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期會考試後的感想國旗下講話稿

  勤奮·方法·自信

有關期會考試後的感想國旗下講話稿

會考試後,有不少同學向我討教成功的祕訣,我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祕訣,若說對我學習有推動作用的,也許就是我一向所奉行的公式,那就是勤奮+方法+信心=成功。

大家都熟悉“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也都曉得勤奮出天才的道理,所以說不付出一定的汗水是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的,在多年的學習生活中,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習有個比較嚴格的要求,爭取做到課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我覺得課前預習尤爲重要,預習過程中能發現問題,做出標記,使自己心中有數,等老師上課講解時,就把自己不懂的問題作爲重點,難點去理解,收效很大。在學習上我喜歡三個勤,那就是勤想、勤練、勤問。

作爲重點高中的學生,每個人學習都是很刻苦的,但成績不同,就說明學習方法的問題了。如果方法不對頭,只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剛上高三的一段時間,我拼命地學習,可以說是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但我竟然發現自己的成績卻下降了,小題做不對,大題又做不上,而且思路清晰的時候也少得可憐。這時我才醒悟,疲勞戰並不是最佳的學習方法,於是我迅速調整了作息時間,晚上不再熬夜,困了就睡,白天下了課,我就到操場上運動一會,使大腦放鬆一下,以保證下節課能有良好的學習狀態,經過一段有規律的學習,我驚奇的發現自己的學習效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我們在努力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勞逸結合的學習方法。

另外我覺得的自信心也很重要,一個充滿了信心的人,他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成功,這樣在前進的旅途中,就會充滿力量。不過說到底,信心來自於平時的努力和自己的真才實學,沒有真本領而盲目地自信,沒有什麼好處。

這次期會考試我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還離不開老師、同學們的幫助,我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許多,我班有幾個學習好的同學,他們總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的時候決不三心二意,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因此他們基本不違反校規校紀,真可謂是品學兼優。所以我想一箇中學生不但要學習好,更要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這是我們做人和學習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纔有可能擔當起二十一世紀的歷史重任。

能站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同學們介紹我的學習體會,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光榮,是學校激勵同學們發憤進取,爲校爭光,成才報國的殷殷之情。讓我們無愧於國旗的莊嚴,奮力拚搏,去實現我們更遠大的理想吧!

  知識就是力量

同學們,你一定羨慕神話故事中那些力大無比的人,一定也幻想自己能成爲呼風喚雨、所向無敵和英雄吧?讓我告訴你,實現這個願望的竅門,就是學好文化,掌握現代科學知識。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已被無數事實證明

假如不懂得地質學,人們就不會知道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寶藏;不懂得信息科學,就會變成耳聾眼花的現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學,就不能克服遺傳障礙,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

建設祖國需要知識,管理國家需要知識,建設好我們的學校也需要知識。沒有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難以在現代社會生存;不重視科學技術的國家,就會落後、捱打。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爲寫《資本論》,每天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腳印。宋朝詩人陸游一生酷愛讀書,在他房中,櫃裏裝書,桌上堆書,牀上鋪書,他睡覺枕的還是書。他給後人留下了9000多首詩,成爲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毫無疑問,他人成就與好學精神是分不開的。

同學們,歷史告訴我們,中國的騰飛需要科學技術;時代告訴我們,趕超世界先進國家離不開科學技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也在不斷地提醒我們,祖國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接班人。讓我們從今天做起,發奮學習,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峯,一步一個腳印地攀登,攀登!

  持之以恆——成功的基石

期末統考即將來臨,不少同學又在爲自己的成績擔心。他們也許又在思索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怎樣才能獲得成功?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呢?其實,大自然早就告訴我們:滴水可以穿石!

初看上去,這一壯舉真是奇妙得不可思議,一滴水,渺小的一滴水,既不能生津止渴,又不能激浪揚波,更談不上什麼威力了;而岩石呢,堅硬,厚重,人要鑿穿它,也還得藉助於錘子,鋼釺,花費一番功夫才行。那麼這渺小的水滴又是怎樣穿透岩石的呢?這就要從時間那兒去尋求答案。古人說:“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恆也。”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是因爲它在那漫長的時間中從未停止過“穿石”的努力,它有一股堅忍不拔的“韌”勁。

這使我們聯想到人:一個人,不管做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那麼不論你的能力大小,當你的努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會獲得成功。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他的畫獨樹一幟,詩也寫得清新雋永,可是字卻寫得軟弱無力。於是他下決心練字。日日練,月月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練就了一手遒勁瀟灑的字,“滴水”穿透了“頑石”。他的畫,詩,字被人譽爲“三絕”。

滴水穿石,還在於落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向着一個方向,落在一個定點上。它們方向明確,目標專一,如果不是這樣,小水滴恐怕是不可能有穿石之功的。同樣,我們在爲遠大理想奮鬥的過程中,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絕不能見異思遷。我國晉代大文學家左思,成績平平。他父親對他失去了信心,對朋友說:“左思的智力,才能還趕不上我呢!”聽了這話,左思受到很大刺激。於是他便發憤苦讀,立志在文學上做出一番成就。他經過十年之久的構思,醞釀,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終於寫成了使“洛陽紙貴”的《三都賦》。

具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歷史上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徵。《紅樓夢》經過曹雪芹五次增刪,十載批閱才成爲歷史名著。孫中山爲推翻帝制幾度國外流亡仍奮鬥不止,馬克思爲讀書學習把大英圖書館的地面磨了個坑,博覽羣書,豐富自己,成爲一代偉人。美國著名舞蹈家鄧肯在被衆多專家否定之後,硬是憑着恆心練就一身本領,成爲歷史上最偉大的芭蕾舞名星。這些人生來並非天才,而他們都靠持之以恆的精神取得了成功,我們每個人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與挫折,是戰勝困難繼續努力,還是逃避困難停止不前,是成功者與失敗者不同的選擇,而只有那不畏艱險,堅持不懈的人才會到達光輝的頂點。

滴水穿石的原因還在於:水滴雖小卻從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它不驕不躁,永不氣餒,始終如一,矢志不移,有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定信念。向着成功努力的過程,乍一看,就像一條黑漆漆的隧道,望不到頭,但只要我們充滿希望,充滿信念,必將看到黎明那一瞬間的美妙。讀書與做人,都需要持之以恆地努力。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決不要輕言放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中學時代並不出色,曾經多門功課不及格,差點被學校除名。但他經過艱苦的努力,兩度出任英國首相。他成功後一所大學請他作演講,他說,我成功的祕訣有三條:第一,決不放棄;第二,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希望,每個同學都要有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成功往往就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中。

人生好比是在乘一輛車前往目的地,沿途的風光很美,很誘人,但是你最好不要爲了他們牽扯太多的精力,而要使目光一直朝着終點的方向,如果忍不住跳下車去欣賞暫時的美景,這輛車就開走了。人生在特定的階段有着特殊的使命。求學階段,就是爲實現人生目標邁出重要一步的時候,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你將追悔莫及。所以狠狠心,女孩子們暫且丟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費時間的打扮,男孩子們拋開那誘人的漫畫書和電腦遊戲,放一放那一段遙不可及的“青蘋果”之戀吧!夏天不摘秋天的果。摘下來,食之不甜,棄之可惜,所以還是等到收穫的季節裏再去品嚐豐收的喜悅吧!

最後,我送給大家一句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的名言:“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祕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