場,待確認後交衛生部門處理;

4、積極配合衛生、公安部門進行調查,並按其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5、落實衛生部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並妥善處理善後事宜,維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6、配合衛生部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意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三)預防接種嚴重反應或事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儘快採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5

爲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消除各種隱患,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社會安定,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頒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河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實施辦法》,將預防工作納入科學化、規範化管理軌道。學校中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在學校的發生和發展。

二、原則

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相互協同;預防爲主,常抓不懈;反應迅速,措施果斷。

三、監測網絡

建立起學校、政務處(值班室)、年級組(班主任)三級突發事件防控監測網絡和預警信息報告體系。

華晶學校預防監測領導小組指揮長由校長任組長,主管教務工作的副校長任副指揮長,預防監測站設在校政務處(值班室)。

學校按照縣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求,按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監測機構。

四、防控預警信息報告體系

學校突發事件預警監測機構,發現或接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適用範圍內各種情況報告後,年級組(班主任)必須在半小時內報到政務處(值班室),學校必須在1小時內向縣疾控中心報告,同時向教育科技局報告。

預警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必須報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名稱、性質、可能原因、波及範圍、發病人數及健康狀態、潛在威脅和已採取的措施,同時報告報告單位和聯繫人及通訊方式。

2、階段報告: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誘發事件的原因和可能因素;在階段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責任報告人應對上一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收到報告信息進行確認。

五、突發事件預警分級

根據《保定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突發事件分爲三級預警。

六、防控措施

根據預警級別的不同,採取相應措施。

三級預警:

1、防控領導小組進入工作,主管領導主持日常工作,並隨時向領導班子彙報,進行必要的防護知識的宣傳。

2、學校實行部分門禁,進入校區實行驗證制度。

3、學校門口設立主要病症檢測制度。

4、加強環境衛生狀況檢查。

5、進行防護水平升級的人力、物力準備。

二級預警:

1、學校開始實行門禁制度。

2、住校學生一律不許出校門,走讀學生進校門要進行主要病症檢測。

3、建立學生疫情監控制度,實行學生每日健康登記制度。

4、教職工限制出入,嚴格控制與疫區之間的`人員流動。

5、學校開始設置醫學觀察區,對外來人員進行一定時間的必要觀察。

6、每天定時在規定部位消毒。

7、校領導帶班,安排人員值班。

8、應急機構工作人員進入準備狀態,相關物資、設施到位。

一級預警:

1、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制度。除領導機構成員和必要後勤保障人員在搞好防護並經校長批准後可以外出,其他人員一律不許出入校門。

2、學校主要領導主持防控工作。

3、校領導24小時晝夜值班。

4、校領導至少1人實行保護性隔離,給所有在一線工作的人員配備防護藥品,實行嚴格防護。

5、應急機構工作人員進入待命狀態。

6、實行局部隔離,部分區域非學校主要領導任何人不能出入。

7、開始全方位的消毒,對重點區域進行嚴格消毒。

8、對出現疫情的班級停課。

9、與政府防疫部門、醫療機構保持熱線聯繫,確保病員的及時救治和必要的防控物資支持。

10、做好特殊時期的後勤保障工作。

七、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體系

華晶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在教育局公共衛生應急指揮部的領導下啓動應急預案,開展工作。

華晶學校成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主管教務的副校長擔任,成員由政務處、教務處、總務處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

1、綜合協調辦公室:由政務處、教務處、總務處組成。負責對內對外的協調、聯絡工作。保持和外界及時、暢通的聯繫,做好各種突發事件的協調工作。指揮協調各組的應急工作。堅持向上級有關單位報送信息。負責起草出臺的各種文件。統一宣傳報道工作。

2、應急分隊:由政務處、教務處、總務處組成。負責協助領導深入學校組織學生的身體健康的監控,以及有關應急工作。

3、學生工作組:由政務處、教務處等組成。負責各年級的聯絡工作,做好學生的安全穩定工作。

4、後勤保障組:由總務處負責資金、物質保障和防護物品、藥品的供給。

5、教學保障組:教務處組成。負責調整教學計劃,組織應急時期的教學工作,維護教學秩序。

6、信息情報組:由政務處、教務處組成。負責監測信息的收集、彙總、分析、上報、傳達、報告工作。

7、安全保衛組:由政務處(含體育組)和當時值班人員組成

八、調查與控制

1、突發事件發生後,學校要及時通知本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衛生監督機構對突發事件進行調查、現場勘察並採取措施,確定危害程度,做出評價報告。

2、突發事件發生後,學校應當組織力量,羣防羣控,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的隔離、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並向教職員工及學生宣傳有關衛生防疫、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科學預防知識。

3、傳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時,學校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採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加強重點單位、重點人羣、重點環節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擴散。

4、突發事件發生後,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和完善緊急應對機制,嚴格落實防範措施。

5、突發事件涉及的有關人員,對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機構的查詢、檢驗、調查取證、監督檢查及採取的醫學措施,應當予以配合。不予配合的將依據有關法律依法處置。

6、對突發事件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6

一、目的

爲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發生在我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對並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醫療救護工作,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防止事態進一步擴散,保障廣大人民羣衆的生命與健康,維護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鄉範圍內發生的所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預防爲主

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防範,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快速反應

及時發現並上報可能存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建立信息通報快速通道,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啓動預警機制。

(三)分類指導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衆健康的事件區別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四)及時處理

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害者及時採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時,最大限度減輕危害造成的不利後果。

衛生院設立指揮中心,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啓動預警機制,並由鎮政府批准。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由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啓動後,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

(三)指揮機構職責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統一指揮和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覈實各項工作預案,分析、研究、判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組織、協調成員部門(單位),配合各村、社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

3)、對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4)、研究、處理其他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我院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時掌握事件動態;負責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牀醫學、檢驗檢測等專業的專家組

成的專家諮詢組;組建、培訓由流行病學、臨牀醫學、實驗室檢驗、衛生監督、環境消毒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機動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落實對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及實驗室檢測工作;對事件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保護易感人羣,防止疫情擴散;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提請區政府對疫區採取疫情緊急控制措施。

四衛生專業應急處置

1、各村

根據衛生院安排,協調本轄區內各有關部門、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病措施並開展督查,掌握本轄區的疫情動態,向衛生院報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術和物資準備;指導開展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協助上級單位落實預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依託社區開展居民健康教育。

2、確定監測點,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防治對策;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指導各村(社區)做好疫點處理工作;對各村(社區)和各村衛生所、個體診所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實轄區內監測點和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樣品採集工作,及時報告事件動態情況;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工作。

3、各類醫療機構

建立由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組,建立院內工作流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加強醫療機構內的消毒等預防工作,重視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醫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監測、篩選、報告,對有可疑症狀的病人在尚未明確診斷前要採取相應的臨時隔離措施,預防疾病傳播。

4、衛生監督

重點開展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

我院組建由衛生管理、、臨牀醫學、衛生監督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專家庫下設傳染病及羣體性原因不明疾病專業委員會、食物中毒專業委員會、職業中毒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名單由衛生院決定,專家庫日常管理工作由衛生院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後,衛生院組織相應專業委員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分級,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指揮中心提出是否啓動預警機制,或啓動何級預警機制的建議。

六、應急機動隊

衛生部門要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精幹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人員由臨牀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消殺滅、後勤保障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突發事件發生時,由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題及時進行預警。

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

(一)報告內容

1、初次報告。第

一、必須報告信息: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羣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聯繫單位人員及通訊方式。第

二、儘可能報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質、範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佈及可能發展趨勢。

2、階段報告。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可能因素;在階段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3、總結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結束後,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二)報告原則

初次報告要快,階段報告要新、準,總結報告要全。

(三)報告時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衛生所、個體診所和有關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衛生院、縣衛生局報告;

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的;

3、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四)報告方式

凡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衛生監督人員、個體開業醫生和基層監測點的報告人均爲責任報告人,除按常規疫情報告、疾病監測及其它常規監測系統規定要求進行報告外,對發現的各種公共衛生異常現象要以最快方式向縣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第五部分

應急處理方案

一、應急處理要求

由鎮政府突發事件指揮部指揮協調全鎮各有關部門共同實施,並報告上級人民政府。由區衛生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組建紅色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牀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菌、後勤保障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分爲疾病控制應急分隊、醫療救護分隊、檢驗檢測分隊、後勤保障分隊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應在臨時現場指揮部領導下承擔現場處理工作任務。包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現場污染物處理、標本採集、環境消毒、消殺滅菌、預防性服藥、預防接種、醫療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現場處置工作程序

(1)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快速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對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進行分類,確定疫區和目標人羣;

(2)根據自然環境因素確定可能的污染範圍,對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潛在危害進行判定;開展健康教育和社會動員,羣防羣治儘可能減少危害;

(3)對救護人員、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和物資的需求做出評估和調用;

(4)經過事件緊急處理,疫情消除後,進行後續監測,直至消除危害;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覈實;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原因,實驗室檢驗;提出採取控制措施的建議,包括疫區封鎖、人員疏散、消殺滅菌、隔離觀察、預防服藥、預防接種、健康教育和干預等;處理結果的總結、評估與上報。

2、醫療救護工作程序

第一、視傷亡情況設置傷病員分檢處。

第二、對現場傷亡情況的事態發展作出快速準確評價,包括突發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及種類;傷員主要的傷情、採取的措施及投入的醫療資源;急需解決的'醫療救護問題。

第三、指揮、調遣現場及轄區內各醫療救護力量。

第四、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彙報有關情況,並接受指令。

第五、在現場醫療救護中,依據受害者的傷病情況按輕、中、重、死亡分類,分別以“紅、黃、藍、黑”的傷病卡作出標誌(傷病卡以5×3cm的不乾膠材料做成),置於傷病員的左胸部或其他明顯部位,便於醫療救護人員辨認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第六、現場醫療救護過程中,本着先救命後治傷、先治重傷後治輕傷的原則,將經治傷員的血型、傷情、急救處置、注意事項等逐一填寫傷員情況單,並置於傷員衣袋內。

3、傷病員運送工作程序

傷病員經現場檢傷分類、處置後,要根據病情向就近的醫療機構分流。傷病員分流原則如下:

(1)接受傷病員的醫療機構,由臨時現場指揮部按照就近、有效的原則指定。

(2)傷病員現場經治的醫療文書要一式二份,及時向臨時現場指揮部報告彙總,並向接納傷病員的醫療機構提交。

(3)臨時現場指揮部指定的醫療機構必須無條件收治分流傷病員。

(4)運送傷病員途中需要監護的,由現場醫療救護指揮部派醫療人員護送。

(5)傷病員運送至醫療機構後,由收治醫療機構按急診急救工作程序處置。收治傷病員的醫療機構要成立專門的搶救小組,負責傷病員救治工作。

4、消毒處置

(1)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消、殺、滅的器材、藥物劑型、濃度、施藥方法。

(2)保護食品、電器設施和其他有關物品,防止沾染藥物。

(3)實施消毒應先室內後室外、先地面後牆壁、先重點後一般、先飲水後污水的順序進行。

5、現場情況報告程序

由現場最高指揮者負責向上級報告現場情況。

6、新聞宣傳與信息發佈

按上級有關指示,統一口徑,指定專人向媒體發佈信息,其它任何人員未經授權不得對外公佈相關信息。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7

爲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的危害,在各類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及時、迅速、規範地進行應急處理,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保障公衆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經濟發展,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天津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及有關法規規定,結合南開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突發事件及其界定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直接關係到公衆健康和社會安全的公共衛生事件。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影響公衆健康的自然災害、危害嚴重的中毒事件、影響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質泄漏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各種危害健康的恐怖襲擊事件、羣體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健康的事件等等。轄區內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重大傳染病疫情

1、發生鼠疫、肺炭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暴發;

2、發生動物間鼠疫,發生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3、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者多例死亡;

4、發生脊髓灰質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5、發生罕見或者已消滅的傳染病;

6、出現新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病例;

7、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衆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

8、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重大疫情。

(二)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中毒人數超過30人或者出現死亡1例以上的飲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內發生10人及以上急性職業病或者職業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體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潛在威脅的傳染病動物宿主、媒介生物發生異常;

5、醫源性感染暴發;

6、免疫接種、藥物預防引起的羣體性反應或者死亡事件;

7、嚴重威脅或危害公衆健康的水、環境、食品污染和有毒有害化學性物質泄漏等事件;

8、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9、發生生物、化學、核和輻射等危害公衆健康的恐怖襲擊事件;

10、放射性污染、丟失放射源和人員受超劑量照射等事件;

11、自然災害引發的疫情或者中毒事件;

12、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二、工作原則

(三)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提高全社會防範突發事件發生的意識,按照預防爲主,平戰結合的原則,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建立並實行對可能引發各類突發事件因素的監測、分析、預測、預警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四)統一指揮、屬地負責

在政府統一領導和指揮下,衛生局及有關部門要按照預案規定的職責開展工作。發生突發事件的區域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配合政府、街道辦事處、衛生局及有關部門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五)快速有效、減少損失

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要不失時機地做出快速反應,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盡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保障社會秩序的穩定,保障公衆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六)依靠科學、加強合作

開展突發事件防範和處置的相關研究工作。及時總結控制工作成效,溝通信息,推廣經驗,完善應急處理技術規範。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方法。科學、規範、有序地處置突發事件。

三、組織指揮體系

(七)衛生局成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衛生局局長擔任,負責領導、指揮全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局。辦公室由疾病控制、醫療救治、衛生監督等科室、部門有關人員組成。負責組織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和醫療救治工作。

(八)成立評估和技術指導組織。分設突發事件評估組、醫療救護技術指導組、預防控制技術指導組和檢測技術指導組。各組由相應的專家組成。

(九)衛生局組建醫療衛生應急隊伍。

(十)衛生局組建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心,設在衛生防病站。

四、參與突發事件處理的有關機構、組織職責

(十一)衛生局

1、負責草擬和修訂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並報政府批轉執行;

2、組織協調衛生技術力量,防止、控制突發事件的蔓延和繼續發生;

3、對醫療救治、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進行評估,根據取得的經驗,不斷完善各項防治方案;

4、組織推動社會心理衛生、衛生科普知識宣傳、諮詢等工作,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5、組織突發事件處置相關人員的培訓;

6、建立檢查制度。督導檢查本預案各項措施在平時或者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的實施情況。

(十二)防病機構(含結防所)

1、做好突發事件的監測報告與預警;

2、確認突發事件性質。做出事件的發展趨勢報告和評估;

3、負責覈實疫情,提出疫點和疫區的劃定意見。參與對控制疫情的組織實施工作。負責疫點、疫區消毒隔離等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彙總、分析、評估疫情;

4、建立緊急控制物資儲備庫。儲備消殺藥品、檢測試劑、防護用品和相關器械等;

5、對突發事件預防控制效果進行評估後,提出改進建議;

6、對醫療機構消毒、隔離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評價。負責對在醫療機構外死亡的傳染性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屍體進行消毒處理;

7、具體落實對預防控制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進行培訓;

8、承擔社會心理衛生、衛生宣傳教育和預防醫學諮詢服務工作;

9、依據有關規定實施其它疾病預防控制措施;

10、承擔對應急處理單位的技術指導工作。

(十三)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1、參加突發事件的現場取證和違法事實的調查工作;

2、監督檢查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措施或疫點、疫區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

3、監督檢查收治病人的醫療機構及有關衛生單位的消毒、隔離、防護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工作;

4、監督檢查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

5、監督檢查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的疫情報告和突發事件中危害公衆健康,造成人員病、死、傷的報告情況;

6、監督檢查公共場所消毒;

7、監督傳染性疾病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疫點環境的消毒的落實情況;

8、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質量;

9、監督檢查學校、托幼機構和公共場所等預防控制工作;

10、依法進行其它監督檢查工作。

(十四)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1、按規定進行疫情報告和突發事件所涉及病例的報告;

2、負責病人的診斷、治療和管理工作;

3、負責病房消毒、隔離工作;

4、對醫療機構內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排泄物進行衛生處理;

5、負責對醫療機構內死亡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屍體進行消毒處理;

6、協同疾控機構或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心完成流行病學個案調查和相關檢驗物、樣品採集等工作;

7、負責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個人防護;

8、進行疾病及有關防治科學知識的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9、依據有關規定開展其它防治工作;

10、建設符合應急工作要求的門診、病房。

(十五)醫療衛生應急隊伍

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常備機動隊伍。由預防控制、醫療、衛生監督三部分組成。負責處置突發事件,參與和指導各級醫療衛生等機構進行應急處理。

1、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檢測檢驗、事件的分析、評估和上報;

2、協助和指導突發事件的現場救援、轉運和後續治療;

3、督導各項現場應急處理措施的落實;

4、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業務培訓和諮詢等。

(十六)評估和技術指導組

在突發事件發生後,成立評估和技術指導組,下設突發事件評估組及醫療救護、預防控制和檢測三個技術指導組;承擔社會心理衛生教育和諮詢工作。

1、突發事件評估組:瞭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信息,爲公共衛生政策和法規的實施提供諮詢;預測突發事件發展趨勢,提出啓動和終止預案的建議;

2、醫療救護技術指導小組:指導醫院的診斷、救治和醫療單位內醫務人員防護、消毒隔離等工作。負責重點病例的診斷。

3、預防控制技術指導小組:指導防止突發事件危害進一步蔓延應採取的預防措施、流行病學調查、疫情統計報告、消毒隔離與個人防護等預防控制工作。

4、檢測技術指導小組:指導並開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件發生的樣本採集、運送和病原學檢測等工作。

(十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心

1、突發事件發生時

(1)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後,組織工作人員迅速趕赴現場,對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或相關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場監測、現場採樣、疫點消毒等工作;迅速查找突發事件原因,並按照突發事件應急報告要求,及時報告。

(2)提出防治措施、進行應急處理;協助各醫療單位進行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救治工作,對密切接觸者或相關人員採取有必要的控制措施;全面負責疫點、疫區現場的防疫控制工作。

2、日常工作

(1)對傳染病疫情和各類突發事件的信息資料以及其他國家、地區的相關疫情和信息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報告,爲政府採取預防與控制應急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組織制定相關工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的技術標準、技術規範;突出突發事件的預警功能。

(2)置備、儲存、保管突發事件所需應急設備、藥品器械,現場防護用品、通訊設備、交通工具等等。

(3)對相關疾控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進行模擬演練並對演練結果進行評估。

(4)組織開展社會心理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五、突發事件應急報告

(十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發現突發事件,必須在1小時內向衛生防病機構報告;衛生防病機構應迅速進行覈實,並在2小時內報告衛生局和市衛生防病中心;衛生局必須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報至政府和市衛生局;政府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報至市政府。

(十九)衛生防病機構在突發事件發生後,首次報告內容包括未經確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隱患的相關信息,應說明信息來源、危害範圍、事件性質的初步判定、可能原因、病例發生和死亡分佈及可能發展趨勢和擬採取的主要措施。通過《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上報。

(二十)衛生防病機構在進一步調查基礎上,儘快做出階段和總結報告,階段報告包括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診斷和原因;總結報告包括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總結,分析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後對類似事件防範和處置建議。通過《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上報。

(二十一)衛生局(含衛生防病機構)在接到毗鄰地區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相關疫情通報後,要做好應對準備,必要時應及時通知轄區疾控和醫療機構。

(二十二)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現嚴重威脅或危害公共健康的水、食品污染、有毒有害化學性物質泄露、發射性污染等特大、重大事故時,主管部門、當事單位、個人要立即向衛生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二十三)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六、突發事件分級(執行市級分級標準)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事件劃分爲四級: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

(二十四)藍色預警:

1、發生腺鼠疫,一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20例;

2、其他省市已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發生、本市存在傳入可能,但未發現疑似或臨牀診斷病例;

3、發生霍亂,1周內發病10例以下;

4、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100人,無死亡病例報告;

5、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下,未出現死亡;

6、一次放射事故超劑量照射人數10~50人,或輕、中度放射損傷人數3~10人。

(二十五)黃色預警

1、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或周邊省市及地區疫情上升;

2、1周內霍亂髮病10~30例,或疫情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

3、1周內在一個區(縣)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

4、在一個區(縣)域內發現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5、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出現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在學校、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的;

6、預防接種或學生預防性服藥出現羣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

7、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50人,或死亡5人以下;

8、一次放射事故超劑量照射人數51~100人,或輕、中度放射損傷人數11~20人。

(二十六)橙色預警

1、局部地區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續發病例,或發生局部暴發;

2、腺鼠疫發生流行,流行範圍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在一個平均潛伏期內多點連續發病20例及以上;

3、霍亂在一個區(縣)範圍內流行,1周內發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1周內發病50例及以上;

4、乙類、丙類傳染病疫情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2倍以上;

5、發生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擴散到其他區(縣);

6、預防接種或學生預防性服藥出現人員死亡;

7、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並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8、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9、一次放射事故超劑量照射人數101~200人,或輕、中度放射損傷人數21~50人,或重度放射損傷人數3~10人,或極重度放射損傷人數3~5人;

10、鼠疫、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亂、脊髓灰質炎等菌種、毒種丟失。

(二十七)紅色預警

1、發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2、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2個及以上區(縣),並有繼續擴散趨勢;

3、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個省份,並有擴散趨勢,造成重大影響;

4、發生新發傳染病或已消滅傳染病;

5、一次放射事故超劑量照射人數200人以上,或輕、中度放射損傷人數50人以上,或重度放射損傷人數10人以上,或極重度放射損傷人數5人以上;

6、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認定的其它特別嚴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七、應急處理

當接到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藍色預警級別)報告後,衛生局應立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調查確認,並對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必要時,向政府提出成立區級應急處理指揮部的建議。同時,迅速組織醫療、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處理工作,並按照有關規定,向政府和市衛生局報告。

發生較重、嚴重、特別嚴重(黃色、橙色、紅色預警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立即報告市衛生局和市政府,並進行應急處置。

(二十八)啓動預案

1、當天津市突發事件達到黃色預警程度時,衛生局應急辦公室根據黃色預警的要求,將有關情況立即上報政府和市衛生局。

2、當突發事件達到橙色預警、市政府決定啓動市級預案時,衛生局提請成立區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並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別和處理需要,設置由有關部門組成的若干工作組。

(二十九)應急措施

應急處理工作採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落實各項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事態發展。

1、區衛生局在徵得區政府同意或批准後,緊急調集、調配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進行應急處理工作。組織應急處理隊伍迅速趕往現場,開展醫療救護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2、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後,儘快制定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和方案,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計劃和方案,對突發事件累及人羣的發病情況、分佈特點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措施。

3、實驗室檢測。衛生防病機構按有關技術規範採集足量、足夠的標本,送市級或區級實驗室,必要時送國家應急處理功能網絡實驗室檢測,查找致病原因,協助市防病中心的病原查詢和病因診斷工作。

4、劃定控制區域。甲類、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區政府報經市政府決定,可以宣佈疫區;經市政府決定,可以對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對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根據污染食品擴散和職業危害因素波及的範圍,劃定控制區域。

5、採取控制措施。根據突發事件類別和應急處理需要,按規定採取以下控制措施:病人和疑似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易感人羣應急接種,疫點消毒,水源保護,污染食品追回和封存職業中毒事故物品等。

區衛生局報請區政府可以依法發出公告,採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x、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羣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停課;臨時徵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閉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等緊急措施。對流動人口進行預防工作,落實控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採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

6、追蹤調查。防病機構根據疫情線索,對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調查,查明傳播鏈。並向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通報情況。

7、開展醫療救治。區衛生局按照醫療救治方案啓動指定的專門醫療救治網絡,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別管理。對疑似患者及時排除或確診。做好消毒隔離、個人防護和醫療垃圾處理工作,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和污染。要進行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事件造成的病人,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相關的應急處理和醫療救治方案進行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後續治療工作。對新發傳染病作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的經驗。必要時,請市衛生局或衛生部派出醫療專家組,參與和指導醫療救治工作。

8、督察與指導。區衛生局負責對轄區內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察和指導。

9、普及衛生知識。針對事件性質,開展社會心理衛生、醫療衛生知識宣教,提高公衆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消除公衆心理障礙,開展心理應激和危機干預工作。

10、進行事件評估。應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處理調查概況、患者救治概況、所採取的措施、效果評價等。

(三十)終止預案

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進展和突發事件專家評估委員會的評估建議,市衛生局向市人民政府適時提出預案實施終止的建議。區衛生局報告區政府後,執行終止預案。

八、工作保障

(三十一)技術保障

1、區衛生局負責建檔,列出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名單及相關個人技術檔案資料。同時列出相對應的第二梯隊名單及其技術檔案資料。

2、區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衛生專業人員開展突發事件處理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推廣最新知識和先進技術。建立考覈制度。

區衛生局按照預案的要求,在市衛生局指揮下,統一組織、定期安排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演練工作。演練形式有:對單一突發事件從指揮到救治處理的全過程演練;局部演練;指揮系統、救治系統,涉及預案各系統、各單位、多發事件的全過程演練。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由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系統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業務培訓。平時要針對不同學科舉辦培訓班。需要公衆參與的應急演練必須報市政府批准後實施。

3、常規監測。加強實驗室建設,按照市衛生局的要求,建立統一的突發事件監測、報告組織網絡系統。包括:法定傳染病監測報告組織網絡、衛生監測組織網絡、實驗室監測網絡、監測醫院監測網絡、突發事件報告網絡等。

4、醫療救治網絡。按因地制宜、平戰結合、防治結合的原則,建立醫療救治網絡。該網絡由指定的急救機構(包括市、區縣急救機構和院內急救機構)、綜合醫院、市、區(縣)傳染病專科醫院、後備醫院及職業病防治機構組成。針對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別的突發事件,指定不同的醫療機構承擔應急工作。醫療救治網絡機構之間建立有效的橫向、縱向信息連接機制。

5、信息系統。建立突發事件信息系統決策支持與指揮調度的技術平臺。承擔轄區突發事件及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發佈和應急處理工作。

(三十二)物資保障

1、建立已知可引起重大突發事件現場處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常備儲存系統。包括:診斷試劑庫、血清庫、疫苗庫、藥品庫、特效毒劑庫等。

2、建立與突發事件相關的診斷,救治儀器裝備儲備系統。

3、建立應急物資信息管理系統。明確各種物資的儲備、運行、功能狀態標準,確保可迅速調配使用。

4、健全應急物資資產更新規定和操作規範,並強制執行。確保應急物資使用時的可靠性。

(三十三)經費保障

1、爲了保證我市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的正常運行,區衛生局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專項基金,並建立相應的補充機制。

2、每年公共衛生事業經費的比例佔衛生事業費的比例應逐步提高到30%-50%;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區衛生局財務部門應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必要時,可向區政府申請專項撥款。

(三十四)人員保障

1、衛生局要組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備隊,隨時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2、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心按照工作職責,配備各類專業人員,並保證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性,保障日常工作正常運轉;

3、充實專業技術人員,擴展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項目;

4、不斷完善社區防疫網絡。

5、第一中心醫院、第三醫院、第四醫院、傳染病醫院、海河醫院、醫大總醫院和兒童醫院等單位作爲突發事件發生時,市級指定的應急醫療救治單位。

(三十五)宣傳教育

衛生局協調和組織有關單位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宣傳畫、冊等各種形式對社會公衆廣泛開展突發事件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羣衆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南開區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部門職責

一、環保局

根據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的需要,監管醫療衛生部門對醫療廢水、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監控醫療廢水、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和最終走向,記錄廢水、固體廢棄物產量、處理量、排放量並上報;督查醫療機構對醫療廢水處理設施和固體廢物焚燒設備的安裝和使用等工作。

二、環衛局

根據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的需要,加強晨掃和日、晚兩次保潔工作,做好重點路段水洗壓塵工作。督查落實門前衛生責任制,做好全區垃圾轉運站的內外環境衛生和消毒,做到生活垃圾集中清運,日產日清;全天候開放轉運站並增加運輸車輛,及時接納重點區域的生活垃圾。搞好全區環衛公廁清掏、刷保、消毒工作。及時處理羣衆熱線反映的問題。嚴格管理道路污染,大力處罰和處理違章飼養的家禽和家畜。根據需要,加強處理突發事件地域的清潔工作。

三、公安南開分局

協助有關部門,依法強制管理拒不服從監控隔離規定的被隔離人員和外部闖入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嚴重擾亂救治秩序的違法人員。開展專項治理違章養犬行動。認真受理羣衆舉報,做好查處工作;協助社區做好防治突發事件的宣傳工作。堅決打擊藉機製造恐慌、造謠惑衆、哄擡物價、製售僞劣防護用品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爲。必要時,選派警力全程駐守市傳染病醫院、防病站、醫學觀察所和突發事件發生地等重要場所,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四、愛衛會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四害,使蚊、蠅、蟑螂和鼠密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提高市容環境衛生水平;重點做好疫區及周邊地區的消毒工作,防止蚊、蠅、蟑螂和老鼠傳染病菌。

五、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

大力治理外來商販違章擺賣等亂擺亂賣和違章佔路擺賣;嚴格清理違法經營盒飯、快餐和露天製售餐飲的馬路餐桌及馬路燒烤;徹底清理全區幹、支道路兩側的餐飲、食品製售企業的裏空外賣和露天加工;大力查處和拆除違章建築,特別是嚴格治理對外來人口的違章建築。聯合有關部門,負責農貿、封閉市場防控工作的檢查。

六、工商南開分局

加強市場巡查,強化對防治突發事件藥品及相關商品生產經營的監管工作,依法嚴肅查處趁機制售假冒僞劣藥品及相關商品,哄擡物價等違法經營行爲;及時查處藉機進行違法經營的不法行爲。加強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

七、建管委

全面負責對轄區建築工地及其外來民工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督查各項防控制度的落實,專人負責各建築工地外來人員的身體狀況、外出登記、民工駐地及重點部位的督查工作;一旦發現施工人員出現傳染病、中毒症狀等,立即通報防疫部門,並立即進行對施工現場的消毒和有關人員的隔離。必要時,建立建管委、各建築工地、衛生等職能部門負責人蔘加的例會制度,及時溝通信息,果斷處理有關防控問題。

八、財政局

強化預算管理,保障應對突發事件工作的經費,並及時足額劃撥。加強監督,確保經費專款專用。

九、交警南開支隊

做好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備勤工作,及時處理交通突發事件。做好對重點醫院和隔離區周邊的道路疏導,確保交通暢通;嚴格安全檢查。協助衛生等部門做好進津車輛所乘人員的體質監測和車輛的消毒工作;加強逐級報告制度。

十、教育局

全面負責轄區中、國小校和幼兒園師生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督查系統單位做好教室、圖書館、食堂、實驗室、宿舍、廁所等部位的清潔、消毒工作,保證環境整潔,空氣流通,消毒到位。督查系統單位制定應對突發事件預案、防控工作措施和建立應急隊伍。督查系統單位設立隔離室;出現可疑症狀立即報告有關部門,並迅速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消毒和隔離。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師生自我防護能力;按全市統一部署,調整教學安排,合理安排學生生活。

十一、經貿委

全力組織好突發事件防控期間市場供應,做好市場監控;督查所屬各經營單位的消毒、通風、依規購銷貨等防控措施的落實;聯合有關部門,負責大中型商場與超市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檢查。做好突發事件預防、治療等工作必須的藥品、器械、消毒藥械、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工作。

十二、科委(科協)

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規,普及各種突發事件防治科學知識和方法,提高公衆科學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聯合有關部門,負責駐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檢查。

十三、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按照有關規定,協調市社會保障中心做好參保人員醫治突發事件涉及疾病的醫療保險和其他保險工作。

十四、民政局

做好老年公寓的預防和救助管理工作,做好低保人員和民政救助對象的疫病救治和社會救助工作。

十五、武裝部

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基層武裝部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組織民兵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和防控突發事件宣傳教育活動;建立防控突發事件民兵應急分隊,建立預案,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十六、僑辦、民宗辦(外辦)

負責區內歸僑僑眷、海外華僑華人、在區外國人及宗教活動場所突發事件防控工作,加強疫情預防和其他應急措施;建立出入境人員的疫情報告制度、

十七、房管局(含物業管理辦公室)

負責區域內各物業管理項目單位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組建區物業管理項目單位突發事件防控工作聯絡協調組,開展互助和互檢,做到監控管理不留死角;作好小區居民的預防宣傳、保潔消毒和外來人員登記等防控工作;督查全區物業管理項目單位突發事件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及時受理業主投訴。

十八、物價局

有效監控藥店、醫院、超市、市場經營的藥品和相關商品價格,依法從嚴處理拒不執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明碼標價規定和價格干預措施的單位和個人。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受理羣衆投訴,穩定價格和羣衆情緒。

十九、文化和旅遊局

加強和規範網吧、歌舞場所、電子遊戲廳等公共娛樂場所的管理;督查娛樂場所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聯合有關部門,負責文化娛樂業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檢查。

二十、質量技術監督局

認真做好突發事件防控相關產品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以次充好等製假售假行爲;督查食品加工企業落實從業規定的情況。

二十一、消防南開支隊

做好執勤備戰工作;督查火災救援中心的各種防護措施的落實;做好參戰人員和器材裝備的洗消工作,防止二次感染。及時調集所需警力及器材,應對處理突發事件時出現的其他緊急情況。

二十二、招商辦

督促大中型企業落實防控突發事件總經理負責制,協助企業做好防控管理和防控知識的宣傳工作,正確處理好企業生產經營和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關係。聯合有關部門,負責外資、合資企業的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的檢查。

二十三、宣傳部門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市區有關突發事件防控的指示精神,廣泛信息收集,全方位搞好對內、對外的宣傳報道工作;多角度、多側面宣傳突發事件防控的科學知識,營造全民參與共同抗擊的良好氛圍。

二十四、供水、供電、商業部門(經貿委)

負責保障醫療機構、衛生防病機構和醫學觀察留驗場所等部門的用電、用水和有關生活用品的供應。

二十五、街道辦

組織各街道辦事處做好社區突發事件防控工作;督查指導各街道辦事處突發事件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幫助整改;及時協調街道辦事處與有關職能部門的關係,共同做好突發事件防控工作。

二十六、衛生局

組織協調衛生技術力量,防止、控制突發事件的蔓延和繼續發生;負責疫情監測並及時準確上報疫情動態;負責突發事件病例、確診及疑似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提出疫點、疫區實施管制的建議;負責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指導並實施消毒和隔離工作;醫療救治、預防控制措施的效果進行評估,根據取得的經驗,不斷完善各項防治方案;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組織衛生科普知識宣傳、諮詢等工作;組織突發事件處置相關人員的培訓和演練;督導檢查應急預案規定的各項措施,或者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的實施情況。

轄區各部門都要做好相應的工作預案,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系統內部防控工作到位。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8

爲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單位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工作預案:

一、建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孫偉偉

副組長:王琳 劉靜

組員:莫亞娜、尹麗偉、呂永建、孟森娜

職責:遵循預防爲主、常備不懈的方針,主要負責對本單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指揮與協調、應急隊伍建設和培訓、突發事件及時上報等工作。

二、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的各類衛生安全衛生組織、制度。

2、實行場所內的各級崗位責任負責制。分級管理,責任到人。

3、嚴格落實本單位定期督導檢查的考覈制。

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1、突發事件報告範圍:

(1)微小氣候或空質量不符合衛生標準所致的虛脫休克;

(2)生活飲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的'水傳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施遭受污染所致傳染性疾病、皮膚病;

(4)意外事故處致的一氧化碳、氨氣、氯氣、消毒殺蟲劑等中等;

(5)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

(6)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

(7)發生或可能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等;

(8)其他重大突發事件等。

四、應急措施:

(1)單位負責人或衛生負責人等事故報告責任人,應立即並向所在的XXX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按照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立即停止經營活動。

(2)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妥善處理現場,防止事故繼發,確保不擴大危害範圍和不繼續惡化環境,並保護好現場。

(3)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現場調查、處理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範圍。

(4)按照衛生要求及時做好環境、公共物品、水質、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等消毒工作,以及其他應急處理工作。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9

爲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突發事件類型

1.校內發生的各類中毒事件。

2.校內所發生的各類傳染病疫情。

3.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4.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食品安全、動物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

三、預案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校各部門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工作原則

1.認真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工作,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落實事件責任制,明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的職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與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3.出現突發事件,必須按照“四早”要求,保證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備處置。

五、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防止應急預案制定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監督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師生因病缺勤、病因追蹤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情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發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

7.及時向當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殘留等工作。

六、突發事件預防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經常校園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三)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1.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2.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3.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和校園環境衛生。爲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4.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疫苗接種率,防止疫苗相關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5.學校應當依法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加工、運輸、儲存、使用、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誤引起突發事件。

(四)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物、“三無”產品、劣質食物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七、突發事件

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學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他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學校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安排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分別由學校辦公室和各班班主任進行登記彙總並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繫,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二)突發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並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並開通疫情監控聯繫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照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暢通。出現集中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要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兩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職責的情況。

八、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突發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應急預案

1.做好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和公共衛生工作,宣傳防治知識,防範突發事件的發生。

2.建立重大、緊急疫情信息報告制度,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和區教體局報告,聽取衛生防疫部門的處理意見。

3.對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師生交叉感染和擴散。

4.在校園、教室內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對可能受到危害的師生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堅決杜絕染病學生帶病來校,必須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已康復並不再存在傳染危害後方準來校上課。

6.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共同配合預防和診治。學生病癒回校後,任課老師要做好補課輔導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預案

1.凡就餐後,師生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噁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症狀,各班主任、值班領導應馬上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

2.迅速與醫院聯繫、診治,採取救護措施,並向當地教育局、政府及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包括:時間、地點、中毒人數、主要臨牀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護現場,做好預留食品、蔬菜的取樣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於沖洗,以備衛生部門檢驗。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並查詢他們的身體狀況。

5.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迅速與家長聯繫。

6.如實彙報有關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工作。

(三)預防接種炎症反應或事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儘快採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九、保障實施

(一)組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二)財力和物資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0

爲及時調查、處理本單位的突發衛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減少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制定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防方案。

一、爲防止危害健康的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發生,建立組織網絡,明確組織分工和職責,健全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件的報告制度。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種傳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礙公共場所傳染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三、當公共場所發生以下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時,應立即啓動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①生活飲用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介水傳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施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和皮膚病;

③因使用化妝品所致的`毀容、脫髮及皮膚病(包括過敏性皮炎及各種皮膚損傷);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氣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氣中毒)、c02中毒、紅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結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發生衛生突發事件時,應立即停止相應的經營活動,及時搶救中毒人員(事件病人),並負責保護好事故現常

四、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現場事故調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衛生突發事件現場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後,及時撰寫寫本單位事件總結報告,並上報有關單位和存檔備案。

單位: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1

爲切實加強學校安全工作,進一步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爲科學、有效地處置我校突發傳染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傳染病事件造成的危害,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障教育發展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有關加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處置預案。

1、適用範圍

學校突發傳染病防治是指在學校師生員工中發生的羣體傳染病防治,如肺結核、肝炎、腦膜炎、流感、水痘、腮腺炎、紅眼病等的防治。

2、組織機構

學校由校長室、醫務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等人員組成安全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提供突發傳染病的危險信號,暢通信息渠道,提醒領導和學生注意險情,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竭力避免發生突發傳染病。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各班主任

3、建立保障機制

突發傳染病發生後,能客觀反映情況,及時向領導建言獻策。學校突發傳染病的預防應堅持教育在先、預防在先、多方配合、共同負責的原則。

3.1加強健康教育

學校每學期開學初,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有關健康教育要求,開齊、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課。學期結束前組織一次有關安全、健康的專題講座,進一步提高師生的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

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講解預防傳染病知識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3.2嚴格門衛管理制度,加強門衛值守、管理工作,及時掌握校內、外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改善學校衛生設施與條件,加強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人羣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和校園內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園環境衛生。

3.3堅持學生因病缺課登記制度,積極做好因病缺課學生情況統計分析工作,對生病請假在家的學生要通過電話等方式詢問病情,在校生病的學生要及時通知家長陪同前往(對暫無法通知家長的學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發現傳染病患者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

3.4加強師生體質鍛鍊,學校應採取積極措施,確保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戶外運動,督促學生課間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3.5預警聯動

學校應做好日常預警預防工作,與屬地應急指揮中心、派出所、交警、消防、醫院等基層應急單位建立聯動機制,保持聯繫渠道的全天候暢通。

4、學校突發傳染病防治應急處置

4.1啓動預案

突發傳染病發生後,應立即啓動學校突發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負責具體的施救和各項善後處理工作。其具體職能爲:發佈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及時向上級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工作,認真調查取證,寫出書面材料。

4.2應急措施

由校長負責的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傳染病防治工作。

主要職責包括:根據上級傳染病防治工作預案制定本校的傳染病防治工作預案,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責任制度,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認真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治措施,利用校內、校外和各種活動,課內、課外的不同形式,組織開展對學生和教職工的傳染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普及防病科學知識;建立每日學生缺課登記制度,發現有病症的學生,要及時督促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向當地疾病控制部門及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彙報有關情況,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有異狀病人的隔離消毒工作。疫情發生時,學校要根據街道辦的部署啓動傳染病防治工作預案,並組織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治措施;負責常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資料收集與歸檔工作。

4.3迅速啓動與實施措施

4.3.1建立和完善學校預防傳染病傳報信息網絡:各班級傳染病信息傳報的第一責任人爲班主任,學校傳染病信息傳報的第一責任人爲校長。

4.3.2預防傳染病信息報告範圍:出現個別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出現聚集性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的;出現集體性不明病因發病症狀的;其他需要報告的防疫情況。

4.3.3預防傳染病信息報告的途徑與預防要求:

凡出現上述情況的,要立即瞭解患者病因,在兩小時以內,書面信息報區教育局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並跟蹤後續信息,定期報告。

4.3.4建立考勤制度:對缺勤的師生員工要逐一進行登記,並立即與其取得聯繫,查明缺勤的原因。

如發現學校師生員工有身體異狀,學校則迅速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採取隔離。學校在區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發病學生(包括與發病學生有密切接觸的師生)採取隔離措施。嚴格實行患病學生休學制度,學生病癒後方可復學。

4.3.5採取消毒措施,對患者活動過的校區、室內場所按照要求、安排專人負責定期進行消毒,並保持空氣流通。具體爲:對環境與物體表面等進行擦拭消毒,對地面進行溼性清掃,對空氣進行噴霧消毒,用紫外線消毒燈對有關區域進行物理消毒,實行室內強制通風。

5、信息報送與現場保護

5.1學校突發傳染病事件發生後,學校、當事師生應立即將情況發生地點、時間等基本情況和有關信息向上級領導報告;學校要儘快覈准情況,在規定時限內將突發傳染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危害程度、發展趨勢、所採取的處理措施、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等情況,迅速向上級彙報。在迅速展開搶救工作的同時,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的保護,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的痕跡和物證。

5.2學校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備專兼職信息監測員(應急專幹),綜合信息小組(應急辦)及時接收報送學校有關警務信息。

5.3信息報送要求屬一般事件,學校應在事件發生後2小時內將基本情況向街道應急指揮中心(總值班室)報告;屬於較大突發事件必須在事發30分鐘內報告;重大、特別重大事件應立即報告。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2

爲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衛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帶來的威脅,確保幼兒園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xxx幼兒園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特制訂出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在幼兒家長中加大各種突發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教育力度,提高廣大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堅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檢測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性疾病和傳染病在校園裏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爲主,常抓不懈

幼兒園是各類疾病高發的場所,一旦出現疏忽和遺漏就會帶來不可阻擋的危害幼兒園師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極大威脅,因此幼兒園的傳染病防控工作應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之一,針對當前各種傳染疾病高發的情況,應該加大力度宣傳防範傳染病和傳播性疾病的知識,提高幼兒的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全力杜絕傳染病在校園的傳播,並且要形成長效機制,常抓不懈,毫不放鬆,真正要做到有備無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應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存在的瞞報和忽略等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幼兒園成立突發性疾病和傳染防治領導小組,針對可能出現的傳染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和醫療救治機制,要堅決做到快速、及時、完善、穩妥的處理,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證幼兒園師生的'安全。

三、組織管理

(一)成立預防與控制傳染性疾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各班幼兒教師

幼兒園成立以xxx園長爲組長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幼兒園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分工如下:

1、根據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精神和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園突發流行性疾病和傳染病的預防處理預案。

2、健全和落實突發事件責任制,檢查、督促幼兒園各班級預防突發事件措施的落實情況,責任到人。

3、廣泛深入班級定期開展突發流行疾病和傳染病的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在幼兒學習生活中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幼兒的應急處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兒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檢記錄,及時掌握幼兒的身體狀況,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流行行疾病和傳染病,堅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救治等一系列的反應措施,確保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轉和幼兒園師生的身體健康。

5、如發生流行行疾病和傳染病要及時向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彙報情況,並配合有關醫療部門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應急小組領導成員的通訊方式要24小時保持暢通。

四、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講突發事件的登記分爲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結合本幼兒園的特點和實際,在必要時啓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

(一)所在地區發現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三級應急相應,立即啓動一日一報告制度與加強疫情的通報,二是加強幼兒園各個班級以及部門的公共設施的衛生狀況檢疫工作,積極採取消毒措施,確保幼兒園的安全。三是加大對校園進出入人員的檢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進入校園。

(二)所在地區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首先在校園內開幼兒園的幼兒開展定時測量檢查身體狀況,發現健康問題及時排查和及時救治,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三是加大對幼兒園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級醫療部門做好隔離工作,最後及時通告疫情防控情況。

(三)所在地區發生特大突發事件,啓動第一級應急響應,首先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幼兒園,二是全面掌握流動進出幼兒園人員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三是幼兒園加大對力度對幼兒園各公共設施的消毒力度,確保校園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監測力度,並做好疫情的防控情況公佈。

(四)園內出現疫情

幼兒園出現疫情後要啓動應急預案,針對感染的幼兒或者老師要及時進行隔離,同時要向上級有關管理部門通報情況,另外加大力度排查校園的感染人數,有關部門到來後,通過排查對幼兒園師生進行檢測,對幼兒園進行隔離,杜絕感染者離校,根據疫情的發展的狀況制定出解決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滅疫情的擴散,維護幼兒園的健康。

  xxx幼兒園

  x年x月x日

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13

爲確保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穩定社會秩序和校園秩序,根據XX市政府和市區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體描述

(一)組織與領導

組長: 劉長真

成員:全體領導幹部、班主任及保衛科人員

全體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校級領導幹部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

中層領導幹部代履行職責。

校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啓動應急預案和發佈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向上級或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當學校在救援時用到醫療救護等其他應急救援機構時,學校應急指揮應該成爲聯合指揮中的一員。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救援所需的信息,配合其他部門開展應急救援。當在某個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則由負責該問題的最高領導做出最後決策。

(二)貫徹預防爲主的方針

領導小組成員在突發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辦公室做好預案的發放、登記、修改和重新修訂,定期組織教職工學習應急預案的內容;加強對教師師德規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政教處要識別容易出現校內交通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爲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總務處要經常性地對校車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5、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各口要切實貫徹《交通管制的規定》,政教處做好學生和家長宣傳教育工作,辦公室做好教師的宣傳教育工作。

6、校醫室常備一定應急醫療物資;教導處確保醫生值班。

7、值日領導履行值日工作職責,堅守學校,有事外出必須自己調班,否則不得離開。

8、辦公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並定期覈對電話號碼,所有領導幹部、級部主任、班主任、值班人員確保24小時內電話暢通。各級部交一份學生家長通訊錄複印件到學生宿舍。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三)啓用應急預案的情況

1、重傷2人以上;

2、死亡1人以上。

二、應急響應過程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後,在場人員(包括領導幹部、教師員工、臨時工、學生)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的情況報告校長,校長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後,首先通知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和值班領導,然後通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及通知門衛防止肇事車輛外逃。值班領導和政教處領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校長還要將事故有關情況上報教育局和醫療機構,通報應該包括以下信息:發生事故的學校名稱和地址;通報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長:當天值班的領導幹部

成員:組織活動的領導、教師、級部主任、班主任、校醫、司機。

1、在場人員(包括領導幹部、教師員工、臨時工、學生)應首先檢查師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師生受傷,根據先重後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師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學生聯繫校長,校長接到報警後,馬上通知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和值班領導趕赴現場,德育副校長在趕赴現場的同時通知搶救組成員迅速到現場並撥打110交通事故電話。校醫到達後,馬上對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置,儘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由校醫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本校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由副組長通知本校教師動用其私人小車運送傷者。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學校門衛要確保急救車、交警車輛進校後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後,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教師受傷送院要派工會領導)。

2、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工會通知教師家屬發生什麼事故和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屬到醫院。

3、政教主任組織級部主任和在事發現場人員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並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三)聯絡、教育

組 長: 賈傳海

副組長: 賈輝

成 員:級部主任和班主任

1、接到校長通知啓動預案後,辦公室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校長審查同意後送交教育局。屬校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後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辦公室主任和級部主任、班主任分別做好教師和學生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採訪,必須經過校長或上級部門同意,由小組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採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3、辦公室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寫出書面報告。

(四)家長接待和後勤支援

組長:孫京平

成員:王新國、韓玉奎、級部主任、班主任

1、組長根據校長通知啓動本組工作及通知門衛防止肇事車輛外逃。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師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政教主任、級部主任、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根據學生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總務主任、工會主席分別協助處理傷亡學生和教師的善後工作,安排住院師生的家屬的食宿。

3、要依法調解安撫,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學校在無力調解學校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組長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事故處理結尾階段,文祕辦主任起草《協議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補償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整理病歷卡複印件、醫藥費發票原件和複印件報保險公司理賠。

5、安全辦組織保安人員嚴格覈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閒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學校、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事故調查

組長:劉長真

成員:工會主席、上級指派的領導,事件涉及的部門領導。

1、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

2、並向教育局報告事故處理結果。對違反本預案,不履行應急救援工作的,發佈假消息的,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的人員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制度、政策、設施等存在的問題,制定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