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方案彙編九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技術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技術方案彙編九篇

技術方案 篇1

一、遙感技術

1、概念和原理

簡稱 ,是指藉助對 敏感的儀器,在不與探測目標接觸的情況下,記錄目標物對電磁波的 、 、 等信息,揭示目標物的 、 及其變化的綜合探測技術。

2、特點:監測範圍 ,可覆蓋整個地球,能 、 、 ,迅速獲取信息和實施動態監測。

3、工作過程: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遙感應用

4、組成:RS由 、 、 、 以及相關技術等組成。

5、類型運 載 工 具優 點

航天遙感專題 ,航天飛機、 、 等覆蓋範圍 ,不受 限制,可 、 觀測等。航空遙感 強,可根據研究主題選擇適當的 、 和 。近地遙感――可用於 、 、 監測等中高分辨率的遙感任務中。

二、遙感與資源普查

1、 資源、 資源、 資源等是遙感技術在資源普查中的重要應用領域。

2、蘊藏礦產的地方有許多是 或 構造帶,較容易藉助遙感技術“發現”礦產的存在。

3、對森林、草原、綠地以及農作物等資源的確調查中,通過遙感圖像 或圖像處理技術,提取植被的分佈等數據,爲農業等部門提供服務。

三、遙感與環境災害監測

1、21世紀,遙感技術不僅將爲社會 提供高分辨率的信息資源,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與交往方式,而且有助於人類重新審視“地球家園”,提高人們對周圍生活環境與的認識。

2、 是搞洪救災與減災決策的重要依據,遙感技術所具有的 和 的特徵,給水文預報,洪水分析等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技術方案 篇2

摘要:

安全技術措施是建築工程安全生產過程中,對已知的或潛在的危險因素而採取的消滅或控制措施。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監理單位和監理工程師應當對施工企業嫡削的施工方案進行審覈,這些文件一經確認,即作爲施工過程中的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必須高度重視由此可能引起和產生和的各種法律後果與風險。

關鍵詞:

安全 技術 措施 審覈

1前言

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佈實施前,監理單位在建設工程施工階段的監理內容爲“三控制、兩管理、一協調”。《條例》實施後,建設工程安全監理也成爲工程施工階段監理的主要內容和組成部分。這樣相對於監理單位和監理工程師來說,由此增加了很多原來不應由他承擔的法律後果和風險。作爲監理工程師,必須學會自我保護和風險迴避,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2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審覈的依據和內容

2.1.審覈的依據

(1)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

(2)施工現場和周邊環境條件

(3)施工合同和委託監理合同;

(4)國家和工程所在地有關工程建設法規文件;

(5)有關工程建設的強制性標準。

2.2審覈的主要內容

2.2.1施工組織設計和必須經專家論證的專項方案設計,必須由企業技術負責人進行簽字。實際審查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安全專項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是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報審的文件。監理工程師在審查時,應注意簽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2. 2.2專項施工方案或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國家及地區的有關法規的規定,尤其是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規定,有附具的安全驗算書是否違反建設標準;專項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方案是否具體針對施工的環境、施工工藝、機械設施以及技術管理狀況等具體條件,方案和措施應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某住商樓開發工程,建築面積爲7萬餘IIl2,28個單位工程組成,五層框架結構爲主,施工單位在報審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安全技術方案中只有一名施工技術員、一名安全檢查員、一名架子工、一名電焊工和一名電工的特種上崗證,這遠遠滿足不了整個工程的需要和規範規定的最低人員配備要求;施工中沒有用到塔吊,施工組織設計中卻出現了塔吊,而且塔吊的型號、規格與井架相同,是井架的型號,井架人員的操作證是塔吊的上崗證,與工程使用不相符。

2.2.3審查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市容環保、消防和文明施工的要求。這裏包括辦公區、施工區、職工宿舍區、文化活動區、食堂區的合理設置,施工噪聲的控制、廢渣(漿)的清理、食堂衛生的排污、全工區的防火、建築垃圾的處理等。

2.2.3審查安全專項措施費用的落實、安排和使用控制情況。

3對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的審覈

危險性較大工程審覈是監理工程師審覈的重要內容,在對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審查中,還應審覈是否考慮了切實可行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

根據建設部《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20xx.12.1)的規定,下列七項分部分項工程,應在施工前單獨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1)基坑支護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並採用支護結構的工程,或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複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2)土方開挖工程主要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或槽。

(3)模板工程主要是指水平混凝土構件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於lOkN/rn2,或線荷載大於15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4)起重吊裝工程是指起重量超過200t的單機起重吊裝工程;塔吊和2臺以上起重機擡吊作業工程;跨度30m以上的結構吊裝工程以及羣塔吊使用的工程。

(5)腳手架工程是指30m及以上的高空作業,如高層建築的外牆腳手架工程;幕牆玻璃安裝升降吊藍。

(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的方案。

(7)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容易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的工程及需要專家論證、審覈的其它工程。

(8)應急救援措施是否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高空墜落

②物體打擊傷

③機械傷害

④防颱搶險

⑤坍塌事故

⑥觸電傷亡事故

⑦火災搶救

⑧食物中毒等事故的'應急搶險(救)內容。

4結語

總之,監理工程師審查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方案中,應該堅持“預防爲主、安全第一”的宗旨和原則。對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方案、內容必須提出、糾正.對危險性較大的工程中的專家論證、審查,應提示施工單位,組織比較有權威性的專家進行審查和論證,對方案內容不完整,如缺少機械裝拆工藝流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項等,應要求施工單位進行完善;對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條件發生變化與專項方案不相符的,應指示施工單位對該方案進行修改,修改後的方案應按原程序進行審批。

參考文獻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20xx. 12.1.建設部.

[3]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20xx.12.1.建設部,

[4]浙江省監理工程師.安全監理實務.浙江省建設監理協會.

技術方案 篇3

一、學歷(指教育部門承認的學歷)

1、 專科二年制畢業得2分,三年制畢業得3分,本科畢業得4分,碩士畢業得6分。

2、 專科畢業正在函授或自考本科並取得本專業4門以上主要課程結業證書的加1分

3、 其他學歷得1、5分

二、工作年限

1、 按正式參加工作的實際年限,每年得2分

2、 按任現職務的實際聘任年限,每年得2、5分。(未達到規定學歷,扣2、5分)

(1、2項相加,最高限制60分。)

三、論文(指任現職以來,下同)

在各級各類刊物或會議上發表或交流彙編的論文(其中縣級以上的以教育局年終編印的光榮冊上有登記的爲準),每篇校級得0、5分,縣級得1分,市級得2分,省級以上得3分,發表在CN刊物上得4分。(同篇文章不重複計算。上述得分可累計加分,但不超過8分。)

四、評優評先獲獎

獲校級以上綜合性表彰(含縣、市、省教育主管部門表彰),校級得1分,縣級得2分,市級得3分,省級以上得4分(只限選最高級別表彰一次,不重複計)2、參加縣級以上教師業務競賽,如教學基本功競賽、中青年優質課等,獲縣級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得3、2、1分;獲市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得4、3、2分;獲省級以上一、二、三等獎的,分別得5、4、3分。不分獎次的,按三等獎得分。(不同年度獲獎的,可重複計)(上述1、2項表彰獎勵分可累加計分,但最高限制7分)

五、指導學生(指在本校工作任職期間)

學生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各種比賽獲獎(以教育局年終編印的光榮冊上有登記的爲準)的指導教師,分一、二、三等獎得分:每人次縣級分別得3、2、1分;市級分別得4、3、2分;省級分別得5、4、3分,全國級分別得6、5、4分,不分獎次的,如優秀獎等,按同級三等獎得分。(計算方法:等級總得分÷指導教師數,本項最高限制7分。)

六、班主任工作

1、 擔任班主任工作每年得1、5分,團委書記、副書記、工會副主席、女工主任、教研組長、生管教師認同班主任工作,每年加1分,從事電教、實驗、勞技課教師認同班主任工作,但不加分。(只計一項,不重複計)

2、 在本校工作任職期間,所任班級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其中縣級以上的以教育局年終編印的光榮冊上有登記的爲準),第一名(一等獎)校級得1分,縣級得2分,市級得3分,省級得4分,其他名次(等次)減半得分。(不分名次等次的,如優秀獎等,按同級三等獎計,本項最高限制4分)

3、 擔任黨政領導職務每年得2分。兼任其他工作的,不再加分。

七、教學工作

1、 近三年來完成正常教學工作量,每年得2分,超工作量的或工作量不足的,按下列公式計算加分或扣分,(加分不超過3分,扣分不超過2分)

超工作量的:每週超工作量節數÷正常工作量節數×2×超工作量年限。

不足工作量的:不足節數÷正常節數×2×不足年限。

2、 近三年來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的每年加1分,連續擔任的可連續加分(九年級年化學科最多加1分)。

3、 近三年來出勤情況:每學年請假天數累計(不含法定假日、公假、婚假、產假、喪假及參加培訓、進修、函授時間)達1周扣1分,達2~3周扣2分,達4~5周扣3分,6周以上扣5分,未經請假曠課達一日扣2分,3天以上扣5分;各種會議和集體活動缺席每學年累計達3次扣1分,達4~5次扣2分,6次以上扣3分。上述累加扣分。

4、 教學效果

⑴所任學科上一學年有大學聯考、會考、會考任務的,一律計算上學年“三考”成績。無“三考”任務的,計算最近一年(兩個學期)期末統考的及格率、優秀率。體美音等技能科按平均分20分計算。

⑵大學聯考成績計算辦法:上一學年所任學科完成學校下達給班級上本科線人數的約20分,每超1人加1分,每減1人扣1分。

⑶會考、會考成績計算辦法:上一學年所任會考、會考學科的及格率、優秀率比例達全縣平均值的各給10分,每超過1分百分點加1分,每降1個百分點扣1分。(及格率、優秀率分開計算後累加)

⑷無“三考”任務的,最近二個學期期末統考的及格率、優秀率的平均值,達年段平均值的各給10分,每超過1個百分點加1分,每降一個百分點扣1分。(及格率、優秀率分開計算後累加)

⑸本條上述各項加分不超過5分,扣分不超過3分。

5、 公開課

校級每節0、5分,縣級每節1分,市級以上每節2分。(以教研室提供爲準,本項最高限制4分。)

說明:

1、 以上各類得分需提供原件驗證(教學工作由教務處統計得分)。

2、 在本校工作不滿一年者暫不參加評選。

3、 教學效果的量化有難度時可根據閩教職改[1998]020號相關規定進行評議。

4、 被評爲省、市、縣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同等條件下依次優先。

5、 正常工作量計算標準:(只作爲職稱評定用)

6、 出現本評估方案以外的特殊情況,由學校職稱評選推薦領導組研究決定。

技術方案 篇4

一、發佈颱風消息時的處置

1、落實人員加固養殖場(戶)畜牧舍、倉庫及其他相關設施,保障住房安全;

2、根據颱風等級,備足飼料和一定量的農用薄膜、農用柴油;

3、準備好抽水機和停電照明設施;

4、準備好動物防疫消毒液和噴射機械;

5準備好應急疫苗等其他物資。

二、發佈颱風警報時的處置

1、對規模畜禽養殖場(戶)作好緊急動員,進一步檢查畜禽舍、倉庫和住房安全;

2、切斷供電源;

3、海塗上臨時放養的水禽向內陸轉移,並根據颱風動態及走向採取相應措施。

三、發佈颱風緊急警報時的處置

1、確保人身安全;

2、颱風登陸和過境地區,對不符合抗臺要求的畜禽舍內畜禽轉移到安全場所;

3、其他地區重點對建在河道、水庫周邊的畜禽養殖場(戶)進行檢查,並採取相應措施;

4、對種畜禽場、地方品保種場採取特別保護措施,確保核心保護羣飼養在安全場所。

四、災後處置

1、全面開展消毒。

對畜禽飼養場所、動物及其產品交易市場、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場地等要在清掃後進行一次徹底全面消毒、滅源工作。特別是規模飼養場戶要用動物防疫部門分發的消毒藥進行徹底消毒,消毒池內的消毒藥要每天更換一次。散養戶可用10~20%的石灰水或20~30%熱草木灰水進行消毒。

2、保持環境衛生。

對飼養場所進行徹底清掃和全面消毒,保持欄舍衛生,注意通風換氣,及時排出欄舍、飼料儲存場所內的不良氣體。發現死亡畜禽一定要按規定做好無害化處理,嚴禁食用,以防中毒。(深埋處理:一般坑深2米以上,在底層灑上石灰,屍體入坑後,灑上石灰或消毒藥,再復以厚土。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採用焚燒處理)

3、加強飼養管理。

要及時修復被颱風毀壞的欄舍,注意飲水衛生,提高飼料的營養成份配比,適當增加維生素、蛋白、能量,禁止飼餵變質飼料。防止腸道等傳染病發生,可適量添加抗生素,提高營養水平,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4、做好防疫工作。

對未在免疫保護期內的畜禽立即進行免疫預防。同時嚴禁非本場內的其他動物及其產品進入場內,防止疫病的傳入與發生。

5、加強檢疫工作。

要加強災後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工作,避免病、死畜禽流向市場,以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減少畜禽疫病的發生與傳播。

6、加強疫情監測。

要加強禽流感、豬鏈球菌(!)病等動物疫情的監測,及時準確掌握疫情動態,準備相應的疫苗等應急物資。要特別做好一類傳染病、人畜共患病等動物疫病的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疫情,要立即報告。

7、注意飼料中毒。

飼料飼餵前必須進行仔細的檢查,不要用黴敗變質的飼料飼餵畜禽,防止被飼料生產、加工和經營者出售黴敗變質飼料坑害。

8、畜牧業防高溫降暑主要措施

(1)畜舍設施上:

A、注意遮蔭,用遮陽膜、溼稻草等遮蓋畜舍屋頂、中轉場。

B、要注意停電。目前拉電頻繁,對畜禽影響很大,特別是集約化雞場、豬場要自己配備發電機。

C、水塔、水箱要灌滿水,不能停水。

(2)管理方面:

A、注意通風,早晨、傍晚打開門窗,中午高溫時用排風機降溫,冷水衝淋。

B、放牧家畜要避開中午陽光直射,選擇早晚放牧。

C、欄舍中的水糟不能斷水。

D、在畜禽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等抗應激藥物。食慾不良的畜禽可多喂些青飼料。

技術方案 篇5

切實加強基層中醫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在醫療衛生服務及預防保健、康復指導工作中的作用,特別是對臨牀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治療的特色優勢,切實降低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促進我縣中醫藥工作健康發展,特製此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培訓,全面提高縣、鄉、村、社區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專業技術水平,切實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培訓結束後,縣醫院、中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4個村衛生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100%,每個醫務人員至少掌握15項中醫藥適宜技術,並在臨牀全面推廣應用。

二、培訓對象

縣醫院、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所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縣醫院、中醫院可選派臨牀科室人員參加,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訓人員爲中醫科室醫療或護理人員;村衛生室參訓人員必須爲持鄉村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者。

三、培訓方式

以集中培訓爲主,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培訓推廣與臨牀使用相結合,確保培訓與推廣實效。培訓主要採取專題講座、專項技術培訓實踐等方式進行。安排專家進行現場授課、現場操作與指導,現場解答疑難問題。

四、培訓內容

確定推廣的鍼灸、推拿、刮痧、罐療等十五項中醫適宜技術、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理論學習和中醫藥基礎知識的學習。

五、實施步驟

(一)20xx年5月2日—10日,由中醫院負責篩選,縣衛生局組織相關人員在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目錄基礎上,結合我縣實際,制定15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名稱。

(二)培訓時間:

第一期20xx年5月27日至5月29日,各單位選派2-3名中醫臨牀骨幹、各鄉鎮已確定創建的中醫特色村衛生室負責人蔘加,每人培訓3天,掌握不少於15項適宜技術及相關內容,並承擔單位全員培訓任務。

第二期20xx年6月3日至6月5日,由未參加創建中醫特色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參加,每人培訓2天,掌握不少於15項適宜技術及相關內容。

(三)20xx年10月底前,縣醫院、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全員培訓技術檔案,衛生局將組織對被推廣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掌握情況進行考覈,考覈結果要作爲被推廣單位和人員年終業績之一。

(四)對被培訓人員實行考勤制和考覈制。出勤率達95%以上的,按照項目實施計劃完成培訓任務的,由衛生局頒發培訓合格證書並授予繼續教育學分∏類5分。

六、培訓地點

縣中醫院五樓會議室

技術方案 篇6

通過三小教學,開展技能競賽活動,既起到交流經驗、切磋技藝的作用,也激發了教師和學生鑽研技術、提高技能的熱情。配合學校組織好每學期技能競賽活動,形成濃厚的技能教學氛圍,切實推動學校技能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促進數控專業建設,專業部將結合學校的技能節計劃舉辦數控技能“小競賽”,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組織機構:

組 長:林xx(競賽活動統籌)

副組長:鍾xx(活動準備、競賽過程、評獎及獎勵統籌,教師動員)

組 員:謝xx、陳xx、劉xx、樑xx、郭xx、楊xx、谷xx、陳xx、劉xx

龍、陳xx、湯xx(各項競賽的輔導、競賽組織、競賽評獎)

二、競賽項目

趣味製圖、車工、鉗工、CAD繪圖、線切割、數控銑工

三、參賽對象

數控專業部13春數控一(1、2、3、4、5)班、12春數控一(1、2、3、4、5)班、11秋數控(1)班、11春數控二(1、4)班等全體學生都可報名參加以上所有的比賽項目。

四、競賽組織

(一)班主任、科任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對各個班進行宣傳,平時課堂經常開展“小競賽”活動,技能競賽引領教學,把競賽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力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每學期技能節,各班學生第7-8周到各班學習委員處報名,每個競賽項目每人最多隻能報二項,在第13—15周內完成所有項目的競賽,並評出名次。

五、獎勵辦法

(一)每學期技能節活動取參賽人數的前60%進行獎勵,一等獎設10%,二等獎設20%,三等獎設30%。

(二)平時“小競賽”活動以加分及每月評比一次的辦法,具體的獎勵名次由科任根據所教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定,每月由專業部召開部大會頒發獎品及表彰。

20xx年6月20日

技術方案 篇7

摘要:物聯網給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便捷,本文分別對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物聯網的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爲物聯網研究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借鑑。

關鍵字:物聯網;關鍵技術;應用領域

1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1.1物聯網感知技術

物聯網包括各種信息的傳感設備,作用是讓網絡終端同其檢測對象連接,對檢測對象進行識別、控制、跟蹤等。傳感器技術是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撐,與物聯網技術息息相關。傳感器技術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如工業自動化生產領域、醫療衛生領域、家用電氣領域、軍事領域等。

1.2物聯網通信技術

物聯網通信形式分爲:“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三種形式,物聯網給每一個聯網的用戶提供一個IPv6地址進行通信,IPv6是針對固定有線網設計,在無線移動設備的環境下應用比較困難。要想實現物聯網通信,高效率的通信方式,應着重研究多頻率射頻前端和協議模式;頻譜分配、物聯網擴頻通信;基於認知無線電、軟件無線電的物聯網通信體系。

1.3物聯網網絡技術

物聯網對網絡技術方面要求無線和有線傳輸技術、web3.0的應用和分配技術。物聯網發展的動力是網絡、無線通信技術,本文主要對MMDS、WLAN、WiMax、UWB、WSN五中通信技術做一下介紹。

(1)MMDS的組成系統由MMDS和用戶端射頻系統。首先,MMDS發射系統將接受到的衛星信號、錄像機等外來信號進行處理在發送到發射塔,再由天線進行發射,用戶設備接受到MMDS信號,經過處理後供用戶使用。

(2)WLAN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無線通信技術,它的傳輸媒介是無線多址信道,可以爲客戶提供不限時間、地點、設備要求的寬帶網絡接入。WLAN在網絡類型上分爲對等網絡和基礎結構網絡,對等網絡是在WLAN的覆蓋範圍內,點對點和點對多點的通信同由一組有無線接口卡的計算機組成。

(3)WiMax可以實現50公里的遠距離傳輸,網絡的覆蓋面積近3G發射塔的10倍,接入速度是70M,是3G速度的30倍,與WiFi相比WiMax擁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擴展性,它也可以將WiFi熱點連接到網絡上,實現50公里線性地區內的網絡覆蓋。

(4)UWB是無載波的通信技術,常用於有效傳輸距離在10m以內的近距離和高速的無線通信,UMB技術可以滿足客戶不同覆蓋率和容量的需求,對網絡容易進行擴展,其採用分佈式網絡構架將負載分散到各個網元。

1.4物聯網數據處理技術

物聯網的數據處理的方案爲:海量的數據存儲和訪問以及數據庫的處理技術,存儲設備中常用的仍然是磁盤陣列和光盤庫等,但其應用環境和信息的存儲特點各不相同。對於原始的人工處理海量數據訪問的方法來講,對未來的訪問機制是獨立於其生產系統之外的查詢系統和歷史數據的歸檔,自動的對原始數據進行歸檔,並且與主機分離,減輕主機的負擔,在脫離主機的同時客戶依然可以訪問數據。

2物聯網應用

2.1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採用先進的設備技術、控制方法、傳感技術、測量技術達到安全、經濟、可靠、無污染的目標。物聯網在微網中可以解決公共電網的雙向傳輸問題、電能過剩和新能源併網穩定性等問題。同時,物聯網對供電系統故障的定位和恢復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快速性的診斷和恢復,保證爲用戶提供穩定的電能。

2.2智能交通

物聯網在城市交通中,結合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公路車輛監測記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等,實時集成整合車輛的走向、運貨信息,方便警務人員對交通事故的快速處理,保證交通通暢,智能交通可以實時監控交通情況,城市上下班高峯期時,正確疏導交通車輛避免交通擁堵。

2.3智能物流

現代物流和物聯網的結合,爲物流行業的自動化、網絡化、信息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將物聯網傳感器安裝在河流中,實時檢測水流情況,以獲取準確信息,防止事故的發生。物聯網技術應用在發貨、入閘、出港、運輸、到港、出閘、收貨等每個環節上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可避免人爲出錯。

2.4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以網絡通信、設備自動化、信息家電集服務、管理於一身的提供舒適、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美國、法國、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制定智能家居行業標準和業務探索的領頭羊,目前這些國家智能家居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物聯網家居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集中在物聯網智能家電的研發。

3結語

本文對物聯網技術應用進行綜述,分別對感知、通信、網絡、數據處理等關鍵技術上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列舉了物聯網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業、智能家居中的應用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薛秀琴,許方曲,郝秀蘭.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綜述[J].電腦開發與應用,20xx(3):10-13.

[2]寧煥生重大工程與國家物聯網[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3]孫其博,劉傑,範春曉.物聯網:概念、構架與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xx(33):1-9.

作者:魏立明 呂雪瑩 單位:吉林建築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學院

技術方案 篇8

1 .工程概況:

1.1建築特徵

1.2結構特徵

2.方案考慮:

2.1主體施工期間內腳手架採用滿堂架。在每層頂板或基礎底板混凝土

達到能一定強度後搭設。

2.2外腳手架待回填土完成後,從地面搭設。主體外防護架先設挑架搭

設。採用雙排架搭設。外裝修使用。

3.施工準備:

3.1腳手架搭設材料:

3.2腳手架圍護材料:

立面採用密目式安全網。平面採用大眼安全兜網。

4.操作工藝:

4.1滿堂架搭設說明。

4.2具體施工工藝爲:

4.2.2放置掃地杆:掃地杆距地150mm,底端與縱向掃地杆扣接固定後、裝設橫向掃地杆並與立杆固定。

4.2.4搭設樑和板所需的橫杆、立杆和防護欄杆。以5100*9000mm跨滿堂架爲例搭設做法見附圖。

4.3外腳手架搭設:

4.3.1本工程外架採用雙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搭設見附圖:

4.3.2搭設順序。

回填土找平夯實---放線、抄平---鋪木跳板---放線、安放鋼底座---站立杆---立八字拋撐杆---大橫杆---掃地杆---連牆杆---剪刀撐---掛立面密目安全網

4.3.3搭設方法.

a.爲確保腳手架的安全,保證基礎牢固,不產生不均勻沉降,對地基進行夯實處理,並且抄平。做好排水坡向。腳手架下通鋪50mm厚,200mm寬木跳板,然後根據立杆間距劃出位置線,並安放150×150×8鋼鋼墊板。

b.立杆吊正,然後用八字撐及拋撐臨時固定。立杆全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杆上的對接扣要交錯佈置,立杆接頭不得在同步內設置,同步內隔一根立杆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應錯開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距離不得大於布距的1/3。

c。放置縱向掃地杆,自角部起依次豎立底立杆,底端與縱向掃地杆扣接固定後、裝設橫向掃地杆並與立杆固定,每邊豎起3--4根立杆之後隨即安設第一步縱向水平杆。掃地杆距地150mm。

d.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符合要求之後,將架體起始端與建築物牢固連接。按上述方法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交圈後再檢查一下架體質量後,設置連牆件(或加拋撐),連接牢固後再拆除拋撐。按第一步架的作業程序和要求搭設第二步、第三步.

e.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牆杆和剪刀撐。連牆杆水平方向爲7m,垂直方向爲4m左右設一道。連牆杆必須與建築物有可靠的連接。

g. 剪刀撐搭設:剪刀撐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淨距不應大於15m.在轉角處必須設剪刀撐。每道剪刀撐連繫五至七根立杆,斜杆與地面的傾角爲45-60度。剪刀撐的搭接不得小於1000mm,搭接處不少於3個旋轉扣件固定。斜杆底端與立杆接點的距離不得大於500 mm,剪刀撐最下一對斜杆要落地。剪刀撐刷桔黃色油漆。

5.安全網的掛設方法

外腳手架垂直封閉採用密目網,密目網連接處用同材料的網繩線將密目網綁紮到立杆或大橫杆上,使密目網和架體牢固的連接在一起,要求綁紮孔全數綁紮。在一層和四層分別設置安全兜網,做法同上。

6.腳手架搭設與主體施工同步進行。

7.腳手架拆除:

7.1腳手架的拆除遵循先搭的後拆,後搭的先拆的原則.

1. 腳手架拆除順序:腳手板 連牆杆 剪刀撐 大橫杆 小橫

杆 立杆 掃地杆

7.3拆除時,先將腳手板傳遞下來,每檔內僅留一塊腳手板反倒下一步,

人站在腳手板上拆除扣件式鋼管架的各構件,拆除完後,將腳手板在下翻一步,如次逐層拆除。

8.質量驗收標準

8.1保證項目

8.2基本項目

8.2.1立杆必須採用對接接頭,角部第一根立杆高度6m,第二根立杆高度4 m,相鄰兩立杆的接頭最少錯開一步架。立杆接頭與相鄰大橫杆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8.2.2相鄰大橫杆的接頭最少錯開一跨,大橫杆接頭與相鄰立杆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各杆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

8.2.3扣件式腳手架必須用扣件連接,扣件的擰緊力矩爲40—50N.M,同時要注意扣件的開口方向,直角扣件開口不得朝下,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8.3允許偏差項目

技術方案 篇9

爲進一步提高村醫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能力,確保20xx年實現《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目標承諾書》工作目標任務,促進農村中醫藥事業的持續發展,根據《市村醫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培訓目標

通過加強村醫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有效提升村衛生室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需求,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民羣衆的養生保健意識和自我防病治病能力。

二、培訓對象、內容及形式

爲轄區內每個村衛生室至少培養1-2名村醫。培訓內容結合當地常見病、多發病,在以往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參照省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編寫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教材》等內容,重新選定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10箇中醫臨牀常用方劑、10項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

縣衛生局組織實施具體培訓工作。培訓採取集中理論培訓和實踐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培訓不少於40個學時,培訓於20xx年2月底前完成。集中理論培訓由縣中醫院具體組織實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實踐技能培訓由各鄉鎮衛生院負責組織實施;通過培訓保證每人掌握不少於10項中醫藥臨牀適宜技術及相關教學內容。

三、項目管理

縣衛生局負責制定項目培訓具體實施方案,落實項目配套經費,按照項目進度落實項目各項培訓任務,加強對項目各環節的管理,接受各級項目監督指導和評估。縣中醫院負責做好組織安排授課老師、培訓場地和教學活動的開展。各鄉鎮衛生院負責組織村醫按時參加培訓,並組織實踐技能培訓。

四、項目實施質量評估

縣衛生局將按項目實施目標進行督導,採取到培訓現場聽課、向培訓對象調查、向患者調查、抽查培訓對象項目掌握情況以及到項目推廣單位實地考察等方式對項目的實施質量進行評估。

縣中醫院根據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考覈和評估,評估結果上報縣衛生局,縣衛生局根據項目實施督導情況一併彙總上報市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