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通用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通用1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通用15篇)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

在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元宵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令人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一天的早晨,我和媽媽去採艾蒿掛到門上,我對媽媽說:“媽媽,爲什麼要把艾蒿掛在門上,這樣有什麼用呢?”媽媽回答道:“這樣可以驅邪,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上這艾蒿。”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媽媽從冰箱裏把紅豆、花生、糯米和糉葉都拿了出來,然後媽媽把所有材料都放進水裏用清水泡上一會兒,等到紅豆、花生更飽滿了,糯米更白了,糉葉更綠了就開始包糉子。我首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接着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剛卷好的漏斗形糉葉裏,用糉葉在上面封口之後,再用繩子把糉子層層纏繞起來,終於,我包好了第一個糉子,我非常得意。等我包第二個糉子時,糉子就開始不聽話起來,我捏住左邊,右邊就開了;我捏住右邊,左邊又開了;我捏住中間,兩邊都開了。這時我恨不得自己一下子變成章魚,把逃跑的米粒都抓回來。媽媽走過來幫我把糉子包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一起合作,包了很多糉子。

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開始煮了起來,調皮的我一直在那兒跳來跳去,口水都快流下三千尺了,不一會兒,糉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端上餐桌吃了起來,糯米既香甜又柔軟,讓我流連忘返。

端午節不僅僅讓我吃到了美味的糉子,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多的是讓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滿滿的愛。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的端午家裏家外處處都飄着糉子的清香,我喜歡過端午節,因爲可以吃到又糯又甜的糉子。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有許多的傳統文化比如;掛香囊、綁五彩繩、插香柳等。

端午節還有很多特別的叫法;端陽節、午日節、重陽節、五月節、浴蘭節、這些特別的名字,讓我們覺得端午節更加有趣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首先我們準備的食材有;糯米、大棗、糉葉、豆沙還有水,材料準備全了,我和媽媽開始包了。糯米是提前泡好的,我拿起一片新鮮的糉葉,捲成漏斗形的,然後把糯米裝進去,再拿起一個棗放到裏面,最後再多拿幾片糉葉,包成三角形的,最後用準備好細線順着糉子的每個角纏一圈,繫緊,保證糉子在煮的時候不會散開。

這樣一個糉子就完成了。接下來我用媽媽教我的方法又做了一個豆沙糉,等所有的糉子包完後,我們把糉子一個個的放進鍋裏,煮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糉子就熟了,我聞到香味忙跑到廚房裏,剝開一個蘸點白糖,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真香啊,我忍不住說了出來。媽媽告訴我,這糉子裏除了糉香還有收穫的味道,品嚐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也是甜絲絲的。

這就是我今年過的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我希望下一年的端午我包的糉子會更加好吃,賣相也更加漂亮。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3

爸爸說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令我好奇且難忘。爸爸說這句話的屈原也令他終生難忘。

我們懷念屈原是從端午節開始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屈原一心爲國,但因爲楚國的滅亡,所以跳汨羅江自殺。

百姓爲了不讓魚兒去咬屈原,就丟糉子不讓魚兒去咬他;賽龍舟是爲嚇跑魚,也是爲了不讓魚兒去屈原。就這樣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

我們家紀念屈原主要是吃爺爺包的棕子。在端午節前幾日,爺爺就會開始包許多糉子。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奶奶家,爺爺正在準備包糉子。我飛快地跑到爺爺的身旁。看見爺爺熟練地選了一個又長又大的糉葉,然後就是一卷,再折,先放一半糯米,然後用筷子插幾下,迅速包紮捆好。爺爺說,這樣煮出來的不加其它配料的糉子,就好吃一些。

我覺得很有趣,就讓爺爺教我。爺爺說先選一個又大又長的糉葉,然後把幾大步驟打個通。先放一半糯米,再用筷子插幾下。用繩子繫緊,就可以了。我照着爺爺去做,選了一個又長又大的糉葉。然後,慢慢地卷,可以怎麼也卷出爺爺那樣的蛋桶樣。我本以爲這很簡單,其實不是這樣。真是看似容易做起來難。

爺爺說包棕子並不難。難的是上班像屈原樣憂國憂民,一心爲公。難忘今日,更是難忘端午,銘記屈原吧!想起爺爺了!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期待已久的糉子,正在向我招手呢!

“開始了,開始了!”同學們大聲歡呼、手舞足蹈,跑着去搶糉葉,我也取來一張青綠的糉葉,從中摺疊成漏斗的形狀,舀幾勺糯米放進糉葉,再加上幾粒花生和蜜棗。輕輕地卷糉葉,折了好幾次,糉葉總是調皮地裂開嘴,一粒粒白花花、亮晶晶的糯米跑出來了。我十分着急,只好請老師教我包糉子,老師左右對摺,一下子就包好了。老師真是我的“救兵”。

可是怎麼系糉子呢?我一定要自己嘗試,我取來糉繩,齊腰纏上,可是,調皮的繩子上下滑動,怎麼都無法固定,我急得直跺腳。哼,跟我作對,沒門!我一手捏糉子,一手纏繩子,再用嘴拉繩子,使出渾身解數,終於把糉子綁架結實。環顧四周,我發現同學們包的十分漂亮,我包的糉子歪歪扭扭。於是我暗下決心,重新再試。我又取來一張墨綠的糉葉,開始聚精會神地包糉子,很快就把糉子包好了。我無比興奮,看看,這次果然包得漂亮多了。

糉子下鍋了,不一會兒,一股濃濃的糉香撲鼻而來,糉子煮好了,我取來一個,剝開外皮,蘸點糖,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就是香甜可口,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個端午節收穫可真大!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5

“五月五,到端午,吃糉子……”每當唱起這個兒歌,就讓我想到了端午節。

中午放學回家,我剛一進門就聞到了撲鼻而來的香味,我尋着香味走進了廚房,哇,媽媽煮了一大鍋糉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正想抓一個吃,媽媽卻說只能等爸爸回來再吃。終於等到爸爸回來了,媽媽直接端了一大盤糉子走到了客廳。媽媽可真是心靈手巧,那糉子呀,五花八門的,有三角形的,有牛角型的,有菱形的。

那味道呀,更是各有特色,有玉米味兒的,有鮮肉味兒的,有蜜棗味兒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可那繩子好像跟我有仇似的,我怎麼也解不開。我惱火了,開始用牙咬,好不容易纔解開,我想:吃個糉子真麻煩!之後,我一點一點地把糉葉撥開,哇,這個糉子探出金黃的小腦袋,身上像裹了一層糖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插上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那種口感是香香的,軟軟的,有一種身處童話世界的感覺。

吃到最後的時候,突然“咯噔”一聲,我好像咬到了什麼東西,拿出來一看是個硬幣,媽媽對我說,寶貝,看來你以後可是財源滾滾啊!聽了這句話,我心裏美滋滋的。

吃完了糉子,媽媽帶我來到了超市,讓我挑一個香包,我左挑右選最後挑了一個小老鼠形狀的香包,因爲我是屬鼠的呀!上面繡着“平安”兩個大字,這樣能夠保我們平安了,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一個端午節到來了。

端午節的名字有很多,如五月節,詩人節……主要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憑弔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水裏,讓龍蝦蟹吃飽,不吃屈原的遺體。

不過,端午節最主要的是包糉子。瞧!媽媽正在包糉子,走!我們過去看一下吧。盆子裏裝着剛淘過的糯米,食材有醃製好的肉,有金黃的鹹蛋黃,有甜甜的蜜棗。我覺得挺簡單的,於是去洗了手,抽出兩片箬葉,做成一個錐子形,我一手握着錐子形箬葉,一手拿起勺子,把米倒進箬葉裏,放入一塊肉,再倒一勺米,把箬葉封好,我以爲就這麼簡單,可萬萬沒想到。手一滑,葉子散架了,在媽媽的協助下可算是做好了。

媽媽煮好糉子喊我們去吃,。我左挑挑,右挑挑,非得找到我自己包的那個。媽媽指着那個小小的,還破了一個口子的說:“喏,就那個!”看着撐破了肚子的糉子,雖然樣子醜了點,但想到自己包的吃起來更香,我立馬拿過來拆開,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哇,味道真的不一樣啊!

吃完飯後,媽媽在門前屋後灑上雄黃酒,我問∶“這是幹什麼呢?”媽媽說∶“這是雄黃酒,傳說可以驅逐蛇蟲和繁殖後代。”我忙點了點頭。

好一個記憶猶新的端午節呀!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7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呀,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就是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是相傳秦軍攻破楚國,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祀屈原。爲了紀念他,每年一到這個日子就要賽龍舟、吃糉子。據說,人們賽龍舟是爲了找到屈原的遺體,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遺體。

在奶奶家,依然保持着吃糉子的習俗。包糉子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首先,要採摘一些新鮮的蘆葦葉並清洗乾淨,再放進水裏煮,煮的同時將準備好的糯米浸泡好,還有準備好喜歡吃的餡,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就開始包糉子啦。只見奶奶取出兩三片葉子,左右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出葉子的另一頭往裏卷,捲成一個圓錐體,接着往裏面放進一些糯米,再放入餡,緊接着再往餡上面蓋一層糯米,最後用棉線綁住糉子,一個糉子“寶寶”就這樣誕生了,她穿着深綠的衣裳,裏面是白白胖胖的大肚牀。別說,要是再圓點,就成一個大圓球了。我和媽媽喜歡吃豆沙的,爸爸最喜歡吃肉餡的,因此,奶奶都會準備好多種餡料,用爸爸的話來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端午節,我吃着這香噴噴的糉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難忘的端午節啊!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端午節那天,我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葉——可熱鬧了!

一大清早我就聽見媽媽洗糉葉的聲音,於是我就吵着讓媽媽教我包糉子。媽媽終於答應了,她先給我做了一下示範,然後我就照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包糉子了。我先拿起兩片糉葉,把它們捲成漏斗狀,然後放了一些糯米,接着把肉放進去,再用一些糯米覆上。我拿起繩子正要綁起來的時候,一顆顆糯米像一羣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跳了出來。我覺得包糉子一點都不好玩,想要放棄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說:“沒事,一次失敗而已,加油!”聽了媽媽的花,我又重新開始包起糉子來,終於成功啦!我看着我包的糉子,小小的,穿着綠衣服,真是可愛極了!媽媽把糉子們放進大鍋裏去蒸,沒一會兒,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我急忙問媽媽:“媽媽,糉子熟了嗎?

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再等五分鐘!”過了五分鐘,糉子終於熟了,我剛咬下去第一口,我就大叫了起來,媽媽瞧見了,哈哈大笑了起來。

吃飽了糉子後,我和媽媽出去散步,走到河邊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人們在喊:“加油!加油!”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賽龍舟比賽呀!我也跟着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本來紅隊快要贏了,誰知藍隊突然來了一個逆襲,最終藍隊獲得了勝利,真是緊張又刺激呀!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吃了美味的糉子,更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太開心了!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你一聽到這支歌,一定會想到端午節。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節日”。

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戰國時期,出國遭受侵略,屈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於是便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汩羅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欲絕,漁夫們紛紛划起船隻,來回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位船伕把用糉葉包起來的飯糰投入江中,爲了讓魚鮫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人們也都模仿這位漁夫,把飯糰丟進江裏。還有人將雄黃酒倒進江裏,那人說是要蛟龍水獸給藥暈,昏死過去,以免傷害屈原的遺體。爲了紀念屈原,以後的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便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在江浙一帶,還有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魚、雄黃酒、黃豆糉子、鹹鴨蛋黃。此外,在浙江北部還有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民間認爲,五月是五毒(蠍子、地龍、蜈蚣、壁虎、蟾蜍)出沒的時候,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帶來的災難,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針刺在五毒的上面,即認爲五毒被刺死了,再也不能橫行了。在河南、浙江等省的農村,要吃大蒜煮蛋,據說也能避“五毒”,有利於健康。

端午節真有意義啊!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0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裏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糉子。看着這些小巧玲瓏的糉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糉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糉子吧!”說着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着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裏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糉子成了“糉子王”。最後,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着這個超級肥大的“糉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糉子,是什麼人發明的呀!”

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屍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裏祭奠他。後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爲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糉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糉子在門口盼着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糉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1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去年過端午節時,我們家一起吃糉子,正想着,那糉子的香味就迎面撲向我來。

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一大清早,細雨綿綿,好象在表達着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突然,雨停了,幫我們把世界沖洗得乾乾淨淨,讓我們迎接着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上拿着一些糉葉和包棕子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見,她一手拿着糉葉,一手把綠豆、豬肉……放進裏面。突然,她微笑着說:“我們不如做一些甜糉子。然後,往一個糉子裏放一枚硬幣。誰吃到了這個甜糉子,今天就可以許上一個願望。”

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都神氣十足地說:“這一個甜糉子一定會讓我吃上的。”

不一會兒,一個個糉子做好了。糉子一出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然後,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這個,又用手摸了摸那個……我呢,用手撓着腦袋,兩眼目不轉睛地盯着桌上的糉子,最後,挑拿了一個最大的。我開始狼吞苦咽地吃起來,只見我吃完了,硬幣影子都沒有瞧見。忽然傳來了“啊!硬幣在我這兒!”我們一看,原來硬幣寶貝在爸爸手裏。爸爸連忙用手揮來揮去,然後,舉起手來開始許願說:“我希望我們一家人能夠天天健康、天天快樂、永遠幸福。”頓時,傳來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我們沉浸在歡呼聲中……

去年端午節,爸爸爲我們全家許下了一個願望。這個願望一直伴隨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如今,我們一家都在爲爸爸給我們的願望而奮鬥。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

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爲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糉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使我受益匪淺!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3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

端午節那天,我滿懷期待地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一下車,外婆就高興地跑過來擁抱着我,對我說:"昶昶,今天過端午節,外婆來教你包糉子吧!"“好哇,我早就想學包糉子了!”我愉快地回答。

於是,我們便忙碌起來。首先,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糉葉,學着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個三角形漏斗,在摺好的角筒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再塞上切好的小片豬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糉葉包上。我開心極了,心想:原來包糉子這麼簡單,我這不一下子就學會了嘛!正當我得意時,糯米漏了出來,掉了很多到地上,我急忙向外婆求教。還好外婆及時幫忙,並告訴我糯米不能加得太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糉子包好了。最後一步就是纏繩子了。我拿過外婆準備好的小紅繩,繞過來繞過去,把糉子纏得緊緊的,生怕它再有閃失,最後還用力打了個漂亮的結,嗯,這下該“安全”了。我自認爲包得還不錯,給自己點了個贊。

接着,我們開始蒸糉子了。先開大火,再慢慢轉爲小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蒸煮後,熱騰騰的糉子終於出爐了,廚房裏糉香四溢。全家人品嚐着我包的糉子,一個個都讚不絕口,我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學包糉子可真讓我難忘!這些有趣的傳統習俗,我決定要傳承下去!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4

端午漸進,彷彿一縷縷棕香又從遠處飄來。思緒飄到了遙遠的戰國時期。

五月的汨羅江邊,芳草碧連天。他,詩人屈原,衣袂飄飄,眼裏閃過一絲憂傷,不想再作更多的嘆息,他堅決地躍進了滔滔的江水中,從此消失在急流中。

一時間,消息傳開了。人們淚奔相告,都趕到了江邊,年輕人撐着舟希望還能搜救那個已經消失了的詩人。看着魚兒活躍在水面,人們憂慮起來了,都怕魚兒把詩人吃了。於是人們都各自回家,趕着把家裏的糧食煮熟,用葉子包裹起來。一時間,很多被包裹的糧食如同虔誠地向上天獻上的禮物傾向了江中。魚兒確實圍向了那些美味的糧食,可是詩人卻再也沒有從江中被救上來了。我看到了在江邊張望着不願離去的人們和五月的風也吹不幹的淚痕。

我似乎聽到了詩人那沒有斷歇的嘆息,彷彿它在做最後無力的努力,它似乎在傳達着詩人屈原最後的忠告,“國君吶,你要看清楚,你要挽救我們的國家……”可是,屈原的以死明志終究沒有喚醒國君那已被深深矇蔽的心。

那個難忘的端午,就再也沒有詩人屈原的身影了,年復一年,人們都會包糉子,也會在江中賽龍舟。詩人活在了中國人的心中,活在了中國人的傳統中,他提醒着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他維繫着中國人國與家的觀念。

  難忘的端午節優秀作文15

“吃糉子,吃糉子嘍!”終於盼到奶奶這清脆甜美的聲音了。我告別了親愛的小夥伴,一個箭步跑回家,筆直地站在奶奶身邊喊道:“報告,我回來了。”媽媽在邊上點着我的鼻子說:“你這速度都快趕上火箭了。”笑聲在院子裏迴盪着。

我特別喜歡吃奶奶包的紅棗糉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極了。當一層一層的葦葉攤開來,江米的醇香也越來越濃的撲到鼻子,流進了我心田。看着手裏的糉子,白得透明,鮮得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就只剩一個角了。“慢慢兒吃,細細兒嚼,聽爺爺給你講講端午節吧。”爺爺蒲扇一搖,故事就開始了:“你知道我們爲什麼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當年的五月五日,楚國被秦國打敗,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就是因此得來。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把船划進茫茫的洞庭湖進行撈救。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我使勁地點頭。是啊!端午節吃糉時不能忘了我們紀念的是一個人,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沒有國,哪有家。沒有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哪有豐衣足食的百姓。屈原愛國就像愛自己的家,愛百姓就像愛自己的親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值得世世代代崇尚。

吃着手中香甜的糉子,聽着屈原愛國的感人故事,真是個幸福的時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