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服飾文化有什麼

在畲族文化中,不得不說的就是畲族獨有的服飾文化了。下面是小編爲你搜集到的畲族服飾文化內容,歡迎閱讀。

畲族的服飾文化有什麼

  畲族服飾的歷史

明代中期,官修方誌仍然稱在潮州,夫婦離異自由輕率隨便,且婦女大多不纏足。嘉靖年間的潮州社會“父子或至異居,夫婦之間亦有輕相背棄者。

”明中葉福州人謝肇淛曰:“今世吾閩興化、泉、漳三郡,以屐當靸,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論貴賤男女皆然,蓋其地婦女多不纏足也。

”潮州也有同樣的情形:“潮人喜穿木屐,至婦女皆然。”

婦女入廟燒香,朔望充斥,然皆中年以上者。

及歲時應節,踏青步月,觀劇賞燈,少艾結羣,直排守令之闥,擁擠公堂,沸若鼎溢。

遨遊寺觀,跳叫無忌,不復知人間有男女之別矣。海濱之婦,或捕魚蝦、拾蛤蜊以資生計。

山城閨閣,日陟岡巒,樵蘇爲業,蓬頭赤腳,多力善耕,雖昧逾閫之戒,然瘠土民勞,亦其勢然也。

可見清代中前期以前,閩南、潮州下層婦女並不像我們想象中傳統的一副循規蹈矩的“淑女”形象。

“文公帕”是古代潮汕婦女的服飾,清代樑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廣東潮州婦女出行,則以皁布丈餘矇頭,自首以下,雙垂至膝。時或兩手翕張其布以視人,狀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遺制也。”福建的泉、漳二州也有此俗,但稱爲“文公兜”,以爲是朱子遺教。

然而椎髻蒙面的風俗本來就不是漢族的特徵,與儒學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前文所引的《三陽志》先強調其俗“與中州異”,接着又說:“嘉定間,曾侯噩下令諭之,舊俗爲之一變,今無復有蠻妝者矣。”明確指出這種妝容屬於“蠻妝”。

只是這種習俗由來已久,並未如文中所說的因地方官的勸喻而絕跡了,因爲直到晚清民國,潮屬婦女仍以高髻椎結爲特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唯其髻發,則殊可怪。

如惠來則多將發於腦後結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於頂,貫於一紅染之竹筒;筒長二寸許,圓徑大小如銀元,發突出筒外寸許,乃結以經繩,橫以約長五寸之針,循下牢插,四圍點綴以珠,借壯觀瞻,行時動搖不定,如鷺鷥之踣伏顱上,誠奇觀也。”

實際上文公帕的原始形態應是一種裹髻的`布飾,其來源似與畲族有關。

從福建和浙江的地方史料看,這種髮飾應該是畲族的民族服飾。如清同治的《汀州府志》說:“(畲族)女不笄飾,裹髻以布”,清光緒的《處州府志》則說:“畲婦戴布冠,綴石珠”並引風俗詩云:“筠筒綠擁髻,布幅青搭額”。

畲族的這一發飾還保留至當代,比如福鼎的畲族婦女,出嫁時都把頭髮紐成一束,高高地堆在頭頂,結成髻,冠以尖形布帽,形似半截牛角。

饒宗頤教授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學”———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鄭重地指出:“潮州人文現象和整個國家的文化歷史是分不開的。先以民族而論,潮州土着的畲族,從唐代以來,即着稱於史冊。

陳元光開闢漳州,蓽路藍縷,以啓山林,即與畲民結不解緣。

華南畲民分佈,據專家調查,皖、浙、贛、粵、閩五省,畲族保存了不少祖圖和族譜,無不記載着他們始祖盤瓠的傳說和盤王祖墳的地點均在饒平的鳳凰山,換句話說,鳳凰山是該族祖先策源地。

”由此可見,畲族文化與潮汕文化的關係歷史上就是極其密切的。

倘若運用“文化之源多層次說”的觀點,對“潮汕文化”這一文化綜合體,來一個“血液會診”與“源流”考察,那麼,人們將會立即發現,粵東畲族祖先所創造的文化,無疑是潮汕文化中一支古老的來源,也就是潮汕文化形成的一個重要基礎。

  畲族的服飾特點

民族服飾以頭飾的“鳳冠”和“牛角帽”聞名,服飾的顏色以黑色、藍色爲主。您現在看到的這雙“腳龍套”,又稱“鞋襪”,用藍色土布縫製,鞋幫前部用黑色土布,加白點作爲裝飾;後部爲暗紅色“硬布”,上繡有纏枝梅花圖案,既美觀大方,又可保持鞋襪不變形。

鞋底亦爲藍布,用白線納制,形成片片魚鱗紋,周邊則鑲有鋸齒紋。

客家人的服飾,與唐宋時期中原人民的服飾差別甚大,卻與畲族服飾類似,顯然是在長期與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響,吸收了畲族服飾文化的有益養分所致。

  畲族的女子服裝

婦女服飾因居住地區不同而款式各異。畲族婦女服飾以象徵萬事如意的“鳳凰裝”最具特色,即在服飾和圍裙上刺繡着各種彩色花紋,鑲金絲銀線;高高盤起的頭髻扎着紅頭繩;全身佩掛叮叮作響的銀器。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但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在氣候熱的地區,婦女們不分季節都穿短褲,裹綁腿,腰間束彩色條帶。

  畲族的男子服裝