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庭教育作文錦集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家庭教育作文錦集10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對我非常嚴格,每次考試必須考到95分以上,這個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擅長語文和英語,說難聽點我就是一個“數學白癡”所以每到考試的前一天,爸爸就給我找出一大堆的試卷、練習題和複習資料,有時要10點鐘才能上牀睡覺,寫的我手都酸了,結果只能休息五分鐘,休息完了接着寫。

到了第二天考試的時候,試題並沒有讓我失望,都是爸爸讓我複習過的,老師公佈成績的時候,我居然考了一個全班第一,我趕緊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媽媽,沒想到爸爸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臉嚴肅的說了一句:“嗯。”

我很高興,因爲爸爸媽媽給我立下的家規和給我的複習資料有很大的幫助,不管以後有多累,我都會堅持的!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給孩子做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是我的目標,擁有一個像哥一樣的爸爸卻是無數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期望。

中國有一句諺語: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人眼裏,其理解的意思卻截然不同。我的父親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他的話語不多,但肢體語言卻超多,在我身體的好多部位都留有他的足跡,但我並不會記恨於他,因爲他生長在一個無知的年代,沒有文化,他對其的理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由於沒有更好的途徑來說服,只有採取一些極端的手段。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我們不能把老一輩的極端手段帶到現代,我們要像對待哥們和朋友一樣來對待自己的兒女,至此一個新的名詞“哥爸”誕生了。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只有瞭解孩子做過些什麼,心理在想什麼,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教他正確的做人觀,讓他懂得分辨是非好壞。

孩子最想聊的對象是他最好的朋友和兄弟,我們也不防做一個像哥一樣的老爸。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2、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優秀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

3、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

4、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爲孩子學習上的導師。

5、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裏的真實意思。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時應該給以建議。

6、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

意志、品德、胸襟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爲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裏的。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國小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待社會和自己。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集體中的一員——家庭一員。從那一天起,家庭、父母便與我們緊密相隨,我們也在那一刻開始了我們一生的學習,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我們的父母便成了我們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人生中,家庭教育也顯得尤爲重要。

中國古語有:子不教父之過,說的便是孩子如果品行不好,一定與父母有關。其實,今天,當我們觀看法制節目時,那些少年犯們,絕大多數走上犯罪道路都與他們的家庭有關。

我還依舊記得,中央電視臺某次播放的“法制在線”,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少管所採訪了那些少年犯,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說:父母忙,不管他們,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這一條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讓我記憶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鬥毆而被拘留,他告訴記者,從前,他吸菸、喝酒,什麼事都做。記者看着這樣一位年僅15歲的男孩,覺得十分不解,爲什麼這樣一個男孩會做如此多的不良行爲?男孩說:他的父親與母親離異後,把他帶在身邊,而父親喝酒、吸菸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學會了。

聽着這一則消息,不免讓我們震驚,在少管所中有如此之多的少年犯,他們就是因爲父母的不良行爲,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有人說,他們中有絕大多數父母離異。其實父母離異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陰影,哈佛女孩劉亦婷也是生活在單親家庭,可是她成爲了一個優秀人才,並在20xx年被哈佛大學錄取。她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單身母親,從小,她的母親就從各方面培育劉亦婷,着重培養其身心發展。

家庭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後更好的容入社會,與人相處,成爲一名優秀的人。

當今家長,是否該考慮一下教育方式,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樣,從各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成爲一位優秀的人?家庭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必不可少。可以說成功,90%來源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學子被騙的新聞層出不窮,比如這位焦點人物,浙江的這位女博士,自稱是一名民警的男子通過電話的方式,告知她參與洗錢,需要以匯錢的方式來證明自身清白,在五天以內她匯款85萬元,事後與朋友訴說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這樣一名擁有高智商的人,我們很難想象她能落入騙局的陷阱。追根溯源,反映出了教育的短板。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只是來源於學校、社會,也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所謂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和影響。我們老生常談的教育差異,實際上就是接受信息的質與量的差異,從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接收的信息就是來源於我們的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可以說,家庭教育怎麼樣,孩子便怎麼樣。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增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

家長言傳身教,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務員。首先,家長之間應當關係和睦,爲孩子營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增強孩子的幸福感。其次,有必要予孩子基本的社會能力,包括基本常識的教育,讓孩子瞭解真實的社會,提高孩子應對風險的免疫力。最後,父母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風,培育孩子的責任心和愛心。據瞭解身爲一家之長,不僅要在當今紛繁複雜、競爭激烈的社會贏得一席之地,回到溫暖的家庭還要嘔心瀝血的爲孩子輔導功能,實屬不容易。但家長仍然要扛起重任,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務員。

學校集思廣益,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員。學校承擔着教書育人的重大職責,爲祖國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但學校教育的成功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那麼學校也應學會反哺,爲家庭教育積極獻策,做好指導員。開展培訓工作,將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培訓的內容,建立堅實的家庭教育人才隊伍,爲家庭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學校可積極組織開展家庭教育的交流工作,俗話說取長補短,雖然各家情況不一樣,但優秀的點子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爲家庭教育提供可行方案。學校只要集思廣益,進言獻策,就可以讓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獲利。

社會共同參與,做好家庭教育的宣傳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宣傳不到位,那麼一切工作都是徒然無功的。在婚姻登記處、婦幼保健院醫療組織機構,宣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併成立公益性家庭教育委員會,鼓勵志願者、企事業單位等人員積極入戶宣傳,增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意識性。設立商業模式的家庭教育服務機構,這樣不僅可以派生職業需求,還能爲有效家庭教育提供一份選擇。可以說社會的共同參與,不僅增強了家庭教育的可行性,也拉動了家庭教育產業鏈發展。

家庭教育關係着孩子的未來,我們要呵護好家庭教育這棵幼苗茁壯成長,不要讓它成爲影響孩子全面發展的絆腳石,而是要通過家長、學校、乃至社會的共同參與,積極成爲家庭教育的服務員、指導員、宣傳員,讓家庭教育成爲孩子健康發展的助推器。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迪爸"的熱點又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兩年多記錄的幾百篇成長日記讓人不禁思考,是愛的堅持不懈,還是過度地介入,束縛孩子的成長。我認爲,"迪爸"的行爲不僅沒有束縛孩子的成長,反而有助於父子的共同成長。

大自然中,不難發現,一株再美麗的花,一棵再筆直的樹,不經意間也會有枝杈旁逸斜出,即使是經過人工打點的植株,時間久了,也會參差不齊。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在從小的生活中,父母的引導與指點就尤爲重要。無論是孩子成長中所犯的錯誤,還是不適當的言語或行爲,父母的及時糾正以及時常提醒,甚至是特定的教育,都是對孩子性格,人格及精神的塑造。時時的密切關注和記錄,不只是家長的反思,還有提醒,有助於今後對引導方法的及時調整,更是對孩子的警示。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的孩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了自己,並檢查自己的人格。"於是,便成了那廣爲人知的一句話"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在與孩子的密切交往中,看到孩子的行爲,便會不斷提醒父母及時發現並改過自身的問題,以便爲孩子樹立更好的榜樣。一件被當成笑料的故事講述了:一天一個人對自己的兒子說:"這幾天你一直玩遊戲,就不能控制一下把精力用到學習上嗎?"於是兒子回答:"以前爺爺經常告訴你不要整宿到外面打牌,你不也還是去了。"可見,無論是行爲得當還是失當,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重點是有過錯及時改正。儘管父母不一定做得盡善盡美,但要始終如一地標準要求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態度更是影響孩子的關鍵鑰匙。有時,一句鼓勵,一句期許,都足以撐起孩子的人生目標,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而這些又恰恰建立在相互陪伴的基礎上。曾經有一個窮苦的牧羊人,帶着兩名年幼的兒子,靠放牧爲生。一天他們趕羊到山頂,一羣大雁飛過,兒子們便說,如果可以飛起來甚至比大雁飛得還要高,該有多好,這樣,就可以飛到溫暖的地方,不用再放羊,還可以飛到天堂看媽媽。於是牧羊人鼓勵兒子們說,你們現在還小,如果想飛,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可以飛起來,去你們想去的地方。兒子們牢記父親的教導,並一直爲此不斷努力,等他們長大後終於飛起來了。他們就是萊特兄弟,他們發明了飛機。

只有堅持不懈的陪伴和密切的關注,才能指導孩子的進步,並修正自身的瑕疵,甚至在必要的時刻提出關鍵的指引。這,便是共同成長;這,便是陪伴的力量。父母是助孩子揚帆起航的風,孩子是提醒父母時刻轉航的風向標,相伴相行。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從我呱呱落地、牙牙學語那一刻到現在這12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響着我,給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時時激勵着我、鞭策着我。如果說國小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麼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使我飛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遊在廣闊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無邊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級時,我還不是現在這樣。那時,我不懂得謙讓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寬容他人。在學校,我是老師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卻是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愛的夥伴,就連我這個十足的女漢子也對它由衷喜愛。記得有一次,我就是爲了洋娃娃和我的好夥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日,我來到朋友家玩耍,見她家有一個特大號泰迪熊公仔,喜歡得不得了,就執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誰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氣,畢竟從小到大他們都依着我,沒有人會反對我,而她卻敢跟我說不,心裏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氣跟她借了一次,卻又吃到了閉門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氣之下說要跟她絕交,又含着眼淚跑回了家。

回到家,媽媽見我滿臉都是淚,就走過來輕輕地拍了拍我,溫和地問道:“你這是怎麼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剛纔的事一字不落地講給她聽。本想媽媽會和我一樣,誰知她卻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問題:“你聽過《牛皋、岳飛問路》的故事嗎?”“聽過呀,怎麼了?”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媽媽微笑着說:“既然你聽過,那你不覺得你和牛皋一樣蠻不講理嗎?你覺得你的行爲讓人討厭嗎?你覺得應該去道歉嗎?”面對媽媽這麼多的問題,我一時語塞了,心中仔細一想,發現自己確實做得不太對,就決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出去一下。”媽媽大概已經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麼了,呵呵地笑了起來。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長的路程,在這一路上,爸爸媽媽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確的方向,啓迪着我純真的想象,承載着我最初的夢想。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也許會覺得奇怪,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我認爲做學習的主人就是由孩子來支配學習,而不是讓學習來支配孩子。現在很多學生都厭倦做作業,有時老師剛佈置完作業,教室裏立即就會響起怨氣:“唉!又這麼多作業啊!”孩子爲做作業而做作業,爲學習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逆反心理,做作業快而潦草,敷衍了事,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成爲學習的奴隸,降低學習效率。我是濮陽市油田二小四年級三班的學生家長,在探討家庭教育方法時,曾經迷茫徘徊過,教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摸着石頭過河,小心翼翼地試探着着往前走,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點家庭教育體會,希望朋友們給予指點,互相交流共勉。

兒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和他媽媽經常陪着做作業,作業多時他就敷衍了事,總想把作業往前趕,騰出時間出去玩,結果就會經常出現錯題,而且做錯的都是會做的.簡單的題。時間久了,兒子開始動歪腦筋,每次作業多時,他的字就會寫得特別小,他覺得:寫小字速度快。作業少時,我們有時會給他加點碼,他就開始磨磨蹭蹭,不想再做另外佈置的題,帶着情緒去學習,學習效率一點都不高。很多家長對孩子寫作業傷透了腦筋,一籌莫展。慢慢地我們開始探討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作業,放學後我們不再監督他寫作業,給他規定時間,必須在幾點前把作業做完,而且保證全對,他就可以去找同學玩、打籃球、下象等。只要作業保質保量完成,他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非常奏效,並且增強了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他經常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有條,做完作業後,自己先檢查,再由家長複查,學習效率提高了,也增加了娛樂時間。

教育孩子自己支配學習,當學習的小主人,首先應該讓他樹立自覺學習的責任意識,讓他明白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做作業就是孩子的首要任務,讓孩子不排斥學習,增加他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其次,要求孩子注重學習的質量,要求他字體工整,計算準確,身姿端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再者,對孩子多表揚,肯定孩子的學習成果。當孩子遇到難題,一定要鼓勵他自己解決,家長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訴他,而是啓發他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當孩子自己把難題解答後,一定要抓住機會表揚孩子,他就會產生成功感和愉悅感,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做學習的主人。

家庭教育作文 篇9

歐洲的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門旅行,習慣於借個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個伴兒。他們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齡夥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華人張詩銘介紹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寫道:

因爲工作的原因,我們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們的鄰居是一戶加拿大居民,他們家裏有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剛來的時候,因爲語言問題,我們很少和那家人交往。

有一天下午,鄰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響了我家的門鈴。原來她想讓我把女兒借給她們家一天去旅行。當時我想,女兒又不是物品,怎麼可以借來還去?而且,他們家有兩個半大的男孩子,和我女兒一起去旅行,方便嗎?安全嗎?我沒有答應她。

可是,不一會兒,鄰居家的兩個男孩子送來了一張紙。原來是一個借據,上面寫着借我女兒的時間、保證、攜帶物品、會注意的事項,竟然還有費用——借我女兒一天他們家會付的費用數目,最後是他們母親的簽名。真沒想到,原來把女兒借出去還能賺錢!

晚上,先生和女兒都回來了。在餐桌上,我說了這件事。先生告訴我,()西方人特別喜歡結伴旅行,一些陌生人還在網上徵求旅遊同伴呢。在爺兒倆的一致要求下,我終於答應了把女兒“租”出去。

女兒不在家的一天,我真的覺得時間很難熬。傍晚,聽見鄰居家的汽車在響,我馬上躥了出去。我看見女兒正與兩個男孩告別,看得出她很高興。晚上,女兒興奮地給我們講了許多旅途中的見聞,還直說:“和男孩一起出去玩真有意思!”

從那以後,我已經把女兒“租”出去若干次了,也真的“賺”了一些“出租”費用。我把這些費用都做了女兒的旅費。再後來,我們家也要出去旅行的時候,女兒也向我們要求“租”一個孩子。

每次需要“借”旅伴的時候,我都會想辦法讓女兒自己去“借”。事先我會給對方父母打個電話,然後也像鄰居女主人那樣,讓女兒帶着協議書去對方家裏與對方的父母、孩子商討。通過這種方式,我發現女兒變得開朗多了,也學會了彬彬有禮。結伴旅遊,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家庭教育作文 篇10

家庭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即將生育後代的地方。由此而言,繁殖是占主導地位的因素。而我們孝順父母,是出於情感因素——感恩,其實也是出於生存的考慮——希望後代會在我們年老力衰時懂得照料我們。那麼總而言之,組建家庭就是爲了我們人類的生存。

青年男女走在一起,是爲了愛情。愛情,美好的純潔的情感,是男女彼此在一起就無比幸福的感覺。而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因爲什麼呢?不結婚難道就無法繼續美好的生活?難道沒聽人說過“婚姻往往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還是離不開一個繁衍的本能。

當你成年了,父母會期望你有個好的戀人;當你到了適婚年齡,父母會期望你儘快戀愛、結婚;當你結婚後呢?那自然就是生孩子啦。這一切是爲了什麼?似乎都是父母在起推動作用。

今天,如果預防措施做得較好,完全可以和戀人一直維持長久的戀情而不懷孕。那麼結婚是爲什麼?爲了維持彼此的情感?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恰恰是一種錯誤的選擇,結婚後,彼此就要有很大的空間是共同生活的,並且諸事都要考慮到對方,還要考慮到以後的孩子。彼此都將失去很多自由,經濟壓力也會大大增加,這有什麼好處呢?

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除繁衍本能外的其他考慮因素:擔心,長久還不結婚,女性擔心衰老而男人變心,男人要選擇結婚來表示自己的忠心;某一方出於經濟考慮,希望通過結婚來維持保證穩定的經濟收入。

那麼所謂的“愛情”存在於哪個階段呢?結婚前?

如果婚後不是愛情的話,那麼愛情其實就是一種原始衝動,只是我們善於用言語將其美化罷了。

如果婚後也是愛情的話,那這愛的也不單純嘛。男女彼此都在擔心,都在想辦法將對方綁在一起。恰巧有婚姻這一合法途徑可以獲得。

不論今天如何自由與開放,人們還是不會隨隨便便選擇結婚的。一旦結婚了也就不會隨隨便便敢於選擇離婚的。

那麼結婚成家對於誰來說最重要呢?最有益處呢?那就是人類這一種族和社會。不結婚,不選擇生育孩子,人類會面臨滅絕的境地;不結婚,不成家,社會生活的穩定係數會大大降低,自由主義氾濫,叛逆者過多。

隨着科技的發展,體外受精、培育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們可以把生育的義務放在一邊了。社會來負責養育,是真正的“養”和“育”,那麼家庭將何去何從呢?

對於不想結婚,對於戀人不滿意者,我贊同他們選擇獨生的權利。不要被家庭觀念、社會習俗而逼婚。

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已經從自由戀愛開始,也應從自由家庭開始。單身不可怕,更不必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