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幼兒園入園難

第一,擴大資源,增加供給。要採取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建設數量充足、條件達標、收費合理、面向區域內所有適齡兒童的普惠性幼兒園。

如何解決幼兒園入園難

一要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提供"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要在城鄉公辦資源短缺的地區儘快制定和落實發展規劃,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中國小布局調整的富餘資源也要優先用於改擴建幼兒園,促進公辦幼兒園合理佈局。鼓勵優質幼兒園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支持街道、農村集體舉辦的幼兒園,面向社區、面向社會,承擔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二要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爲家長提供多樣化選擇。對城鄉民辦幼兒園給予多種形式的扶持和資助,引導其提供普惠性服務,讓羣衆可以在繳費大致相當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公辦園或民辦園。三要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在城鎮化進程中,小區配套幼兒園既是配置和增加城市學前教育資源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地要把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爲擴大資源和規範管理的一項重點工作,在小區規劃、審批和驗收等各個環節落實配套幼兒園建設政策,確保小區適齡兒童"有園上"、"上得起"。各地要對小區配套幼兒園進行規範整頓,對改變性質和用途的要加快整改,予以糾正。四要把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爲重點。各級政府要把發展農村學前教育作爲新農村建設的緊迫任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加快鄉村幼兒園建設,建立和完善縣、鄉、村三級學前教育服務網絡,使農村適齡兒童能夠享有公平的學前教育機會。

第二,科學保教,提高質量。這是促進學前教育公平、實現每個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要遵循幼兒成長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堅決防止"國小化"、"成人化"傾向。要爲兒童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堅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注重讓幼兒在與同伴和成人的積極交往中,通過觀察探索、感知體驗,享受快樂童年,促進個性健康發展。二要強化對各類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監督和指導,建立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質量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學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積極探索符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特點的兒童保教方法。三要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質量觀,引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支持幼兒園開展科學保教,自覺抵制那些拔苗助長、違反兒童身心健康的錯誤觀念和做法。

第三,充實師資,提升素質。造就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幼兒教師是孩子進入集體教育機構的第一任老師,思想品德要求高、專業性強,工作很辛苦,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們有重要影響。教師質量決定着學前教育的質量,有限的資源要優先用於教師隊伍建設。當前要下決心抓好四個環節:

一是嚴格准入,實行幼兒教師資格准入制度,嚴把入口關。幼兒教師有其特殊要求,既要具備專業素養,更要富有愛心、耐心、細心,善於與孩子互動交流,要把熱愛這一崗位、適合這一崗位的人選拔到幼教隊伍中來。二是覈定編制,根據國家規定逐步配齊教職工,多渠道補充合格教師,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地方長期存在的教師數量不足問題。三是落實待遇,切實解決好幼兒教師的工資福利、職稱和社會保障等問題,保障合法權益,消除後顧之憂,讓廣大幼兒教師心情舒暢搞教學。四是加強培養,做好師資隊伍培養培訓規劃。辦好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擴大免費師範生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這次我們提出國中畢業後五年制的專科學歷教師培養模式,這是考慮到我國幼兒師範專業特點和學前教育師資現狀提出來的,要積極探索、不斷完善。園長和教師的培訓要納入繼續教育計劃,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注重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和遠程教育平臺,創新培訓模式,滿足幼兒教師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第四,拓寬渠道,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是保障。近些年來的實踐證明,各級政府必須切實承擔起投入責任,不能單純依靠市場機制來解決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各地要認真落實《若干意見》提出的要求,切實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要落實各項財政支持政策,做到預算有科目,增量有傾斜,投入有比例,撥款有標準,資助有制度,改變一些地方對學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現狀,不斷提高財政投入水平。

公共財政投入要向農村地區、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傾斜,承擔更多的責任。要建立學前教育資助體系,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給予重點資助。辦好學前教育,需要最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但也不能像義務教育那樣完全由政府包下來,要形成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投資辦園和捐資助園,拓寬學前教育經費來源渠道。

第五,加強監管,規範辦園。幼兒園遍佈城鄉社區,量大面廣,辦園主體多元化,辦園水平參差不齊,規範管理的任務相當繁重。各級教育部門特別是區縣一級要採取有效措施,充實管理力量,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切實履行好職責。要加強對幼兒園准入、安全和質量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和指導,對教師資質、人員流動、工資待遇、教育教學、衛生保健與安全管理等方面實行動態監管,規範辦園行爲,不斷提高各類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尤其是對於幼兒園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決不能掉以輕心,切實加強全覆蓋的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各級價格、財政、教育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幼兒園收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