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家庭教育(精選10篇)

父母是孩子是的第一任啓蒙老師,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搞好教育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怎樣做好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精選10篇)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1

一、自信是成才的前提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要讓每個孩子都擡起頭來走路。“擡起頭來”意味着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裏,在他的心裏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行”、“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會幹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麼”……假如每一個學生,都有這樣的心態,肯定能不斷進步,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然而,事實上有相當數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進的勇氣,本來可能有十分的幹勁,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長此以往,很難振作起來,成爲一個被自卑感籠罩着的人。不但會延遲進步,甚至可能自暴自棄、破罐破摔,那將是很可怕的。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外因和內因互相作用的結果。從外因說,可能是受到的貶抑性評價太多,缺少成功的機會,處境不良;從內因說,可能是自尊心受損,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調控的能力。比如說,一個孩子在班級中不被重視,在集體中沒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或者在老師、家長面前受到太多的批評、指責,甚至諷刺、挖苦,或者受到某種挫折(如考試成績差)後沒有應有的指導和具體幫助,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影響自信。而後,其表現不佳,又可能招致新的貶抑,形成惡性循環。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產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動力。 那麼家庭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人格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分是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一位家長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家長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長和老師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你沒出息”,“你不可救藥”,“你的腦子是豬腦子”,“我對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這德性,就不該生你”,“你把我的臉都丟光了”……這些話應該從家長的語言裏消失。 其次幫助孩子成功,經常鼓勵孩子。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一個孩子,當他寫好一個字,做對一道題,得到一面小紅旗,洗淨一雙襪子,做出一個菜,釘好一枚鈕釦,擦淨一次地板時,他都有成績的喜悅,會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爲家長,給孩子幫助,讓他有點滴的成功體驗,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這就是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中,積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再有教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對於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不斷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的閃光點的同時,要教育他們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會做好的”,“我不會被困難嚇倒”…… 另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必須與老師配合,讓孩子在學校也得到成功的機會,得到鼓勵而不是貶抑。

二、重視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學生在學校讀書時,曾被認爲是智力出衆的學生,畢業後卻沒有什麼作爲。這一事實證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隱藏在事實後面的一條真理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會條件外,還取決於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般認爲智力因素包括六個方面: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創造力。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係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當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可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做出較大的貢獻。從心理學上講,感情、意志、興趣、性格、需要、目標、抱負、世界觀等,是智力發展的內在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不但有助於智力因素的充分發展,還可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貪圖安逸,勢必影響其智力的發展。

三、從小注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邏輯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邏輯思維能力反映出來。家庭應該有正確的認識,並且在教育培養孩子過程當中自覺地採取措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思維,就是通常說的“思考”、“想”、“動腦筋”,是人的大腦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力,就是一個人進行思維的能力。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的智力活動水平高低。它從不同方面表現出來:

獨立性:思維力強的人,必定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在學習中遇到疑難,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能獨立思考,尋找答案。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爲前提。

靈活性與敏捷性:思維力強的人,對總是瓜迅速而且靈活,不墨守成規,能比較快地認識、解決問題。

邏輯性:思維力強,想問題嚴密而且科學,不穿鑿附會,不支離破碎,得出的結論有充足的理由、證據,前因後果思路清晰。

全面性:思維力強,看問題不片面,能從不同角度整體地看待事物。

創造性:思維力強,對問題能提出創造性見解,別人沒想到的,他能夠想到。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年齡小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有些家長就真的把答案告訴孩子,當時解決了問題,但從長遠來說,對發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因爲家長經常這樣做,孩子必然依賴家長的答案,而不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不可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高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告訴孩子尋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啓發孩子,一個問題應該怎樣去想、去分析,怎樣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怎樣看書,怎樣查參考資料等。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提高而且產生新的動力。 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面對問題,大腦就活動積極。當孩子愛提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解釋這些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特別是家長也弄不懂的問題,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獲得圓滿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一兩歲以後,有的不愛向家長提問題了,家長應該主動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包括家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有時,家長應放下架子,向孩子請教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這些做法,對發展孩子思維有好處。 在孩子的生活中、學習中,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家長應引導孩子並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付諸實施。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分析、歸納,需要推理,需要設想,需要設想解決的方法與程序。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好處。

四、教會孩子善於學習

有這麼一個規律: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不是最用功的,換句話說,即使你的孩子再用功,也不能成爲最優秀的學生,那麼爲什麼呢?這裏就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問題。 目前,中國小生中學習疲勞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學習疲勞是學生在連續學習之後出現的一種生理、心理異常狀態,其表現是:大腦反應遲鈍,頭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維滯緩,情緒沮喪或煩躁,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善於學習就是要克服學習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其一,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有的老師教學方法存在問題,不是按有關部門的要求留家庭作業,而是經常搞“題海戰術”、“學習大運動量”,使孩子疲於應付。而有些家長出於望子成才心切,還自行給孩子層層加碼,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之外,又加些練習,或者在雙休日給孩子報了一個班又一個班,認爲“聽總比不聽好”。就像吃飯一樣,天天吃得太多,還一個勁兒往裏塞,胃能不疲勞嗎?所以家庭和學校要密切配合起來,“題海戰術”並不適合每一個學生,針對不同學生,老師要有不同的要求。

其二,科學用腦,勞逸結合。一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要像學校安排課間休一樣,在做家庭作業中間安排休息。學習多長時間合適,依每個孩子的情況而定,但一定分段學習,間隔10-15分鐘。休息也應採取積極方式,參加輕微的體育活動,如快步走、深呼吸、做幾節體操、擴胸運動等,或者聽一支曲子、唱兩首歌、朗誦一首詩歌等。總之,讓腦子休息,全身放鬆,多吸氧氣。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可以上鬧鐘,家長及時提醒。

其三,改變死板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孩子學習只知道死記硬背,照貓畫虎,沒有認真開動腦筋。學習沒有一定之規,忙忙亂亂。一次學習時間過長,超過腦力限度。經常開夜車,效率不高,磨蹭太長時間,造成睡眠不足,腦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結果會適得其反。

其四,培養學習興趣。對某一科甚至某幾科的學習不感興趣,聽課不愛聽,作業不愛做,但是又必須完成作業,只好硬着頭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勞,更造成心理疲勞。學習無愉快可言。

其五,加強腦營養。腦力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必須保證營養,高蛋白、維生素、充足的氧氣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時間太長,呼吸短淺,氧供應不足,也會使大腦疲勞。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2

中學生是當今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正處於由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期,有其獨特的心理髮展特點及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這一階段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它不僅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也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既然做好中學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麼,家長們要怎麼做才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當今這個以升學率來衡量教育成果的時代,家庭教育的實質往往被學業成績所掩蓋。大多數家長只關心中學生的分數,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導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從而走向成功。其實,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都是學習成績好、考試分數高,就一定能體驗到成功。是體驗到成功,還是體驗到失敗,還取決於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只要平時上課用心聽講,學習認真、努力,無論最後考試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進步了,就都應該感到滿意。因爲,進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種成功。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專家齊大輝老師做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在講座中,他提到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地解決自己的問題。他說家長們應該對孩子說:“孩子都已經高中了,爸媽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定,爸媽給你說的事都做參考”給孩子足夠的信任,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再次,要實行家教合作。

齊大輝老師在講座中提到,家長要多和學校、老師進行溝通和商議,要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校,對待孩子。學校教育也是中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版塊。家長只有多和老師溝通,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和生活情況,從而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挫折,促進其獨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這點上,新東方國際高中做的非常好。該校特設了一個家長與孩子、學校的互動平臺:PTA家長教師協會。它包含了家長活動委員會、學員活動委員會、學校安全委員會等分會,以共同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促進孩子學習效果爲目標。且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教育專家講座、教育經驗分享等。通過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繫和交流,爲學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環境,促進了學生的進步,值得廣大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借鑑。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3

中學生是當今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正處於由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期,有其獨特的心理髮展特點及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因此,中學教育階段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它不僅對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響,而且對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也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既然做好中學生家庭教育是如此重要,那麼,家長們要怎麼做才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一、關心和愛撫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爲感興趣。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給予讚揚和鼓勵,即使這種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當他們學習或練習的時候,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剛開始時也許做得並不好,但不要去指責他們,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爲了節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否則,一旦他們養成了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那麼,他們將永遠不會體驗到成就感,他們的自尊也會逐漸降低。

二、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三、讓孩子感到快樂。

給他們提供遊戲的時間、場所和玩具,對他們的愛好給予鼓勵和支持。雖然孩子入學後,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遊戲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存在着一種誤區,總認爲遊戲會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中國也有“玩物喪志”的古訓,其實不然。因爲遊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快樂中增強體能,增長知識,提高自尊。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成就感,或者說成敗體驗,是影響學生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那麼,他的自尊將會提高;相反,如果經常體驗失敗,那麼,他的自尊將會降低。作爲學生,這種成敗體驗主要來源於學習成績。但是,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都是學習成績好、考試分數高,就一定體驗到成功。是體驗到成功,還是體驗到失敗,還取決於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只要平時上課用心聽講,學習認真、努力,考試正常發揮,無論最後考試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進步了,就都應該感到滿意。

五、給孩子留面子。

父母不要當着別人的面打孩子或訓斥孩子,不要當着別人的面嘮叨孩子曾經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使孩子感到難堪。

六、做孩子的朋友。

積極參與孩子的業餘愛好活動,給孩子買些他們喜歡的書,安排他們去夏令營或參加俱樂部等,儘量使孩子的生活有意義和豐富多彩。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4

家庭教育提倡什麼?

提倡好的習慣,好的作風。特別是家長要以身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孩子責任心的養成。但應從小教育,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再去矯正將相當困難。

2、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對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於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爲都應心存愧疚。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於健康、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3、做事有計劃。做大事要從小事開始。不能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要讓孩子習慣於行動之前做計劃,並使計劃趨天可行。

4、講究衛生,乾乾淨淨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孩子的心態。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上不亂塗亂畫等。

家庭教育反對什麼?

1、反對將就孩子的壞脾氣。孩子和性格、脾氣對孩子後天的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

2、反對給孩子造成一些“隱性壓力”。弄不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3、反對對孩子自信心的傷害。每個孩子都有其成功的落腳點,都有可能成爲社會有用之才。孩子有獲得公正主價的需求。要從尊重孩子的人格去滋潤孩子的心田。

4、必須堅決反對這實在在的“家長作風”,改變學習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觀念。今後的社會承認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學習成績。學科學習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墨點,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養。如果孩子學科這習不好,萬萬不要放棄,只要把孩子培養成爲有道德、有愛心、有公德心的人,將來一定會對社會有用的。

給家長的30條建議

1、夫妻共同做家務,以便夫妻雙方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教育。

2、將一切時間都獻給孩子,形成以孩子爲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預見性的父,不做事後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選擇的道路。

5、持之以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6、不向孩子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並根據孩子年齡和成熟程度慢慢給孩子解釋。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養子女,並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娛樂、玩耍。

9、父親努力去說:“我愛你,孩子!”,並用行動傳達你愛。

10、避免說謊話、假話、髒話、牢騷話,以免污染孩子的心靈。

11、夫妻之間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產生恐懼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單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惡影響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對錢、權的不正當想法,以免使孩子產生特權思想和金錢至上的意識。

14、不佔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15、孝順長輩,爲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動不動就讓孩子寫檢查,以免使尊重與被尊重、教育與被教育漸漸易位、談化、走形。

17、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計算機互聯網,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

18、讓孩子多多體驗成功。這是抵禦不良媒體的關鍵。

19、孩子上網之前先立下規矩。如:每天使用計算機一般不超過一小時,不泄露個人和家庭祕密,學會選擇瀏覽健康網站等。

20、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廣泛的興趣,尤其是熱愛戶外運動。

21、引導孩子學會交往。讓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在夥伴的友誼之中,是避免虛擬時空誘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獲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以此考慮教什麼、怎麼教。

23、要循序漸進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不要急於求成。

24、家庭成員純樸配合、協調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爲按統一的要求發展。

25、把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孩子在一個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

26、有理智、有分寸地關心愛護孩子,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愛。

27、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嚴格要求孩子,嚴而不厲,嚴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爲孩子做出榜樣,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裏成長。家長不必要時時處處都參與的生活空間,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導處理好同伴關係。

30、家長要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表現出在追求知識上的自強不息的精神,並以此來影響、教育孩子,激發孩子的主動性,進而轉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必須全面關心孩子,使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

德育方面

要從小培養孩子具有遠大理想立志成爲社會有用人才,培養孩子從小就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學習,遵守紀律,熱愛勞動,關心他人,艱苦樸素。目前,要特別注意對孩子進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爲祖國爲人民而勤奮學習的教育。

智育方面

要時時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切活動都要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種高度重視,平時光是問一問是不夠的,必須深入瞭解情況,有時要參與孩子的學習。可以共同研究探討,提前看看書,備備課參與孩子的學習當中去。犧牲點兒喝酒、搓麻的時間,多陪讀陪練,方可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比如上課前做好預習,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課後及時鞏固訓練,放學後要保質保量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要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閱讀課外書時遇到生字、生詞,自己動手,遇到不懂的問題要請教他人。直到弄懂爲止。總之,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好習慣。

體育方面

國小生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特點是愛動,家長必須適度的引導孩子運動。不能由於玩的過度,影響休息和學習,要鼓勵孩子做些正當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動,以促進孩子的健康和發育。應該保證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國小生每天要睡足十個小時。看書寫字要注意光線適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視眼,飲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樣樣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種營養,控制孩子吃零食,影響發育,還要教育孩子講究衛生,每天要刷牙、洗臉,經常剪指甲、洗澡、洗頭,勤換衣服等等。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5

孩子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家庭又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天職,家長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天長地久的。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進入七年級後,可能是青春期的緣故,越來越覺得她與我們家長有牴觸情緒,也不願意多講學校裏發生的事,學習情況從不願講。怎麼回事呢?是不是我以家長的身份與她說話使她反感?

於是,我放下家長的架子經常有意無意地講一些自己單位的事及自己在工作上碰到的困難。漸漸地,孩子也對我講一些學校裏和學習上的事。對於她學習上的失誤我從不直接批評,而是以鼓勵和提出希望爲主。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到家看着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時,我會很平靜地跟她交流一下爲什麼沒考好,是因爲不會做呢還是其它原因?因爲我像朋友似的與她交流,所以她也會告訴我說:“這道題是不會做,那道題是粗心,如果不是自己太粗心,成績一定會達到多少分。”這時我就會順勢地鼓勵她:“不要緊,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後自己上課聽仔細,不懂及時問老師,計算時細心點,下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順便再給她講一個粗心造成不良後果的小故事。

之後有時從學校回來她有時會很主動的把在校內的事情、學習情況和想法告訴我,我也會很認真地聽,幫她分析原因、提點想法、供她提供。雖然有時還是免不了不認真、粗心,這時我就會和她開玩笑的說:“什麼時候你可以不說如果……”這時她會微笑着說:“老爸別說了,我知道了,要淡定。”

二、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裏都是萬般的寵愛,也造就他們以自我爲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也不懂得關心別人。作爲家長,我也是處處儘量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儘量不把自已一些情緒、工作壓力帶給她,以自已較好行爲來影響她,凡事都從正面去教育孩子,遇到周遭有一些負面的不良的影響,也會從成人的角度指出和她一起來討論,讓她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只要有時間都會抽空和她溝通,讓她說說學校的事情和同學相處等等,有的時候遇到問題,還會幫她分析一下,所以女兒也很樂意與我交流。作爲家長,我也一直要求自已儘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我想這樣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吧。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良好性格的形成,我相信對孩子一生有益。

有時遇到煩心事,控制不住難免生氣發火,這時她就會說:“老爸,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樣有意思嗎?!”她居然還學會了用我的話來告誡我了,或者她會說:“老爸,要淡定!淡定!”總能把我逗氣得也消了,這孩子還有點幽默感。

三、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增長見識。

孩子假期一到來,我們全家都會抽空帶她出去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她和媽媽去了杭州、上海,五一去了泰山、曲阜,3歲那年去了青島、5歲去了濟南,8歲去了北京……那段時間,她忙得不亦樂乎,顯然像個大人,出去玩的時候有的特別印象深刻,有時自已查到的那些個景點,點自已知道的特產吃,她玩得特別的開心,我們全家也是其樂融融。我們的理念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嗎。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說不完的,家庭教育是個長期的任務,作爲家長應該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家長應該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讓我們爲做一名盡責的、孩子喜歡的家長朋友,努力吧!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6

我的孩子是獨生子,老人們疼愛他,什麼事都不用他做,一年前他幾乎沒有勞動意識,不管大人多忙,他照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花錢時從不往心裏去,不懂得勞動的辛苦和勞動成果的可貴。聽一些朋友說,像這樣的情況,已是今天獨生子女們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家長們望子成龍,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是否參加勞動卻漠不關心。但事實上,我從報紙、電視及切身體驗中,發現這種把孩子的成長與勞動習慣割裂開來的做法不利於孩子成長,與孩子健康成長之路背道而馳。一年來,我格外注意對孩子勞動方面習慣的培養,並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穫,願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同分享。

1、勞動促進智力發展

我從有關資料中看到:孩子在勞動中,通過觀察客觀世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智力和體力同時活動起來,從而促進兩者發展。國外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時勞動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後發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業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時很少勞動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實際上是害了孩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基也指出:“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語言修養。”這就是說,孩子通過參加勞動使各方面得到鍛鍊,一方面培養他們勞動的觀點、技能和習慣,另一方面促進孩子身體發育、心理健康、智力發展,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

我不光自己下決心培養孩子愛勞動的意識,而且還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長輩。我有意識地在他們面前表揚兒子在這方面的進步,也誇獎別人家孩子會勞動、能幹。經過“長期抗戰”,家裏人終於肯放手讓兒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孩子一點一滴地學了一些勞動技能、生活常識。我們欣喜地看到,他的膽子一天比一天大,信心一天比一天足,手更巧了,就連學習上也更靈活了,看來專家的分析就是正確呀!

2、養成孩子勞動光榮的意識

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馬克思曾對女兒說:“勞動最光榮。”今天,有些孩子出現鄙視勞動的傾向,他們貪圖安逸享受,害怕勞動鍛鍊。我們要努力讓孩子認識到,是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價值;讓孩子瞭解勞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小就具有勞動光榮的意識,並讓他們去體會勞動帶來的幸福和喜悅。

3、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享受勞動的快樂

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小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他們學會每一種勞動都要要經過一次次地嘗試,逐步從失敗中走向成功。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失敗時,就不讓做了,或者乾脆替孩子做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勞動慾望就會萎縮。其實,任何一種好的習慣,都不是在短時間裏形成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開始時,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緊,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幾次就會成功的。家長適時的鼓勵是雪中送炭,會結出累累碩果。有一次,他爸爸的皮鞋脫膠了,我沒有時間,兒子這天剛好休息。我對兒子說:“洪淵,你把爸爸的皮鞋拿到街上去修理一下好嗎?”他有點吃驚地說:“媽媽,我能行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行。”他聽了我的話後,很樂意她答應了。我就給了他三元錢。晚上下班的時候,我看見他把爸爸的皮鞋整齊地放在一邊,還很自豪地對我說:“媽媽,我把爸爸的皮鞋拿去修好了,他只收了我二元錢。”唉呀!我們的小洪淵長大了,他能幫媽媽做事了。“兒子,你真了不起,媽媽真爲你驕傲!”這一天晚上他特別快樂,在夢中還在甜甜地笑呢。

我想,有時候應該給孩子機會來參與家庭事務,讓他感覺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增強他的責任感,培養他“以服務於他人爲快樂,並以他人的快樂爲自己的快樂”也是很必要的。

4、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和勤儉節約的好品質

我看到,有些家長存有補償心理和攀比心理,不願孩子受苦,不是從孩子生活學習的需要出發,而是傾盡所有給孩子提供各種奢移品,使孩子物慾膨脹,逐漸變得不願勞動、貪圖享受。我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教育子女,如隨時隨地提醒孩子要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周圍自然環境,愛惜書本文具,保持教室和家裏的清潔衛生,不要浪費糧食等。

這個星期日我要加班,兒子一個人在家,我有點不放心,就帶他一同去,他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跟着我到了廠裏。工廠裏景色也不錯,他一會兒在魚池邊玩耍,一會兒在花叢中穿梭,一會兒又跟我說要和我一起做工,我趁機鼓勵他說:“好的。我們一起做肯定做得好。”於是,他認真地跟我學怎麼做。我在一邊鼓勵他:“不要怕,有媽媽在你身邊”。他聽了我的話後放心了,更加大膽也更加認真了,一會兒就學會了我負責的那道工序是怎樣操作的。在勞動中他慢慢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媽媽賺錢的不容易。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7

家庭是孩子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裏發生的每一件事,在這裏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孩子有着深刻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再重要也不爲過,我們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否則很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誤了孩子,認識到這一點還不行,還必須有方法。

正確認識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教育中的一種,也是最具藝術技能的教育。這種教育取決與父母的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做父母的不能只是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學習成績;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教育、情商的培養等。孩子在成長,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家庭教育不能像學校那樣標準化,家庭教育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身心健康出發,給孩子營造出和諧的家庭氛圍,即使有很多父母懂很多知識,也要指導孩子正確的認識社會。下面是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作爲參考!

孩子從小到大,要遇到很多位老師,但是父母和家庭是不變的,這就奠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父母爲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不讓孩子幫父母做任何事情,只要能代替孩子完成的,就儘可能的幫助孩子完成,認爲這就是關心孩子的學習。其實這個一個極端錯誤的做法,孩子的學習不僅在書面上,孩子在生活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孩子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是孩子最爲自豪禮物。我們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指明方向,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待孩子,我們要平起平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來批評孩子,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講解道理。

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問題

孩子的思維是可以開發的,我們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問題,自己認識事情的對錯和好壞;我們直接灌輸給孩子,反而起不到本質的作用。孩子自己認識的到問題,理解了的事情,往往給孩子帶來終生的價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要想看到孩子優秀的以免,父母首先要節制自己的壞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學到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優點,還要看到孩子的缺點;當看到孩子優點的時候要做出表揚,看到缺點的時候,要及時做出批評。做父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教育方法要保持一致,不要意見相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只要經常發現和解決問題,一定會取得一個很好效果。

家庭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否則家庭教育就發揮不了它該有的作用,希望以上淺談對在家庭教育中苦苦掙扎的家長們有所幫助。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8

我們任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超越自己。但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長,卻又各有說法,各有道理。通過幼兒園開展"幼兒家庭禮儀教育系列講座"。我認爲,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纔是最好的方法。孩子習慣的養成是和他生活的環境密不可分,爲人父母,作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作爲家長我有以下體會:

作爲家長,我們平時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夠不夠、生沒生病等生活細節問題,其實在育兒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聽了陳園長的講座,我感覺到,孩子的教育是事無鉅細,從點滴開始的,小到排隊接水、掛毛巾、跟老師問好,大到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跟別人交流,學會傾聽等,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去引導和重複示範纔會取得成效,並內化爲孩子們的一種行爲習慣。另外,人無完人,任何孩子都會有這樣或那樣不足,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動輒呵斥,甚至暴跳如雷,畢竟他們還是一羣是非觀念並不很清楚的孩子,我們需要作的就是耐心勸說、身體力行、鼓勵模仿、適時誇獎。我們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不是罵出來的。但是一見到自己的孩子做錯事情,就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呵斥,這樣不但起不到任何糾正作用,相反,孩子逆反心理加重,對爸爸媽媽的話至若罔聞,甚至產生自卑心理。意識到問題對嚴重,我試着用老師說的鼓勵式教育方法,多去發現孩子的亮點,並及時鼓勵和表揚,在給與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的同時,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對的,自然也就明確了什麼是不對的,結果孩子不但是非觀念增強了,而且自信心也足了。

一、擁有一顆寬容心對孩子

要正確引導,他有了壞習慣,首行應該給他講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還要講明白爲什麼不對,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其次對孩子不能簡單粗暴地呼喝斥責他,做到有話好好說。其三要求孩子下次不能再這樣做好,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做,給他一個標準。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應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問題與困難,才能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的童心。

二、轉移話題,不互相攀比

其實,虛榮心、攀比心,我認爲每個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比如,我們小孩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我們給他買了個新玩具,他都要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其他小朋友也不例外,在這個時候,如果他沒有樣玩具,他就會說他有什麼什麼,你沒有等之類的話。這時,我們就給孩子說,你們都有自己的玩具,如果喜歡對方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換着玩啊。其實小孩子都認爲別人的玩具是最好玩的,都要玩別人的玩具,我們小區的小朋友都是換着玩具玩。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孩子的攀比心,避免了別人有什麼他就要什麼的情形。

三、教育理念要一致,杜絕黑白配家長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一致,思想要統一,不要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如果這樣,就讓孩子無所適從,是非不分。比如,在孩子吃飯時,我們都嚴格要求他必須把自己的飯吃完,但他爺爺總是說:你吃飽了就行了。飽與不飽,如果僅憑孩子自己說了算,他就不吃完了,達不到教育的效果。我們就嚴格要求他必須要把自己的飯吃完才行。我家孩子從小體質較弱,經常生病,輸液吃藥是常事,每當這時,我們就經常鼓勵他要勇敢,一點點痛就像螞蟻咬了一口,又不是很痛。打了針,吃了藥,病就好了。從此,孩子打針、吃藥都很勇敢,打針主動伸手,積極配合,一點也不亂動亂哭,吃很苦的藥也能堅持,表現很乖。所以,只要統一教育思想,教之有道,有合適的方法,再加上耐心、細緻地觀察,孩子的進步是很明顯的。

四、故事吸引,增強語言和邏輯能力

我們給孩子訂閱了幾種幼兒畫報,上面有故事、有迷宮、有找不同、有遊戲等等內容。我們先是指導他怎麼玩,給他講故事,之後就讓他自己看、自己講。孩子看了不會累,而且新書來了他也很高興很開心。我們堅持在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都講一個故事,突然有一天,他也會慢慢把我們給他講的故事也講出來。給他講故事的時候,他真的聽得很認真,很投入,逐漸學會自己思考。我們也經常鼓勵孩子給我們講故事,講他在學校好玩的,講他自己編造的等等,用故事來講述一些道理,孩子接受也很快,也增強了孩子的評議和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不是溫室裏的苗,但我們要細心的呵護他,讓他安全健康地成長。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9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要實現這一心願,教育至關重要,那麼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也同樣重要。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是我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的女兒今年9週歲,就讀於桓臺實驗學校三年級,馬上要升四年級了,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比較喜歡學習,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作業自己做自己檢查,連語文上的聽寫作業也變成了默寫,很是讓人欣慰;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不太講衛生、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非常慢等。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尤其是作爲一名多年的畢業班的人民教師,再加上他爸爸常年在外跑業務,我們作爲父母的有太多失職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爲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個過程中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好習慣培養胡適曾經這樣說:

“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父母都忙於工作,疏於對孩子的管教,一般隔代管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溺愛”、“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

我家培養孩子的宗旨是“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國小時期,孩子可塑性強,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們對孩子以嚴爲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最爲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國小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以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例如爲了讓她養成尊老的好習慣,我們教育她從小吃東西先給爺爺奶奶拿,到現在她也忘不了。

二、培養獨立意識,凡事少依賴別人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

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洗自己的內衣襪子等,開始不妨採取經濟獎勵法,實踐證明效果不錯,她連她爸爸和我的內衣也搶着洗。

三、創造和睦的家庭環境,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一家人家庭和睦、幸福,爲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所以我們夫妻從不掩飾我們之間的親暱,甚至有時故意在她面前秀恩愛,給她絕對的安全感。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爲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女兒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今年暑假我女兒除了全年班的書畫學習未上任何輔導班,這是爭取她自己意見與她溝通的結果,然後煙臺、蓬萊、濟南千佛山,再加上夏令營,走親訪友,她玩的是不亦樂乎,即增長了見識又玩得開心,我們看着也開心。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因爲工作的原因我只能拜託父母接送孩子時多向老師瞭解她在校表現,家長會也時常因爲全縣同時召開家長會而無法參加,但我都要求父母能用筆記得就記下來,記不下來的用腦子記。家長會能自己參加的儘量參加。

五、尊重、信任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要尊重信任孩子,瞭解他們,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要通過細心的觀察,傾心的交談,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他找回自信。以恰當的方式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

以上簡單地談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不成熟的做法和個人的幾點體會。培養孩子的體驗遠不止這些。每個家庭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具體情況更是參差不齊,教育的方法可以說是無止境的。願我們的家長多一份耐心、童心,與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國家的棟樑之材。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篇10

通過在學校聽胡玉敏校長的講座,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我會好好配合學校和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這堂講座上讓我深感受益匪淺。

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同時也讓我體會到當教師難,做家長也難,做一個合格稱職的家長更難,就像胡玉敏校長說的:教育,最缺的是稱職的家長。做稱職的家長真是任重而道遠,也是要跟着孩子學習成長,以適應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這次的講座使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在盡力做好家長的同時也讓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是教育觀念的改變。以前覺得把孩子交給學校,老師,孩子的學習就靠老師的教育。通過講座,我明白了家長要積極的投入到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已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

第二是要給孩子營造好的成長環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言傳身教教育孩子禮貌待人,遵守各種行爲規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

第三是關於孩子的成纔看法。時代要求社會造就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我們就要把孩子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不能單純的追求高分,高學歷而忽視孩子的個性,意志,創造力的培養。

教育先教做人,做人與學歷同等重要。

現在我已深深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終身要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他能真確的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爲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着家庭教育,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