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四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四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1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包括我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很優秀,可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我很欣賞一位專家對家庭教育目標的描述:國小階段讓孩子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國中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高中階段的培養孩子的理想和信念。在此我簡單的講述自己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供參考交流。

一、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需要在一年級開始培養俗話說“好習慣,好人生。”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在孩子一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要做好孩子從幼兒園到國小一年級的轉型。在國小,學習成爲孩子生活的主題。這是與幼兒教育最大的不同。幼兒園教育以“撫育”爲主,兼顧學習,國小教育一年級則開始轉向了學習;幼兒園更多的強調“呵護”與“照顧”,國小一年級則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在孩子進入國小後,我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良好生活習慣的逐步養成

1、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9點前睡,早上6:30前起牀。

2、抓好個人衛生的習慣。

(1)、服裝整潔,領巾整潔,不留長髮和長指甲;(2)、養成二次刷牙習慣,注意口腔衛生;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買零食,不喝生水。

(3)、飯前便後洗手,不挑食、不偏食;就餐時要照顧他人;吃飯時要安安靜靜、不說話、不東張西望。

(4)、獨立睡覺的習慣。自己獨立安靜地睡眠;睡眠時不亂翻身,不蹬被,入睡迅速。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級開始,要讓孩子學會做事了。比如讓他們學會自己整理房間,鋪牀疊被,學會洗臉、洗腳、洗澡,學會擺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家長還應當要求孩子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開、關門窗,掃地,擦桌椅。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等;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等等。逐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有助於他們養成有條理、有責任心的好習慣。

(二)學習習慣的培養

我主要是要求孩子養成上課認真,作業認真完成,且必須先做完、做好作業再玩。具體如下:

1、認真。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2、自覺。每天回到家要自覺做完、做好作業,不要在家長的督促下做作業。慢慢養成自學的好習慣。

3、細心。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多看題多檢查。

4、思考。對碰到的難題要多思考,不要遇到困難就放棄。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家長、教師請教。

5、放鬆。我一直認爲應該給孩子個快樂的童年,學習要勞逸結合。所以我要求孩子在家看書學習過後一定要放鬆,看看電視,做做遊戲,陪孩子出去散散步。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我覺得一句話:父母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爲。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爲孩子效仿的對象,並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爲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要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爲孩子做出好的榜樣。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不得不對自己的言行要求嚴格一些。大人之間不講髒話、不說謊話騙人、孝敬老人、不佔小便宜,孩子從中自然而然得學會了做人應講文明、懂禮貌、尊敬長輩、愛父母、誠實守信等等。平時我們夫妻有矛盾,從來不會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因爲我們夫妻倆都知道,家庭不和睦的對孩子的教育危害很大。所以,我真心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長都和睦相處,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養成孩子熱愛學習的習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我們就注重對他學習興趣的培養。

讓讀書成爲孩子的興趣。我做法是:

(一)、營造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孩子總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我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少看電視多讀書,經常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樂趣,讓孩子從父母的喜悅中漸漸體會到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最具體的是我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還在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試,每天早起看書,晚上做試題,這點給我孩子影響很大,從小就常拿我書櫃的書翻翻,雖然他看不懂,但還是會問這問那。

(二)、經常帶孩子去新華書店看書,適當買書。我家就在新華書店附近,這給我提供了孩子多看書的機

會。有空我就送他去新華書店,讓他在裏面看他自己喜歡看的書。我每個月也會給孩子買兩三本,寒暑假和節假日再多些。書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用書也可以是娛樂用書,如腦筋急轉彎、猜謎語、笑話大王。時間長了,萌生親近書籍的願望。

(三)、空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

有些少兒書籍不但帶有知識性,還帶有娛樂性。我妻子經常和我兒子同看一本書,看到開心之處,不時蹦出兩人的歡笑。

(四)、辯證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

考的好,多鼓勵,多表揚。考的差,多找原因,切記因爲考試成績差打罵孩子。國小成績好並不代表國中和高中成績好,也並不代表以後發展的好。而且,每天孩子都有適合自己走的路。

記得有位教育專家說過:學業成績是人的成長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體,性格和身體是學業成績的兩個支點。

四、其他感悟

1、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引導他們健康向上地成長。我的孩子有事喜歡和我商量,還經常向我談論班內發生的事。通過交流才能瞭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思想動態,及時糾正孩子所犯錯誤,及時疏導可能會有的不良思想,讓一些錯誤思想消失在萌芽狀態。

在此引用一句名言:3歲前後嚴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長;13歲前後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

2、培養孩子的自信,發現優點和做了好事要表揚。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老師怎麼描繪,家長怎麼襯托,她就會呈現怎樣的風景。瞭解並欣賞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因自己的特長而有成就感

所以我覺得對待孩子的缺點要用減法,對待孩子的優點用加法。

3、與老師多溝通,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橋樑。及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問題及時糾正,思想和觀點要和老師保持一致。

家長對老師一定要尊重,這將決定你孩子對老師的'態度。

4、獨生孩子多溺愛。

家長要學會區分溺愛和關心的區別。獨生孩子家庭條件都不錯,但怎樣教育好孩子又是一個新鮮的課題。

好欣賞一句名言:貧窮是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多見識。如果沒有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5、關注孩子的玩伴

讓孩子有適當的朋友和玩伴,因爲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長。

但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生活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繫,周邊人的生活習慣會對他耳濡目染,進而影響到他的成長軌跡。當一個人獨立的意識思維還沒成熟時,身邊的人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到他的發展。

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盧梭則把“愛彌爾”帶到了鄉村

給我們啓示: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力之前,不讓孩子有過多的夥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最後,我覺得所有的家長要相信老師,相信老師對學生的責任,樹立老師在孩子中的威信,因爲我相信,在所有的老師心中,他的學生就是他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2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家長的希望和寄託。孩子的成長,牽動着我們的心,涉及全家的幸福。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品行兼優的孩子,培養成祖國未來的棟樑,是我們家長要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的學習過程。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總結了一下,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榜樣作用

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老師,要爲人師表。家長的表率作用與自身素質緊密相連。有人說:父母的素質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漿,積累得越厚實、越豐滿,孩子成才的爆發力越強烈。作爲家長,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孩子從小到大,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其性格、品德發展形成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有理想,有積極的人生觀;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作風正派,爲人正直,是非分明,胸懷坦蕩,大公無私,樂於助人等等。家長的示範作用十分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家長舉止言談文雅大方,子女也會如此,家長舉止言談粗俗不堪,必然會對子女有不良的影響。再如家長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吃完瓜果將果皮放進衛生箱中,孩子也會養成這種維護社會公共衛生的好習慣。而有些大人不拘小節,隨地吐痰,亂拋髒物,孩子也如此行事。

2、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科技知識水平

常言道:師者,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孩子求知慾相當強,他們常常向大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答覆,無形中使自己的威信在孩子心目中降低了。我們要善於學習,使自己成爲孩子求知的良師,不僅爲孩子做好榜樣,也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孩子一同學習也提高豐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識。

二、嚴格要求孩子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相結合

嚴格要求孩子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是辯證的統一,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教育,不愛護孩子自尊心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二者不能偏廢。真正的嚴格要求來自父母對成才標準的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和自身的操行修養;來自對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的掌握及教育子女的藝術的運用。任何嚴格要求,即使是合理恰當的,但要使合理的教育變成孩子的意識行爲,用簡單生硬、絕對命令和急於求成的辦法是達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誘,以身示範,時刻愛護孩子的自尊心,才能使孩子自尊、自愛、自強、自立,憧憬未來,奮發向上。愛護孩子的自尊心是建立在相信孩子可以進步的基礎上。對孩子應確信: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要相信教育的主導的作用,對孩子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

三、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羣、愛勞動、愛清潔、守時、守信等,兒童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生活,常以家長爲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徵,家庭氛圍的好壞是兒童心理、行爲健康的重要相關因素。兒童的生存離不開家庭,家長首先應爲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儘管每個家庭因經濟水平、住戶條件各有不同,但居室佈置整潔、色彩素雅諧調還是可以做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個環境舒適、寧靜、溫暖的家庭中。還有的家長極講清潔衛生,各處一塵不染,對孩子限制太多,這也不許玩,那也不許玩,使孩子行動極受限制,這是不可取的。

四、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

家庭要形成比較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包括休息、吃飯、娛樂、學習等,家長要自覺遵守,長此以往會促使孩子時間觀念的形成,爲自覺遵守紀律,維護社會秩序,講究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基礎。

五、積極配合學校、社會對孩子進行教育

家長應積極主動與教師取得聯繫,緊密配合教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長要了解學校的教育規程、教育綱要和有關條例,配合學校及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其次,要積極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孩子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最後,家長要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可使家長了解學校的常規工作。

作爲家長,能與孩子一同成長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也給我們增長了好多知識,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我們要爲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努力!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3

阿德:

你好!

寫這封信的時候,媽媽滿懷擔憂,因爲下午從廣州回來的路上,車開了沒多久,你突然說噁心、肚子痛,當時在高速路上,媽媽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說要你堅持,然而最終你還是沒有堅持住,嘔了。還好,吐完後你和媽媽說舒服了一些,就這樣堅持着來到了學校。目送你揹着書包往4樓的教室爬時,媽媽好心疼,突然間就覺得自己好狠心……

不說這個了,兒子,媽媽只是覺得,能堅持,就儘量不要請假耽誤功課,男孩子,不能太嬌弱。

阿德,在車上時,儘管很難受,但你在嘔吐的過程中,卻沒有灑出一點點嘔吐物弄髒到車子,最難得的是,下車的時候,你還拒絕了媽媽、自己把那個膠袋提在手裏拎了下去。看到乾乾淨淨的車子,開滴滴車的叔叔很開心,對我們也特別禮貌周到。可是,你知道嗎?當媽媽看到你把頭都差點鑽到膠袋裏面去吐時,很心疼,但心疼的同時又很開心,因爲,你的舉止表明你當時很小心,很注意考慮他人的感受,你這樣做,其實是一種對滴滴車主人的尊重,一種對當時車上所有人的尊重。在這裏,媽媽要爲你點個大大的贊!

阿德,媽媽一直覺得你是個粗枝大葉的馬大哈!其實早上在酒店時,你的一個行爲,讓媽媽覺得很不好,心裏還一直盤算要找時間和你談一談呢。

看到這裏,你一定會很好奇自己到底做了什麼。那媽媽就直說了吧,就是,早上4點多你起牀小便時,又沒有掀馬桶的坐墊,在上面滴了一些尿。你以前在舊家的時候,這樣做過好幾次。每次你小便後沒多久,姐姐也迷迷糊糊起牀了,然後迷迷糊糊地來到洗手間,又迷迷糊糊地坐了上去。後面的情形就不用我說了吧?反正姐姐抗議了好幾次,媽媽也提醒了你好幾次:如果小便時是使用坐便器,一定要把坐墊掀起來,這樣子做是對女性的一種尊重。

今天早上,因爲知道你以前會這樣,媽媽特意戴上眼鏡來看,結果發現馬桶坐墊又是溼的,心裏有點生氣呢!可是,那時你又睡了,姐姐也沒醒,爲了不影響你們的睡眠,媽媽只好悄悄地處理乾淨。媽媽也猜想過:也許阿德只是因爲睡得迷迷糊糊纔會這樣的。兒子,就算是這樣,其實也是因爲你平時沒有養成習慣,養成習慣之後,就算是有點迷糊,也會下意識地去掀開。

阿德,媽媽發現你很愛穿西裝,自從去年買了那件藍色西裝之後,別的衣服你基本都不怎麼碰了。後來,你告訴我,因爲你覺得穿西裝特帥,像電視中西方的紳士一樣,特別有風度。

沒錯,我的孩子,你本來就長得很不錯,也因此而得到很多叔叔阿姨的誇獎。穿上西裝之後的你確實顯得更加的帥氣,可是,如果你爲此而沾沾自喜就不對了,因爲長得帥氣、穿得帥氣,這些都是爸爸媽媽給的,和你自身的努力沒有任何關係,而且,媽媽覺得真正的紳士風度不僅僅體現在穿着和外表上,一個真正的紳士還應該懂得尊重他人,舉止溫文爾雅,談吐高雅風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成爲一個真正的紳士,需要自覺的鞭策,需要認真地學習,需要時間的歷練。你還這麼小,要做到溫文爾雅、高雅風趣很難,不過,只要自覺,做到尊重他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謂尊重他人,其實就是哪怕我們只是做一件小事,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考慮他人(尤其是老人、女性和小孩)的感受,儘量不要給他人帶來麻煩和不舒服。

媽媽之前也和你講過,我們只是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每天所做的也基本上就是一些小事,其實,就算是偉大的人物,所做的事情也不可能每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所以,從細節上爲他人考慮,就是尊重他人的一種最好的體現。

兒子,你知道嗎?在媽媽的眼中,那些乾淨清爽的,在公共場合能起身給老弱婦孺讓座的,不在婦女兒童面前吸菸的,能主動幫助女性或弱小的,進出門或電梯時伸出手請其他人先走的,上下車幫他人開門的……總結起來就是在小事上爲他人考慮,從細微處照顧女性及老人和孩子的男人最有紳士風度!

兒子,要做到在小事上爲他人考慮,從細微處照顧女性及老人和孩子,剛開始可能有點難,但是,只要你有這種意識,並且經常提醒自己,慢慢地就會成爲習慣。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希望你能看過後能仔細琢磨琢磨,相信你一定能體會到媽媽所說的這些話裏的道理,也相信你一定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紳士!

加油,我的孩子!祝你身體健康、平安快樂成長!

愛你的媽媽寫於厚街

20xx年xx月xx日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4

1、每天至少對孩子說一次“我愛你”。

2、讚揚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無論是家裏的事或是託兒所的事都可以。

3、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做做開心小遊戲,哪怕幾天內加起來的時間只有10或15分鐘,但所花時間的質量往往比時間的長短更重要。

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講故事比賽等等,媽媽的出現會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

5、創造各種家庭活動項目,比如小朋友聚會或全家外出旅遊,並讓孩子在這些活動中承擔某些特殊的任務。

6、孩子們喜歡別人需要他的感覺。給他們分派任務,如自己整理牀,或打掃傢俱,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很重要。

7、儘可能創造讓孩子閱讀的機會,同時要鼓勵孩子提問並發表孩子自己對故事的看法和評論。

8、要讓孩子自信,媽媽自己首先要表現得非常自信,避免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或問其他的人“我這樣做可以嗎”。

9、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傾聽最重要。孩子有着太多的話要對媽媽說。你的傾聽會使孩子認爲你很在乎它的觀點和看法。當然,你要儘可能的與孩子保持平等和親切和藹。避免說一些如“不是現在,寶貝,你看媽媽正忙着呢!”之類話。如果你確實不能馬上聽孩子的述說,也應換一種方式說,如“現在不是最好的交談時間,我們改一個時間,行嗎?”接着安排好時間。

10、媽媽應履行對孩子許下的諾言,假如你對他們沒有實現你的諾言,孩子們會感覺似乎他們自己做錯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