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九九重陽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漢中葉以後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的推重,故此節日又被稱爲老人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裏有下列習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爲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爲重陽糕。

賞菊並飲菊花酒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爲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重陽節是什麼意思 爲什麼定在九月初九

重陽之意源於《易經》,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爲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今天的重陽節,被定爲老人節。

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向來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的這首詩或許就是其中最廣爲人知的一個例子。

  重陽節的意義

中國社會已經慢慢的步入了人口老齡化的時代,老人在身邊隨處可見,有些老人孤寡一人,沒人陪伴,孤苦伶仃,很是可憐,老人節便是在提醒大家,要愛護老人,保護老人,尊重老人,要讓老人跟我們一樣,享受一樣的權利,不能虐待老人,歧視老人,只有這樣,社會纔會進步。

老人節還有很多民俗活動,如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等習俗,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些傳統習俗。

  重陽節習俗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除了登高、插茱萸、簪菊花等習俗外,中國各地還有很多饒有興趣的風俗。

陝北在重陽節白天是收割、打場,晚上月上樹梢,人們喜愛享用蕎麥麪熬羊肉。待吃過晚飯後,人們三五成羣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山頭,點上燈火,談天說地,待雞叫纔回家。夜裏登山,人們都會摘幾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兒頭上,以之辟邪。

在山東北部,人們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

在浙江,紹興人在重陽節這一天互相拜訪。桐廬人備豬羊以祭祖,稱爲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包糉子,互相饋贈,稱爲重陽糉。

在江蘇,南京人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常州人重陽節吃一種叫做“駱駝蹄”的麪食。無錫人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在河北香河,重陽節這天,有姻親關係的家庭會相互送禮,稱爲“追節”。有的地方兒童於重陽節放紙鳶爲戲。有的地方境內無山,民衆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在湖北,重陽節這天要釀酒,傳說此日所釀之酒最爲清冽,且久藏不壞。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重陽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