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庭教育作文彙總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家庭教育作文彙總9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在家庭中,孩子對於我們來說,是唯一的。對於孩子,我們傾注了所有的愛,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好孩子關係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因而教育孩子,成爲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當女兒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轉眼已成爲亭亭玉立,聰慧可愛的少女。看着她漸漸成人,健康快樂地生活,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不禁感嘆日月如梭,歲月如流!

女兒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同時也傾注了我們家長的一片愛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家長本人的個性特點,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和個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重視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優良習慣道德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創建一個舒適、溫暖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子女的第一步,使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培養子女的健康心理。

學習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爲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沾染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生活上,不要一味地攀比,穿名牌。要把這攀比的心理放在學習和成績上。今天,誰的成績好,我要努力的向他學習,勇於超越,這樣就有着你追我趕得學習氛圍。

孩子的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要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首先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我們同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合起來,共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爲,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

同時,作爲父母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教育孩子們尊老愛幼、尊師重德、誠實守信,培養他們樂於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合作的精神。當汶川、雲南發生災情時,女兒積極參與募捐活動;在社區的活動中,我和女兒一起慰問社區老人,打掃衛生。這些活動使女兒覺得爲別人獻出一點愛心,非常有意義,自己也收穫了一份快樂。

  培養孩子獨立自信,少份壓力多份輕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爲人父母的期望。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的幸福健康成長。作爲父母也不希望孩子爲自己的期望而活着。讓孩子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我不過分要求爭前幾名,但我一定要求她制定目標,力求上進。考試成績和排名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對於考試考好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地祝賀她,並叮囑她再接再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考試考砸的時候,我不會一味地指責,鼓勵她,輔助她一起分析問題,及時改正,一般不外乎不懂和粗心。不懂,一定要讓她訂正,直至弄懂爲止;粗心毛病只能經常督促。然後,粗心的毛病最重要的只能靠她自己去改正。

一次考試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有起起落落,適時地敲一下警鐘,告訴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更飽滿的狀態迎接下一次的挑戰!”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們應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她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展開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爲了她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在她今後的生活中因爲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灑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鬆鬆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引導孩子發現生活美

和孩子成爲朋友,播放她們喜歡的音樂,看她們喜歡的電視,聊她們喜歡的話題。尊重她們,聽她們的心聲,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她在校內發生的事情,願意與我們分享,思想上沒有隔閡。

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週末晚上抽出一小時,與孩子一起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段時間,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與孩子談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因爲孩子已經十五六歲,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對我們家長說的話,會嫌嘮叨、感到厭煩,會和我們家長的交流已經越來越少,常常一個人呆在房間內玩電腦、看書。所以在交流中,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當然,我們要善於利用生活的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讚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堅強意志,一直是我們的教育重點,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經得住生活的各種考驗。發現美,愛上美,對培養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大有裨益。

音樂、閱讀、旅遊等方式都能促使一個人心靈成長的好途徑。學習樂器的這一過程中,能使孩子養成持之以恆的態度,更重要的是把孩子領進了藝術的殿堂,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閱讀——在揣摩鮮活的文字的過程中跟隨作者進行精神之旅。在旅遊的.過程中,不但感受到了不同的人事風俗,更重要的是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胸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其實,說出長不長,說慢不慢。“春種秋收”,作爲家長的我們應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相信等待的過程也是我們一起成長的過程。與愛同行,我們勇敢出發!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某日,我心血來潮,煞費苦心地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只等媽媽回家,希望能換回一句讚賞。當聽到媽媽的開門聲時,我的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我想媽媽一定會眼前一亮,然後敞開口誇我一頓。但是,大出我所料,媽媽進屋後,不以爲然,只顧自己忙東揀西。我急了,連忙對媽媽說:“我把屋子打掃了一下,你看乾淨嗎?”不料媽媽卻淡淡地說:“這有什麼,本來就應該這樣!”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嘛,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着腦袋,一言不發。過了幾天,我和朋友們玩,把家裏搞得狼狽不堪,正忙着收拾時,媽媽推門進來了,她一眼就看了出來了,生氣地說:“我就知道新建的茅廁香不了三天,你就知道給我添亂子……”哎,媽媽難道就只看到我的缺點,一味指責,給孩子一點點賞識就這麼難嗎?

不,賞識其實是輕而易舉的,有時甚至只需一個動作。我曾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當兵不久的兒子,給家裏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強烈的孤獨感,最後特別寫道:“周圍沒有一個人看得起我,我活得沒一點兒意思,我不想繼續當兵了……。”母親瞭解兒子從小身心就到了傷害,極度自卑,於是憑着與部隊首長老朋友的關係,求助於部隊首長。一個月左右,兒子來信了,說:“好消息,首長到我們連隊來了,唯獨拍了我的肩膀,好像要重點培養我,我還想繼續當兵。”從此,這個兒子揚起了自信的風帆,努力奮鬥,終有所成。這個故事不就充分的說明了賞識並不難嗎?

賞識就如精神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是人性最本質的需求。賞識雖不是萬能的,但不賞識是萬萬不能的。那麼生活中該怎樣賞識孩子呢?我就自身而言,提幾點淺薄的見解。

一提到賞識,很多父母便習以爲常地把它理解爲表揚、奉承,其實這是大錯特錯。賞識教育既反對一味地指責、抱怨,也反對一味地表揚、誇獎和奉承。賞識的本質,用俗話說,就是看得起,適時地予以肯定。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過一首詩,叫《小兒不小歌》,小兒小的只是生理生命,不小的是他的心靈,是他的精神生命。吃穿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內心世界的滿足和愉悅是所有孩子無形生命的需求。有形生命的需求是有限的,無形生命的需求是無限的。可是,有的父母忽視孩子的無形生命,不瞭解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是什麼。把養育孩子看成簡單的傳宗接代,只要孩子身體健康便心滿意足了。所以,作爲父母應多與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遠比物質需求更讓孩子能欣然接受。

天才,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與莎士比亞、愛迪生、貝多芬一樣,每個正常孩子都有着一段潛能蘊藏,有望成爲天才的時期,而開發與否,大抵決定於賞識與否。因爲就算孩子們表現再出衆,如果沒有人賞識,他們就會疑慮這樣做是否有意義、有價值,就不會持之以恆,形成燎原之勢。德國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他在念書時,認爲自己缺乏數學才能,毫無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數學考試常常不及格。峯迴路轉,他有次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在同學們眼中很難的數學題,受到了老師的賞識。這次以後,他改變了對數學的態度,潛能迸發出來了,結果他成了數學尖子。因此,如果把潛能比作一根稱杆,則賞識就如稱砣。

賞識的前提是愛孩子,但不是溺愛,對優點予以讚揚,對缺點也不能姑息遷就。家長們要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有自己的權利,家長還要懂得發掘孩子身上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家長要信任自己的孩子,正確的發展每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家長要發現孩子的長處、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短處,都有缺點,家長要正確提醒並用適當的方法來教育,沒個孩子都免不了犯錯,家長要遵循“士可殺不可辱”的原則來對待。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希望家長們按照孩子成長的生理、心理特點,不拔苗助長,也不守株待兔,讓孩子們在賞識的沐浴中快樂成長。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莫名的情懷,無心的訴語,看不見的真愛,一切的一切在在說明情之一字,使人沐浴其中的光彩,但也有很多輪喪在它的慾念之下,痛苦的回憶始終纏繞,不曾有半點的歇息,那無邊惡夢揮之不去,竟似成了我人生最大的羈絆!

有些心煩意亂,有些無名心痛,是自己太失敗,還是真的不明所以,我不敢想象其中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感情隱密,總之每一次的踏出隨之而來的永遠是莫名的埋怨和無名的怒火,什麼都不明言,只是發火,溝通真就這麼的難麼?

“情敵的彼此思念,比親人的彼此思念還要多。”——錢鍾書。情敵是潛在的危險,直接切中要害,因此無論是誰,一旦發現有了情敵,警覺性絕對的極高,這種潛意識與生俱來,沒甚麼複雜性,只有當情敵消失時,危險纔算解除。

我今天想說的是家庭暴力,提到家庭暴力的時候多數人腦海裏首先想到的是男人對女人施加的身體暴力,但是現今的社會很多時候可怕的不是這種身體暴力,而是無形中的精神冷暴力。

這種暴力行爲彼此都能造成,具體表現在夫妻之間長期的互不理睬、互不交談,難得說上幾句話,又或者出口傷人、冷嘲熱諷,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威脅恐嚇對方,甚至停止性關係,它不會爆發激烈的肢體衝突,表面上看風平浪靜,相安無事,實則危機重重,此情形下被動的一方受到了慢性的精神煎熬折磨,最終精神上極度緊張恐懼,對婚姻產生絕望,嚴重者甚至會罹患精神疾病。

這不分男女,甚至有很多時候是女方採取主動,而男方是受害者。

提起家庭暴力,是因爲最近心情超不好,有點對號入座的感覺,很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在遭受家庭軟暴力,一直沒有好好交談,各種因素都有,但我受不了的是每一次的電話都掛掉,心裏如今都產生陰影了,打電話還是不打都得思考再三,除了女兒的歡笑,實在享受不到婚姻應有的幸福感覺。

有專家說家庭冷暴力包括輕視、冷淡、疏遠和放任,最明顯的特徵是漠視對方的存在,兩人的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

看來真是如此了,這情形絕不因宗教、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我感覺自己好像得了嚴重的心理疾病,現在的一切都不過是在自欺欺人,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此刻真的是一籌莫展,精神上的折磨真的讓人發瘋,有時有心想說些甚麼,也被對方一口噎死,有時候也想究竟問題出在誰的身上,但是沒有答案,沒有交流的情形下很難得出結論的,我只希望這一情況儘快結束,再這樣下去我想自己真的會發瘋的,家庭冷暴力,精神的折磨,我心中好似壓着一座大山,久久喘不過氣來,要甚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想輕輕的從身後擁抱你,但你的冷漠卻使我望而卻步,接受我的愛真就那麼的難麼?彷徨無措的感覺讓人心醉迷離,講不出口的愛意縈繞心間,愛情是把雙刃劍,愛的深,恨的也深,但傷的也更很,遠方的你能明白我痛苦的心麼?

你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你,喜歡你的又不一定是你喜歡的;不是沒勇氣說出口,而是害怕永遠的失去,害怕連偷偷喜歡你的權利都被剝奪;那種想從身後緊緊抱住你的衝動,你又怎麼會懂,我一直都在,但你卻從未回頭看過一眼。當我離開時,悲傷的只有我自己,與你無關。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家庭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即將生育後代的地方。由此而言,繁殖是占主導地位的因素。而我們孝順父母,是出於情感因素——感恩,其實也是出於生存的考慮——希望後代會在我們年老力衰時懂得照料我們。那麼總而言之,組建家庭就是爲了我們人類的生存。

青年男女走在一起,是爲了愛情。愛情,美好的純潔的情感,是男女彼此在一起就無比幸福的感覺。而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因爲什麼呢?不結婚難道就無法繼續美好的生活?難道沒聽人說過“婚姻往往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還是離不開一個繁衍的本能。

當你成年了,父母會期望你有個好的戀人;當你到了適婚年齡,父母會期望你儘快戀愛、結婚;當你結婚後呢?那自然就是生孩子啦。這一切是爲了什麼?似乎都是父母在起推動作用。

今天,如果預防措施做得較好,完全可以和戀人一直維持長久的戀情而不懷孕。那麼結婚是爲什麼?爲了維持彼此的情感?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恰恰是一種錯誤的選擇,結婚後,彼此就要有很大的空間是共同生活的,並且諸事都要考慮到對方,還要考慮到以後的孩子。彼此都將失去很多自由,經濟壓力也會大大增加,這有什麼好處呢?

我想,應該有以下幾點除繁衍本能外的其他考慮因素:擔心,長久還不結婚,女性擔心衰老而男人變心,男人要選擇結婚來表示自己的忠心;某一方出於經濟考慮,希望通過結婚來維持保證穩定的經濟收入。

那麼所謂的“愛情”存在於哪個階段呢?結婚前?

如果婚後不是愛情的話,那麼愛情其實就是一種原始衝動,只是我們善於用言語將其美化罷了。

如果婚後也是愛情的話,那這愛的也不單純嘛。男女彼此都在擔心,都在想辦法將對方綁在一起。恰巧有婚姻這一合法途徑可以獲得。

不論今天如何自由與開放,人們還是不會隨隨便便選擇結婚的。一旦結婚了也就不會隨隨便便敢於選擇離婚的。

那麼結婚成家對於誰來說最重要呢?最有益處呢?那就是人類這一種族和社會。不結婚,不選擇生育孩子,人類會面臨滅絕的境地;不結婚,不成家,社會生活的穩定係數會大大降低,自由主義氾濫,叛逆者過多。

隨着科技的發展,體外受精、培育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們可以把生育的義務放在一邊了。社會來負責養育,是真正的“養”和“育”,那麼家庭將何去何從呢?

對於不想結婚,對於戀人不滿意者,我贊同他們選擇獨生的權利。不要被家庭觀念、社會習俗而逼婚。

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已經從自由戀愛開始,也應從自由家庭開始。單身不可怕,更不必害羞。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咱們中國的家庭自古以來注重“耕讀”,而今無需耕作,教育自然成了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自然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在當今社會教育的主體應當是孩子,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是起引導作用。

家庭教育中,“養不教,父之過”,當今社會,物資生活富足,自是不會出現“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的悲劇——既然“犬馬皆有所養”,那麼家庭對孩子的“教”便愈發重要。當今社會萬物互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愈發緊密,沒有人能再像隱士一般斷絕與社會的聯繫。所以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對孩子的“教”與“養”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諸葛亮的《誡子書》中開篇既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品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溫文爾雅、謙遜有禮,這都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像新聞中報道的“爲等孩子父親上火車,而堵門影響列車啓程的母親”便是典型的反面事例。父母的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成爲了理性的、有教養的人,只有真正成爲了一個人,孩子纔可能去投身社會,發光發熱。

當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爲了一個文明理性的現代人,學校教育便要傳授給孩子知識,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嚴師出高徒,彷彿是中國人對學校教育的判斷。但真的只是如此嗎?嚴,固然是對的,但嚴的目的在於引導孩子專心學知識——壽鏡吾先生會打手板,但是打手板是爲了讓孩子好好背書。因此只要能引導孩子的良好發展,那麼無論嚴或鬆都是起積極作用的。更爲重要的,是在學校教育中,學校和老師要爲孩子提供平臺去發現自己的興趣、能力,爲日後的發展尋找方向。魯迅先生在1908年發表的《文化偏至論》中說:“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若其道術,則尊個性而張精神。”我想這便是如今學校教育的宗旨――立德樹人,尊重個性。那麼在這個標準下,嚴不是準則,而在於“導”,如何引導學生髮現自我。因此諸如“遊學”、“科技創新比賽”、“藝術團”等新興課程應運而生,成爲幫助學生的“梯子”、“路燈”,引導孩子去探索世界,發現自己,尋求理想。而非像過去“填鴨式”的教導孩子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才。

這種“幼者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社會正如火如荼地發展着,潤物無聲,靜待花開,想必在如此教育理論下成長的新一輩年輕人,在花開之時,定能成爲中華民族新的“脊樑”。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兒子睡着了,世界終於安靜了下來。圓圓的臉蛋、平靜的表情、均勻的呼吸,跟醒着的時候有着天壤之別,忍不住在他臉蛋上親了一口。坐在電腦前,回憶四年來養育兒子的點點滴滴,感慨良多,體會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兒子百天的時候請人給他照了一組藝術照,我和老公驚喜的發現兒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裏貼的一張張的宣傳畫也不過如此嘛,兒子完全可以和他們媲美!就在這一天我給兒子然然建了一個博客,準備記錄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小小的感動。博客取名“順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能不急不躁,讓兒子快樂、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總是那麼盡如人意。

對兒子三歲之前的記憶是相當美好的,彷彿一切都是優點:不愛哭、不怎麼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個頭高、長得帥、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等等等等。就連他說話晚都被冠以“貴人語遲”而當成了優點。那時的博客每週都會記上三四篇。三個月會翻身,一歲會走,兩歲能數到100,會拼圖,認識字,能自己看書講故事,會唱很多英文歌……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然然的博客也相當的豐富。每每跟博客裏的媽媽們交流我都爲自已能有這麼一個聰明、健康、陽光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和幸運。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兒子三歲了,還有一個月就上幼兒園了。在對照着《入園準備》給兒子做各種入園的準備時,我震驚的發現兒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語言能力上:看書講故事沒問題,但不會與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問題不會求助,不能表達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聽或是根本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或是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別人已經很生氣了,他卻跟沒事兒似的。這樣的能力怎麼能在幼兒園裏照顧好自己!我彷彿看到了然然洗手時香皂還沒衝乾淨就去拿吃的,飯沒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來褲子急得哭,老師上課他到處亂跑……我一下子急了,擔心兒子在幼兒不適應,決定在這一個月培養兒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開始的幾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飯時沒吃飽就去玩,我好說他不聽,就耐着性子說:“你現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頓飯再吃了,中間餓了可沒有吃的。”可一會兒他餓了到處找吃的,我豈能讓他輕易就吃了,跟他說剛纔爲什麼不好好吃飯的事兒,他哪裏聽的進去,跟我搶吃的,還大哭,氣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覺我覺得他翻來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廁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廁所他都打着挺的不尿,又哭又鬧,放到牀上轉臉就尿了。強壓怒火的給他換衣服,換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幾下。下樓進電梯非得他自己按1層,別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敬愛的孟母:

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位母親,有個調皮不爭氣的兒子,前兩天我兒子的班主任把我叫了去,讓我好好管教一下他,省得他又闖禍!我一問怎麼了。你猜,那小子他說啥?他居然說他要成爲像您兒子孟軻那樣有學識有品德、拾金不昧尊老愛幼的人---天哪,怪不得班主任要我好好教訓一下他!像您兒子那樣剛直又有點愚蠢的人能在當今這個花花世界中生存下來嗎?孟母啊,孟母!你可害苦了我,你幹嘛要把你兒子教成那樣?真是誤人子弟。

首先,你就不該“孟母三遷”。大姐,你可知道二十一世紀房價有多高?搬得三家家,那還不破產、我家又一窮二白的。告訴你,周圍環境不好就不好,小孩子家幹嘛要爲他操這麼多心!像我家,對門一家全是“築長城”的能手;左邊一家乾的是算命騙錢的營生;右邊一家搞的是製假售假的行當......這環境雖夠不上高雅,但足夠讓咱兒子學得一身的本事---拍馬屁,抽老千,坑蒙拐騙......這世上誰要不會這兩手本事還真難立足!可你呢?居然從一個商人家旁搬走!拜託!要是你兒子孟子學會那商人的兩面三刀和口是心非,他早就飛黃騰達了。哪像現在這樣餓得面黃肌瘦還要整日滿口“捨生取義”,酸不酸啊!

其次,就算搬家,你也不能搬到一羣書呆子旁邊。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你這麼做,不是存心要兒子就成個廢物嗎?像咱老姐,神機妙算,算準她兒子會當官,就搬到了市高幹樓旁的一間房子裏,整日要盤算着如何拐個千金小姐,讓她兒子攀龍附鳳。他朝一日升遷,豈不快哉?如今這年頭,*裙帶關係上去的多,哪管你是不是滿腹經綸,哪管你是什麼“亞聖”。

再次,你好死不死幹嘛要剪斷你的機杼?那可是好不容才織成的綿緞--好大的一筆錢!幹嘛爲了要教育你那逃課的兒子而毀掉,多浪費啊!如今的小孩他想上學,他家長還心疼不讓去呢!早早下海,幹些致富的營生,不比當一個處處碰壁的大學者要強得多?其實你的兒子本來挺聰明,知道愛惜自己要逃課,你居然用斷絲這麼卑鄙的手段把他往火坑裏推,我都不忍心呀。

總之,你呀,你就是個笨蛋母親,把兒子教成個大鴻儒卻不能發財升官。哼,我一定不要我兒子這麼不成器!我要他成爲新世紀的英才!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母親,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不願意再當您的兒子,儘管您那麼愛我。

真的,我深深知道,您再也不能像愛我一樣愛任何人,可是您,卻愛得太過分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吃火鍋。我們去了火鍋城之後,有一個看起來十分年輕的服務員把我們點的各種火鍋料一一端上來。也許是剛剛工作,也許是因爲路滑,她在把一盤肉丸放在桌上的同時滑了一下,肉丸有幾個掉在了桌上。您臉上立刻滿布烏雲,大聲呵斥那個服務生:“你怎麼這樣啊!這些肉丸子掉在桌上怎麼吃啊!什麼火鍋城,服務態度這麼差勁……”那個服務生臉上痛苦的神情告訴我她的腳扭了,但肉體上的痛楚遠遠比不上心靈上的羞辱。那種委屈、悲哀、憤怒、痛苦的眼神我怎麼也忘不了。最後,是父親勸阻了母親。母親還不罷休,硬是要服務生又拿一盤肉丸上來她才終於停止了吼罵。

我忘不了這個服務員的神情。她只不過是一時失手,母親,您何必這樣呢?您知道這個痛苦的陰影會造成多麼可怕的心靈創傷嗎?這個服務員也許纔剛參加工作,經過您這頓訓斥後,她以後的社會生活會受到多大影響,您又想過嗎?我試圖說服自己,告訴自己母親是因爲愛我纔會這麼生氣的。她只是不想讓我受到傷害。愛是可以包容一切的,我知道。可是您卻忘了愛的真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您只顧愛我,卻全然不顧其他人的感受的話,這就不是愛了,這是自私。

每次我看見您因爲我受到傷害而去千百倍的傷害那個傷害我的人時,每次我聽見您偷偷對我說這個好的學習方法不要告訴別人,免得別人成績比我好時,我都心如刀絞。我無數次想與您談心,都被你漫不經心地拒絕。我無數次想讓您看一些關於“高尚心靈”的名著,都被您以“看不懂”爲由擋了回去。

有時我想,是不是我降生在這個家庭,成爲您的兒子,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一個玩笑?

所以母親,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寧願降生在另一個家庭,儘管您,那麼愛我。

家庭教育作文 篇9

今天,我去愛家百貨去採訪大人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一進超市我就盯上了一位領着小弟弟的叔叔。我一個箭步走上前微笑着開始了我的採訪,“叔叔您好,我是天中晚報報社的小記者,請問能接受我的採訪嗎?”叔叔爽快地答應了。“在家庭裏你認爲和孩子的溝通重要嗎?你認爲父教在家庭教育中佔重要地位嗎?”叔叔和藹地說:“和孩子溝通當然重要了,因爲不與孩子溝通就沒有辦法瞭解孩子幼小的心田,就沒有辦法進行正確的教育。在家庭中我認爲父教應該佔重要地位。”叔叔話題一轉,語調黯淡下來,關愛地看着小弟弟,“但我的時間太少了,平時都是孩子的媽媽在輔導他,我只能在休息時帶他來玩玩,想想也對不起他。”我也想起了自己經常出差的爸爸,眼圈都要紅了。我急忙轉開話題“你認爲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嗎?當你批評孩子時想過他的感受嗎?”叔叔笑了“孩子當然要多鼓勵爲好,孩子都喜歡被鼓勵,他會把事情做得更好,但不是全部都鼓勵的,做得不好時也要批評的,不過批評他時確實沒想過他的感受。”“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你是一個好爸爸。”叔叔簽上了他的大名。

接着我採訪了許多父母,還採訪了一位來自美國的朋友,雖然他還沒有孩子,但從和他的交談中,我知道了美國家庭教育和中國家庭教育確實有很大差別。在採訪中瞭解到我們中國的父母之所以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習是和我們傳統的考試方法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