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1

一、活動目的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經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現代社會,教師在培養社會人才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及教育內部的諸多原因,相當多的一線教師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壓力,身心處於亞健康狀態。尤其是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下,還要進行政治學習、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學歷進修等,面臨新課程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地方教材、校本課程、社會綜合實踐、課題研究等多重壓力,當壓力持續過久,機體就會無法承受,無法繼續抗拒,必然導致心理能量的衰竭,對教學工作和家庭生活造成影響。爲此,爲了讓教職工在健康愉悅的氛圍中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減輕教職工的心理壓力,促進我院教職工心理的健康發展,院工會與思政(基礎)部心理教研室經協商後特制訂心理健康活動實施方案。

二、對象

學院全體教職工。

三、活動內容

1、邀請全體教職工到學院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測評,心理健康中心擁有操作方便快捷、結果直觀準確的心理測評系統,可以短時間內爲來訪的教職工提供多方面的測試服務,可以讓教職工們更深入的瞭解人格、氣質、智力、焦慮程度、抑鬱程度等多個維度的信息,從而進一步提升自我認知,洞悉真實自我。

2、邀請全體教職工到學院心理健康中心體驗沙盤遊戲。沙盤遊戲療法能爲來訪者提供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在這裏通過象徵、隱喻的形式不僅可以再現出與創傷經歷相關的情景以幫助發現問題,同時也可以宣泄出與創傷經歷相關的複雜情感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不同類型的沙盤遊戲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如個體沙盤遊戲可以深入展示個人的內心世界,讓自己與潛意識對話,瞭解自己的深層次需要。家庭沙盤遊戲可以有效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促進成員間深層次的心靈溝通,尤其是對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習慣有積極作用。某一特定團體進行沙盤遊戲可以促進團隊精神的昇華,提升團隊凝聚力,培養協作性人才,發現團體中的共性,加強成員間的精神交流,改善團隊氣氛。

3、邀請全體教職工到學院心理健康中心體驗“歐卡”遊戲。“歐卡”技術,又稱爲潛意識投射卡,它是心理諮詢的新的形式。它是由德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MoritzEgetmeyer研發,歐卡藉助於圖案和文字的組合,可以照出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想法。同樣的圖,呈現在每個人眼中都是不同的樣貌。在生活中,每個人遇到同一情境時,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情緒和態度,得到的結果也是千差萬別。我們看到的世界,正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樣子。世界在我們眼中的每一個樣子,都是我們潛意識的投射。它可以結合多種治療手法進行運用,並且更加節省場地成本,方便攜帶,展示更加直觀。它不僅可以用於心理諮詢,還可以個人療愈和團體遊戲。歐卡可以刺激我們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認知,增強自我覺察,親近自己的潛意識,從自己的想法裏探知自己真實的心理,也可以進行自我療愈。它可以打開內心深處,改善人際關係,緩和矛盾衝突,爲人生疑惑指引方向。

4、邀請全體教職工到學院心理健康中心體驗狼人殺、妙不可言遊戲。這些遊戲需要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玩家需要通過自己的口才和演技獲得大家的信任,並憑藉邏輯判斷,找出自己的敵對陣營,以策略將對方淘汰。相信通過這樣的遊戲可以爲老師帶來更多的生活樂趣。

5、爲輔導員教師們開展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培訓,提升輔導員教師們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2

爲加強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服務質量,提高教職工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質,引導廣大教職工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校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青發〔20xx〕20號)有關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現就做好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積極構建學校教職工心理健康服務機制,推動教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長效發展;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更好地滿足教職工心理成長需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學校的建設發展事業,爲建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引領行業進步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做出貢獻。

二、服務內容

1.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廣泛運用各類新媒體平臺,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持續提升教職工心理保健能力。

2.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大力支持院級工會、婦委會根據教職工實際需求,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營造助人自助的友好校園氛圍。

3.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諮詢。針對情壓管理、生涯發展、親密關係等共性議題,定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健康素質測評、個體諮詢、團體訓練等活動,充分滿足教職工個體發展和關係共建的需要。

三、服務途徑

1.依託市總工會推出的“心世界·新天地”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教職工可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端免費爲教職工提供心理知識普及、自主心理測評、心理諮詢(400-116-1177心理援助熱線)、紓緩身心等服務;

2.學校定期請心理講座專家面向全體教職工開展線上心理講座和團體輔導。

3.各學院根據教職工的需求確定心理健康服務主題,校工會根據申報內容給予師資支持,送服務到學院,把心理健康服務陣地建到教職工身邊。

4.聘請心理專家到校,開展教職工個體心理諮詢,根據一學期試運行後,制定出長效工作機制,爲教職工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5.成立教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志願隊。招募校內心理工作者成立教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志願隊,爲學校以及各院級單位開展心理活動提供幫助。

6.成立教職工心理社團,爲追求個體心理建設的老師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不斷提高教職工心理健康水平。

7.工作聯繫人:校工會(婦委會)修勇老師電話: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3

爲積極探索新時代中國小(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創建心理健康教育“江西樣板”,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xx〕22號)有關要求,經研究,決定於20xx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開展“井岡山市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現將相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培訓對象

此次培訓主要面向全市中國小、旅遊中專、幼兒園(含民辦幼兒園)班主任。

二、培訓內容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積極心理學方法與技術、家校溝通、團體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等內容。

三、培訓方式

本次培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其中線上理論學習34學時,線下28學時,含研討、心理活動課程設計及個人成長報告、線上交流、線上測試等,合計共62學時。參加培訓的教師由學校統一組織進入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江西省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專欄註冊報名,報名成功即可登錄進行線上學習、提交實踐案例、交流討論及參加線上考試。

四、培訓費用

堅持公益性及專業性原則,廣泛發動心理健康教育志願者團隊作用,本次培訓不向學員收取任何費用,由省教育廳在培訓專項經費中予以保障。同時,該培訓納入中國小、幼兒園教師“省培計劃”項目,並計入繼續教育學分,分額計算按《江西省中國小教師培訓學分管理辦法》(贛教規字〔20xx〕21號)執行。

五、組織形式

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線上培訓由江西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藉助“贛教雲”平臺配合完成;線下研討由吉安市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志願者協助(志願者信息登記表見附件2),以分批次集中學習和研討的方式,在本井岡山市內開展。

六、培訓時間

1.9月19日—9月20日,在“贛教雲”平臺專欄報名;

2.9月21日—10月20日,完成理論學習;

3.10月21日—11月16日,參加分組討論;

4.11月17日—12月10日,參加考覈,提交作業;

5.12月11日—12月底,評閱作業、公佈成績,頒發省教育廳用印相關類別榮譽證書(電子證書)。

七、課時安排

1.線上理論學習(34課時)。登錄“贛教雲”平臺進入專欄觀看錄播課,每學時30分鐘左右。每節課配有學習打卡(精確到秒的學時長,不能拖動並要求學員做好學習筆記),所有課程均由省內外具有豐富理論及實踐經驗的專家主講錄製,共34學時。

2.線下研討(28學時)。一是由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具體負責人(負責人信息表見附件2)牽頭此項培訓工作,組織好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志願者實施線下研討(2學時),研討場地原則上由城區學校予以保障,授課教師由省輔導中心統一安排;二是心理活動課程設計方案(12學時);三是個人成長報告(12學時);四是線上測試(2學時)。

八、考覈方法

1.線上理論課程學習結束後在線完成專業能力測試。

2.提交心理活動課程設計方案(含教學主題、教學目標、活動遊戲、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不少於800字)。

3.提交學習成長報告(包含學習收穫、心理學知識應用於工作的實操案例、未來設想等內容,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示範性與可操作性,字數不少於800字)。

以上相關內容統一在“贛教雲”平臺專欄提交,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遴選優秀作品並向《江西教育》《教師博覽》、“贛鄱心理”官方公衆號等省級教育主流媒體推薦、刊發。

九、核發證書

培訓考覈包括三個部分,滿分爲100分,其中專業能力測試佔50%,心理活動課程設計方案佔25%,學習成長報告佔25%。

1.參訓學員按要求完成理論學習、分組討論,且考覈成績爲60分及以上者,由省教育廳頒發《江西省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合格學員”證書》(電子證書,可在“贛教雲”平臺專欄查詢及下載,後文其他證書同)。

2.參訓學員按照全省總參訓人數5%的比例遴選優秀學員,由省教育廳核發《江西省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優秀學員”證書》(電子證書);志願者視專業水平、工作質量等綜合因素,擇優遴選頒發《江西省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能力培訓“優秀志願者”證書》(電子證書)。

3.未完成理論學習、未參加分組討論或考覈成績低於60分的,視爲培訓不合格,不予頒發證書,且不計入繼續教育學時。

十、培訓要求

各相關學校要認真學習文件要求和宣傳發動工作,鼓勵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積極報名,踊躍參加培訓活動。

請各校於9月20日上午前上報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參訓學員名單;

1.中國小、旅遊中專報至郵箱:

2.幼兒園報至郵箱:

3.具體線下培訓由市教學綜合服務中心牽頭實施,聯繫人: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4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國小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爲進一步科學指導和規範我縣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心理健康輔導教師能力,推進我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展,結合我縣實際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培訓組織

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培訓由縣教育局舉辦,縣教師進修學校具體組織管理。

二、培訓對象

全縣中國小心理健康輔導教師

三、培訓時間與地點

1.培訓時間:20xx年4月17日—19日;4月17日上午8:00—9:00報到,9:00—9:30開班儀式。

2.培訓地點:於都縣教師進修學校。

四、培訓內容

1.培訓內容:個體心理諮詢與技能、團體心理輔導技術、學校危機干預策略、沙盤遊戲技能培訓、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

2.培訓方式:採取自主學習、講授與體驗、多媒體課件、資深專家答疑、團隊實例教學等多種學習形式。

五、培訓考覈

根據出勤、課堂表現、完成學習任務、考試成績等對學員進行考覈,考覈合格的學員,由縣教育局統一發放“培訓合格證”。

六、工作要求

1.請各校按縣教育局規定時間上報參訓人員名單,名單發送至於都縣教師進修學校師訓處郵箱。

2.各中國小要以此爲契機,引導廣大教師熱愛教師職業,強化教師保護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自覺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七、經費保障

培訓期間學員住宿由教師進修學校安排,培訓費、教材費、資料費、伙食費由縣教育局撥付,交通費回原單位按規定報銷。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5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爲指導,嚴格按照市德育科的要求,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我校將積極參與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研究,立足“以人爲本、讓學生健康活潑的成長”,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陶冶學生的心理情操,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培訓背景:

培養高素質的教師與提高現有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希望所在。一位高素質的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較高的專業水平與能力,並善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在青少年的成長中教師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這不僅是因爲教師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更是因爲教師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與師生關係的好壞,對於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標的確定、身心健康的狀況都具有深遠影響。毫無疑問,如果教師本身的素質不高,就無法承擔培養高素質學生的重任。如果教師自己心理不健康,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沒有保持。

二、培訓目的和意義:

1.促進校內師生的身心健康,構建和諧校園。

2.有利於瞭解全校師生心理健康狀況,防患於未來,構建安全校園。

3.提高學校素質教育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味。

4.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疏導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減少長期教學所造成的疲勞感,幫其獲得動力和幸福感。

5.提高教師的心理應用能力和溝通能力,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心理,採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和教學方法,有利於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以及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6.幫助教師解決長期以來形成的心理上所遭遇的困惑,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積極的姿態影響引導學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三、培訓內容:

1.教師心裏減壓

2.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3.如何識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4.教師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技巧

5.教師人際關係疏通

6.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7.教師心態培養

8.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及自我調節

四、培訓形式:

1.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講座

2.本校參加培訓教師分組討論

3.個別輔導

五、培訓流程:

(一)成立領導小組,提高思想覺悟

學校將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爲一項緊迫的任務來抓,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領導小組,抓緊師資隊伍的培訓,力求全員參與。我們要切實加強和提高教師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加強全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做到爲人師表,言傳身教。

(二)骨幹教師講座

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做專題講座,並現場解答相關問題。講座的安排、佈置,由政教處負債。

(三)心理培訓學習,提高活動質量

爲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中國小生心理健康的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樹立和諧、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我們要積極組織教師聽專家、教授的講座和看教學錄相,安排教師參加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學習,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心理素質。定期進行研究討論,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研活動,推選優秀教師上觀摩課,認真開展諮詢活動課,注意收集整理有關心理健康資料,認真撰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得體會、個案分析、總結論文等並進行交流推廣。努力總結經驗,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的業務能力。

(四)開設”心育”課

我們要認真按照課程計劃開足、上齊、上好心理活動課,把要傳授的心理知識寓於活動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爲主淡化理論,強化行爲指導和行爲訓練,進行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同時注意結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直觀,從而更加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開展心理諮詢輔導

心理諮詢輔導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學校準備利用“心理諮詢室”、校廣播對學生和家長開放,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並動員全體教師加強對本班學生的心理輔導,建立心理檔案和典型案例做好跟蹤記錄,幫助學生接觸心理煩惱、困惑、焦慮。

(六)培訓後跟蹤

首先進行培訓後評估、提供培訓評估報告,並提交講師建議。制定跟蹤計劃,促進成果轉換。

教職工心理疏導方案範文(精選6篇)6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的有效遏制,中國小復學復課工作正在穩步有序推進。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減少疫情對全體師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負面影響,更好地適應新學期學習和生活,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念和信心。教育爲主,重在預防,及時干預,維護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

二、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餘傳洋

副組長:

組員:

工作小組

組長:李霖

副組長:

組員:全體班主任

三、具體措施

1、心理防護知識宣傳

通過微信公衆號、QQ羣、微信羣等平臺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文章,發佈官方及有關學校發佈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信息,積極宣傳科學"抗疫知識"。

利用校園公告欄、宣傳欄、教室黑板報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傳播心理防疫的科學知識,爲師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心理調適方法。

2、開展主題班會

通過開展疫情防控、衛生健康、生命安全、愛國主義、感恩、責任、家國情懷等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分享總結家居學習生活期間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學習疫情期間身邊優秀榜樣事蹟,幫助師生汲取正能量。在班隊會中開展輕鬆愉快地遊戲,讓學生放鬆心情,適應學校生活。

3、做好學生身心健康排查工作

全面排查在學習、心理、經濟上有困難的學生;

與已經開學的學生家長進行“溫馨電話”溝通,交流反饋學生家校情況。

4、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通過網絡問卷方式,瞭解學生心態與需求,篩查出高危和重點學生(如已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家庭處境不利學生、突失親人的學生等),指導學校建立心理檔案。

5、召開“雲家長會”,加強家校交流溝通,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情況。

6、邀請專家分別開設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疏導師生心理情緒上的問題。

7、學校成立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小組,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工作。

8、每個班級設立心育委員,併成立班級心育小組,幫助班級同學調節處理情緒變化和心理變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