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範文(通用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範文(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範文(通用8篇)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1

我們是幸福的一家四口,這個家由爸爸、媽媽、姐姐和妹妹組成。

首先介紹一下所有的家庭成員,我是媽媽,主要負責兩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正如抖音視頻上那樣,兩個孩子有任何事情第一時間就是來找我這個媽媽。我還要工作,每天忙來忙去像個陀螺,經常覺得“苦不堪言”。

我的丈夫,也就是孩子們的父親,其貌不揚,黑黑胖胖。工作任勞任怨,擔任了家裏的主要經濟重擔,有時會和朋友出去喝點小酒,晚上愛在家裏打打遊戲。

悅悅是我的小二寶,她長得圓潤可愛,笑起來有兩個小小的酒窩。姐姐乖巧懂事,處處呵護着這個討人喜愛的妹妹。

記得悅悅幼兒園小班入園時也有分離焦慮,有了大寶的經驗,其實我對他的分離焦慮還是很淡定的。第二天放學回來,小小的人兒居然歪着頭對我們說,爸爸媽媽,我總共要哭三天,明天上學再哭一天,後天就不哭了。我們全家都被她逗樂了。果不其然,哭了三天後,真的就如悅悅自己所說,她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每天放學回家,我們都會聊天。我們會問問悅悅,在學校裏吃的什麼午餐,下午茶吃的什麼水果,發生了什麼開心的事。悅悅也很喜歡聊天,她會如數家珍似的告訴我,今天哪些小朋友調皮了,她又交了哪些好朋友,今天吃了特別喜歡吃的水果。有時候還會對着我的耳朵,偷偷地告訴我說:“媽媽,我今天的水果吃了兩塊哈密瓜呢!真的!”

有時候我翻看老師分享在羣裏的活動照片時,她也會跑過來看,一一爲我講解,這張是我和小夥伴們用積木搭了一個巷口橋。這張我們在畫畫,我畫的是桃花,老師把我的畫貼在牆上了呢!這個是我們幼兒園裏的菜地,裏面種了好多菜。這張我們在玩滑滑梯,我們幼兒園裏面好玩的東西可多了呢!這個是我們學校養的小雞寶寶,他們特別可愛,每一隻小雞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是我畫的新年願望,我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的,等等等等。講起每張照片,我似乎都能看到悅悅眼睛裏閃着星星一樣,亮亮的。

悅悅也會跟我們“交換祕密”。有一天放學悅悅悄咪咪的告訴我說:“媽媽,今天睡午覺起來,我們老師抱了我一下,我覺得老師肯定是很喜歡我!”她的小臉上寫滿了幸福和喜悅。我想她肯定是愛上了她的幼兒園。

沒有疫情的時候,我們全家會在節假日一起外出遊玩,動物園、遊樂場或者約上朋友來一次野餐。每一次外出遊玩,悅悅和姐姐都會無比開心。出發前,自己就會拿個小揹包,裝上愛吃的東西,開開心心的出門。可能是因爲我們家有兩個寶貝,哪怕只是附近轉轉,都會玩的樂不思蜀。小朋友的世界就是如此簡單而美好。

每天晚上就是我們家的親子快樂時光了,我會陪着兩個寶貝讀繪本講故事。只要爸爸回來那就熱鬧了,爸爸力氣很大,喜歡帶着她們玩各種遊戲,騎大馬,扛肩膀,用牀單給他們盪鞦韆,或者乾脆用牀單把孩子背起來去客廳“賣”孩子,有時候爸爸媽媽手拉手變成一張漁網來抓小魚。而兩個寶貝每次都會樂的哈哈大笑。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一點也不假。童年就是那麼短短的幾年,我們做父母的只想好好抓住這個機會,用心來陪伴孩子,呵護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2

陪伴兒子走過四季流轉,看着他從襁褓中的“小不點”,長成了一個有想法的中班生,讓我深切體會到,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可愛、更優秀、更有可塑性,同時也在無形中給我施加了壓力,讓我不斷去思考、去總結,如何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上好人生第一課。

《家庭教育促進法》把家庭教育上升到法的層面,更加明確了家長在家庭中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其中提到,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貫徹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措施,要注意潛移默化,將言傳與身教相結合,要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等。這一系列細則爲我打下了一針“強心劑”,之前的迷茫無措頓時柳暗花明。

孩子是上天派給我們的天使,是生命的延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要向孩子輸出溫暖的母愛之外,也要用有分寸的教育,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隨着我們家二寶的出生給家人帶來歡樂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對第一個孩子的心理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我們家浩浩有了小妹妹後會非常照顧小妹妹,給小妹妹喂水,唱歌,跳舞,給她讀兒歌等等。每次我說馬上給妹妹洗澡,浩浩總是提前給妹妹拿洗髮露,沐浴露,毛巾,甚至連盆裏溫水都放的好好的,還用他的小手沾沾水看水的溫度如何?很多小事情做的得心應手,我心裏很是欣慰。浩浩非常的細心與貼心,孩子在妹妹的面前表現出一個大哥哥的榜樣。家中兩個娃,由於二寶還小,有一些瑣碎事情經常弄得頭大。轉變觀念,發揮家裏兩個孩子“大帶小”的良性效應。自從有一天他對小妹妹一直很好,可是不願意把他心愛的玩具跟小妹妹分享。當時我也思考其中的緣由,發現孩子心裏吃醋了,他的心裏認爲由於妹妹的到來,父母對他的愛減少很多,因此變得不適應的心理,有時候通過一些“惡作劇”想要獲取我們多關注他,吸引我們的眼球。這時,我把他拉到身邊,跟他溝通了一番,詢問爲什麼不想跟妹妹分享玩具呢?浩浩說:“妹妹太小不會玩他的玩具,還容易給他的玩具弄壞了,還沒說完,孩子就用委屈的眼神看着我,當時我就知道這段時間真的對他陪伴太少,以後的日子對他多加關注。看到他難過的小表情,我蹲下身子不斷鼓勵他,如果你可以跟妹妹分享你的玩具,妹妹以後的玩具也會跟你分享,而且媽媽還會獎勵你一塊糖果。可他依然不願意,還在很委屈的'嚎啕大哭。爺爺奶奶在旁邊勸說:“孩子還小,以後大了就知道分享了。”但我知道,在那時那刻,我必須要讓他明白,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媽媽對你的愛是有分寸的。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最後他終於積極的拿出心愛的玩具跟妹妹一起玩,而我也兌現承諾,表揚了他,並獎勵了一顆糖果。

有分寸的教育體現在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忘了原則,丟了分寸。孩子不好好吃飯,便打開電視讓他邊吃邊看;孩子哭鬧着要買玩具,嘴上說着不買可最後還是妥協……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在認真學習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後,我更加堅定了這一看法:不管孩子處在什麼階段,溫柔而堅定的愛,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作爲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在公園開心地玩上一整天,也可以在他不小心跌倒時鼓勵他要勇敢爬起;可以給他買想了很久的玩具汽車作爲生日禮物,也可以在他哭着無理取鬧時果斷拒絕……孩子的每一天都有新變化,要用有原則、有分寸的愛,讓孩子在道德品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爲習慣等方面的學習旅途中,能夠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多抽點時間,多帶他去泡泡書店、圖書館,飽嗅油墨書香中的味道;多帶他去公園裏走一走,在桃紅柳綠中感知大自然的奧祕;多帶他一起玩樂高搭積木,培養他的探索、創新精神……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營造輕鬆愉悅有愛的家庭環境,用心用情用理用法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信一切付出終將不被辜負。用心陪伴孩子,努力爲孩子創造一個有趣味且有意義的童年。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3

石宏羽轉眼就已經6歲了,上幼兒園小班了。小朋友的每一天都在成長,心智也每一天在發育成長,天天和孩子一起的時候,有歡樂喜悅,也有喜怒憂愁。每天觀察孩子的行爲表現。有時候也很着急,要和她鬥智鬥勇,擔心她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玩遊戲、看動畫片太集中注意力,擔心她做某個事情不專注。也擔心她與小朋友之間的交往合不來或不合羣,爭強好勝的性格等等。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孩子成長有本身的規律:也有後天的不斷培養其良好的性格,不過分干涉孩子的自由。讓其自然生長是我的最終心願。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長輩的言傳身教,通過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遊玩。教會她認識各種植物、生物,識別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有害的。吃飯時跟她講述怎樣認真吃飯、不挑食,並要求她自己碗中的飯菜吃乾淨,讓她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時引導她規律的生活,要求她早睡早起,自己玩過的玩具自己收起來,並教育她不能亂扔東西,讓她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儘自己能力幫着做。每當有一點進步的時候,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激勵她,讓她知道親情永遠伴隨着她。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要懂得謙讓,同時告誡她與人友好的相處,好東西要與大家分享。

雖然有一點點的心得,但孩子畢竟還小,心智還不夠成熟,今後隨着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根據孩子的特性顯現,適時調整教育方式,讓孩子過好幸福的童年,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4

“欲治國者,先齊其家”,家風作爲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潛在無形的綜合力量,是社會風氣的涓涓細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中國歷史上,許多有爲之士都把修身、齊家與治國聯繫起來,認爲要治國就必須修身齊家。“愛其子而不教,猶爲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爲不教也”。如今,對我們家長來說,如何教育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自己必須率先垂範,做出榜樣。我們家的家風是:講文明、懂禮貌。

我認爲,正家風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爲小朋友樹立講文明、懂禮貌的榜樣。

記得一天早上,媽媽送小米去幼兒園,他邊走邊隨手把用完的紙巾扔在地上。媽媽看到就悄悄把紙巾撿了起來。當時,他並沒意識到自己不對,竟然還是邊走邊扔。媽媽便嚴肅地對他說:“小米,還記得我們看過的漫畫《文明只差一步》嗎?你怎麼能亂扔垃圾呢?”聽了媽媽的話,他馬上撿起地上的紙巾,飛快地扔進垃圾桶。此後,他再也不亂扔垃圾了,每次見到地上的垃圾,都會主動把它們送到垃圾桶裏。

良好的家風還能培養良好的待客之道。小米小時候比較膽小,家裏來客人,不僅不敢問好,而且連看都不敢看他們,這很不禮貌。每一次,家裏來了客人,我和媽媽熱情迎接,給客人沏茶,切水果;吃飯時,我們會等客人先動筷子,纔會拿起手裏筷子去夾菜,也常常教育他“長者先動筷”。今天過年,他學着我,有模有樣給來拜年的舅爺爺、舅奶奶遞拖鞋,給他們端來切好的水果,吃飯時也會小聲問媽媽,我可以吃了嗎?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育和榜樣示範下,在耳濡目染中,小米逐漸學會了禮貌待人的好品質,爲今後的人生路奠定了基礎,讓他能受益終身。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5

週末,我和媽媽一起閱讀《美杜莎媽媽》,描述的是媽媽對於孩子的分離焦慮。原來,大人也會因爲離開而害怕,那我在幼兒園偶爾會因爲想媽媽而哭,是不是情有可原呢?

大家好!我叫許蔓禕,今年6歲,喜歡看書、唱歌、跳舞。

當我牙牙學語之時,媽媽喜歡給我讀繪本故事,漸漸的我愛上繪本故事,每天養成閱讀2小時的習慣。通過堅持借閱、買繪書,識字量約有1000字,可以自主閱讀繪本。在小主持人、故事會的學習中均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這又讓我備受鼓舞。

在家我喜歡和動物玩偶上閱讀課,我是小老師。課前點名、排座位、準備繪本、獎勵貼紙。

家裏的繪本書我隨手可以拿到,方便我隨時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有時坐着看,有時蹲着看、有時站着看,最美不過書香氣,唯有閱讀不辜負。

書,爲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讀書,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

在揚州市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城市書房、書店經常可以看到我的身影。

家門口的24小時城市書房中的兒童繪本,每次去我都甘之如飴,安靜的閱讀環境,恰如其分的閱讀氛圍,讓我流連忘返。

閱讀與樂器練習結合,讓原本枯燥的練琴日常變得妙趣橫生。一首兒歌,一個繞口令,一個小故事,在尤克里裏的樂聲中緩緩流出。

這就是我們的閱讀時光。打開繪本,堅持閱讀,讓童年繪聲繪色!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6

作家凱蒂柯曾在書中提起他的育兒目標:“在我心裏,育兒的終極目標是我的孩子可以長大,然後可以自己給自己準備早餐,而我可以任性地躺在牀上打呼嚕。”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父母最大的責任之一,是應該在孩子離開自己之前,給予他們駕馭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自然也成了我家的家規家訓之一。在培養孩子自理習慣上,我是一個“懶媽媽”,鼓勵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必躬親不僅讓自己很累,還可能培養一個媽寶男。

自己穿衣、刷牙,在做家務時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只做示範,讓孩子獨立動手試一試,滿足好奇心的同時也培養了動手、觀察等能力,一舉數得。

有一回,孩子吃飯時非要鬧着吃湯圓,爸爸怎麼勸說也不依,我靈機一動:“你要吃幾個湯圓呀?”小傢伙一聽有戲,立馬喊道:“吃6個!”我說:“行!可這會兒大家都在吃飯,婆婆才忙完坐下,你想吃就自己去煮吧!”小傢伙樂了,轉念一想:“煮湯圓要用熱水,外婆說小孩子不可以碰熱水的!”“沒關係,我們可以接冷水放鍋裏煮開了再煮湯圓,媽媽幫你看着,你自己也小心點。”“這倒是一個好主意!”說完小傢伙就去接水、點火,守在一旁。“水開了!”他興奮地數了6個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鍋裏,蓋上玻璃鍋蓋。“等湯圓浮上來就大功告成了!”幾分鐘過後,“媽媽,湯圓煮好了吧?”“是呢,這會兒水開了,鍋蓋一定很燙吧?”我本意是提醒他注意安全,誰知他立馬到烤箱旁把防燙手套戴上,我心裏暗自驚歎他動腦筋了。

飯後,我引導他:“辰辰,做事情要有計劃,比如有特別想吃的食物要飯前提前告訴婆婆,不應該來突然襲擊。當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自己動手製作,這樣做出來的食物可能更好吃呢。”小傢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媽媽,我知道了,做事要有計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久而久之,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會映射到學習、做事上來,秩序感與專注力得以提升,在不斷摸索中能找到規律,成就感將是他獨立人格的開始。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7

今天下班回家,女兒從她的小揹包裏拿出了半塊棒棒糖給我,對我說:“媽媽,你快嚐嚐,這個糖是放學的時候同學給我的,我嚐了,可好吃了。”我問她爲什麼把糖帶回來給我呢,女兒說:“媽媽,我要像陸績一樣,孝敬長輩。”

女兒說的陸績是上週六的晚上,我給她講的睡前故事的主人公。故事講的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陸績,在他六歲時,跟隨自己的爸爸一起去看望袁術,袁術讓人給他吃橘子,結果陸績在懷裏藏了三個橘子。等到回去向袁術長拜告別時他懷裏的橘子掉在地上。袁術笑問:“陸績你來做客爲什麼要在懷裏藏橘子呢?”陸績回道:“這橘子很甜,我想要留給母親吃。”“陸績這麼小就知道孝敬,長大後一定會成才。”後來陸績官至太守,精通天文和曆法。

每天我都會給女兒講睡前故事,時不時就會講到關於孝老愛親內容,這與我家孝敬長輩的家風密不可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模仿力與觀察力都很強,他們從父母那裏學習語言和行爲,當孩子看到父母給爺爺奶奶捶背的時候, “捶背”這個動作就第一次映入了孩子的視線;父母對爺爺奶奶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父母的態度,當父母把老人時刻都放在心裏,經常去關懷、問候、體貼、照顧,孩子就會知道:爺爺奶奶在爸爸媽媽的心裏很重要,也會學着去關心長輩。

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潤物細無聲中對女兒產生了影響,女兒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在良好家庭風氣的影響下,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優良品質。

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個人事蹟材料8

一棵茁壯的小樹苗,從小要把根子扎正。一個懂事的孩子,從小要有美好的心靈。生活學習中以夥伴相稱,彼此理解信任、互相支持幫忙的人稱爲“友”。這種朋友之間的愛,就是“友愛”。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她的名字叫洛凡,我們同在一個小區。

爸媽經常講《一滴水的故事》《螞蟻的故事》等小故事,讓我和好朋友洛凡懂得了在交往中約束自己,從點滴小事做起,學會團結、謙讓、友愛,互相支持、諒解,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生日時,我邀請好朋友洛凡,她給我唱生日歌,我們一起吹蠟燭,然後吃蛋糕,非常開心有意思。

我們經常在一起玩耍,我帶自己喜歡的玩具,她拿出心愛的東西,互相交換玩,從不打架。當小區放電影時,我們互相分享美食,一起享受露天電影帶來的快樂。

我和洛凡發現小區裏面的有些小樹都快死掉了。乾巴巴的樣子,細小的枝條在微風中搖曳着。好像在說:“救救我吧!”我們走近一看,原來是樹腳下的土地已經乾裂,小樹們快渴死了。我們商量決定,爲小樹澆水,央求家裏大人用水桶幫我們打水,我們用盆子搖搖晃晃地將水澆到小樹旁,小樹終於有水喝了。我們還用水槍對着樹葉泚水,玩了水槍又洗了葉子,漸漸地恢復到原來生氣勃勃的面貌。有時還會發現有些樹上有蟲子,就幫樹木除蟲,我輕輕拽着樹枝,讓洛凡用小棍把蟲子挑掉。照顧這些樹木,既開動起了我們的小腦筋,又培養了動手能力,還增進了友情。

我和洛凡通過一起玩耍、一起愛護小樹保護環境,在友愛相處中,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