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小二年級葡萄溝教學反思

  第1篇

2016國小二年級葡萄溝教學反思

在《葡萄溝》這節課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研討中來。先自學課文,從課文中瞭解葡萄溝好在什麼地方?然後在四人小組中由各小組長帶領組員共同研究,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做到了全員參與,又爲每個不同個性、不同學習需要的孩子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後,是全班的集體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體現的是生生互動。學生就" 爲什麼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這一核心問題,互相質疑、互相協作、互相欣賞、互相評價,使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得以提高,從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已學會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 一句,學生能結合圖片,充分體會“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並且抓住" 五光十色" 一詞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

在本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佈置了課後延伸的內容,請學生在課後把自己學完《葡萄溝》一課的感受和體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現出來,或朗讀課文,或背誦段落,或畫一畫等等,使課內知識進一步拓展,體現出作業的層次性和開放性。

  第2篇

《葡萄溝》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國小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內容。課文以新課標的思想爲指導,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嚮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一、情景交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欣賞課文動畫,使抽象變具體,使靜止變活動,使教材活起來,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通過課文動畫,把聲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化靜爲動,變無聲爲有聲,讓學生面對絢麗的畫面、鮮豔的色彩、動聽的音樂,做到目觀其形、耳聞其聲,感知課文的整體美,爲學生領悟課文鋪路架橋。

二、欣賞圖片,讓學生進入葡萄溝,暢遊葡萄溝,盡情欣賞葡萄溝的景色,瞭解葡萄溝的特產,領略新疆的風土人情,喜愛那裏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嚮往新疆這個美麗的地方。

三、形象直觀,突破教學重難點。

由於國小生缺乏生活體驗,不知“梯田”、“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茂密的枝葉怎麼會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又是怎樣的。此時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山坡上一層層的梯田,陰房的外觀,牆四壁的.小孔,陰房內的木架及掛鉤,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把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正如《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說:“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爲學生創設情景,激發情感,使他們通過直觀的形象步入文本境界,感知課文內容。

四、查閱資料,拓寬語文學習天地。

《基礎課程改革》提出:“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教材提倡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閱讀,以促進語文學習方式的改革。爲了使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前及課後,利用各種信息渠道蒐集資料,在課上、課下相互交流,以此擴大學生語文課外閱讀量,開拓學生語文學習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