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小故事(15篇)

家庭教育小故事1

孩子10歲,五年級期末考試,數學不及格。

家庭教育小故事(15篇)

孩子拿着成績單給我們看,一臉不開心。我問他有沒有找到原因,他理直氣壯地說:“因爲數學老師教的不好,而且總是對我們發脾氣,我們全班都不喜歡他。”

我一聽接着問他:“哦,是嗎?那你們班數學第一名考了多少分。”“97分”,孩子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尊重你們班的這位同學,不是因爲他考得好,而是因爲他知道孰輕孰重,是個強者。就算他不喜歡數學老師,但他還是努力地去學了,就像太陽,帶着自己的光芒。

而你呢,就像鏡子,別人讓你不開心了,你反射出來的就只有不開心。你願意做太陽,還是繼續做一面沒有個性的鏡子。”

“我要做太陽。我知道了,就算老師不喜歡我們,我也要尊重他,我會好好聽課的,不行的話就自己努力,做一個主動的強者。”

從此以後,孩子的數學成績漸漸提高,他也學會了對自己負責,遇事不抱怨,犯錯也不會推卸責任。

家庭教育小故事2

一天下午放學,小致拿着她心愛的水杯,滿臉委屈地走到我跟前說:"老師,小濤把我的水杯碰地下摔壞了,這個水杯300多呢?”怎麼辦呢?我把小濤叫過來,問到:"小濤,小致的水杯是怎麼回事?”小濤說:”剛纔我不小心把她的水杯碰到地下了。“那你給小致道歉了嗎?”“我給她說‘對不起’了。”聽到這裏,我心裏很糾結。讓小濤陪?但孩子不是故意的。不陪,小致願意嗎?該怎樣做兩個孩子的工作呢?怎麼處理才能使兩個孩子都有收穫呢?於是,我對小濤說:“你先走吧,但必須把今天發生的這件事告訴你的媽媽。”然後,我試探着對小致說:“小致,你說小濤是不是故意把你的杯子摔壞的?”“老師,他不是故意的,但是,我的杯子300多呢。”“讓小濤陪你一個杯子也行,那是不是有點太斤斤計較了?”小致不做聲。我拉着小致的手又說道:“小致,你是一個懂事乖巧,同學們和老師都非常信任的孩子,你覺得這件事怎樣處理既能教育到小濤,又能讓同學們感到你的大度呢?”小致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說對我說:“老師,這樣吧,明天我對小濤說,他不是故意弄壞我的杯子的,我不讓他賠了,但是他以後做事要小心。”我緊緊地摟住小致說:“孩子,你真好。一個300多的杯子,你都可以不在乎,真是了不起。你讓我學會了寬容、大度。明天我一定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講這件事,同學們會被你的舉動感動的。”小致滿面笑容地離開了學校。

隨後,我又給小致的媽媽打了電話,把這件事的處理情況說了一下。小致的媽媽非常贊同。

第二天一到班裏,我首先把這件事給同學們講了。剛剛講完,同學們就報以熱烈地掌聲。我順勢對小濤說:“小濤,小致的大度你看到了,希望你以後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小心謹慎,不莽撞。同時,也希望你學會大度。”接着,我又講道:“孩子們,我們是同學,是朋友,要學會原諒和寬容。今天你原諒了別人,明天別人就會原諒你的過錯。孩子們,讓我們和原諒、寬容交朋友吧!”

家庭教育小故事3

孩子14歲,九年級,學習緊張。

有段時間,孩子一直心情不好。有天他跟我說:“爸爸,我想辭掉班長的職位。”我問他爲什麼,他答道:“因爲現在作業越來越多,大家都不願意當班幹。我當班長,還參加學生會,同學都覺得我傻。”

“那當班長是你自己競選的,你覺得有收穫嗎?”“有,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那如果你不幹了,有人頂上嗎?”

孩子想了想說:“沒有,老師也覺得我最適合,勸我再想想。可是這會佔據掉我一部分的學習時間...”

我打斷他:“既然是自己選的,而且老師很信任你,你就應該繼續做下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受別人的評價影響。另外,你說會佔據時間,那我問你,如果我生病了,你要照顧我們,那你怎麼辦?不照顧了嗎?”

“不會,我會自己安排好時間,快點把作業寫完,然後就有時間陪你了。”

我欣慰地笑笑,“兒子,謝謝你。其實,這是一樣的,顧此失彼的概念從來就不對,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有人說,因爲工作忙,我們就沒有時間照顧家庭了,但你看看爸爸,有不管你們嗎?”

“沒有,您很愛我們。我知道了,我會安排好學習和其他事情。”

從此以後,孩子學會了做自己,也有了時間觀念,懂得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家庭教育小故事4

從孩子還不太懂事的時候起,我就教給他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記得他剛上幼兒園不久,老師要個可樂瓶子,我和孩子一起買來可樂,然後將裏邊的液體倒入下水道,最後纔將空瓶截成老師要的半截帶到學校。因此,孩子至今從來不在學校附近的地攤上買任何東西吃,他非常喜歡吃蔬菜和水果,每餐沒有蔬菜和水果他就要提醒,用不着我們摧他吃什麼。

這其中的關鍵是,我不吸菸,不喝酒,不打遊戲,不看電視,不吃垃圾食品,自然孩子也不會做這些。孩子吃得營養了,自然他就會很健康,即使偶爾有點兒發燒感冒,這都屬正常現象,我用自己專業的營養學知識就可以給他調理好。也因此,他從1歲以後至今,將近8年,沒有吃過一次藥,沒有打過一次針。我的觀念是健康是第一位的,學習纔是第二位的。當然,他的身體健康了,大腦營養充足了,學習起來自然也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個孩子從小沒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即使學習再好,長大後也是無用的。相反,假如我沒有自我約束,總是吃一些不該吃的東西,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那孩子一定也會是這個樣子。

家庭教育小故事5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着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裏,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牀睡下。不像現在,可以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爲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蓆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爲“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語】用孝順的心對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養;用慈悲的心對待衆生,衆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用恭敬孝養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這個世界會因爲你的存在而變得格外美好。

家庭教育小故事6

孩子6歲,叛逆不聽話。

有一天,晚飯時間,妻子叫孩子吃飯,接着叫了3遍,孩子都沒回應,還沉浸在電視裏。妻子看兒子沒回應,正打算再叫,我打斷了她,“做人不要太嘮叨了。”

我朝妻子使了使眼色,故意大聲說:

“你看,你叫他一遍,他聽不見,表示他聽力不好;叫他第二遍還是不聽,那就不是耳朵有問題,是腿腳有問題;叫了3遍不聽,說明他根本就不想理你,你不是在做無用功嗎?如果還叫,那可說明你們倆智商都有問題了。”

孩子聽了之後,臉紅着入座,我和妻子一邊吃一邊偷笑。

從此以後,孩子學會了,父母呼喚,必定及時迴應。

家庭教育小故事7

“靜”下來纔會有“結果”

有一個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幹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從早到晚,院子裏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堆滿了鋸末。一天晚上,這個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臺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鋸一棵大樹。拉來拉去,拉來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機械手錶錶帶甩斷了,手錶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裏了。

當時手錶可是貴重物品。這個木匠趕緊下來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麼也找不到。當時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過來打着燈籠幫他一塊兒找,大家夥兒一塊兒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塊表。木匠一看,也沒辦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鎖上門,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這個木匠就收拾收拾,準備睡覺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小兒子跑了過來:“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錶了!”木匠很奇怪:“我們這麼多大人,打着燈籠都找不到一塊小小的手錶,你怎麼能找到的呢?”

小孩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裏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嘀嗒、嘀嗒、嘀嗒的聲音,我順着聲音找過去,一扒拉就找到手錶了。”

【啓示】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沒有方向的追尋......

這些現象在一些家長中越來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會風氣。家長們要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着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靜,就像找手錶的那個孩子,會動“腦筋”,只有“靜”下來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家庭教育小故事8

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裏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裏。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裏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麼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嚐嚐。”袁術聽了大爲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嘆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爲報效國家的棟樑!”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智慧小語】陸績六歲就懂得體念親心的行爲並非偶然,實爲得力於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則外,他還研讀經史,無數古聖先賢的存心和德行,從小就在他心裏紮下了根。

家庭教育小故事9

1

無聲的教育:老禪師的育人技巧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有人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牆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着地時,才發覺剛纔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2

人格的力量: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菸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國小。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

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燻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說:“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菸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菸全部取來,當衆銷燬,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菸袋杆,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菸。”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菸了。

3

一句話改變學生命運:皮爾保羅“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就這麼一句普通的話,卻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國小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裏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國小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

一天,當他又從窗臺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講臺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那句話,並給予他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爲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爲5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住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裏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髒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

在此後的40多年間,羅爾斯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爲了紐約州的州長。

4

寬容的力量:陶行知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裏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那位同學,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爲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爲他欺負女生,這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5

讚美是暗室中的一隻蠟燭

據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最近將有颱風襲擊一座海濱小城。

小城裏的百姓驚慌起來,積極地投入到預防工作中。一位母親忙碌着,旁邊站着她的小女兒。

“這該死的颱風……”,母親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詛咒。

“我喜歡颱風”,旁邊的小女孩不同意母親的說法。

母親感到很詫異,因爲颱風破壞力極強,毀壞莊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並造成損失,可眼前這個小不點兒居然說她喜歡颱風。

“孩子,告訴媽媽,你爲什麼喜歡颱風?”母親小心翼翼地問。

“上次颱風來了,就停了電”,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電又怎麼樣?”

“晚上就會點蠟燭。”

“你喜歡點蠟燭嗎?”

“是的,那回(指上次颱風吹過的晚上)我點着蠟燭走來走去,你說我像小天使。”

母親頓時無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起小女孩,親吻着她的小臉蛋,湊近她的小耳朵並說了一句話:“孩子,你永遠是天使!”

6

開花的佛桌:給浪子回頭的機會

曾經有一個小和尚,極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能成爲出色的佛門弟子。沒想到,他在一夜之間動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20年後的一個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懺悔了,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裏請求師父原諒。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不願再收他爲弟子,說:“你罪孽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桌子上開花。”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方丈踏進佛堂時,看到佛桌上開滿了花朵。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連忙下山尋找弟子,卻爲時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開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

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蹟,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蹟隕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7

正人先正己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有一位女士養了一隻珍貴的鸚鵡。這隻鸚鵡非常美麗,可是它卻有一個壞毛病:經常咳嗽且聲音沙啞難聽,好像喉嚨裏塞滿了令人作嘔的痰。女主人十分焦慮,急忙帶它去看獸醫,生怕它患上了什麼呼吸系統的怪病。

檢查結果證明,鸚鵡完全健康,根本沒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問,爲什麼鸚鵡會發出那麼難聽的咳嗽聲,醫生回答說:

“俗話說,鸚鵡學舌。它之所以發出咳嗽聲,一定是因爲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們家一定有人經常咳嗽,是嗎?”

這時,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來,她自己有抽菸的習慣,所以經常咳嗽,鸚鵡只不過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聲模仿出來而已。

8

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頭熊在與同伴的搏鬥中受了重傷,來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憐,便決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爲熊擦去血跡、包紮好傷口,並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供熊享用,這一切令熊無比感動。

臨睡時,由於只有一張牀,守林人便邀請熊與他共眠。就在熊進入被窩時,它身上那難聞的氣味鑽進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從來沒聞過這麼難聞的味道,你簡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蟲!”

熊沒有任何語言,當然也無法入眠,勉強捱到天亮,向守林人致謝後便匆匆上路。

多年後一次偶然相遇時,守林人問熊:

“你那次傷得好重,現在恢復得怎麼樣?”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傷痛我已經忘記,心靈上的傷口卻永遠難以痊癒!”

9

永不凋謝的玫瑰

在前蘇聯的一所學校,校園的花房裏開出了美麗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學前來觀看,但都沒有人去採摘。

一天清晨,一個4歲的小朋友(就讀於該校幼兒園)進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當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時,迎面走來了該校的校長。校長十分想知道小女孩爲什麼要摘花,便彎下腰親切地問:

“孩子,你可以告訴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給誰的嗎?”

“送給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訴她學校裏有一朵很大、很漂亮的玫瑰,奶奶不信,我這就摘下來送給她看,希望她早點好起來,等奶奶看完了之後我會把花送回來。”

聽完孩子的回答,校長的心顫動了。

他牽着小女孩的手,從花房裏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說道:

“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培養了你這樣的一個好孩子。”

這位校長是誰呢?他就是偉大的教育家、萬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教育小故事10

孩子7歲,生性好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想嘗試新事物,我兒子也不例外。暑假帶孩子回老家看爺爺奶奶,老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孩子見了特別開心,一直想去玩水。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一家大人都不同意。

有一天吃完午飯,孩子再次提出要去小河裏游泳。我答應了,母親一聽就反對。我拉住母親,對孩子說:“你先去換衣服,爸爸陪你一起去。”

孩子換好衣服回來,我端了一盆水放在他面前,說:“兒子,游泳的話,肯定是要學會憋氣的,這個你知道吧?”

孩子點頭,我接着說:“那我們先來試一下,看看誰憋得久!”

“好!”孩子信心滿滿,可是憋了5秒就不行了,“爸爸,好嗆啊,好難受。”

“是嗎?可是如果要游泳的話,需要憋氣更久,而且不能隨時選擇結束,那比這個難受多了。”

兒子一聽,支支吾吾地說:“爸爸,我們可以不去了嗎?”

“可以啊,爸爸尊重你的選擇。”

從此以後,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三思而後行,學會了謹慎小心。有時候,父母不需要拼命反對孩子的決定,只要讓他懂得這個選擇的結果就好。

家庭教育小故事11

空間的價值

故事發生在美國北部的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在新世紀的今天仍然保持着淳樸的民風和上個世紀的建築格局,因而成爲一個旅遊懷舊的好地方。深知小鎮發展根本的人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小鎮的風貌,甚至換一片屋上的瓦也要經過全鎮推舉出來的長老會的審查。

隨着時間的推移,到小鎮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小鎮的商業設施已不能滿足遊人的需要。有兩個洞察這一商機的年輕人――約翰和傑克分別向長老會提出了申請:他們要在小鎮上建一個超市,用來向人們提供日用品和旅遊紀念品。

長老會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同意了兩個人的要求,但卻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超市必須建在距離小鎮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以免破壞小鎮的格局。

約翰和傑克馬上籌集資金,開始建造自己的超市,他們深知,要想賺到更多的錢,就必須想盡辦法戰勝對手。約翰曾到過一些大城市,瞭解規模對於一個超市的重要性,因此,他充分利用了長老會給予他的這塊土地,建成了一所豪華的超市,並儘可能使店裏貨物種類更齊全。而傑克卻只使用了土地的一半建成了自己的超市。當然,由於規模經營的關係,店裏的貨物遠沒有約翰的種類齊全。約翰暗自高興?這次我可要賺大錢了。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約翰意料,兩家超市同一天開張,經營狀況卻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大部分遊客和小鎮上的人都涌進了傑克的超市,而約翰這邊卻很蕭條。儘管約翰使出了渾身解數,又是有獎銷售,又是歌舞表演,最終也未能扭轉自己破產的命運。

破產的約翰決定遠走他鄉,在臨行前,他拜訪了自己的對手,並對傑克說:“我承認我的失敗,但我想知道,我究竟輸在哪裏?”

傑克微笑着對約翰說:“在經營超市的經驗上,你比我強,所以你在那塊土地上蓋出了儘可能大的一個超市,但是,我親愛的朋友,你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裏距離遊客的觀光地――我們的小鎮還有十公里的距離,所以,無論是觀光的遊客,還是返回的遊客,甚至是小鎮上的居民,他們都是駕車前來,所以,我爲他們留出的那片空地――停車場,這使他們對我心存好感,而這也就成爲了他們到我超市購物的基本理由。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那片空間的價值就在於此?”

全力以赴的弊端

一位西方哲人說,要想做好一件事,你最好盡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做。我覺得大多數成功者會贊成這種觀點。

一位作者想寫出一本健康美好的思想的書,他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就夠了。切不可全力以赴,那樣會心情緊張、急躁不安,這種情緒會泄露在文字中傳染給你的讀者。而只使出四分之三的力量,既有準備又留有餘地,從容不迫會做得更成功。

做其它的事也一樣,凡事需要盡力準備,但不可全力以赴。兵家所謂窮兵黷武就是指指揮員太全力以赴以至於血本都賠進去了。而搞實業的人更忌諱把全部的錢財投入某一項實業中,而是儘量在多行業拓展以防止一敗塗地。

全力以赴者並不一定比使用四分之三力量的人更具有實力。古人所謂“工夫在詩外”是說文人做詩的好壞往往在他的學問與閱歷的深淺,而不只在詩文本身。其它行業也一樣,而在於你本身的實力如何。“三國演義”中孔明站在空城上嚇退幾十萬大兵,並不是說他有萬夫莫開之勇而恰恰是他過去的妙算神機與今日的鎮定自如才嚇退敵兵。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一座海中的冰山,十分之七在水下,可正是那十分之七才托起了那十分之三,那十分之三巍峨壯觀,令世人讚歎。人生也一樣,成功只是那十分之三,而十分之七是成功前的艱苦準備。成功並不在於你是否全力以赴了,而在於你是否具有實力和充分的'準備。一個沒有練過武功的人爲報仇急於與一武功高深的人交手,雖然他全力以赴了,可他會成功嗎?

有實力有準備的人也不可輕心,你必須用四分之三的力量,這樣才既不焦慮又穩操勝券。兔子之所以在賽跑中輸給烏龜,就在於太輕敵太自信了,以至於落下永世的笑柄。要是兔子懂得用上四分之三力量的道理,那他是必勝無疑了。

古人說弓太滿則易折,人也切忌全力以赴。給自己留一點餘地、留一分輕鬆,你就會多一分從容、多一分灑脫,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千萬不可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你只需用四分之三的力量你就會是永遠的成功與勝利者。

李嘉誠的小故事

李嘉誠擁有一個巨大的工商業王國,是亞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有位記者曾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

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祕!

李嘉誠勤於自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記讀書。青年時打工期間,他堅持“搶學”,創業期間堅持“搶學”,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仍孜孜不倦地學習。李嘉誠晚睡前是他鐵定的看書時間,他喜歡看人物傳記,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心存景仰。李嘉誠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仍然堅持學英語。早年專門聘請一位私人教師每天早晨7點30分上課,上完課再去上班,天天如此。早在辦塑料廠時就訂閱了英文塑料雜誌,既學英文,又瞭解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苦讀英文使李嘉誠與其他早期從內地來香港發展的企業家有所區別。當年,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懂得英文,使李嘉誠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談生意可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的高層打交道。如今,李嘉誠已年逾古稀,仍愛書如命,堅持不斷地讀書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三塊巧克力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法國家庭。

一天.孩子放學後,在客廳裏玩籃球,忽然,籃球打落書架上一個花瓶,“咚” 的一聲,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塊。這不是擺設品,而是祖上傳下的波旁王朝時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膠水粘起來,膽戰心驚地放回原位。

當天晚上,媽媽發現花瓶有些“變化”。吃晚餐時,她問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靈機一動,說:“一隻野貓從窗外跳進來,怎麼也趕不走,它在客廳裏上竄下跳,最後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媽媽很清楚,孩於在撒謊,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戶一扇扇關好,下班回來再打開。

媽媽不動聲色說:“是我疏忽了,沒有關好窗戶。”

就寢前,孩子在牀上發現一張便條,媽媽讓他馬上到書房去。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媽媽從抽屜裏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運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裏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爲你有傑出的修復能力,雖然用的是膠水,但是,裂縫黏合得幾乎完美無缺。不過,這是修復紙質物品的,修復花瓶不僅需要黏合力更強的膠水.而且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術。明天,我們把花瓶拿到藝術家那裏,看看他們是怎樣使一件工藝品完好如初的。”

媽媽又拿起第三塊巧克力,說:“最後一塊巧克力,代表我對你深深的歉意,作爲媽媽,我不應該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裏有一個熱衷體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沒有被砸到或者嚇到。”

“媽媽我……”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撒過一次謊,每當他想撒謊時,三塊巧克力就會浮現在眼前。

這是一位多麼睿智的法國媽媽呀!她用自己特別的方式,看似獎勵,實則卻嚴厲地懲罰了孩子的過錯,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細細體味,每一塊巧克力,每一句話語都蘊涵着這位媽媽獨到的教育見解和教育藝術,尤其是第三塊巧克力,以誠懇地向孩子檢討自己的疏忽的名義而獎勵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媽媽對他無私的愛,則更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自愧不如了。這位媽媽,獎勵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三塊巧克力,更是伴隨他一生的教育,教育他在以後的旅途裏,誠實做人。

因品德而愛

美國大多數的中國小,每學年都有一天是專門留給家長和老師會面的。這一天學生不用上課,老師與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家長單獨面談。面談時間約爲三十分鐘。其中,與女兒五年級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談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讚揚了女兒一番後把話題一轉,說:“對於克莉斯蒂(女兒的英文名)這樣優秀的學生,我唯一的擔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績報告單上不是那麼漂亮了,有了一個甚至幾個B ,她會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呢?”

我和先生對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語驚醒的樣子。接着,她給我們講了她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她的女兒曾經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門門功課都是A。可是上了高中後,由於功課越來越難和一些其他原因,成績單上也有幾個B了。女孩子無法承受自己在學習上不再是最優秀的事實,便想方設法尋找能讓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最後,她終於找到了——那就是節食。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點兒連命都丟掉了。幸虧父母發現得早,藥物治療加上心理治療,千辛萬苦地總算把她給救過來了。

第威夫人說:“ 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你們,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你們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地成長。這是一個教育者的最大心願。”

她給我們講解了她的打算,並說在實行這個計劃之前需要得到我們的允許:她準備有意給克莉斯蒂增加學習和考題難度,讓她的成績單上至少有一兩個B。她要觀察她的反應。她認爲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與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樣的重要。老師這樣的盡心盡責,真是令我們感動,也令我們醒悟。

說實話,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更別說認識到它的嚴重性了,倒是常常爲女兒的好成績喜形於色呢。

第威夫人有一段話讓我們深受觸動。她說:“ 時時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大家喜歡他們,是因爲他們的品德,和他們的成績單如何則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曾幾何時,我們利令智昏地把這直白淺顯的人生道理給忘掉了呢?

啊,我們喜歡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看他 ( 她)善良與否,誠實與否,我們看重的還是一個人展現出來的品德。倘若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懂得去愛父母,不知道回報,只知索取,只享受成功的讚美和鼓勵,看不到人生路途上的艱辛,不知道挫折和困難爲何物,那他們的成績單隻能是一時的好,心裏很是脆弱,最後走向反面。願天下父母珍視孩子品德的培養!

老鞋匠和他的兒子

老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老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爲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說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爲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了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老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擡頭,因爲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了。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了。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了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老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溫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了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了起來。老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了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溫了纔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了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了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說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老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老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了。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老鞋匠開玩笑說: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了。

老鞋匠聽了這話,像被人點了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說:我們有城市戶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老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了緊迫感。但他爲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老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了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了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了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說老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老鞋匠,老鞋匠點頭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說什麼了。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了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了。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老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了,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老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老鞋匠說:這事……還是算了吧。老鞋匠一聽,就急了,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老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了。小區再沒有了鞋攤,有幾個外地老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了。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說受不了老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家庭教育小故事12

鞋匠是我們小區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觀又舒適。

鞋匠不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殘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幾元錢,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爲物業管理公司特許在小區圍牆內經營的唯一小攤。那些收破爛賣盒飯刷皮鞋的外地人對他的羨慕一點也不亞於我們對彩票大獎得主的羨慕,都說他運氣好。

然而,他的運氣並不像人們所羨慕的那麼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愛不成而一道私奔出來的鄉下女子在爲他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很不情願地離開這個世界。她的離去,也帶走那個愛一面哼歌一面補鞋的鞋匠,而代之以一個只埋頭幹活的機器,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一整天也不擡頭,因爲他知道,無論哪個方向都不會再有那個挎飯籃的女人。

惟一能讓他看到妻子影子的,便只有他們的兒子。這小傢伙似乎有窮家孩子懂事早的天份,每天都安然睡在補鞋挑子裏,只在餓急的時候才小貓一樣輕哭兩聲。每當這個時候,鞋匠就會從懷裏取出奶瓶,把帶着體溫的米糊放進那小鳥一樣的口中。小區的婆婆奶奶們看到這幅景象,紛紛回家,把孫兒們不吃的奶粉和不用的衣物找出來給他。家中有嬰兒的人家,甚至還給他送來自家孩子消化不完的母乳。

天可憐的小傢伙吃着百家的奶居然一天天長大起來。鞋匠卻並不因此就有所鬆懈,他對兒子的關心更進一層。冬天水冷,他用嘴含溫纔給兒子喝。沒人給他們送飯,每頓的冷飯,他都是先嚼暖才餵給兒子吃。保安們看他可憐,就送他一個煤油爐,特許他在小區裏點火。這事,連最不好說話的保安主任也沒反對。

兒子是鞋匠唯一的歡樂,只有兒子咯咯笑的時候,人們才能看到鞋匠笑,他二十幾歲的臉居然比四十歲還滄桑。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兒子就5歲。5歲的兒子很懂事也很聽話,能幫父親遞釘子錘子或抹鞋上的灰塵,幹起活來居然很老練,惹得過路的人們都跟鞋匠開玩笑說:喲,你真有福氣,都有接班人。

鞋匠聽這話,像被人點穴一樣,半天不動一下。之後,他就開始留心關於學校的事,每有人來補鞋,他便要向人打聽小孩上學的事。越聽,越沒有信心,越聽,越覺得可怕。城裏的人們說:我們有城市戶口,娃兒讀書都貴得嚇人,你麼……

5歲的娃娃即將到來的讀書問題使鞋匠像嗅到冬天氣息的松鼠那樣充滿緊迫感。但他爲孩子找讀書的機會顯然比松鼠找松果難得多,鞋匠因此顯得更加絕望,整天神不守舍。有一天甚至還發生歷史性的差錯,將劉大爺的鞋送給張大媽而又將陳先生拿來上線的鞋釘上鐵掌。

幾天後,小區裏流傳出一個消息,說鞋匠要將兒子送出去,什麼條件也不要,只要對方是有文化的人家。大夥起初不相信,去問鞋匠,鞋匠點頭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想讓兒子像自己這麼活。

有幾對無兒女的中年夫婦來找他,他問過對方的職業之後,搖搖頭,就不再說什麼。後來,有一個工程師來找他,他想半天,把孩子使勁抱在懷中一回之後,就同意。工程師給他五千元錢,他沒要。

鞋匠又開始埋頭補鞋。兒子常穿件新衣服來攤邊,照樣遞錘子抹鞋子。每當這時,他總會揮手讓他走。兒子不走,他就舉手嚇他。嚇也嚇不走。終於有一天,他發火,抱起孩子,狠狠地打他一頓。這是這個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挨的第一頓打。

從此,孩子再沒敢在鞋匠面前出現。只遠遠地躲在遠處看他。工程師夫婦於心不忍,就來找鞋匠說:這事……還是算吧。鞋匠一聽,就急,又是搖頭又是擺手,說一定會有辦法的,會有辦法的。

第二天一早,鞋匠就和他的鞋攤一起消失。小區再沒有鞋攤,有幾個外地鞋匠想進來填補空白,被保安們罵走。保安都是鄉下人,他們都說受不鞋匠的兒子盯着鞋攤的眼神……

家庭教育小故事13

孩子13歲,我和妻子經常出差。

每次吃完飯,我都會給家裏打一個電話,但大部分都是讓母親接。一天,孩子搶過電話問我:“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你怎麼總是給奶奶打電話?”

“怎麼會,爸爸很喜歡你,但我只給奶奶打電話也不奇怪啊,因爲那是我的媽媽。你也可以去找你的媽媽。”

從此以後,妻子經常會接到孩子的電話,這個習慣到現在還保持着。我想,他是學會了愛。

家庭教育小故事14

記得我部隊一位首長的太太得癌症去世的時候,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我突然得知消息後,想到嫂子對自己的好,情不自禁有淚水溢出,沒有來得及避開孩子;他看到了,雙眼溼潤地問我怎麼了。我告訴孩子,我那位嫂子待我有多好,孩子便記住了,知道要知恩報恩,知道要學會感動。

我每次給父親寄營養素的時候,也常常帶着孩子一起去郵局,他就告訴我:"長大後我也給你買營養素吃。"他還說長大後要買別墅,爸爸住第一層,媽媽住第二層,他住第三層。不論他說什麼,我都告訴他一定會做到的,給他激勵,給他讚美,顯示出我對他的話有多麼感動,讓他懂得感動與被感動的力量。假如我只是用說教的方式告訴他,要熱愛同學,熱愛老師,熱愛每一個人,他一定不會聽我的。

篇五:要將自己想象成孩子與孩子相處,多數時候,我都會想到自己的童年。這時候,我就會以同齡人的態度去和孩子相處,不會居高臨下,不會發號施令,不會指手劃腳,只是和他站在同一位置上,凡事以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孩子都愛鑽研,愛問問題,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都太幼稚,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我永遠不會嫌煩,每次都認真地和他說,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比如我和孩子剛剛經過某個地方,孩子由於好奇心,想回頭再看看剛剛沒有看出究竟的現象,我便帶着他回頭再去看看;他滿足了好奇心,同時也學到了知識,他高興,我也高興。孩子的成長就是這樣,父母必須給到孩子足夠的寬容。因此,讓我感悟最深的是,當了父親,我才懂得真正的愛,也有了真正的責任感。這些,都是孩子教給我的。在將自己想象成孩子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真正成長了。若不將自己想象成孩子,我一定會和孩子有代溝,成爲一個孩子不喜歡的父親。

家庭教育小故事15

不要輕易給予孩子

那是不尊重孩子

盧旺達的貧寒場面可能對於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國的義工下了卡車以後,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體的黑人男孩朝他們跑來,那個男孩很少看到這樣的大卡車。頓時,義工動了憐憫之心,轉身就去拿了車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幹什麼?”美國義工大聲呵斥“放下!”

中國義工愣住了。他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們不是要來做慈善工作嗎?

美國義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車上有很多東西,你能幫我們搬下來嗎?我們會付報酬的。”

小男孩遲疑在原地,這時又有不少孩子跑來,美國義工又對他們說了一遍相同的話。有個孩子就嘗試從車上往下搬了一桶餅乾。

美國義工拿起一牀棉被和一桶餅乾遞給他,說:“非常感謝你,這是獎勵你的,其他人願意一起幫忙嗎?”

其他孩子也都勁頭十足一擁而上,沒多久就卸貨完畢,義工給每個孩子一份救濟物品。

這時又來了一個孩子,看到卡車上已經沒有貨物可以幫忙搬了,覺得十分失望。

美國義工對他說:“你看,大家都幹累了,你可以爲我們唱首歌嗎?你的歌聲會讓我們快樂!”

孩子唱了首當地的歌,義工照樣也給了他一份物品:“謝謝,你的歌聲很美妙。”

中國義工看着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國義工對他說:“對不起,我爲早上的態度向你道歉,我不該那麼大聲對你說話。但你知道嗎?這裏的孩子陷在貧窮里,不是他們的過錯,可如果因爲你輕而易舉就把東西給他們,讓他們以爲貧窮可以成爲不勞而獲的謀生手段,因而更加貧窮,這就是你的錯!”

這天,來自中國的義工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天。義工把東西給孩子,可要求他們以勞動獲取。

【啓示】

很多家長一定想過同一個問題——“我家孩子不會獨立思考怎麼辦?”

往往很多家長,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也沒有引導孩子獨立去思考了。

其實,家庭教育也像美國義工給盧旺達的貧窮孩子發救濟一樣,那些東西即便是免費給他們的,也要讓他們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得到,而不是輕易的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