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

緊張而又充實的社會實踐結束了,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爲此需要認真地寫實踐報告了。那要怎麼寫好實踐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1

在這個長達一月的寒假裏,我參加了xx文化中心第xxxx期的傳統文化學習,講座的主題是:幸福人生。這是一次封閉學習。不但學習了國學經典,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將之付諸實踐。在這短短的學習時間裏給了我不少觸動。在這裏把我的感想和大家分享。

我到達中心的時間是下午,xx文化中心位於xx市xx區的一個比較偏的地方。後來才知道,這是社會給界愛心人士籌資建設起來的。雖然簡陋一些,但是也讓我體會到他更深一層的含義。

剛到文化中心的時候,就發想了一件事。人們見面時是鞠躬禮。起初我不明比爲什麼。中心的老師在第一堂課上給了大家一個答案。要學會謙卑,最實際的方法,就是低下頭,放下身份。這纔是鞠躬的目的。養成這種習慣,人自然而然就學會謙卑。如同一個永遠裝不滿的茶杯,纔有可能被灌輸更多的東西。學會鞠躬,做到謙卑,是我在這一天的下午最大的收穫。

第二天在上我們很早就起來了。天都沒亮,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了一套健身操。然後按秩序進入課堂向孔夫子敬禮後進行早讀。早讀的內容是國學經典——《弟子規》和孝經。我曾經看過百家講壇上有關於《弟子規》的解讀。內容是明白的。本以爲學起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上課根本脫離了書本!因爲咬文嚼字不是我們這次學習的目的。講座的內容分爲五個部分:健康、教育、經濟、和諧、禮儀。

而第一天早上的學習內容是:健康。

主講師是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的彭鑫博士。他不僅介紹了飲食和常見病的關係。還提出了五行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對應關係關係,並且提出了相關的事實依據。他提出了仁義禮智信與金木水火土和器官的對應關係。提出了文化與健康的理論。此外他還用事實論據告訴我們素食與健康的關係。在這裏,他提倡的健康飲食和綠色飲食是基於現代的畜牧養殖業以及現代低碳生活的要求來提出的。

在文化中心的日子裏,三餐都是吃素的。經過這次講座,沒有人抱怨。結束的時候很多的學員都自發的要求堅持下去。要知道堅持吃一個月的素食所減少的碳排放相當於種樹18棵。而養活一個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積是一個素食者的12倍。在人口激增的今天,這確實是一個發人深思的事實。正如廣告上經常出現的口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也如彭新博士說的,保護環境,從吃素做起。

晚上的主題是“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人們有一個共同感的語言,就是音樂。當我看到樂譜的時候,發現裏面的歌曲我並不陌生。然而,當老師上課的時候我才發現並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問題不是那些唱歌技巧。講師來自於湯池。當她唱起《母親》這首歌的時候,我想,是我太感性了,淚溼了眼眶。擡頭看去,周圍的人也都是一樣。在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們接受了好幾場關於“孝”的事蹟報道會。

有xxxx年照顧植物人父親的兒子,也有用相機記錄父母三十年光陰的攝影展。孝經有云“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在這裏,我深切的感覺到,不管身處什麼養的年代,孝,都是道德的根本。是立身立德的根本。而我在這方面,真的是太欠缺了。

禮者,天地之序也。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可見禮儀的重要性。現在有很多禮儀培訓的課程,逐步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古語有云:德揮動於內,而禮發於外。在學習和運用各種禮儀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更多“德行”方面。李越老師在講臺上給我們講述了她是如何從一個企業管理者成爲一個講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靠的是道義而非金錢。至於當今社會,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而禮儀,作爲道德的外在表現,應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想起以前在院學生會裏工作和當亞運志願者的的日子,不得不說,禮儀確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心的白牆上用這樣子一句話——學爲人師。剛進入中心時我發現不光是見面要鞠躬,這裏的每一位,包括學員,都被稱爲“老師”。上了課,才知道,只一句“老師“不光是相互尊敬。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和鞭策的力量。來到這裏,不光是受教育,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

人人都有這種精神,整個環境就不同了。本次講座的大部分學員是大學生。剛來的時候對於鞠躬,食素,剩飯,早起都不太適應。可是幾天的講座下來,大家都能做到。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安安靜靜地,大家自己改了過來。想起在學校學習的生活。不得不讓我感慨中國的傳統文化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小到一個教室,大到整個社會,如果人人如此,那麼社會不就和諧了嗎?英國的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就提出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除了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別無他法。

而在現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關於國學的教育更是引來各方爭議。然而看見日韓兩國尊孔重道,對於源於中國的文化了解至深的今天,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是否應該好好反思。在這幾十年裏,我們的精神世界裏是否失去了什麼。

回顧過去幾十年,要辯證的看待問題和事物,卻沒有讓我們完全的拋棄傳統文化。精華的部分會流傳下來。問題在於,如何辯證的繼承和發揚。我認爲文化的傳播,並不單是口頭的“告訴”。“身教”不但是老師們應該做到的,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學會“身教”,那麼周邊的人也會受影響。這就是教育。

經濟和傳統文化的關係是從社會經濟活動中不良現象開始說起的。貪婪,欺詐,驕奢,不誠分別對應了不仁,不義,不禮,不信。如果做到了仁義禮智信,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即使在經濟困難的時機,也未必沒有生機。中山大學的鐘茂森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證明了這個論點。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想立而不倒,同樣需要傳統文化的支持,這種支持來源於內心。

在中心的生活很充實,很感動。我學會了懺悔自己的過往,感恩別人對我的關懷和幫助。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作爲中國人,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文化,我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吸取它的養分,做一個合格的中華兒女。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2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了“宣傳中醫傳統文化”爲主題的下鄉宣傳活動,爲期兩週時間,感受頗深,收穫多多。

瞭解了在民衆心中中醫傳統文化的知曉度及他們的平時就醫方式,瞭解方式,以及中醫藥普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自身的優缺點。

現逐一述說如下:我們選擇的目標羣體爲xx郊區東八間房北石家村的所有民衆。

選擇理由:

1、離北京較近,文化程度較好,普及廣,能代表大衆;

2、處在城鄉結合的過度地段,選擇就醫方式有中醫及西醫,在調查過程中有所對比,符合當前醫學治療狀況;

3、目標羣體數量穩定,有利於調查普及的實施和效果;

4、交通方便,有利於我們團隊每天方便定時到達,並按計劃實施方案;

5、有本地醫療機構和村委會積極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夠的活動場所,並獲得足夠的信任度;

6、羣體年齡分佈均勻,18—70歲不等。

我們採取的活動方式爲現場義診,包括量血壓,測心率,穴位貼附,推拿按摩,鍼灸,拔罐等現場演示,發放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冊,現場諮詢,現場講座及討論。

經過爲期兩週的活動,我們獲得大量資料,經分析總結,當面瞭解發現,中醫傳統文化及中醫藥在大衆心目中的地位:67%的人認爲中醫藥效果良好;59.6%的人人認爲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中優於西醫;25%的人稱生了病,願意首先看中醫,89.1%的人認爲中醫實惠但不方便,治病效果較慢;21%的人不瞭解中醫;13.2%的人不相信中醫;53.5%的人平時習慣選擇中醫就診;68.9%的人認爲現如今中醫應當在保健領域加快步伐;91%的人認爲,中西醫結合比較好。

通過了解,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媒體瞭解中醫傳統文化,部分人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瞭解中醫,親身體驗並感知。少部分人只是見過中醫診治,但並未就醫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通過閱讀書籍,講座等了解。

在對他們的回訪中,我們總結出中醫藥的缺點和普及中醫藥將遇到的問題:

1、中醫療效較慢,對大多數疾病來說,人們首選西醫,中醫逐漸被忽視;

2、中醫藥治病,熬藥繁瑣費時,在生活節奏較快的條件下,爲了方便,節省時間,人們不願去抓草藥,熬草藥;

3、草藥味道苦澀難下,特別是現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

4、中醫看病主觀性強,不能令患者一目瞭然,從心裏接受;

5、國家對中醫藥的宣傳及重視程度處在“點”的狀態,並未達到“面”的效果,力度範圍還不夠;

6、中醫藥的宣傳缺乏現場或生動的展示,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親身體會和參與就診活動,可謂眼見爲實,心服口服;

7、西方文化的衝擊,是中醫傳統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礙。

但還是有其更多的優點:

1、中醫治本,緩解症狀的同時,調整機體內部環境,功在千秋;

2、中醫治療慢性病和疑難病症中有絕對優勢,通過長期堅持服藥,可做到完全恢復或臨牀症狀消失或維持當前正邪相抗衡的動態平衡;

3、藥物天然,副作用小;

4、在保健養生方面獨具特色,符合當代人的生活需求;

5、醫療費用較西醫廉價,適合各類羣體,減少有病不治,小病變大病,有病沒錢治病的發生。

總之,中醫藥傳統文化還需要大力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醫,瞭解中醫,並使中醫成爲他們健康的守護者,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遠期目標。

本次活動開展期間,更多的人瞭解了中醫,並親身體驗了鍼灸,拔罐,推拿等治療,爲許多老人測血壓,心率,呼吸,爲他們的健康做了指導,並提出了許多可行建議,以及在今後如何調理預防。在養生保健方面也給他們發放指導手冊,以便他們查閱學習,大大方便實惠了衆多中老年人。

甚至爲有些病人當場解除疾病痛苦。我們也通過此次活動的反覆宣傳,瞭解了目前中醫藥傳統文化在大衆心目中的地位,大衆的認知與需求度,從而爲我們今後宣傳,普及中醫藥文化掌握了重要信息掃清道路。亦讓我們在學習中與現實相結合,真正讓中醫以一種更合理的,貼心的方式,讓患者去感知接受。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3

中華傳統文化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鮮明特色而屹立於民族文化之林,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今年暑期實踐中,校團委與校友會發起“文化中國行”實踐項目,並獲得北京大學校友基金的支持與贊助,扶持青年學子長期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繼承中華文明、發揚民族精神、傳承國學精粹的實踐活動。

經過層層篩選,北京大學赴南京雲錦研究暑假實踐團、北京大學赴福建廈門調研實踐團、北京大學艾德萊斯暑期社會實踐團、北京大學禪學社赴海北藏族自治州實踐團、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鄒魯行社會實踐團、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敦煌實踐調研團、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赴大連暑期社會實踐團、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赴江蘇開弦弓村村史調研實踐團、北京大學赴福建泉州暑期調研團、北京大學耕讀社傳統文化研修夏令營等十支團隊入選“文化中國行”項目。

1.山南水北,品中華傳統之神韻

五千裏神州大地,塞北江南,雪山草原,不同的地域孕育出各異的文化,而每一種文化的精髓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禪學社於今年7月底在絲路南段——青海省海北州進行“漢藏文化交流現狀調研”的社會實踐。該州內27個民族和諧共處,是漢藏友好之路唐蕃古道起點,王洛賓因在此創作《在那遙遠的地方》獲聯合國“東西文化交流特殊貢獻獎”,中國首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原子城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禪學社對海北州社會和諧、多民族共榮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入考察,爲當地文化政策提供合理化建議,發掘、整理、推廣傳統文化和諧因子,爲社會的長治久安、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作出文化方面的貢獻。

江南依舊那江南,料此江村應如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赴江蘇開弦弓村村史調研實踐團來到開弦弓村,看看風雲激盪的百年過去,這座村落是否還是費老筆下的江村模樣。江村團以史學視角和方法爲主,合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手段和檔案整理、實地參訪、口述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完成《江村的變與不變——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赴開弦弓村》實踐報告,整理3萬餘字口述史稿,收集136份問卷調查,拍攝1400餘張實地參訪照片,記錄近1萬字社調日記和5000餘字成員心得。

2.尋根探祖,訪華夏文明之聖地

齊魯之大地,聆聖道於杏壇,憶先祖於泰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鄒魯行社會實踐團來到儒家文化發祥地——山東濟寧,探尋儒家文化的源頭,觀摩孔孟顏曾四聖遺蹟,考察儒學研究中心,調研聖地鄉情民俗。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絲路駝鈴,敦煌悠悠佇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敦煌實踐調研團遠赴隴西,在敦煌、嘉峪關、張掖、西寧等地開展調研活動,領略絲路沿線文明古蹟的獨特風貌,考察“一帶一路”戰略在甘肅等地的實施現狀。這兩支團隊在對中華文化聖地的探訪中,不僅加深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同,提高了對華夏文明的自豪感,並且利用各種平臺宣傳自身見聞與調研成果,號召更多的北大學子擔負起調研、傳承傳統文化的使命與責任。

鄒魯行社會實踐團成員在嘉祥縣武樑祠閱讀墓葬出土石刻

錦繡金陵,六朝古都南京以時光爲梭、智慧爲線,織出雲霞般絢爛的雲錦。北京大學赴南京雲錦研究暑期實踐團來到江南古都石頭城,一行6人蔘觀雲錦研究所、江寧織造府和南京博物院,深入瞭解雲錦的歷史與現狀,領會中華傳統工藝的精美。在調研中,團隊經過仔細考察、認真思索,並精心模擬推演雲錦工業的發展前景,提出南京雲錦發展的思路,以供當地政府企業參考。

3.薪火相傳,繼神州文化之絕學

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僅體現在詩詞歌賦的雋永,而且深深印刻於傳統工藝的精巧。

重拾燈下千古事,再聞影中鼓樂聲。遼南皮影數百年間影影綽綽,帶給民間無限歡樂,在電視、網絡等新興媒體興起後,遼南皮影陷入窘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赴大連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遼寧大連,調研遼南皮影的現狀,力圖爲遼南皮影戲進行深入調研,提出合專業實際的建議方法,共築遼南皮影的未來。

艾德萊斯傳統工藝被譽爲“二十一世紀最後的絲綢手工製作工藝”,如今這種自然經濟的古老手藝正在市場經濟的潮流中苦苦掙扎。爲此,艾德萊斯實踐團10人前往新疆烏魯木齊、和田及喀什三地,調研艾德萊斯手工業的現代化轉型狀況。艾德萊斯實踐團深入新疆腹地,看見的不只是艾德萊斯綢這一傳統工藝產品在現代社會中的生死抉擇,更多的是瞭解到了其背後體現出的民族傳統文化的艱難轉型。如何在市場經濟下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已成爲幾乎所有民族共同面臨的問題。實踐團領隊依力亞爾說道:“這一問題的提出不僅僅因爲某一民族文化‘傳統、古老而具有價值’,也不僅因爲其技術精湛、色彩絢麗,更重要的是這些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符號象徵,是民族認同的重要載體。”

本次“文化中國行”項目還吸引了廣大留學生的加入,不僅加加深了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熱愛,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給活動帶來了靚麗的風采,給團隊調研帶來了別樣的視角。泰國留學生曾增金隨隊走進了遼南皮影戲,驚喜地表示本次活動給她帶來了極大的收穫,加深了她對中國的`瞭解,並表示期待以後繼續參加類似活動。

悠悠華夏千古,脈脈文明永續。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是中華文明面向未來的土壤,是實現中國夢最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智慧源泉。廣大青年在傳統的探索與弘揚中汲取養分,堅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古爲今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文化自信心。依託“文化中國行”項目,北大學子走向中華文化的源頭,擁抱華夏精神的內核,在挖掘與調研中繼承傳統,在保護和繼承中發展創新,爲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作出貢獻,爲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注入活力。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報告4

今年寒假期間,進行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採用“點面結合”,即選取典型項目踩點的方式深入學習和了解了xx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和傳承、保護現狀,並在大學生及其他各類人羣中宣傳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同物質文化遺產一樣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而相對於物質文化遺產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殊性在於它不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實體可以以一種固定的形態被保存下來。它只能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其傳承載體只能是人,而這無疑增加了它的傳承難度。

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正面臨着極大的困難。諸如蘇繡、香山幫建築營造技藝、御窯金磚等,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價值與其保護與傳承所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成正比。爲保護人類珍貴的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呼籲中國藝術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關單位爲研究和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相關的工作,重點深入到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地區!

xx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在這片土地上有着衆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梅山、老街歷史、山地漁獵文化、稻作文化、新化山歌、舞春牛、手獅舞、擡故事、梅山儺戲等藝術……數不勝數,不得不令人自豪。但另一方面,xx地區的大部分人們對自的非遺瞭解的並不是很深。

由此我們想到,何不在大學生及其他一些社會羣體中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光輝歷史和保護現狀從而激發公衆的保護熱情呢?這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活動目的:

1.構建和諧社會、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先進文化、全面推動文明對話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與發展問題,深入認識它的概念內涵和獨特價值!

3.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方法及其傳承規律,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各種實踐問題!

4.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讓大家瞭解非物質文化當前的發展狀況,呼籲大家(特別是高校大學生)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

5.利用大學生的獨特視覺角度,挖掘非物質文化遺蹟,尋訪先輩足跡,瞭解先輩的生活意識形態,引發對傳統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探究!

活動成果:

1.活動激發和體現了公衆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財產,我們的活動旨在探索非遺有效的保護、傳承機制,宣傳保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激發公衆的保護意識。活動過程中,公衆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了對蘇州非遺的熱情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們爲擁有這些璨燦的文化遺產而驕傲。

2.活動中我們深入學習和了解了xx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以及它的獨特內涵。

目前,xx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不容樂觀,公衆對於婁底非遺的關注度不高。前面說到非遺的的傳承載體只能是人,而對於衆多古老的技藝,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學會並且學成後相對一些賺錢較快的工作也有其弱處。所以許多年輕人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另外它的傳承方法一般都是由老藝人授徒,傳承效率不是很高。

另外非遺之所以能被這樣保護是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內涵的。百年來業餘生活的方式,已經在無形之中打上了婁底獨特的烙印。這些一旦失傳,損失將是巨大的。

3.關於非遺保護的方法和規律總結。

活動中,通過資料我們瞭解到目前由國務院文件提出的非遺保護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

由這十六個字可看出,非遺急需的是搶救其次是保護,這些古老技藝,少一樣就沒一樣,不抓緊搶救就很有可能失傳!另外傳承的同時也要尋求發展,以更好地生存下去。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但凡此類保護都是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而對於大部分付出這些投入的單位也好,個人也好,其目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非遺技藝得以傳承,而是他的經濟利益是否值得那樣的投入?其次,人們都是愛追求現代化的、更舒適的生活的,而一些非遺項目能否與現代化的生活環境相契合?

通過幾天的活動以及一些資料並結合自己的思考,我提出以下幾點對非遺的保護上的建議:

第一、首先要在公衆中宣傳非遺的基本知識,要讓人們從而認識到非遺對於民族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人們對非遺的認同感。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非遺歷經幾百年已經有了民族的根基,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身份證。

具體的我們可以經常搞一些活動,如傳統戲曲節目進社區、進校園,非遺作品展覽之類的,當我們從自己身邊的非遺中看到自己先輩的身影,並聯想到自己時,難道我們不會爲自己是中國人,擁有這樣的傳統文化而自豪嗎?我相信一旦有了這樣的認同感大家就會自發地爲保護非遺盡一份力。保護非遺是要有一定的民衆根基的,並不是光靠一個傳承人、一個保護單位就能做好的。

第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非遺的保護也與此有相通之處,我想從小就開始教育孩子關於非遺的知識無疑是有好處的,因爲畢竟他們是要承擔起保護非遺的重任的啊!就好比現在一些國小課程中開設了京劇課,孩子們從小就接觸、瞭解了,長大了自然會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對京劇的保護熱情。

第三、國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雖然目前我們已有了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但借鑑一些國外好的政策來完善自己還是有好處的。

第四、對非遺傳承人及普通藝人提高待遇,比如在日本,對國家級的藝人每年都會撥放相當數目的扶助金以供他們專心磨練技藝和培養傳人。這樣,藝人們有了客觀的收入後自然能心無旁騖地欠薪鍛鍊,發揚非遺技藝。另一方面,就目前來看,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傳承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可否擴大規模,“批量”式培養藝人呢?

第五、非遺項目在傳承的同時也應該也所創新,在繼承傳統項目的同時開發新的發展方向,以有利於自身的生存。但需要注意的是,創新的同時也不能丟了傳統,創新更多的是方法而非目的。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還有許多的不成熟的地方。

活動後記:

一個星期的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我爲我們有這樣璀璨而光輝的文化遺產而自豪,但同時也爲它們艱難的處境而揪心,祖宗留給我們的財產我們沒有理由丟掉。

非遺是一個民族文化內涵的最佳體現,而當我們盲目追逐外來的一些新鮮的文化如聖誕節等等,我們漸漸冷落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的東西。誰還會想到我們過端午節的意義?僅僅是去超市買一些速凍的糉子吃了意思一下嗎?會有人再鄭重其事地親手包了糉子並聯想到我們的屈原、我們泱泱大國的悠悠歷史了嗎?你會說有,但你必須承認這樣的人越發地少了……8月7號立秋,向來我們有立秋節氣“啃秋”的習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餘夏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但今年我自己家就沒有“啃”瓜,甚至,我是在立秋當天才知道有這個習俗的!不想說“悲哀”這個詞,但確實有很多無奈吧!

前些日子又聽聞韓國要將“風水”申請爲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貼吧內自然是譁然一片,韓國,你已經不是一次企圖竊取我們的東西了!但我們在指責韓國的強盜行爲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一切是爲什麼?如果我們一早就已經將這些申請了、保護好了,他韓國還能有可乘之機嗎?難道真的要等到那麼一天,端午節不是我們的了、漢字不是我們的了、中藥不是我們的了、風水不是我們的了……我們一回首發現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的東西不再屬於我們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嗎?亡羊了還補的了牢嗎?我是很想平靜地寫完的,但到了最後這邊自己又有些憤慨了,因爲韓國,更因爲我們自己!

非物質文化遺產啊,幾百年流傳下的東西能毀在我們手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