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的畫都有哪些名作

郎世寧爲中國的宮廷繪畫作出了貢獻,那麼他的畫裏面都有哪些名作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郎世寧的畫與名作,希望能幫到大家!

郎世寧的畫都有哪些名作
  郎世寧的畫中名作

《瑞谷圖》

雍正初年,全國五穀豐登,雍正皇帝令大學士張延玉傳旨,着清朝御用畫師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作《瑞谷圖》。雍正五年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頒示《瑞谷圖》,並降旨曰:“今蒙上天特賜嘉穀,養育萬姓,堅實實好,確有明徵。朕祗承之下,感激歡,着繪圖頒示各省督撫等。朕非誇張,以爲祥瑞也……自茲以往,觀覽此圖,益加儆惕,以修德爲事神之本,以敬民爲立政之基。”諭旨“末端鈐敬天勤民”寶璽。康雍乾三帝對此璽厚愛備至,三朝各刻一方。乾隆帝在《敬天勤民寶四言詩》中稱其爲“匪貴其材,實珍其義,掌之黃閣,傳以億年”。

《瑞谷圖》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鎮館之寶,作者是意大利畫家郎世寧。雍正初年(1723年)恰逢難得一見的豐收年景,雍正聞報各處糧食豐收,大悅,便令大學士張廷玉傳旨,讓宮廷御用畫師郎世寧作《瑞谷圖》。此後連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稔。

2006年,《瑞谷圖》成爲國禮贈送意大利駐華大使,《瑞谷圖》以珂羅版傳統複製技藝進行復制,工藝精湛是極少數可以進入藝術拍賣市場的複製品,真絲錦囊包裝,盛裝於黃龍錦筒內,瑞谷圖象徵五穀豐登,商業禮贈中寓意財源廣進、贈送長輩,寓意桃李天下、福壽雙至。瑞谷圖中有五穗,分別象徵:國泰、民安、家和、業順、人興。是禮贈的佳作。

《乾隆大閱圖》

《乾隆大閱圖》則是頭戴盔、身着鎧的武裝騎馬像。毫無疑問,這是一幅形神畢肖的“御容”肖像畫,也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新體肖像畫。更成功的新體肖像畫則是表現乾隆接見少數民族領袖、塞北秋等政治活動的巨帙作品。乾隆御閱後恢復了中斷十幾年的秋之制,親率王公大臣、八旗官兵至塞北皇家圍場(即今河北圍場縣),與蒙古八旗會合打獵。郎世寧奉命以大手筆描繪了很有作爲的年輕君主,居安思危,習武練兵,在侍衛大臣前後簇擁護衛下,不顧鞍馬勞頓,繼續轉向新圍場的輕鬆遊蕩的情景。 郎世寧畫馬最是聞名,卓然一家,頗有杜甫詩詠畫馬的境界:“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百駿圖》

1728年完成的長卷《百駿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着整個馬羣,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係。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用筆細膩,注重於動物皮毛質感的表現。馬是中國曆代畫家描繪的傳統題材之一,繪畫史上曾經出現過衆多的畫馬高手,而郎世寧畫馬又別具一格。他在來華前系統地學習繪畫,打下較爲堅實的寫生基礎;到中國後又接觸到傳統的中國繪畫,東西方藝術的薰陶,爲他開創一種新穎的畫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於是在繪畫的技藝方面,郎世寧開創了一種不同於中國傳統繪畫的新穎畫法。他運用中國的毛筆、紙絹和色彩,卻能以歐洲的繪畫方法注重於表現馬匹的解剖結構、體積感和皮毛的質感,使得筆下的馬匹形象造型準確、比例恰當、凹凸立體,而不像中國古代畫家採用延綿遒勁的線條來勾勒物象輪廓的方法。他是以細密的短線,按照素描的畫法,來描繪馬匹的外形、皮毛的皺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健。或者利用色澤的深淺,來表現馬匹的凹凸肌肉,與傳統中國繪畫中的馬匹形象迥然有別。 郎世寧在清廷畫院的另一貢獻則是他將自己摸索成功的新體畫傳授給天主教西方傳教士畫家王臻誠、艾啓蒙等;同時,又將西方的油畫技巧、透視方法,甚至連製造油畫顏料的技術,也毫無保留地教給畫院畫家和滿族畫工。郎世寧的徒弟先後共有十幾人,在乾隆畫院內形成了實力雄厚並得到皇帝信任的郎世寧新體畫集團。

《百子圖》

此圖長116cm,寬59cm。作品由上海譽寶國際提供,郎世寧款《百子圖》爲江蘇知名藏家舊藏。

據香港中建國際拍賣日前透露,郎世寧創作於清雍正時期的《百子圖》將在其本年度春拍中亮相,這一罕見佳作相信會吸引不少藏家的關注。

  郎世寧的靜物畫

圖1是《聚瑞圖》軸,畫着插有一些帶有祥瑞含義的植物的花瓶,例如多穗的穀子,一些奇花異草。

圖1聚瑞圖

圖2 午瑞圖

圖2是《午瑞圖》軸,畫面上有荔枝、糉子。郎世寧的畫非常真實,將沒有生命的東西畫得五光十色,非常逼真,帶有很濃重的歐洲靜物畫的特點,但題材上則絕對是中國的傳統。

  郎世寧的人物肖像畫

圖3是《平安春信圖》軸,這幅平安春信圖上面並沒有題郎世寧的款,但上面有乾隆皇帝題的詩說是郎世寧畫的。畫中的年長者是雍正皇帝,年輕者是乾隆皇帝,父子兩人。這幅畫下部有些空白的地方,可能沒有畫完。畫上的竹子有立體感,與中國傳統畫的墨竹大相徑庭。衣服表現出織物的厚重感,整個背景都塗滿了,這是歐洲繪畫的一個特點。

圖3平安春信圖

圖4 嵩獻英芝圖

東西方人物肖像畫中出現這樣明顯不同的差異,可能與人種不同有關係,中國人,面部較平,歐洲人高鼻深目,在光線的照射下,就自然會出現強烈的明暗對比。

  郎世寧的花鳥走獸畫

圖4是《嵩獻英芝圖》軸,這幅畫是郎世寧到中國之後在雍正年間畫的作品,落款是雍正六年十月。我想雍正皇帝的生日在十月份,應當是當時的祝壽畫。中國人畫的祝壽畫往往畫個大桃子,旁邊有棵古老的松樹。這幅畫也有棵古老的`松樹,有幾塊堅實的岩石,有一些靈芝,上面站了一隻目光炯炯的鷹,表現一種歌頌的意圖。

現在我們看到的郎世寧的作品,凡是畫面上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都是郎世寧一手畫的,顯然是郎世寧早期的畫,即雍正時候畫的。而到了乾隆時候,畫面的主要部分是歐洲的畫法,背景卻是傳統的中國畫法,有種不協調的感覺。這不全是畫家的原因,而是乾隆皇帝指示的結果。在檔案中可以看到乾隆皇帝有非常具體的指示,人物肖像讓郎世寧畫,背後的山石讓中國畫家畫,出現一種畫面上的不協調,但最後落款是郎世寧。這是乾隆皇帝的喜好,他欣賞郎世寧人物肖像的畫法,但覺得背景應該是文人畫的畫法才更符合他的趣味。

圖5郊遠牧馬圖

圖5是《郊遠牧馬圖》卷,這幅畫中有八匹馬,此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典故。可以看到一個牧馬人,畫面的整個氣氛是早期時候的。圖6名稱叫《英驥子圖》,這幅作品畫的是一匹白馬,英驥子圖畫上書寫有馬的名字,高多少、寬多少,都有尺寸。這種畫馬的作品,說它是花鳥走獸畫也可以。但是通過這匹馬我們可以看到當時清朝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以及藩屬的關係,實際上也是帶有紀實功能的繪畫作品。

圖6英驥子圖

圖7是《乾隆觀馬技圖》橫幅。這幅畫中的地點是承德避暑山莊。當時乾隆皇帝在西北地區用兵,平定了蒙古族的叛亂,一些不願叛亂的蒙古貴族表示願意歸附,所以被封爲清朝的官員。畫中前面一排方陣是前來歸附的蒙古貴族。在右邊馬隊陣形前端的是乾隆皇帝。

圖7乾隆觀馬技圖

這幅畫構圖上有些很有趣的地方。中國傳統繪畫,凡是皇帝和其他人一起出現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通常的做法,就是將皇帝的尺寸畫得比一般人大。大家可以想想唐代的《步輦圖》卷,唐太宗坐在步輦上,與其他人相比身材要大很多,這不是說畫家不懂得比例,而是畫家爲了突出皇帝的地位與權威,故意這麼畫的。在這幅畫中,郎世寧運用構圖的方法來突出皇帝的形象。他畫了一組錐形的人物,皇帝在這組人之前,稍稍拉開距離,通過構圖的方法而不是尺寸大小來表現他的尊貴地位。這是郎世寧帶來的繪畫新方法。這樣的構圖方式,應當是郎世寧身上所具有的歐洲人文思想的體現。

圖8萬樹園賜宴圖

《萬樹園賜宴圖》橫幅(圖8)畫的地點也是承德,在熱河避暑山莊內,具有很明顯的地域特徵。在畫法上,後面的山是中國畫的面貌,應該是中國畫師所繪,而人物則是供職宮廷的歐洲畫家的手筆。這幅畫也是表現當時乾隆皇帝接見蒙古貴族的場景。

圖9乾隆射獵聚餐圖

《乾隆射獵聚餐圖》軸(圖9)表現的是一次戰果頗豐的狩獵場景,乾隆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北面的木蘭山中去打獵,這幅畫就是一次收穫頗豐的狩獵情景。畫中的人物有的在剝鹿皮,有的在切鹿肉,有的在熬鹿湯,有的在烤鹿肉。乾隆皇帝端坐在周圍侍衛警戒的中間,背後是帳篷。畫面同樣利用構圖的方式來突出皇帝這個主要人物的地位,畫幅的背景是松林和羣山,就好像是寶座後面的屏風一樣。

圖10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圖10是關於一個平定蒙古叛亂的勇士的《阿玉錫持矛蕩寇圖》卷。阿玉錫本身也是一個蒙古族人,加入了清朝軍隊,帶領幾十個清朝勇士,夜襲叛軍營地,大獲全勝。我們中國人常有“勇冠三軍”、“如入無人之境”之說,我想這幅畫表現的就是這樣的意思。此役得勝後,阿玉錫的畫像被放在了紫光閣內。

圖11乾隆木蘭哨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