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文300字集合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300字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集合5篇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1

正當網友還在熱議“最催淚作文”《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晚飯》時,重慶一名國小生的“最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機》在網上熱傳,“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我叫爸爸進來跟我一起看書、玩、畫畫,可我叫完後,爸爸沒聽見,還是沒有進來,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終於把爸爸叫進來了,爸爸進來的時候還拿着手機……”

孩子對“看手機家長”的真實刻畫,戳中了很多爸爸媽媽的心,據悉,有教師就此做課堂調查,超過1/3的孩子舉手表示家長常常玩手機忽視他們,讓人很心酸。更有小朋友在被問到“你知道爸媽做什麼工作嗎”,脫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機查資料的”。種種現實,不僅令人淚奔,更引發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微言大義:手機再智能,終究只是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駕馭它,人就會淪爲其奴隸。當一個又一個孩子,用稚嫩的筆寫下他們的困惑與控訴時,每一位成年人的`內心,都應該有一些刺痛、尷尬與檢省。沒有人可以從你手裏強制地奪下手機,除了自己對於愛的渴望。

適用話題:愛的渴望;反思與警示;呼喚親情……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2

20xx年,留美博士黃全愈的

這段話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想,這位留美博士非常明確的傳遞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信息: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是集體失敗,中國人在教育上也整體失敗。推廣教育是一件長期工程,使全社會的責任。我們還應該認識到,老師並不是無所不知的百科全書,家長也不是全能的電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放棄一成不變的經驗,平等地交換意見或爭論問題。

想想吧,哪個父母在孩子上學前,不是給孩子準備好了新書包?哪個父母又不是給孩子準備了精神抖擻的行裝,寄予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他們給孩子埋下了什麼樣種子?他們是否給了孩子追求未來的勇氣?他們是否讓孩子對未來有了明確地認識?孩子上學後,他們又如何爲孩子提供有益的幫助和指導,而不是繼續給當前的惡性的教育,推波助瀾?這些都是我們最擔心的。社會環境和整個教育環境的不如人意,就更加需要相對自由的家庭和自由教育彌補上這方面的不足。不讓我們中國孩子成爲溫室裏的花朵,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用能力適應環境。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3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對我非常嚴格,每次考試必須考到95分以上,這個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擅長語文和英語,說難聽點我就是一個“數學白癡”所以每到考試的前一天,爸爸就給我找出一大堆的試卷、練習題和複習資料,有時要10點鐘才能上牀睡覺,寫的我手都酸了,結果只能休息五分鐘,休息完了接着寫。

到了第二天考試的時候,試題並沒有讓我失望,都是爸爸讓我複習過的,老師公佈成績的時候,我居然考了一個全班第一,我趕緊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媽媽,沒想到爸爸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臉嚴肅的說了一句:“嗯。”

我很高興,因爲爸爸媽媽給我立下的家規和給我的複習資料有很大的幫助,不管以後有多累,我都會堅持的!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4

小孩子習慣的培養是關係到他今後的行爲規範,特別是國小階段,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而引起學習較差、常規較差等。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東西、要大人陪着做作業、我女兒上學都是她爺爺接送的,上一年級第一學期時,她一時還適應不了放學回家要做作業這個習慣,所以一回家,就像以前上幼兒園回家一樣先看電視。她爺爺也約束不了她,等我們下班回家再叫她做作業,完成都很遲,影響了第二天的精神。於是我們就跟她講:“你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給你檢查,然後我們根據情況給你發標志。(因爲那時班級是發標志鼓勵孩子的。)”這之後她#from 本文來自大學聯考資源網 end#每天一回家就做作業。這樣不但提高了她獨立學習的能力,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利用寬餘的時間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5

家風意味着一個家庭的風氣問題,其實追根揭底就是家庭教育問題,正所謂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一樣,假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良好地家庭教育環境,那麼現在的社會一定會非常和諧。

道理是這個道理,我們都明白,但是這個問題是不也許完全解決的。就如同我們一天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人的性格也有黑白之分,古語也曾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也說過:人之初,性本惡。所以說明社會黑與白是相輔相成的,就看我們怎麼把握了。因此,每家每戶也有不同的家風,我們每家每戶的家門都會不一樣,就好比每個人的指紋,樹上的葉子,都不會出現完全相同的,家風也如此。也許有人會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教育模式,同爲一個家長教育出來的,怎麼會有不同的家風呢,這就好比龍生九子,各個不同一樣,最初的教育是一樣的,但每個認得性格不同,理解的就不同,因此接受的信息就不同,而後他的家庭和他兄弟的就會不同。

說這些,也只是想和大家說下我對於家風的理解,只要自己問心無愧,不必在意別人家怎麼樣,又或者自己家怎麼樣,也許我的想法大多數人不認同,但是我還是期望有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