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彙報材料大全

各位領導、老師:

學習彙報材料大全

大家好!按學校的制度要求,今天我把此次廣州之行向大家做一下彙報交流。在此我要感謝領導給我提供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謝謝。這次學習我們接觸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生本教育”。所謂生本教育就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其實這個詞說來我們大家也不陌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和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以學生爲本”。

  一、 我看到的生本課堂

還有錄像課光盤,一會兒或有時間大家可以詳細觀摩一下。

(說課堂結構就好了,不用太細)

在兩所學校聽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課堂上,老師首先導入新課,然後就是讓孩子們拿出前置性作業或者叫小研究,這項作業是在沒學新課之前老師精心設計的,這份作業既面向全體,又能發展孩子的思維。準備好前置作業後老師先讓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接着就找一個小組上前面去交流彙報。在交流彙報的過程中全程由小組主持,老師只在旁邊點撥、引導和組織。

在小組進行彙報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像是一個小主持人,先是由組長說:“下面由我們組進行彙報,有請第一發言人。”這時在小組中排第四號的同學就闡述自己的觀點或看法,說完之後會面向全體問:“誰想和我交流?”在下面的同學如果對他的發言有看法或者有自己的見解時會舉手,臺上的同學就會像老師一樣叫起舉手的同學和他進行交流互動,直到沒人舉手或者他認爲時間過長,他就會說:“下面有請第二發言人或者說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課下再進行交流,下面有請第二發言人。”這時在小組中排xx的同學就開始發言,他在闡述自己的看法前先對上一名同學的觀點進行一個小小的總結,然後再說自己的看法,之後的環節就和前面那個發言的同學一樣了。最後由組長髮表看法並進行總結。之後他會說:“我們小組交流完畢或者說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課下再進行交流,下面把時間交給xx老師。”然後老師再繼續下一個環節,還是由小組上臺交流彙報展示。

在他們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是學習的主人,每個孩子都能大方得體的侃侃而談,甚至於每個孩子都敢拿起教鞭在黑板上有模有樣的講解。而且孩子提出疑問時,會由別的孩子來解答,直到最後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麼這一節課的內容也完成了。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學得輕鬆、自在、興趣高漲,老師輕鬆愉快。

  二、 我對生本教育的理解

(其實很多信息網上都有,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上網搜一搜,看一看。)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起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自1999年作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xx”重點課題始,後成爲教育部重點課題。目前正在進行的是“xx”教育部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研究”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歷經XX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體蓬勃發展,由最初的15所實驗學校發展到現在200多所,遍及廣東、山東、湖北、貴州、遼寧、江蘇、江西、新疆、內蒙、雲南、安徽、香港、澳門等地,取得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許多薄弱學校也因此改變面貌,成爲社會認可的學校。廣大教師在生本教育的實踐中充分體會到教育的真諦,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和兒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專業發展。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爲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爲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

  三、 生本教育的幾個理念:

生本教育的兒童觀

人的起點非零,人擁有其自身發展的全部憑藉,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造的本能,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資源。藉助於學生的本能力量的調動,形成教育的新的動力方式和動力機制。生本教育的教師觀: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縴夫”。教師在教學中要儘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點轉變爲知識的“靈魂和線索”,來創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

2、老師是導演。課堂上老師可以用變主持人的方法激勵學生參與教學互動,主持人先是老師,後是骨幹學生,再到學生自告奮勇上臺,後來到抽籤確定主持人,最後輪流主持,使每個人都得到鍛鍊。從而讓課堂喚發出生命的靈性和無窮魅力。

生本課堂要求做到“少教多學”,少教多學不是指真的老師不教,而是指老師教的`有效。爲了錘鍊學生的思維,老師要“緩說破”,要靜待花開。等學生有困惑的時候或者學生想表達卻表達不出來的時候,老師不應該一下子就講透,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僅在關鍵處點撥,工“講在關鍵處”,在全班沒有任何學生能講的情況下才具體地講,老師要做到“三講三不講”,老師集中力量講學生學習中的易錯、易混、易漏點,講學生想不到的拓展點,講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凡能由學生學懂的內容老師不應講,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應提,凡能由學生解答的問題老師不應答。

老師在交流展示中的點撥、調控作用,還體現在引導學生對自主探究結果進行總結提練。

(四)生本教學小組的構建及其運行原則:

生本教學不是不要管理,而是學生管理學生。建立小組及其科學的運行機制,組織起來。小組的構建是做好生本教育的基本保證。在實施中可以構建縱橫小隊。

1、縱向分組:幾個大隊長——中心組——小隊長——組員(一對一組合)組建小組應遵循搭配均勻原則,一是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學習特長和人際關係等;二是小隊成員男女結構適宜,開朗與文靜搭配、學科基礎好與差搭配。

2、橫向分組:根據需要設置,要什麼小隊設什麼小隊。如:策劃小隊、統計小隊、糾錯小隊、訂正小隊、紀檢小隊等。主要負責考覈督查工作,保證每個學生、每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

六、 做生本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前置設置不妥

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老師在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1、總體要求:內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樣的,操作是簡便的,評價是及時的。

2、注意四個細節:

任務要細化;要求要明確;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收繳評價要及時。

3、緊扣五個要點:

緊貼話題或學習課文的內容;形式、方式多樣化;可操作性強;要求在明確;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

4、體現一個根本——有效性:

(1)能夠爲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能夠讓學生初步瞭解學習內容,便於從整體上把握新知識,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視野,增長知識。

(4)能夠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堂內容更豐富,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範。

(5)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

二、討論不夠透徹

討論一定要給足學生時間。討論要有小隊長安排組織實施,小隊長必須充分控制每一個人的討論內容、節奏、效力。

三、不能持之以恆

對老師而言,要用心用情做生本,對生本教育要有信念,不能爲生本而生本,也不能隨大流,一時興起而搞生本。沒有堅強的信念,是難以在生本實踐的道路上走得好走得順的。

四、自治執法不嚴

形成制度,加強監督,考評到位,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